新使者雜誌
簡介
雜誌閱讀
出版叢書
購買訂閱
廣告刊登
相關網站
聯絡我們

推文:Facebook plurk twitter
新使者雜誌 > 第43期 世紀末的文化現象
字級調整:

本期主題
世紀末台灣宗教現象的省思
關鍵字:
作者/林瑞隆 (現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聖經學院院長。)
※ 引言:二十世紀圖象概覽
  二十世紀即將結束,面對這個被著名的社會歷史學者艾瑞克‧霍布斯邦(E. Hobsbawm)概括稱為「極端的年代」之末尾的一刻,有些人心裡或許不僅僅只有「世紀末」的感受而已,多少也會有著某一類型的「末世」況味之感吧!

  回顧這一個世紀,人類社會無論在政治、經濟、科學、文化、或其他相關的領域裡,都產生種種的極端鉅變。兩次世界大戰以及未來核子戰爭的陰影,種族或民族國家的大量形成和獨立,殖民主義的終點,共產蘇維埃聯邦國的解體,二0年代開始的經濟大恐慌以及持續的蕭條,七0年代石油危機所引發的全球經濟震盪,科技快速發展使人類社會加快腳步進入太空時代和電腦時代,六0年代興起於美國的嬉皮文化對隨後的世界文化、社會、甚至政治局勢都有相當程度的影響,此外還有其他許許多多的變革,構成了二十世紀讓人眼花撩亂的複雜圖像。這些極端的鉅變,若用羅馬俱樂部所稱的「第一次全球革命」來形容也是十分恰當的。

  在進入二十世紀的最後十年間,這些變革的腳步更加迅速。約翰‧奈思比(John Naisbitt)和派翠西雅‧亞柏汀(Patricia Aburdene)在《兩千年大趨勢》(1990年出版)一書裡對這些變革有很廣泛且深刻的探討和預測。該書裡面也有一章特別涉及全世界宗教現狀和可能發展的問題。本文所要談論的台灣社會宗教現象和發展情況,大抵也都符合奈思比在這個領域內的預測。

※ 末世紀台灣社會的宗教現象
  從八0年代末期開始,台灣社會的宗教似乎有逐漸復興的跡象。在基督教圈子裡,禱告山的興起擴大了靈恩運動的影響力,許多主流教派和教會都受到莫大的衝擊。佛教界也有明顯復興的現象,企業化的佛光山,獨樹一幟的慈濟、通俗化的林清玄現象如雨後春筍般地逐一出現,對社會也都具有一定的影響力。此外,例如一般的禪坐,靜修活動也吸引了不少知識份子和上班族的參與,一時蔚為流行。民間信仰方面,各地廟宇、寺院因參拜者急速增加而香火鼎盛;夾雜著文化習俗和民間通俗信仰的各種聚會活動不絕如縷,熱鬧滾滾。當然,其中也產生了像宋七力、妙天禪師、青海無上師等藉宗教傳播來斂財的詐騙事件。此外,像中國政治霸權藉著湄州媽祖的信仰公然入侵台灣一事,也是這一段時期值得注意的事情。

  文化界方面,轟動一時的書《前世今生》混雜著通俗的輪迴信仰、催眠術的偽科學,以及粗糙的心理學,乘虛進入台灣人的心靈,造成整個社會不小的震盪。電視、電子和其他平面媒體,也爭先恐後地加入對靈異世界的現象和經驗的膚淺、粗俗之探討行列,並推波助瀾地傳播、宣揚,對一般人形成不可忽視的影響。此外,如風水、戡輿之學也以不同方式,透過種種管道大力推廣,幾乎成了人們日常生活中無法割捨的一個重要部分。

  理論上,宗教復興對一個社會應該有正面的貢獻和價值;然而,宗教復興的現象和活動卻沒有為台灣社會帶來多少好處,反倒暴露出隱藏在背後的許多信仰問題。其中最值得注意的問題,也許可以用一句話指出:徒有宗教復興的現象,卻未能提升人們的宗教心靈和宗教情操。因此,世紀末台灣的宗教現象是怪異的,需要以批判的態度去省思。

※ 宗教復興的背後因素
  台灣的宗教復興現象,可能是下列幾個因素造成的:

一、生活過度物質化的反彈:台灣最近幾年來經濟發展的成就,不僅本國政府引以為傲,常常拿來自誇宣傳,連國際社會也以「奇蹟」稱之。經濟的長足進步,創造了更多財富,一般人的物質生活大大改善,到今天甚至已有過度奢侈之嫌。生活過度物質化之後,人們的心靈卻不見充實,追求某種宗教信仰或參與某種宗教活動,常常可以滿足精神上的空虛感。

二、瞬息萬變、緊張忙碌、充滿壓力的生活,驅使人們找尋宗教上的慰藉:「打禪七」的宗教活動確實是和現代人尋求舒解生活及工作上的壓力有關;有些基督徒上禱告山去靈修,多少也有類似的動機。此外,在一個迅速變動的社會裡,人們通常會有無所適從及沒有把握的感受,宗教信仰卻能提供相當程度的確定感。奈思比認為在動亂、鉅變的時候,人們的宗教追求會傾向兩極:要不是趨近基要主義,讓這樣的信仰來保證人所需要的確定性,就是趨近於信仰隱私化(privatization)和靈恩化,相信自己的感覺是最正確的。這樣的觀察,實在很適合用來描述台灣宗教復興發展的取向。

  在變動、不定的情況中,宗教確實有安定人心的作用。台灣的宗教復興,證明了這種說法的正確性。

三、政治及經濟不穩定所產生整體社會心靈的不安:台灣政、經發展雖然有其成功之一面,但也隱藏著許許多多難解的問題。這幾年來,不論是政治上或經濟上,台灣社會遭遇好幾次巨大的衝擊,加深了人們的不安全感。處在這樣的境遇中,人們都希望能夠從宗教裡面獲得某種安全的保證。信心不足,無法依賴宗教的保證者,則乾脆自己想辦法尋求更實際的保障,移民到外國去了。

四、認清了科學不再萬能:十九世紀的唯理主義(rationalism)經過二十世紀兩次世界大戰的衝擊,以及發生在本世紀的種種動亂,被證明並非人類社會美善的必然保證。科學發展雖然在本世紀頗有可觀成就,但科學還是對人類社會所產生的根本問題無能為力。此外,科學也無法提供人生目標、意義的指導,這些東西在宗教的領域內才有解答。

  以上這些,是促成台灣宗教復興現象的可能原因。但在這些原因的後面,卻也包含了
一些值得深思、批判的問題。

※ 台灣人的宗教心靈
  很多時候,宗教信仰的追求其實是在解決人的實存疑問。人本身以及人的實存實際上充滿了種種問題,神學家田立克(P. Tillich)認為問這些問題的是哲學,唯有神學才能提供答案。換句話說,宗教是人的實存問題的解答。然而,人所追尋的宗教解答有可能是精神,的也有可能是物質的;有可能是本質的,但也有可能是功利的。以台灣人的例子來看,一般人們的宗教心靈是十分物質的、功利的。

  從台灣人的集體宗教心靈去觀察,宗教追求的最根本目標是在求得平安、福氣;福氣指的是有形物的增加,而平安指的也是物質上的保障,和心靈的問題沒有太大的關係。定期或不定期舉行的廟會、法會等,莫不以祈福、平安為主要目的和訴求。鼓勵信徒行善也是為了求得「福報」,很少的宗教信徒會專注追求「真理」或探究人生、宇宙之真相和意義。人對神的期待,主要是獲得庇護和賜福,而不是啟示真理。因此,若有某一個神祇無法滿足所求,則當然可以改拜其他的神。在這樣的情況下,神其實是為了服侍人的需要而存在的。這樣的信仰,可以稱為「阿拉丁神燈」式的信仰;和真正的信仰相比較,恐怕有背道而馳的嫌疑。

  此外,台灣人的宗教心靈是十分物質化的。除了所求的祝福明顯有物質化的傾向,如做生意賺大錢,保佑升官發大財,為子女祈禱考試順利,金榜題名……等等,在信仰的表達上也一樣有物質化的傾向。許多廟會、法會等宗教或祭拜,活動動輒花費幾千萬,甚至好幾億元,廟與廟、寺與寺之間彼此在金錢花費的數字上比賽。各地廟宇愈蓋愈大,富麗堂皇,將宗教精神所強調的簡樸、寡慾等教訓置諸腦後,連那些視人間榮華富貴如糞土的神、佛,也被迫遷入住在那些會讓他們良心不安的華廈裡讓人供養,而與人間疾苦區隔了起來。

  這種情形,在教會圈子裡也一樣發生。有些教會甚至不知道在蓋大禮拜堂之前,應該有很清楚而紮實的宣教理念和完整的計畫,結果只將錢花在建築物上,凍結了所有的宣教事工。這些也都是台灣人宗教心靈物質化的另類表現。

  基本上,台灣人的宗教心靈是功利、現實的。六合彩興盛的時代,許多不靈驗的神佛遭到斷手、斷腳、斬頭、落難的命運,證明了台灣人利用宗教滿足私慾的心理,也警誡某些神佛要有相當的勇氣和必死的決心,才能冒險當台灣人的神。這樣的情況,實在是宗教的一大諷刺。

  整體而言,台灣人的宗教心靈仍然停留在相當原始的物質層次,對宗教信仰(正信)的本質認識不足,似乎也沒有太大興趣去認識。因此,也常常掉落在要非利用宗教,就是被宗教利用的陷阱中。

※ 宗教信仰的意義和本質
  宗教究竟是什麼呢?其意義為何?本質為何?這是亟需說明清楚的。

  古語說:「聖人以神道設教」,指出了宗教具有教化、教導人們的作用。在最原始的社會裡,宗教扮演了最要緊「教育者」的角色。可惜在台灣的某些宗教裡,這種教育者的角色已經模糊到看不清楚的地步了,餘下的只有提供卜筮命運及解說運途的功能。

  若以「信仰是對神之呼召和啟示的回應」這個定義來看,則台灣人的宗教心靈是與此相違背的。這個定義指出信仰是「聆聽」、「順服」在神的旨意前的一種人生態度,同時也是一種抉擇、參與和行動的表現;是人在神面前成為僕人,讓神使用的決定,而不是祈求神來補足、幫助自己能力上有所不及的地方。因此,宗教信仰最重要的追求是明白神的啟示和旨意,透過這些啟示和旨意,人才知道人生當走的道路和方向是什麼,也才能曉悟人生的意義為何,且在實踐中提升了人性。這是一個好的宗教信仰所應發揮的教化作用。在這一個教化的過程裡,有罪的人性也因此逐漸提升,最後獲得了真正的救贖,而這正是宗教信仰的精義所在和最終極的目標。

※ 結語:宣教上的一點建議
  台灣教會在面對世紀末的宗教亂象時,首先應該好好地批判、反省自身的信仰表現,是否和一般功利、物質化的宗教信仰有很清楚的區別,或是仍然難免於一般信仰的影響。在宣教的場域裡,也應該有一套針對台灣人錯謬宗教心靈的策略和方法,讓自私的宗教心靈,能夠被導正成為關懷人世種種疾苦的愛心和精神,也藉此回到宗教信仰最根本、最核心的源頭,不論這個核心源頭是稱做「神聖的愛」、「憐憫」、或「慈悲」。唯有如此,人們的宗教心和宗教情操也才能夠提升,宗教復興對這個社會的意義和價值也才得以闡發。
同作者相關文章:
「唯獨聖經」的信仰傳統,落實了嗎? (第 122 期)
加爾文的聖靈論──無所不在的聖靈 (第 113 期)
從加爾文神學看「萬民皆祭司」 (第 111 期)
主日禮拜一定要在「主日」舉行嗎? (第 93 期)
一神信仰的謬誤? (第 89 期)
沒有受洗的人可以領受聖餐嗎? (第 87 期)
我看「成功神學」 (第 81 期)
愛情路上 (第 63 期)
論童女生子 (第 55 期)
談平信徒的神學教育 (第 54 期)
信仰及靈命需要教育嗎? (第 46 期)
世紀末台灣宗教現象的省思 (第 43 期)
基督徒可以拿香嗎? (第 39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43 期 世紀末的文化現象 (7-10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43期  1997年  12月 世紀末的文化現象 43
本期主題:世紀末的文化現象
發行日期:1997/12/10
目錄s/
編者的話
世紀末導言
世紀末台灣宗教現象的省思
世紀末台灣經濟現象之探討
世紀末的台灣環保
「台灣新文化」的基礎 
台灣鄉土神學的開拓者王憲治牧師
刷卡 s
「平安卡」平安嗎?
孟德爾頌與聖詩──導論
發揚上帝國文化──鼓勵本土教會藝術創作
竹塘工作手札
什麼是「拯救」?
今生有約──談婚前輔導與教育
網路愛情文化
未婚懷孕的人可以在教堂舉行結婚禮拜嗎?
我的見證
福音站s
統一教的組織與文字、學生工作
資本主義化的教會的反思
一個值得你認識的對手──中國
七股環保之行
菲律賓宣教體驗營
新光教育生活體驗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