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使者雜誌
簡介
雜誌閱讀
出版叢書
購買訂閱
廣告刊登
相關網站
聯絡我們

推文:Facebook plurk twitter
新使者雜誌 > 第64期 台灣囝仔「性」福嗎?——基督徒看生物複製科技
字級調整:

老師開講
培養有感動力的影響力
關鍵字:
作者/吳英明 (現為中山大學政治經濟學系籌備主任、亞太公共事務論壇執行長)
※ 以感動力為前提的影響力
  最近奉學校之命,負責籌備全國非常炫的、也是唯一的「政治經濟學系」。在這次的籌備過程中,我首先把這件重大的事放在禱告中,求上帝給我智慧和能力,為將來的學生規畫一個富感動力的生活和學習環境。如今籌備工作業已完成,課程規畫兼備實用及未來性,系館的整修工程表現具有典雅、學術、自由的品味,相信學生將來可以在一個有感動力的人文及教學環境中不斷的成長。我們有一個夢想,就是讓學生善於發揮他們的稟賦及潛能,具有管理人生的能力,對生命充滿熱情,最後能夠散播有感動力的影響力。

  真正和持續的影響力必須是以感動力為前提。一個人雖可能從學術、財富及權力而擁有影響力,但若非建構在真誠的感動力上,這種影響力只會產生短暫的威嚇,甚至會有意想不到的副作用。試想,什麼樣的人能令你感動呢?難道不是那些真誠的付出、無條件的愛與關懷、有一種敢於負責任的膽識與成熟的人嗎?年輕朋友難免想要有一種在社會上出人頭地、產生影響力的企圖心,但我們更需要培養出一種對社會及社區現狀神聖不滿足感的異象。所謂的神聖不滿足感,係指對社會共同的好,有一種想要不斷的改善它和對它默默付出的心志。這種神聖的不滿足感就是一種感動力,以及對未來社會的影響力,而這正是年輕朋友所需要正視的。

※ 培養個人的感動力
  今年本校的大學入學甄試即將於三月中旬開始,這幾天我得有機會閱讀甄試者的自傳及讀書計畫;我深深地被e世代的青年朋友才華所吸引。當我和另幾位教授交換意見時,共同的感受是他們比我們當年還要優秀。但是我仍然期待e世代的青年朋友,要懂得與人相處比與電腦相處來得重要,學習與自己和平相處也能夠關懷社會;不要老是羨慕別人,要懂得在自己的生活中享受別人的優越性,在別人的生活中看到自己的獨特性,因為你是上帝所創造唯一的你,完全沒有複製品。在現代化的社會當中,年輕人應培養生活美學、專業倫理及公民素養,使自己在民主社會中,成為一個有感動力及影響力的公民。

  目前台灣需要真正的感動力。日本福山市市長有一個願景,就是在下世紀把福山市營造成一個有感動力的都市,讓市民在都市每一角落生活和駐足,都有一種發自內心「讚嘆之享受」(amazing)都市裡到處都充滿奇妙相遇的機會。管理學界的著作也不斷的重申,新時代的領導者都需要有給予夢想和分享團隊願景的能力,使工作夥伴能享受共同夢想和發揮生命願能。大科學家法拉第對老師應有的感動力敘述說:「老師上課,就像帶學生到一條花香滿徑的地方散步。」讓學生享受學習的樂趣。婚姻及家庭專家一再提醒,愛是最有感動力的,缺乏自由的愛,會讓感動力窒息。簡樸生活提倡者也不斷提醒:「只要我們記得隨時注意更深層的內在力量,就有機會獲得更為生動活潑的人生。我們要保留自己感性的一面,敏銳地去感受所接觸的一切。」沒有感動力的生活和學習環境,生命美感的流露幾乎是不可能。

※ 追求民主社會中的感動力
  台灣,福爾摩沙就是感動力,令人讚美深慕的美麗島。目前,在這個國度裡,大家正在經營讓人民生活享受感動力的民主(democracy)價值和制度。「民主」一詞希臘文的意思是「由人民治理」(ruled by the people)。事實上,民主的功能在為社會培養「更勝任的共同生活經營能力」,使人民的才能和知識都用來增進大家的歡樂,以及改善整個社區。民主不僅談人民權利義務的保障,更注重昂揚生命力的精確法治和認識自己有限性的責任美感。民主具有一種「浪漫力」,能使制度內每一分子可以說夢想,激起人民對共同生活之熱情,並有機會使美夢成真。現階段,台灣正面臨推動民主化改革、適應全球化變遷、提升國家競爭力、營造優質生活品質等重大議題,我們需要一個能分享vision(視野、願景、夢想、使命感)的政府團隊來實現。公務員與政務官要學習暢談團隊vision,找時間充分對話、討論政策、產生互相感染的感動力。缺乏vision的團隊,可能只有同事友誼卻沒有工作動力;沒有團隊的vision,只是一種享受挫折的抱負,沒有生命相許的感動力。願景性團隊是一種談夢想和使命感,表現行動力和感動力的團隊,政府公務員需被賦予這種新的工作環境及動力。

  另外,民意代表和里長需要對社會展現新的感動力,更加努力充實現代化本職學能,多讀書、多思考、多運動、多參與社區經營;少走攤、少做部落臣子。台灣政治人物和社會菁英過度社交已讓社會失去精準方向及深耕的發展。過度社交及沒有品味的社交變成散播無力感的溫床,使人精疲力竭;社交成為沒有感動力的人際互動。就人民而言,我們要學習做一個有公民力、人文力、生態力的主人,透過社區參與和志願服務成為有感動力的好鄰居和社會志工。

※ 具有感動力的生活創意及改革
  新時代雖給予我們新的希望,但我們也已看見全球化時代帶來的矛盾和衝突。願我們台灣每一青年朋友能以全球視野、地方行動來推動有感動力的「和好工程」﹔與自己和好、與家人和好、與社區和好、與自然和好。我們盼望透過「和好」的實踐,能帶給亞太每一個社會新的希望與祝福,並使受壓迫者得到安慰與醫治。「和好」的實踐需要更多跨文化的對話,更真實的社會悔改和認罪,更公義的矯正措施,以及更有愛心的服務。當世界經常以憎恨、埋怨、報復互相對待時,台灣社會應更積極推動「全球和好」的工作。期盼大家共同學習互相激勵(empowering)、豐富(enriching)、啟發(enlightening)和歡樂(entertaining)的共同生活。感動力是目前我們市民、政治人物、公務員、家庭、社區、工作團隊最需要的;沒有感動力,台灣就沒有真正的生活創意及改革動力。
同作者相關文章:
公民基因改造工程 (第 104 期)
培養有感動力的影響力 (第 64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64 期 台灣囝仔「性」福嗎?——基督徒看生物複製科技 (71-73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64期  2001年  6月 台灣囝仔「性」福嗎?——基督徒看生物複製科技 64
本期主題:台灣囝仔「性」福嗎?——基督徒看生物複製科技
發行日期:2001/6/10
目錄s/
請原諒我,女孩!
編者的話
台灣囝仔「性」福嗎?
解讀台灣的情色世界——兼談青少年與性
從聖經探討基督徒對性的態度
牧會關顧中的性教育事工
讓教會青少年事工「性」趣盎然
宿舍關門後的話題
淚水與精液的堆積-一位瘦弱男子的情慾耕耘心路歷程
性、感情與婚姻——給青少年的幾個提醒
獻身普世運動的台灣本土神學家——黃彰輝牧師小傳
基督民代在哪裡?
靠岸 s
兩性EQ發榮光——記衛理公會高雄榮光堂的兩性工作
瞻前而邁的人生理念——基督教的終末觀
給我愛情,其餘免談
反墮胎生命倫理原動力省思
墮胎不?墮胎! 墮胎?不墮胎!
誰說久病無孝子
傳統武術與福音
對MP3的見解和省思——回應〈台灣的盜拷文化——都是燒錄機惹的禍?〉一文
你的「性」觀點多元嗎?
培養有感動力的影響力
陽光少年——他們的故事
回憶.感恩.西羅亞
我的信仰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