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使者雜誌
簡介
雜誌閱讀
出版叢書
購買訂閱
廣告刊登
相關網站
聯絡我們

推文:Facebook plurk twitter
新使者雜誌 > 第114期 憂鬱的光輝十月
字級調整:

本期主題
自助神助
我們需要更多社區志工充當酵母菌,去散播愛心、推動以社區為主的非暴力社會轉型運動。
關鍵字:
作者/陳校賢 (長榮大學教授,衝突研究中心主任)
※ 引言

俗話說:「靠山山倒,靠人人跑」。很不幸,這大概是神欲藉此次莫拉克颱風來教訓並啟導台灣人,為了自己、土地與國家,應該踏實地去體驗「自助神助(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的真諦。正值災難當頭,救災如作戰,2009年8月8日(父親節)水災所帶來的「亂」象,正是臺灣社會問題之寫照。本文將以衝突觀點,就如何跳脫「憂慮不安」,化「衝突為和諧」行動訓練的理念與方法等技能介紹給有志之士,冀望一起來參與一場為了臺灣人,共同建立理想的生活方式、政治體系與國家的社會轉型運動。

※ 臺灣激蕩的社會

臺灣正處於國家形成過程中之激盪期,2008年大選由「亂」中「騙」得政權的馬英九,在這次莫拉克颱風引爆的八八水災,正以中華民國總統的身份領銜上演一齣行政獨霸(Executive usurpation)的醜劇,其團隊之「傲慢」、「陰謀」、「冷血」、?責、找代罪羔羊來嫁禍等之陰謀,甚至連其團隊主將之一竟然公開宣告「想拿刀砍人」,但仍難逃國內外人民與媒體的慧眼。本著外來政權不正常的心態,挾其不公、不義與不人道的惡習毫無隱蔽地展現出來。種種跡象顯示,或許也是臺灣人的危機和轉機,如何化被忽略的情緒:如「悲傷」、「驚慌」、「痛苦」、「不安」、「冷漠」、「焦慮」、「憤怒」等,為滿足需求之力量:如「快樂」、「鎮靜」、「舒適」、「安祥」、「熱心」、「冷靜」、「寧靜」等等,值得全民一起反省、深思與探究,共同找尋可行之策略與行動。

自2000年政黨輪替以來,臺灣社會所引發之衝突已超出過去衝突的層級與層面。由人權、自由、民主與政權輸贏等,以權力與利益為基礎層面之衝突,迅速地轉化並延伸到國名、國旗、國歌、歷史、地理,統獨和轉型正義等,涉及底層與根深層面之事題。很不幸地,從戒嚴體制下被釋放出來的台灣人,不少人,尤其是一些政客、學者,享受新獲得的自由而無正義的觀念,在個人的自由與社會公義之間,存有寬大的鴻溝與偏見。突顯的議題、虛構的謠言、造假的醜聞、憎惡的控告,充斥媒體與社會。由於政治人物,基於價值、信念與認同之堅持,促使了,甚至是同一社區的人,趨向敵、我的陣營,台灣人民與社會已被緊繃在「我們」與「他們」勢不兩立的對疊態勢,幾乎達到你死我活衝突的最高層級。

目前,大多數臺灣的政治人物、專家、學者與菁英人士,不分黨派,所努力與投注的精力,大多花費在目前體制內政治架構輸贏的運作模式上。很多生命、才智、精力與龐大資源均投注在爭取人身自由、生活方式與維護政治利益之爭奪。但是,為了提昇並延續前人「出頭天」、「獨立建國」或「反攻大陸」、「終極統一」之掙扎與任務,支持者與批判者均有充分的理由感到不滿,甚至因而進入「意識形態」、「體制內」或「體制外」路線之爭,以及無謂的筆伐、口水戰、抹黑、抵制、示威、抗議、等行為,令旁觀的人民產生莫大的焦慮與恐慌。

八八水災後人民在心理、情緒與心靈上的創傷也將慢慢地湧現,需要有專業人士來服務,這將是未來災後重建最困難與最長久的挑戰。同樣地,受到外來殖民政權的奴化與支配累積數百年,台灣人對自己國家認同上的不一致所帶來的衝突與矛盾,似乎已經構成我們DNA的一部份,一代代地遺傳下來,這樣的一種慢性病或缺陷,要如何突破遺傳的宿命,需要一套特殊的處方,來降低人民的焦慮與恐懼,並可增進信心、能量和參與之上策與妙方。

※ 邁向常態建造理想國家的策略與工具

所幸,有極少數的先進觀察到台灣的社會變遷下諸現象:第一,很多領導者的態度,經常以精英或領導者為主的思考模式來策劃,忽略人民需求的滿足。第二,在社會事題分析與行動策略程序上,有時偏離實況欠周詳。第三,缺乏共識的願景以及應變、反省與調整之機能。第四,堅持主觀、價值與信念,欠缺建設性衝突管理之技能。第五,行動導向的委身與服務精神與才能有待加強。

社會改變常因少數先進來帶動,但是終究需要全民參與方可達陣。歷史告訴我們,唯有臺灣人自己裝備起來,克服內亂與外患之危險與憂慮,以及實踐建構文明社會長遠計劃方可實現。美國文豪愛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的名言:「文明真正的考驗,不是調查資料,不是城市的大小,不是產物─不,而是國家培育出什麼樣的人。」(The true test of civilization is not the census, not the size of cities, not the crops--no, but the kind of man the country turns out.)。

為了台灣全民的前途,如何改變以全民利益為主軸的思考模式,如何啟發並激勵人民一起來策劃、描繪與建立未來共同的願景,如何將社會的每一份子變成建構家園、保衛自由、生活方式與政治體制的尖兵,一起來完成任務,這些環環相扣之要務有賴全民參與。早有遠見的先進,在臺灣基督長老教會支援與鼓勵下,本著宗教的愛心,引進四套以行動導向、社區為主、與民同工之知識與技能。自1982年以來,先後引進四套行動訓練教材,依序為:城鄉運動(Urban Rural Mission, URM)、中性第三者(Third Party Neutral, TPN)、開放空間技術(Open Space Technology, OST)和公民防衛(Civilian Based Defence, CBD)。「簡介-促成建造理想國家的社會轉型四套工具」(請詳第10頁)

※ 用行動來突破(From Breakdowns to Breakthrough through Action)

光看這次莫拉克吹起撻伐的旋風,尤其是災民,紛紛憤怒地說出內心情緒的話,並站起來要政客們到災區去「救災」不要「作秀」的怒吼。我們也見證到權威掌控下的官兵,對殘暴政客,「見死不救」,「不願下令救災」等行為不再沉默,相繼發出正義之聲。國內、外媒體同時也扮演了溝通、協調與監督之角色。但是仍有不少災民還停留在信賴權威並向霸權政客「下跪」求憐憫。如何激發並讓同胞們站起來,爭取自己生存之人權,讓無能公僕下台,混亂是非,傳播謠言者銷聲,以及進一步來提昇人民「獨立思考與感情掌控」之能力。將是以上所提到的四套行動訓練推廣到社區之重要性,共同來提昇人民權能與行動力,為建國奠基。

此次莫拉克颱風除了展現大自然向人類反撲之威力。不僅吹醒了臺灣人容易受騙之缺陷,更顯示「人溺己溺」之愛心。更諷刺地揭穿外來政客「冷漠」、「冷血」與「欺瞞」之真面目。如何延續並強化自助的信心與決心,如何招募更多社區志士充當散播愛心、以社區為主、非暴力的社會轉型運動之酵母菌是要務。

在世界金融風暴之後,世界經濟論壇創辦人兼執行長Klaus Schwab,在2009年的年會上,接受CNN記者採訪時說,21世紀是服務的世紀。未來的領導者需要具有強烈的服務愛心與決心,一位僕人領導者,必須有懂得省思的能力,也要學習所要服務社區的事題與人民的需求,並且要懂得反省、協調與修正之能力,最重要的是與人民共事和向人民學習的態度。

要面對當前有效服務社會的挑戰,有賴「自助神助」,以神、人一體的概念,來讓我們目標一致。我們的先進們已「從昔日的聖襢中擷取火燄」,一起來「跟隨前人的腳步,追隨他們所追求的(理想)」(Robert Greenleaf)。URM與TPN將裝備你所需之知識、技能與態度,OST與CBD將拓寬你的視野、願景與格局,唯有熱愛臺灣者的參與,才能讓這些火燄點遍臺灣各個社區與角落。

※ 結語

「在『天真浪漫黃磚路』的盡頭,又憤世嫉俗小巷的另一端,有一條狹窄昏暗、不易發現的小徑;即使發覺了,也很難讓人堅持於此途。那些有技巧、有毅力堅持的人,選定此道路,用難以計數的方式,來替我們服務。我們真的需要更多、更多這樣的人」(John Potter)。我們需要更多各行各業、志同道合的人士!有意加入行動訓練與社區工作者,請詳2009年臺灣行動訓練事工時間表,將公布於: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傳道委員會網頁:http://www.pct.org.tw/ab_evangel.htm 與長榮大學-衝突研究中心網頁: http://www.cjcu.edu.tw/sschen5027/indexs.htm 。


同作者相關文章:
自助神助 (第 114 期)
以衝突觀點看「百萬人民倒扁運動」 (第 97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114 期 憂鬱的光輝十月 (7-10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114期  2009年  10月 憂鬱的光輝十月 114
本期主題:憂鬱的光輝十月
發行日期:2009/10/10
憂鬱的光輝十月
在絕望中存留盼望的火光── 台灣面臨巨變時刻,基督徒的使命與呼召
自助神助
簡介-促成建造理想國家的社會轉型四套工具
誰來管教你的王?
台灣人可以過怎樣的十月?一 團結真有力的台灣文化日
光輝十月?
十月:困惑、回憶與希望
處境化神學的應用──重建台灣教會的歷史使命
鄉土認同和國家認同有何不同?
贏得有趣,活得堅強
水的悲哀,我也在其中--電影《不能沒有你》觀影筆記
主已為你我而預備 ── 日光單車賑災手記
河道邊s
在新香蘭看見部落力量
開明的基督徒教育家─林茂生
分擔苦難‧疼惜生命
手握一粒種子的盼望
台灣女子拔河隊的成長與榮耀
分開混沌e創造主
佇天--裡
尊重了解‧平等對待外配─2009TSCM 參加心得
離別的福音隊
被看見的危機,沒有被看見的性別──從金融危機中思考性別與勞動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