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使者雜誌
簡介
雜誌閱讀
出版叢書
購買訂閱
廣告刊登
相關網站
聯絡我們

推文:Facebook plurk twitter
新使者雜誌 > 第165期 出去走走:認識教會輕旅行
字級調整:

成長部落格
神的大能在曠野:教會學校的基督教教育
關鍵字:
作者/劉冠伶 (長榮女中校牧)
 
 
談到地方教會與機構牧師的差異,許多人會用付出的時間或是環境單純的程度來界定。常聽地方教會的牧師說:「你們在機構上下班,學校環境比較單純,應該比在教會輕鬆很多……。」事實上,無論在學校或是在地方教會,教牧人員同樣面對大環境的挑戰,也同樣面對生命的複雜議題。在學校裡,我們用三年的時間,密集陪伴一千多個尚待栽種的生命。我們共同生活,看見對方最真實和最軟弱的一面;我們受呼召,在這些真實與軟弱中,尋找福音的切入點。
 
相對於教會以信徒為多數的人口結構,教會學校的學生超過百分之八十來自民間信仰,他們對基督信仰完全陌生,甚至有人抱持拒絕的態度。
 
因此,對教會學校來說,信仰不能只是一套道理,必須成為生活的一部分,透過生命故事的分享,加上開放的態度,上帝的話語被轉換得更簡單、更生活化,不同信仰背景的師生才有機會去理解,並經歷耶穌。更重要的是,服事者自身成為信仰的語言,透過簡單的陪伴,或是榮耀上帝的好見證,讓人看見我們的好行為,就歸榮耀給天上的父。
 
在不信上帝的環境中談論上帝,不是一個充滿安全感的事情,而是對信心的試煉和挑戰。但是,在試煉中還有恩典,上帝的美好作為時刻鼓勵著祂所使用的人,堅持走在事奉的道路上,永遠不對上帝失去信心。
 
筆者在學校負責的主要事工是早禱和人生哲學課。早禱對教會學校的意義,如同教會的主日禮拜,不同的是:台下的會眾大部分不是基督徒。記得筆者第一次在學校主理早禱前,在早晨的靈修當中,領受到上帝的話語這樣說:「妳在我面前安靜半小時,我就要在他們當中走來走去。」上帝保證,雖然無法預期台下學生的反應,也無法預期自己的預備是否足夠,但上帝要自己來服事學生。這句話為筆者接下來數年的事奉歷程,開啟了一條信心的道路。那天與上帝一同服事的感動,在幾年後仍然印象深刻,這經驗成為筆者之後面臨挫折和挑戰時,最大的鼓勵和安慰。
 
人生哲學課是具有教會學校精神的生命教育,校牧人員每週有五十分鐘的時間,可以直接入班授課,分享生命議題,傳遞基督教的價值觀。這是一件充滿挑戰的事,因為有的學生會直接將此課程定義為宗教課,將校牧人員定義成傳教人員,尚未開口,學生就會出現預期性的反應,表現出對宗教沒興趣的樣子。這也挑戰筆者重新定義傳福音這件事,如果對方一看到自己,就將耳朵關起來,那無論講者對傳福音有多大的熱情,都無法領人歸主。後來,筆者發現,要讓學生將耳朵打開,必須先讓他們感覺被認同。筆者嘗試放下自己原本要分享的內容,先用開放的心,去聆聽對方的想法,甚至接受對方在信仰上的挑戰。經由聆聽與對話的過程,關係建立了,福音切入點也找到了;接下來,再用轉換過的信仰語言,和對方進行信仰對話。
 
有一次,上課中筆者和學生有這樣的對話:「如果你是摩西,當上帝叫你去拯救以色列人的時候,你會照上帝的話去做嗎?」學生回答:「不會,因為我是信媽祖的,媽祖婆會生氣。」於是,筆者換個方式問她:「那如果是媽祖婆要妳去的,妳會去嗎?」學生點點頭,說她一定會去。最後,筆者告訴她們,使命和信仰是連在一起的,有堅定的信仰會影響一個人,有使命去完成某些事情。就這樣,學生在摩西的故事中找到自己,她們願意更靠近聖經所談論的神,因為她們發現,基督信仰和她們原本的信仰,有些觀念是相近的。過去在教會,筆者對牧師在講台上用佛教的例子覺得反感,但真正成為牧師後才知道,面對不同信仰背景的會友,如果可以用對方理解的例子,讓他們找到信仰和自己生命經驗的共通性,他們就有機會更靠近上帝一點。在人生哲學課的教室裡,筆者遇見了一位比自己想像中更大的上帝。
 
那位比想像中更大的上帝,也透過人生哲學課和早禱,做了比想像中更大的事情。就是讓上課成為一個橋樑,讓筆者有機會接觸心靈有需要的學生。談到自我價值,學生會察覺到自我形象低落的問題,談到家庭結構,有人會想起原生家庭的傷害。當學生在課堂上想起自己的故事,他們會想用課餘時間再進一步談話。透過這樣的過程,筆者接觸一個又一個破碎的靈魂。每次有機會服事這些生命,都覺得很感恩,在課堂上無法分享的福音,無法給予的祝福禱告,透過個別談話的過程,就這樣被傳遞出去,甚至還引起連鎖效應。筆者印象深刻的是,曾經有一班學生,一年級上課秩序混亂,見面也愛理不裡的樣子。後來因為一位同學來校牧室談話,情緒問題得到改善,她又介紹其他同學。因此,這班的學生陸續有更多人來校牧室分享她們的人生難題。原本上課秩序的問題,也因為關係的建立而獲得改善。到她們畢業前,這班的學生是配合度最高的,在路上遇到的時候,表情也從冷漠變成有笑容。
 
透過上課,筆者也接觸了一批有靈異體質的學生,用課餘時間帶領她們讀經禱告。在陪伴她們的過程,筆者常被上帝挑戰信心交託的功課,因為這些學生的生命充滿爭戰和拉扯,她們雖然可以感受到上帝的美善,卻也無法放下過去所相信的神明,因為對她們來說,這些神明是長期保護她們的,有如再生父母的角色。每一次看到她們無法下決定的時候,都要再一次提醒自己,上帝有祂的時間,然後在禱告中學習繼續去愛。曾經有一個學生,有很大意願想改變,她去教會,也決志信主,甚至已經不拿香一段時間。但是後來,她又請了一尊更大的神明回來。筆者曾為她的決定感覺失望與挫折。有一天,就在筆者抱怨這位學生的同時,她傳來簡訊,說自己剛剛出車禍,人在醫院。那時候,筆者心裡很深刻感受到,上帝的心意是要自己到病房去為她禱告。透過這個事件的發生,筆者漸漸察覺到,這些學生的未來,已經在上帝手中。更重要的是,上帝對筆者的生命發出一個邀請,就是參與、見證上帝的工作。上帝的工作給予愛的能力,上帝的工作也給予信心的眼睛,去看見福音的大能。
 
在服事中發現自己的軟弱,以至於能夠全心交託,是筆者在學校每天都要學習的功課。過去筆者在校園團契成長,見證許多福音朋友在團契信主的感人故事,那時候,筆者相信談論福音、領人歸主,是一生最重要的使命。後來,筆者帶著這樣的使命來到學校,經過五年,卻發現自己很少有機會帶學生信主。因為學生通常是來找牧師解決現有的問題。有些人只想聊天,不想禱告;有些人接受禱告,但問題解決了就不再回來;還有些狀況比較好的可以帶到陪讀聖經的階段,但即使讀經禱告,學生還是無法下決定成為基督徒。久了之後,筆者發現自己會習慣預設立場,覺得來禱告的學生只會想到自己,她們不是真的對信仰有興趣,時間久了,就會漸漸失去傳福音的動力和熱情。有一天,來了一個學生,她說她要參加比賽,需要禱告。那時筆者再一次聽見自己心裡的聲音說:「又是一個信仰的消費者。」接著,告訴自己:「我可以為她禱告,但是不是為了比賽結果,我必須讓她知道,上帝跟她想的不一樣。」於是,筆者先問她壓力會不會很大,平常怎麼準備比賽。最後,教她念尼布爾的平靜禱文:「賜給我平靜的心,接受我無法改變的事;賜給我勇氣,改變我可以改變的事;賜給我智慧,分辨兩者的不同。」請她緊張的時候用這個禱告,然後就讓她回去了。沒想到,後來她的比賽拿了第二名,那時候,筆者再次感覺到自己心裡微小的聲音:「她一定會覺得是自己的努力,她不會想到她有來禱告。」結果,那個學生來了,她說她要做一個還願禱告,因為她拿了第二名。那時,筆者開始認出上帝的手在其中,但是沒有預期接下來要做更大的工作。直到禱告完,在筆者與學生簡單的談話中,學生說到,她有時睡前會禱告,因為她小時候有去過教會主日學;而她去過的那間教會,正好是筆者過幾天要去講道的教會。在那個時刻,筆者深刻感受到,上帝正在行神蹟,而自己要做的,就是憑著信心去踢下那臨門一腳,讓這個生命可以回到上帝面前。最後,筆者鼓起勇氣邀請這位學生到教會。就在筆者講道那天,這位學生回到她小時候去過的教會,接受教會的人為她祝福禱告。回學校後,這位學生毫不猶豫的說,她願意信耶穌,隨後,筆者帶領她禱告,她邀請耶穌住在她的心裡。
 
福音是什麼?什麼樣的土壤,可以讓福音生根發芽?在學校服事的五年,筆者體會過土壤的貧脊,卻也在其中看見,福音是上帝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人。無論什麼樣的土壤,當上帝說要成就的時候,即使是信心軟弱的服事者,也會在乾旱無水的地方,看見上帝所預備的奇妙神蹟。
 
耶穌說:「你們若有信心,像一顆芥菜種,就是對這座山說:『你從這邊挪到那邊!』它也必挪去;並且你們沒有一件不能做的事了。」感謝上帝賜下一群充滿問題的學生,透過服事學生的過程,雖然有衝突,有生命的無奈和複雜,但大能的神,正一步步透過祂奇妙的作為,不斷累積微小的信心,讓軟弱的變為剛強,讓一座座的大山被挪開。
 
最後,附上一篇學生的見證,她曾是心理學上所說――依附的藤蔓,總是突然出現在校牧室,出現在筆者的座位旁,無止盡傾倒她所有的心事與煩惱。上帝的大能,讓這位在絕望邊緣的孩子,成為一個新造的人,現在這個新生命正顯出上帝的榮耀。 
 
 
 
在生命轉彎處遇見上帝 林品喬/長榮女中校友,現為大三學生
 
「世上最美的事,是看不見也摸不著的,必須用心去感受」、「雖不見祢,觸不到你,我深知道,祢一直就在這裡」。耳熟能詳的詩歌、動人的樂章,融化我們冰冷的心。

國中求學階段,因內向還有其他因素,受盡同學欺負、排擠等各種折磨,對生活、未來毫無盼望,對生命活著好像沒有意義,生活陷入低潮,差點走上自殺之路。長期以來人際關係的壓力,生活找不到出口,造成我心靈嚴重的創傷,我得到心靈的感冒——強迫症,到處求神拜佛,求醫問診,希望能了解原因,改善狀況。但始終感受不到內心的真平安和喜樂,終究無法解脫。認識耶穌之後,疾病完全釋放和醫治,祂的大能塗抹我們身心靈任何傷口,不藥而癒的神蹟,彰顯天父的榮耀,十字架上的愛可以解決人生一切的問題。

還記得國中畢業那年,拿著畢業紀念冊去給隔壁班老師簽名時,她對我說:「孩子,我們都很心疼妳,希望妳在長榮女中,可以過得很好,在新的學習環境,可以認識許多好朋友,擁有嶄新的的人生。」也許我最缺乏的就是那份勇氣,我總是顧慮太多,而無法超越自我。生活中,常常軟弱跌倒,但上帝賜給我信心、勇氣,靠主得勝。

「應當剛強壯膽,不要懼怕,也不要驚惶,因為耶和華上帝必與我們同在,祂必不撇下你,也必不丟棄你。」(取自歷代志下二十八章20節)

或許困難仍然存在,但我已得著上帝恩典的祝福,勇敢跨出第一步,努力克服,迎向生活的每一天。我一直相信,當我填寫志願,選擇長榮女中的那一刻,上帝已經預備好了,就讀長榮女中,感受良多,學習許多專業科目和實務操作技巧,也在早禱與每週一堂的人生哲學課程裡,體會聖經話語的意義,享受在詩歌愛的旋律中敬拜。

上帝愛世人,賜下獨生愛子耶穌,救贖我們的罪惡,把我們從患難當中拯救出來。認識上帝,是一生最美的祝福,祂必帶領我們到佳美之地。在二年級下學期時,接受牧師邀請,參加幸福小組,遇見上帝;經由老師帶領,到教會參與禮拜,對基督信仰有更進一步的了解與認識。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及互動,有了愛及溫暖在我們當中;濃厚的人情味,補足了過去空虛、孤單、寂寞的缺憾。謝謝你們,在生命枯竭時用泉水澆灌,讓生命再度活出色彩。很高興一同在基督的大家庭裡連結,認識你們真好!(本見證文原刊於《長女青年校刊》,由該校校牧室提供刊載)
同作者相關文章:
神的大能在曠野:教會學校的基督教教育 (第 165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165 期 出去走走:認識教會輕旅行 (59-63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165期  2018年  6月 出去走走:認識教會輕旅行 165
本期主題:出去走走:認識教會輕旅行
發行日期:2018/6/10
出去走走,來自「他者」的邀請
心驛耕新的教會:台東新港教會
193公路部落與教會之旅
旅行大稻埕
我不在書店,就在前往書店的路上
障礙、老人、小教會:MEJI中的奇妙知識
我騎著單車在回憶的路上
北投教會ê回憶
歡樂有時
斯里蘭卡的亞當峰朝聖之路
台南的福音之路
不再只是一場營會,也不應是你對我就錯
長女校友難忘的回憶
李高安義長老略傳(上):最重要的是「愛」
神的大能在曠野:教會學校的基督教教育
教堂@村落
回到聖經去
腳步:印尼心得
大度山神研小組:55屆神研班神研日記
55神研班心得
我討厭上帝,但仍是基督徒:55神研心得
讓相遇成為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