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使者雜誌
簡介
雜誌閱讀
出版叢書
購買訂閱
廣告刊登
相關網站
聯絡我們

推文:Facebook plurk twitter
新使者雜誌 > 第168期 TKC七十才開始
字級調整:

好書櫥窗
生命淬煉基要九課
我們終於有機會一睹庫希納晚年封筆時的代表作,這本書某部分來說是他的人生回憶錄,但主要內容則是他身為一個牧會的拉比,在真實的人際互動故事中,重新思考傳統的信仰與神學,並做出適切的調整以因應時代的需要。
關鍵字:
作者/張仁和 (台中西屯長老教會駐堂牧師)
 
在流通有限的基督教神學華文出版品中,除了著名的猶太學者赫舍爾(Abraham Joshua Heschel)以外,哈洛德.庫希納(Harold S.Kushner)是我僅知的猶太拉比中最喜愛的神學家,自從二十多年前在神學院讀書時,經由教授推薦閱讀庫希納的第一本暢銷書中譯版《善有惡報》(When Bad Things Happen to Good People)(即後來由張老師出版社再版改書名為《當好人遇上壞事》)之後,我就成為他的忠實粉絲,四處蒐集他的所有著作包含英語原文版。儘管庫希納在歐美神學界或一般出版業的評價中,早已是人盡皆知著作等身的暢銷作家,但他的所有著作翻譯成中文在台灣出版卻是寥寥可數。除了上述作品和本書《拉比給我們生命最重要的九堂課》以外,還有一本探討約伯記的中文版釋義書,其他11本原文著作中不乏一出版即榮登當地出版業暢銷排行榜的好書,例如:How Good Do We Have to Be? Living a Life That Matters, When All You've Ever Wanted Isn't Enough, Who Needs God? 等等作品,可惜它們至今沒有得到華文出版業的青睞,以致於台灣讀者無法更廣泛地欣賞庫希納的神學思想和信仰之道。
 
我曾經幻想如果能將他的所有著作翻譯成中文,或許能造福那些對人生或信仰失去盼望的人;也曾經試著尋找志同道合的朋友組成小組來翻譯他的書,但如此浩大的工程,終究不是平日有正職者利用業餘時間就可以完成的事。對於無法將庫希納的著作更全面性地介紹給喜愛思考信仰的親友,這件事始終是我內心的遺憾。如今我們終於有機會一睹庫希納晚年封筆時的代表作,這本書某部分來說是他的人生回憶錄,但主要內容則是他身為一個牧會的拉比,在真實的人際互動故事中,重新思考傳統的信仰與神學,並做出適切的調整以因應時代的需要。這也是庫希納為何在首章即強調,今日的宗教議程不應由昨日的答案來界定,儘管昨日的答案充滿智慧,因為人性並沒有重大改變;但信仰在今日所要答覆的複雜問題,不是過去傳統信仰強調的順服可以應付的。
 
本書討論的主題分為九個單元涵蓋上帝觀、苦難的問題、報復與饒恕、人性與良知......等等。這些彌足珍貴的生命功課,都是從庫希納有血有淚的人生故事或牧會生涯反思體驗而成的,其中對我個人信仰影響最深的有三個要點,一是庫希納對上帝的認識,其次是他創意地詮釋創世記第三章有關人性的伊甸園故事,最後是他對於報復與饒恕的看法。其實這三個信仰反思,也散見於他的諸多作品中,當我不斷地從他的著作重複閱讀到這些堅錘百煉的人生功課,不知不覺之間,它們也內化為我自己對於人生和信仰的價值觀。
 
在傳統教義和信仰環境長大的信徒,難免在禱告或言談中將上帝想像為一個高高坐在天上的寶座,蓄著白髮與鬍子並擁有無限能力的偉人;但庫希納告訴我們根本不該用任何一種形像加諸在上帝的身上,一旦我們這樣做,就限制了無限的上帝適合我們有限的「品味」。聖經所見證的上帝,並不是任我們呼之即來、揮之即去的神明,也不是一位高坐天上嚴密監控人類有無違犯祂的旨意,動不動就施加懲罰,把犯錯者打入地獄的上帝。庫希納堅稱他不相信這樣的上帝,也不敬拜祂;反之,他所相信的上帝,並沒有義務成為我們心目中所喜歡或渴求的樣子,好比醫治絕症或幫助我們所有的願望成真。上帝的角色,不是使我們的生活過得容易一些,或為我們清除困難的部分。對庫希納來說,上帝是給我們遠見或異象的「力量」,知道自己需要做甚麼,並且堅固我們的心靈,無論事情有多困難,仍使我們可以自己動手處理,並在人生旅途中與我們同在。
 
雖然庫希納對上帝的解說,所帶來的神學與上帝觀的影響,對我而言幾乎等同於「哥白尼式的宗教革命」,但他不認為自己是一位神學家,他的著作中較少論述上帝是誰,他做甚麼,卻更多提及上帝對我們生命的意義,以及我們是誰,我們又做甚麼。這一點可從庫希納在眾多著作中,不斷重述創世記第二、三章有關伊甸園的故事得到證明。
 
傳統上無論猶太教或基督教大都把這段經文視為「人類犯罪墮落」的故事,但庫希納反對將此故事解釋為原罪的神學教導,他主張伊甸園故事的主旨在於說明上帝創造了一個新物種人類,他們的生命與先前所造的動植物不同,後者僅能依據本能行事,無所謂善惡好壞的問題,然而人類雖也有受造的動物本能,即食物、睡覺或性的需求,卻被上帝賦予選擇和判斷的能力,可以不必受限於本能的衝動,這就是伊甸園故事中那棵知識樹的奧秘,也是我們身為人類擁有動物所缺乏的人性最尊貴的那部分,即我們的天性中存在著是非良知,本能地知道何事該做或不該做,並擁有完全的自由可以選擇行善或為惡。但上帝在伊甸園故事中警告第一對人類,這樣的知識和自由也會帶來人生的痛苦或死亡,特別是當我們不想依靠上帝的幫助獨自對抗邪惡的誘惑,選擇自己眼目喜悅之事的時候,那樣的行為將無可避免地帶來生命的傷害。
 
生命中的痛苦、失落或彼此傷害,如果是人生的常數,那麼信仰的宗教意義何在?庫希納在本書的第四章提到報復和饒恕的功課。他認為饒恕別人對我們的傷害,不要報復對方,並非只是由於聖經告訴我們應該如此行,而是我們拒絕對方在傷害我們的肉體和心靈時,也一併綁架了我們的一生或對自己的定義。庫希納睿智地指出,渴望報復的行為不是出於恢復公義,而是在於權力。有人傷害你、欺騙你,你感到無力抵抗。對方用權力欺壓你,你也想要權力挽回劣勢來傷害對方,正如他傷害你那樣,但這樣做只會令對方繼續向你施展權力,他會繼續住在你的心裡,使你更加沮喪。庫希納勸告我們,傷害者或許配或不配得到我們的饒恕,但我們絕對值得過更好的生活,請不要浪費任何精力去仇恨對方,放下想要報復的念頭代之以寬恕的力量,才是向對方最好的「報復」。
 
很感謝庫希納願意分享他沿途走過的信仰與人生功課,也盼望有更多人能汲取他的智慧和洞見。願我們站在他的肩膀上,更加認識上帝的寬廣遠大於我們所知道的,更加深愛上帝所創造的這世界以及他賞賜給我們的生命。我相信無論是快樂或痛苦的時刻,上帝始終與我們同在,正如同作者在本書中不斷指出的見證。
同作者相關文章:
《聖保羅》讀後感 (第 169 期)
生命淬煉基要九課 (第 168 期)
約伯記的精華(下) (第 167 期)
約伯記的精華(上) (第 166 期)
《雞婆的力量》讀後感 (第 163 期)
我如何愛上讀經? (第 139 期)
聖經沒有「同性戀」的問題! (第 119 期)
牧師也是「信徒」嗎?——兼論牧師在上帝國度中的角色 (第 111 期)
向未信者「傳福音」? (第 103 期)
上帝存不存在? (第 59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168 期 TKC七十才開始 (47-49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168期  2019年  3月 TKC七十才開始 168
本期主題:TKC七十才開始
發行日期:2019/3/10
我們團契是為了受差遣:TKC七十才開始
TKC、長青與SCM
青年團契與長青運動——我的體認與期待
成為青年人的夥伴訪談嘉義大專工作者余啟運牧師
彼此相愛:淺談團契生活
在儒家文化圈與西方神學世界思考立身之道 ——張德麟教授專訪
我們可能在創世記中找到以巴衝突的解決辦法嗎?
當號角響起時,請想想誰是你的弟兄呢?
嗨!你好啊
疼 tõh 是 tī 別人 ê 身上 看 tiõh 家己 ê 責任
生命淬煉基要九課
發芛上青(Hoat-ín Siöng-chhin):日治到戰後的TKC前史
讓重逢的淚水洗滌我們——高俊明牧師的出獄感言
一個愛我們的上帝
那些婚姻公投教會我的事
這是秘密,千萬別到處說啊!
打掃心中的房間
神研班文字雲
困境中看見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