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使者雜誌
簡介
雜誌閱讀
出版叢書
購買訂閱
廣告刊登
相關網站
聯絡我們

推文:Facebook plurk twitter
新使者雜誌 > 第177期 看!批西踢!
字級調整:

本期主題
長老教會是什麼?可以喫嗎? ──信徒之於長老教會神學傳統的培育筆記
我在週記上寫下:「一定是撒旦的作為,要試探人對上帝的信心。」並沾沾自喜於擁有「屬靈的眼光」;卻獲得導師畫線批閱:「請去了解中東問題、以阿衝突。」著實澆了我一記冷水。
關鍵字:長老教會  信徒  長青團契 
作者/凝 (長老教會青年,長青團契畢契)
前言

收到《新使者》邀請書寫「長老教會神學傳統教育」主題,即便我是個長老教會老屁股,我還是愣了。首先,「神學」二字對身為「信徒」的我來說是遙遠的,因為刻板印象中只有傳道人需要神學,以便解釋聖經給信徒聽。另外,「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以下簡稱PCT)的神學傳統是什麼?實在有欠系統性的認識,我自己都覺得懵懂啊!(哭)。於是,與其寫非我專長的加爾文神學,我想,我還是來說說自己信仰被造就的歷程吧!
 
學習基督樣式,培養屬靈眼光

我在PCT的地方教會長大,週日隨父母上教會禮拜,也透過主日學、青少契等各式聚會與服事,認識聖經以及基督徒應遵行的生活方式和態度。
 
不過,PCT到底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呢?對青少年時期的我來說,大致上知道有既定禮拜程序,有和會、小會、長執會等組織,都用台語做禮拜、唱聖詩……。當時的我沒有特別喜歡或認同,反而更常被鼓勵去向其他教派學習,例如:觀摩靈糧堂的崇拜模式、參訪韓國和新加坡巨型教會的聚會、參加福音派學生團契等。母會開始有華語禮拜之後,傳統的禮拜儀式(連同母語),成為當時我們「年輕一輩」相對不在乎的事物。
 
教會宛如小型社會,我隨從當時教界風行的靈恩運動,和大家一起追求靈命的昌盛,領受恩典,期望藉此活出基督的樣式。「愛、喜樂、火熱、順服、聖靈充滿、心意更新而變化」是當時教會內,最受到讚許的標竿與見證。我們和輔導一起讀經,找尋聖經中的道理,學習用屬靈的眼光回應世界。年輕的我認為:「教會就是教會啊!不用分華語、台語、長老教會、浸信會、天主教……。大家都在敬拜上帝呀!只要是講認罪悔改、生命翻轉、恩膏服事、活在恩典中……,都是好教會;因為,不分宗派,才有『國度觀』。」我對基督信仰的認識,是在不斷向外(教派)求索的過程中被養成。
 
第一桶冷水:「真理」與現實脫節

青少年時期看似豐富的信仰造就經歷,應該造就出一個積極正向、堂堂正正的基督徒;但是,幾乎於此同時,在生活中的某些時刻,我依然對信仰感到矛盾、困惑。然而,每一次隱約覺得有疑惑的地方,卻總以「不要疑惑,只要信。」(約二十27)的教導,而壓抑下來、擱置那些信仰問號;因為「那疑惑的人,就像海中的波浪,被風吹動翻騰。這樣的人,不要想從主那裡得什麼。」(雅一6~7)的提醒,而退縮、不敢表達心中對信仰的疑問。
 
我就讀國中時,911事件發生,恐攻、死亡、悲劇、創傷……,一則又一則的報導使我震驚難過。各種輿論與陌生的專有名詞相繼湧出:「恐怖主義、陰謀論、宗教戰爭……。」但到底要如何解釋這場災難的發生呢?我在週記上寫下:「一定是撒旦的作為,要試探人對上帝的信心。」並沾沾自喜於擁有「屬靈的眼光」;卻獲得導師畫線批閱:「請去了解中東問題、以阿衝突。」著實澆了我一記冷水。
 
漸漸的,我發現長期以來被鼓勵追尋的信仰觀點,大多採取善、惡或聖、俗二元對立的方式,看待聖經故事或社會事件,無法與複雜的社會現況產生對話;對於事件脈絡,也往往缺乏完整的描述與探討。最常見的論述大概是:「一切美好、豐盛、成功都是來自上主,是蒙神悅納而得的賞賜與恩典;一切羞愧、沮喪、不幸則是因為隨從世界敗壞,被黑暗權勢掌權。」以911事件為例,牧者們不大探討當代以色列人在中東地區與其鄰舍的戰事紛爭,但對於以色列科技經濟進步卻津津樂道。二元對立、去脈絡化的神學論述,讓我覺得單薄。「進步富有是因為上帝選召」,這種看似強調天父的慷慨、富足的「道」,怎麼與世界高舉成就、富有的價值觀相似?並且通常忽略對方的經歷,而以成敗下定論!
 
儘管多方學習,所獲得的信仰造就和聖經教育,卻好像沒有辦法幫助我與正在發生的事情產生連結,並且在人們遭逢痛苦艱難的時刻,難以使這些人得到釋放和安慰,我甚至還以「真理」定罪他人。
 
我期待得到更豐富的信仰論述和神學觀點。我還想知道,除了認識聖經歷史背景、背誦金句經文、勤赴聚會、認真服事,我可以如何活出基督的生命,卻又不至於活在不食人間煙火,甚至自命清高的平行世界?
 
發現PCT「根植於本地」的神學傳統

大學時期,因緣際會參與大專長青學生團契(以下簡稱長青團契),和來自全國各地長老教會的朋友交流教會經驗或信仰觀,我得以有機會從更多角度,認識自己所成長的教派。我在發現相同經驗時,會感到有所共鳴,像是:一起參加台語禮拜、幫忙聚會的教會在長執選舉時監票、練習讀白話字、吟唱台語聖詩等。我也在大家分享教會的差異時,感到驚訝,刷新對PCT的認識,例如:有些地方教會沒有完整的live band(樂團),還是可以敬拜讚美;許多契友對無聲的禱告感到自在,且依然能從中獲得信仰的力量。我也於此時,初次接觸〈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信仰告白〉,這讓我漸漸認識PCT的精神。
 
在探求真理的過程中,長青團契的輔導與團契夥伴們沒有威權的給予定義或解釋。許多看似不順服、不正經、懷疑的信仰提問,在當中得到接納和正視。我認為,過去所成長的信仰環境,十分害怕年輕的孩子們「受到傷害、離開信仰」,基於過多的愛護,不敢鼓勵年輕人思考太艱澀的生命難題,深怕大家在信仰上懷疑、跌倒。然而,懷疑,是因為已經假設「真理為真」,而產生的更深層辯證;是追尋真理過程中,在生命經驗與「真理」發生衝突、碰撞之後,對生命難題的吶喊;不是為了索求正確答案,而是渴望在信仰造就的路上,能被聽見、理解。PCT藉由認識人們生命經驗與處境的獨特性,「認同本地的住民」,參與社會關懷;如同上主陪伴在社會邊緣的人們,與苦難中的百姓同在。
 
在長青團契中,我也和大家透過處境式的釋經方式,重新去理解聖經文本放在現代脈絡的差異。我們認真討論環繞在身邊的現實社會問題,思考自己作為上主的創造,除了聖、俗二分地看待世界,還可以如何管理上帝所賞賜的資源?還能產出哪些行動,來回應處境與信仰,回應PCT的信仰告白:「我們信,上帝賜給人有尊嚴、才能,以及鄉土,使人有份於祂的創造,負責任與祂一起管理世界。因此,人有社會、政治及經濟的制度,也有文藝、科學,且有追求真神的心。」 
 
走在實踐的路上

在沒有同儕壓力的團契中,我也漸漸發現自己願意委身的領域。畢業之後我回到母會,和幾位前輩與青年一同在主日學,為教會孩子的信仰培育工作努力。我試著看見每個孩子的不同,和他/她們一起爬梳聖經經文的脈絡,討論生活中或聖經裡難解的問題。也許我不完美,也沒有受過系統性的神學訓練,但我盼望讓教會孩子對信仰的疑惑可以被接納,願意探詢真理的好奇心可以被允許留下。
 
陪伴的路也不是都很順遂,也是有遭遇挫折、感到有限的時刻,與夥伴同工在想法與做法上也時常遇到差異。然而,正因為如此,我才有機會親身學習什麼叫做「學習像基督」──不是自己成為基督,而是引導孩子去追隨基督;不是要他人都認同自己的主張,而是學習在差異中彼此團契,找出相愛的方式。雖然教會並非完美,但是大家同心努力,朝同個目標邁進的同工與團契,讓我再次認同PCT信仰告白所說:「我們信,教會是上帝子民的團契,蒙召來宣揚耶穌基督的拯救,做和解的使者,是普世的,且根植於本地,認同所有的住民,通過愛與受苦,而成為盼望的記號。」
 
也許在眾多教派之中,沒有最完美的教派,我能透過其他教派有所學習;但我所出身的PCT,也有屬於自己的珍貴神學傳統,是我無須否認的,我期許自己對PCT能有更多探索與認識,對她感到認同與光榮!
同作者相關文章:
長老教會是什麼?可以喫嗎? ──信徒之於長老教會神學傳統的培育筆記 (第 177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177 期 看!批西踢! (4-8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177期  2021年  4月 看!批西踢! 177
本期主題:看!批西踢!
發行日期:2021/4/10
嘸通嫌PCT
長老教會是什麼?可以喫嗎? ──信徒之於長老教會神學傳統的培育筆記
我門徒,我做神學
信徒對教會聖詩使用與禮拜設計的觀察
我回不去了!教會長青人的流浪日記
我的普世?你的普世?——淺談地方教會與普世關係事工的脫軌
靠北.基督徒.好酸
我的上主
天父旨意是?
擁抱:論鄭建昌的母體風景
不預期的日本鐵道朝聖之旅
馬槽之光——馬光教會、甘蔗列車、清心園
簡介馬雅各醫師書信史料——Dr. Jamie Blake Knox演講紀要
回顧2020年台灣閱讀趨勢
《縱谷之歌》介紹
紀念一位為神學生準備飯菜的媽媽:阿丹姐
上帝無嫌家私䆀(Siōng-tè bô hiâm ke-si bái)
耶和華曾宣告
2020聖誕住院記
天官賜福
Vaik anga men(離別)
南國的一工
分享得到更多——2020年小PK營筆記
有上帝的旨意行在我們當中
成為「美」男子
不只兩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