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使者雜誌
簡介
雜誌閱讀
出版叢書
購買訂閱
廣告刊登
相關網站
聯絡我們

推文:Facebook plurk twitter
新使者雜誌 > 第66期 看醫生,信上帝——醫療宣教的歷史與精神
字級調整:

厝邊頭尾
上帝的醫院社區的祝福—嘉義基督教醫院的社區工作
關鍵字:
作者/陳明晃 (現任嘉義基督教醫院院長室研究發展組主任)
※ 讓愛繼續
  對許多聽慣了馬偕、彰基、新樓等長老會所屬基督教醫院的人而言,嘉義基督教醫院(以下簡稱嘉基)這名字是陌生的,當我有機會與一些醫療界或非醫療界的人接觸,初談時往往第一個問題是:請問你們和馬偕、彰基有什麼關係?然後有些人便以拿但業的口氣心裡想“拿撒勒會出什麼好的嗎?”(約一:46)其實,當我進入醫院這行業工作,有更多機會了解到各教會醫療院所(全台灣包括天主教和基督教醫院共有二十幾間)在各地的服事及所扮演的角色,深深感受到無論醫院是大是小,有教會醫院是上帝給當地人民極大的祝福。這不只是教會醫院讓該地區民眾得到方便的醫療,也因為過去許多宣教士和基督徒的投入奉獻,而在那裡涓湧出說不完的感人故事,每回想到這些令人感佩的精神,就覺得當地的教會兄姐能夠透過醫院,有機會參與“讓愛繼續”的服事,是多麼大的祝福呀!

  醫療與傳道是所有教會醫院成立的目的,透過醫療使人得以接觸福音,透過教會的跟進,信仰得以延續紮根,而透過社區服務,教會與醫院得以有更多同工的空間。這些年來,教會努力開展社區事工,教會醫院也因為講求身心靈的全人醫治而擴展社會服務的層面,大家都期望藉著社會服務,使信仰能進入人們的生活,而能和非基督徒有更多的對話空間。

  嘉基是由美籍宣教士戴德森醫師於1962年所設立,從當時的30張病床,歷經四十年發展成為八百床的醫院,隸屬台灣信義會,是雲嘉地區最大的醫院。至2001年底擴建完成時,將達一千床的規模,希望能滿足雲嘉地區民眾的醫療需求,不必北上南下到大都會求醫,造成許多家庭的負擔及不便。所以我們不斷藉著醫療設備與技術的提升,包括開心手術、腎臟移植、骨髓移植、燙傷中心...,使雲嘉民眾不因地理位置,仍能享受到高品質的醫療服務,這樣的成果是我們在急性醫療上所做的努力,是許多愛神的同工所留的美好果子。在人性醫療方面也一直是我們所關心的,過去幾年嘉基致力於安寧療護,經衛生署於2000年的第一次安寧病房評鑑,與台大、馬偕等六家醫學中心並列全國最優,這樣的成果激勵我們繼續朝身心靈全人照顧的目標邁進。

※ 跨入社區
  除了精緻化、人性化的醫療服務外,我們也不忘跨入社區,照顧弱勢族群及老人。戴醫師非常注重公共衛生的工作,二十多年前即設立「公共衛生室」,負責小兒痲痺的預防注射、婦幼衛教等事項。1989年起,擴大開始中老年病防治、癌症防治等工作,因成果卓著,多次榮獲政府頒贈「推廣優生保健成績優良獎」。1994年開始承接衛生署的高血壓防治計畫、婦癌防治計畫、菸害防治計畫、糖尿病保健推廣中心、氣喘病患諮詢、青少年保健門診等諸項預防保健工作,這些在公共衛生上的努力,也使前任翁院長(現任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局長)因此獲頒衛生署的衛生獎章。公共衛生是醫院與社區、教會與社區一個很好的接觸點,民眾、教會、醫院均因此得著益處,嘉基也為此配置二十多人在公共衛生室,其人數之多在全台應是屬一屬二。

  台灣正逐步邁入人口老化的社會,而嘉基剛好位於老人人口比例最高的雲嘉地區,為了因應未來的需要,嘉基建構延續急性醫療的長期照護體系,從1993年起,建立關懷老人的服務工作。我們為需要長期照護的病患準備醫療器材,推展出院居家服務、成立輔具租借中心、開設日間照護中心、自費設立全台第一個長期照護管理示範中心,成立嘉基附設護理之家,對老人所需的服務進行整合的機制,一步步地構築老人照護的理想家園。

  前任翁院長更在任期內大力推動社區居家服務,好讓社區的獨居老人能夠有完整的照顧,成為國內首例整合社政與衛政的典範。1998 年嘉基結合社會資源,在嘉義市東、西區分別成立了「老人居家服務中心」,之後也在嘉義縣八個鄉成立「嘉義縣居家服務中心」,遠至阿里山鄉,均提供失能、獨居老人居家服務,免得他們發生事情也沒人知道。居家服務的內容包括送餐服務、居家照顧、社區照顧、醫務服務、關懷服務、休閒服務、身體照顧服務,也配合節慶或依據服務需求舉辦活動,增加服務的多元性,促進老人與身心障礙者社會互動的機會,便利社區民眾就近使用福利服務的據點,使醫院的愛心關懷延伸到社區中,這樣的工作也與當地的教會合作無間,像嘉義市東區的服務中心即設在北榮長老教會。

  此外,在1999年成立發展遲緩兒童聯合鑑定門診,接著在2000年成立早期療育通報轉介中心,負責嘉義縣市的通報轉介工作,希望讓家中有「麻煩小天使」的父母有一個依靠。因為根據聯合國調查顯示,每100個兒童中就有6~8人有發展遲緩現象,包括智能遲緩、生理遲緩、社會發展遲緩等,若這些孩子在3歲以前能獲得完整的療育服務,其癒後效果要比3歲以後再做大十倍以上,可使他們創造一個更好的人生,也能減輕家庭的負擔及社會成本,所以通報及療育系統的建立在以農業為主的嘉義縣更形重要。

  四十年前,戴醫師在當年交通不便的情況下,徒步走遍阿里山鄉,醫治與關懷那裡的原住民;現今嘉基在阿里山鄉的山美、新美、茶山進行巡迴醫療服務,除了每週固定的門診服務外,更建立一個以當地需要為導向的健康促進系統,幫助居民建立一個健康的社區。在社區領袖及當地居民的配合下,嘉基進行居家衛生及健康普查,找出影響當地最主要的健康問題,來確立醫療保健的優先順序,並與當地衛生室合作推行家戶健康管理,進一步追蹤高危險群病人的健康狀況,達到全面的關懷。

  另外,也定期提供衛生教育等公共衛生宣導活動,教導居民預防保健的觀念,並協助養成健康習慣,輔導居民善用醫療資源,促進整體生活品質的提升,以提供社區最佳的醫療服務。經過多年的經營,嘉基長期在阿里山鄉與原住民建立起密切關係,成果廣獲各界肯定,在今年六月衛生署舉辦「2001年原住民部落及離島社區健康營造研討會」,希望推展原住民部落及離島社區健康促進工作,激發各部落社區健康自主營造精神,並在會中公開評選來自全國十九個機關團體,結果戴德生文教基金會(嘉基)榮獲第一名。基金會所承辦的「阿里山鄉部落健康營造中心」計畫,不僅讓鄒族保有傳統的原住民特色,還營造出更具活力、更積極的保健方式。

※ 酒杯袋
  基金會嘗試由部落中找出最受關心的酗酒、意外事故等健康議題,透過酒杯袋(建立品酒文化,解決酗酒問題)、戒菸班、新世紀展望之旅、保健博覽會等活動,逐漸喚起族群的傳統文化,遏止有害健康的飲食作息習慣,重塑社會結構與傳統,凝聚族群意識,讓部落的健康問題延伸到其他問題,都能從部落自己人關心、解決開始。這樣的社區健康營造經驗期待能成為其他地區原住民的幫助,因為在2576期的台灣教會公報刊載:全國原住民健康會議,學者專家鼓吹推動社區健康營造工程,以解決原住民醫療資源缺乏,建立部落自覺及認同的意識。

在嘉義市的部份,嘉基也承接「西城社區健康營造」,透過在社區舉辦健康講座、配合學校作視力保健宣導活動、遠離腸病毒保健活動、推動上班族健康體操...,來與社區結合。另有鑑於現代人罹患癌症的比例逐年提高,許多患者及其家庭極需心理支持,於是在三年前結合地方教會牧長,成立嘉義市癌症關懷協會,以推廣傳遞有關癌症的各項訊息,並利用教會舉辦癌症相關活動。

  最後提到醫院的社區宣教,除了從早期創院開始開設了兩間教會外,也在這幾年由醫院繼續開拓兩間教會,這四間均歸屬台灣信義會。除了本地的福音工作,嘉基也關心外勞朋友,於1996年設立了暹邏園,專職關懷泰勞的福音工作,許多泰勞因離鄉背井來台灣,內心孤單寂寞,很容易接受福音,五年來有不少泰勞決志信主,還有幾位回泰國後就讀神學院。

  為了關懷菲勞的福音工作,1997年設立了菲勞中心,因為菲律賓人原信奉天主教,所以福音工作顯得較容易,目前聚會人數已有二百人左右。嘉基也因著這些信主的泰、菲勞回去其本國後,而開始用醫療短宣與他們在當地配合做福音工作。此外,四年前,我們差派了兩個家庭到東南亞某個國家作長期的,醫療宣教工作,目前這個工作仍持續進行;今年與另一個團體合作,再差派一個家庭,到另一個東南亞國家,以醫療服務當地人;並且我們尚善盡心力支持一位威克里夫的學員,她之前是嘉基的同工。

  嘉基有幸在這些社會服務與宣教工作的事工上有份,雖然一路走來有許多艱苦和挫折,卻也因此感受到上帝特別的看顧保守。願這些事工能將上帝的愛顯明,而一切的尊貴、榮耀都歸給祂。
同作者相關文章:
上帝的醫院社區的祝福—嘉義基督教醫院的社區工作 (第 66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66 期 看醫生,信上帝——醫療宣教的歷史與精神 (43-46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66期  2001年  10月 看醫生,信上帝——醫療宣教的歷史與精神 66
本期主題:看醫生,信上帝——醫療宣教的歷史與精神
發行日期:2001/10/10
目錄s/
這一切不會改變嗎?
編輯者的話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醫療宣教小史
聖經中醫療與宣教的關係
醫療為宣教的工具?
醫療可以成為宣教的工具嗎?
回應:醫療可以成為宣教的工具
醫療傳道與馬偕紀念社會事業基金會
門諾醫院的醫療傳道──全人關懷服務
醫療傳道之實踐者——陳坤聰執事
談「民俗療法」
從基督到十字架
上帝的醫院社區的祝福—嘉義基督教醫院的社區工作
山城之光—埔里基督教醫院
屏東基督教醫院的海外宣教
醫病的恩賜
累了,分了
基督徒醫師只需要做好醫療工作嗎?
福音在病房-訪問基層醫護人員
嗨!我受洗了,你呢?
當家作主,成為主流
見證與基督教美學
大學生請認真參與社團活動
少年維「持」的煩惱
奶奶,是妳的星空
微妙的單身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