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使者雜誌
簡介
雜誌閱讀
出版叢書
購買訂閱
廣告刊登
相關網站
聯絡我們

推文:Facebook plurk twitter
新使者雜誌 > 第84期 鄉土語言衝擊下的教育
字級調整:

信仰.生活
走出陰影
關鍵字:
作者/谷聲 (專事寫作與旅遊)
我不夠好!
  「我每天早晨醒來,就有失落感。」在名片〈他是我父親,他不笨〉裡,那位女律師儘管穿著光鮮亮麗,擁有令人欣羨的頭銜、社會地位及滾滾而來的收入,但內心的痛楚卻一再啃蝕著。她總是覺得:「我不夠好!」

  她似乎永遠有做不完的工作,更怨嘆為什麼自己怎麼做都無法贏得先生與兒子的心。她整個人就夾雜在層層的工作負荷及無解的家庭問題隙縫中,內心總是有著揮之不去的陰影與壓力,讓她喘不過氣來。她失去亮麗的臉龐,她焦躁不安,缺乏耐心與愛心,當然,在日常生活中,她早已無法體會「加上笑容,才算穿戴整齊」的優雅意涵。其實,這位女律師的困境不正是現代人的生活寫照嗎?

記住過往美好的經驗
  猶記得在美國德州州立醫院參加自我肯定訓練時,那位講師特別強調三句話,讓我有相當的震撼:要好好的愛自己、不要在別人的傷害裡自虐、要在自我肯定中長大。

  他舉例說:「有人曾因被男友甩過而喪失自信,便常常獨自躲藏在抑鬱的角落裡自我檢討,有的甚至已經檢討二、三十年了,還在繼續檢討。」整個課程充滿了挑戰,讓坐在椅子上的我不禁聯想起「完形心理治療法」專家喬治.博伊爾(Dr. George Boyle)在個案研討會時指出:「折磨自己,跟自己過意不去的最好方法,就是不斷沉溺在過去的那件痛苦裡。」  

  的確,我們極易陷入以偏蓋全的迷失,誤以為人生就只有某個傷害,卻全然忘記自己在成長中,事實上早已擁有許許多多美好的生命經驗。多年前父親驟然去世後,讓我越來越領悟到,一個人如果愛自己,就要懂得肯定自己的過去、擁抱自己的過去,而其中一個很重要的步驟,就是先篩選出過去曾有的快樂日子與美麗經驗,讓過去生命中所有的美好深植在腦海裡。

  我發現想走出陰影,就要先確認自己真的擁有一個有意義的存在基地——一個完完全全屬於個人的存在基地;一個生氣盎然的祕密基地。每當遭逢困境時,很奇妙的是,那些在腦海中被我牢牢記住的歡暢經驗,成長中種種可愛、溫馨、有趣的故事,便會適時地浮現,自然地成為活化生命的根源,建立自己擁有延續快樂的能力,更是幫助自己走出目前困境的墊腳石。

  九一一大浩劫的罹難家屬邊哭泣邊說:「我要記住過去的好!」這種跨越陰影的積極態度,便是支撐一個人活下去的力量。

  到底是要不斷活在過去的痛苦,或是用心記住過去的美好呢?這兩種認知模式的取捨將決定一個人的生活內涵。想想看,你曾經追逐過閃閃發亮的螢火蟲,你曾經與好友到郊外涉溪、踢水波,你曾經和家人在海邊沙灘奔跑、捉螃蟹,那些快樂、歡笑不是一籮筐嗎?而這些美好的經驗是任何人都無法從你的記憶中竊取的,也是傷痛者再次燃起生命活力的源頭。

內化生命,轉化態度
  我們除了能夠咀嚼美好的過去,還要懂得將傷痛、挫敗、憤恨、懊惱等生命中所有的不愉快,轉化成正向的思考模式或激勵的用語,這是一種人格成熟的表徵。九一一罹難家屬中,還有一對母女的對話,令人聞之動容:

  「爸爸在天上,他一定希望我們活得快樂!」母親對女兒說。

  「是嗎?」女兒問著。

  「是的!」母親堅決的回答。

  愛自己,就要懂得擁抱自己的過去。問題是所有的過去包括有甜美與傷痛,因此,我們一方面需要牢牢記住過去甜美的故事,「內化」生命;另一方面還需要從過去的傷痛中成長,「轉化」態度。重點是,絕不可讓內在那「快樂的小孩」及「成長的小孩」消失掉。

  不斷活在過去的痛苦,或是用心調整自己的想法,這兩者的認知模式也會影響一個人的性格。有的人開朗;有的人憂鬱,其實是有原因的。對曾有的不愉快、悲痛,你可以用哪一句「正向用語」來敘述?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過去,當一個人能將原本認為「楚楚可憐」的童年,說成「我實在很堅強」;「我老是失敗!」說成「我有豐富的人生歷練!」;「我一無是處」改成「我有我的優點」。這些明確的自我表白,勇敢的自我肯定,都在說明一件事:不論過去有多少悲哀,我絕不會被擊倒。這種用正向用語對過去說再見的方法,正是「完形心理治療法」的基本要訣。否則,終日纏繞在過去的陰霾裡,必然搞得自己無法呼吸。猶太裔心理學家傑克.吉伯特(Jack Gilbert)在與當事人建立治療關係及處理情緒後,有時會故意逗弄當事人:「你『喜歡』活在過去的痛苦裡?」、「沉浸在過去的痛苦,很『享受』呃!」、「你打算再自責多久,才決定要原諒自己呢?」、「你還要讓那個人(那件事)再控制你幾年呢?」

愛你自己
  他的這種顛覆性治療用語,有如當頭棒喝,常令人猛然驚醒。走筆至此,便讓我想起旅居澳洲的一位好友,他的個性一向豪邁、樂觀,是典型陽光性格的人。他曾經做生意,被高中同學騙了,但是他說:「每當腦海中浮現這件事時,我就馬上按『影像消除鈕』,接著再按『廣告字幕』,」然後他詭譎地問我:「你知道出現哪七個字嗎?」

  還未等我回答,他就得意地哈哈大笑說:「字幕寫著『一片開闊的天空!』」朋友擁有一種正向詮釋過去的能力,他的幽默、俏皮正告訴我,他已走出懊惱、自責、憤恨的情緒陰霾,他能擁抱自己。

  「強化快樂,才能面對痛苦。」愛自己,就要記住生命中曾有的美好,讓這些美好「內化」成為自己的存在力量;愛自己,就要對挫敗有正向的詮釋,讓這些傷痛「轉化」為自己的人生歷練。我們絕不可輕忽這種能力,因為,一個人只要擁有「甜美的回憶」及「正向的詮釋」,這些點點滴滴都將凝聚成為導引自己走向「未來」的一線曙光,也化成激發自己活在「現在」的一股支持力量。

  聽說林義雄伉儷與其親友每年在其家族墳前都會唱著〈My Bonnie〉這首英文短歌,這是他們全家大小心愛的歌曲,是他們與已故母親、女兒共有的甜美回憶,我知道當他們在唱此首歌時,便再次獲得激勵與安慰。

  一個愛自己的人,不會讓「過去的陰影」成為決定論,也不會讓「現在的困境」與「過去的痛苦」連結成擊潰自己的土石流。愛自己,不是只有愛現在,還要先擁抱自己過去生命中曾有的的美好經驗。如此,才不致在夜闌人靜時,讓過去生命中曾有的遺憾,心緒中的陰影再次浮現,造成一種茫然的淒涼與自憐。
同作者相關文章:
當外國來的馬偕遇上本土布袋戲──談《馬偕在臺灣》布袋戲 (第 96 期)
是成長夥伴或是病態共生? (第 96 期)
找到可以貢獻的地方 (第 90 期)
走出陰影 (第 84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84 期 鄉土語言衝擊下的教育 (52-54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84期  2004年  10月 鄉土語言衝擊下的教育 84
本期主題:鄉土語言衝擊下的教育
發行日期:2004/10/10
編者的話
目錄s/
語言、文化、意識型態
信仰與語言
教會母語教育的危機與展望
阿扁學客語兼論母語之重要
長老教會的母語立場
變與不變的基督徒知識分子——蔡培火的信心與憂慮
大人拼經濟,小孩拼英語
一間沒有圍牆的教會
聖詩中的噶哈巫祭歌
淺談「生態神學」
尋找就尋見?——淺談擇偶之道
慎終追遠 畏天敬祖:一個含糊的字眼——「祖靈崇拜」
走出陰影
安息日的行程表
我們愛,因為上帝愛我們──蘭嶼第一位居家護理師張淑蘭
每個海洋人的心中都有一艘理想的船——記艋舺教會暑期青年福音隊於西嶼
霧社事件述評
從務實的教學提升大學的教育品質
夏令營與我
東海長青在集集
天平上的兩端——執照考試與真實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