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使者雜誌
簡介
雜誌閱讀
出版叢書
購買訂閱
廣告刊登
相關網站
聯絡我們

推文:Facebook plurk twitter
新使者雜誌 > 第87期 原鄉的呼喚──台灣原住民的教會與社會
字級調整:

本期主題
教會部落化,部落教會化
關鍵字:
作者/歐蜜‧偉浪 (桃園里安基督長老教會傳道(泰雅爾中會))
原住民族運動史
  1991年,「台灣原住民族權益促進會」成立,這一批由少數都會學生菁英份子結合在地部落領袖,形成一波波的原住民族爭取權益運動。其間「東埔挖墳事件」、「到林務局抬棺事件」、「拉倒吳鳳神像」、「廢除蒙藏委員會運動」、「原住民族正名運動」、「三次還我土地運動」等,除了都會學生菁英群外,針對在地部落組織與動員最力的便是長老教會屬下,各原住民教會傳教師、牧師及神學院學生。

  部分原住民教會牧者參與社會(政治)關懷,除了信仰反省及長老教會焚而不燬的精神外,來自於深山沿海弱勢部落住民的呼聲是最大的推力。在這約二十年的運動過程中,原住民教會信徒普遍存著三種心態:一、積極鼓吹將信仰實踐在每日的生活中,因此,社會關懷是基督徒應盡的責任;二、認為基督徒不得參與社會(政治),要專心禱告,靈命才得以成長;三、不知不覺,毫無任何主見者。

信仰的實踐
  長年來,原住民教會參與社會關懷(關懷內容不外乎選舉、修改不利同胞的政策及聲援社會事件)的同工信徒,有意無意中會展現一種莫名的成就感,即終於履行了對族群及信徒「實際」關懷的重責大任。有時言談中,指著那些不配合參與,有的還會在背後說閒話的教會肢體為「保守」、「沒有實踐力」、「僅僅滿足於個人靈裡充滿、個人得救」、「如同空中樓閣、不著邊際的信仰觀」等。

  相反地,被指著保守的這一群原住民教會肢體認為,長年來看到有些積極參與所謂的「社會關懷者」失敗的一面(賄選、追求功名利祿、私德敗壞等),認為「喜歡功利」、「不善靈修、禱告,擅於玩弄手段」、「只靠自己的小聰明,不依靠上帝」、「選舉搞教會、部落分裂」等。

  前面所述說的兩種原住民教會肢體心態,皆為負面。當然也有正面、健康、積極的信仰面向,在相異中,會以體諒、包容彼此的侷限與困難,以尊重及祝福相互鼓勵和禱告。

原住民教會的困境
  以下幾點問題供原住民教會共同反省:
  
一、牧會者的身心靈問題:原住民教會信徒普遍是純樸善良、熱心好客的性格,對於部落教會牧者往往是百分百尊敬、順服與信任。部落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單純日子,對教會牧者而言,容易產生半退修、不積極學習(進修、增長見識與靈命)的狀態,以至於很難因應、跟進部落族人在快速改變的大環境衝擊下面對的各種問題。
  
二、教條式的信仰教導:原住民教會同工或信徒,在傳福音上,仍以「信仰導師」之姿,向周邊朋友宣傳悔改、認罪、歸主,而忘了耶穌基督為世人背負沈重十字架的活生生見證。部落教會嚴重缺乏以身作責的信仰內涵。
  

<未完待續.....>
同作者相關文章:
台灣原住民運動的普世聯結 (第 141 期)
從莫拉克風災談原住民滅族危機 (第 115 期)
教會部落化,部落教會化 (第 87 期)
921大地震後的省思 (第 65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87 期 原鄉的呼喚──台灣原住民的教會與社會 (12-13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87期  2005年  4月 原鄉的呼喚──台灣原住民的教會與社會 87
本期主題:原鄉的呼喚──台灣原住民的教會與社會
發行日期:2005/4/10
編者的話
目錄s/
白浪和「山地人」真的不一樣
從經濟正義看原住民的經濟弱勢與貧窮
教會部落化,部落教會化
把原住民青年找回來!
台灣原住民教會的展望
吼臘.帖木牧師——泰雅爾族福音拓荒人物小傳
重建.自治.達娜伊谷
彰山教會的原住民事工
南島美人節——Pinaski的盛會
福爾摩沙台灣島
何謂「靈修神學」?
婚姻怎能說了就是!!
沒有受洗的人可以領受聖餐嗎?
蒙恩獲救 死裡逃生
感恩、喜樂的事奉
別了,沒有牽掛,只有感恩
把「敬拜讚美」視為另一種形式的禮拜
讓我們一起來作夢!
戰皆不義:非暴力與基督信仰
苦澀與甘甜——我的大學生活點滴
我在補習班的團契
打開聖誕禮物後……
生命裡的安寧氣息
大專聖經神學研究班系列~誰的神研?誰的大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