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使者雜誌
簡介
雜誌閱讀
出版叢書
購買訂閱
廣告刊登
相關網站
聯絡我們

推文:Facebook plurk twitter
新使者雜誌 > 第104期 公民正ㄏㄤ?
字級調整:

本期主題
從基督徒社會運動觀點看公民社會
關鍵字:
作者/鄭仰恩 ()
  公民社會跟基督教的關係,主軸就在於「公共領域」。然而,現今許多神學家卻提醒我們,基督教在當代所面臨最大的危機就是它的隱私化。

※ 作為「公共事件」的基督教
  基督教與公共領域之間的關係,是今日教會需要不斷思考的。今日普世教會盛行的思潮,我們稱之為公共神學(public theology),事實上這也是基督教當初開始發展時的主軸。在當時的社會處境中,基督教的傳播是一個「公共事件」(public event)。在《使徒行傳》26章26節,當保羅被當時加利利的「傀儡王」亞基帕(Agrippa)審問時,他提出的辯解:「相信每一件事王都注意到了,因為這些事是人人都知道的事」,意思是說,你知道我們這個信仰,並不是發生在一個隱私的場所(”this was not done in a corner”,見NRSV)。確實,信仰不是發生在一個隱私的角落,基督教之所以會為人所知,是因為它發生在公共的領域。基督教的這個「公共」特質是了解教會的起源和發展的關鍵。事實上,作為一位宣揚「上帝國」信息的政治犯,耶穌就是以「猶太人的王」(約翰福音19:19~22)的叛亂罪名被起訴,被羅馬兵丁釘死在十字架上,他的死當然是一個公共、政治的事件。

※ 成為聖徒 vs. 入世信仰  
  然而,現今許多神學家卻提醒我們,基督教在當代所面臨最大的危機就是它的隱私化(privatization of Christianity),基督教變成私下才能說的事情,我們無法在公共領域表達基督教的信仰。然而,兩千年來,基督教從來不是一個隱私的信仰,它一直在公共領域中發揮功能。在教會歷史中,我們稱那些擁有好的品德、信仰的人為「聖徒」(Saint),但這在20世紀的神學反省過程裡,卻是需要被重新檢驗的。二次大戰時,參與對抗納粹政權的潘霍華(Dietrich Bonhoeffer)就是公共神學的一個典範。他在被處死前幾個月,從獄中寫信給他的好友貝特祺(Eberhard Bethge),信中回想自己十三年前在美國讀書、教學時,碰到一個法國神父,在一次分享中,兩人討論未來的人生要做什麼。這個法國神父對他說,他希望成為一個聖徒。潘霍華說,他印象深刻,但並不同意,然而他尊重這位神父的選擇。而他呢?他要做什麼?他的回答非常簡單:「我希望能學習擁有信仰」(I should like to learn to have faith)。當時,他無法體認這兩者之間的巨大差別,也還以為可以藉著過神聖的生活來擁有信仰。十三年後,身處獄中,他才更深地體認到:「只有徹徹底底的生活在這個世界裡,才可以擁有信仰。」於是,他選擇面對那個時代,投入在那個時代的風暴中。

  由此觀之,公民社會跟基督教的關係,主軸就在於「公共領域」。基督教應該在公共領域中發揮功能,如果信仰只是一種隱私,是個人內心世界的事情,是屬於自己的,甚至是教會圍牆裡面的,那麼,這個信仰就不是一個公共的信仰,不是一個public faith,這個信仰就與公民社會無關,教會和基督徒就無法投入其中。

※ 初代基督教的公共見證
  在此,我要舉教會歷史中幾個比較重要的基督教公共見證為例。首先是「初代教會」的例子。基督教一開始在羅馬社會中是被壓迫的宗教,可是為什麼後來卻成為被接納的宗教,甚至正如歷史學家所說「教會勝過了帝國」。從被迫害到被接納,關鍵就在於公共見證。今日研究初代基督教社會史的學者已經很清楚地指出,基督教在初代教會時期進步最快、人數增長最快是在羅馬帝國發生公共災難之時。這個期間,羅馬帝國發生了兩場瘟疫,第一場是公元165年,當奧理流(Marcus Aurelius)皇帝在位時,發生了可怕的傳染病(可能是天花)。在15年的傳染期間,介於帝國1/4到1/3之間的人口死亡。然後,另一場發生在251年,同樣駭人的傳染病(可能是痲疹)又爆發,影響城市也擴及鄉間。近代學者開始研究它們對羅馬國力衰亡、道德淪喪的影響。

  然而,在這個公共災難中,基督教卻快速成長,為什麼?因為基督教在那時發揮了公共的性格,羅馬的官員、作家都記載,瘟疫發生時,所有羅馬官員都跑光了,羅馬神廟的祭司也跑光了。北非主教居普良(Cyprian)提到,瘟疫大大減弱了當代盛行之異教和希臘哲學的「解釋與安慰能力」:對苦難無法解釋,對瘟疫無力對抗。確實,羅馬的傳統宗教沒有辦法應付這個公共災難,因為傳統宗教無法解釋為什麼會發生這麼恐怖的災難。整個羅馬帝國在面臨瘟疫之時,公共體系和神廟體系都面臨崩潰,但教會卻發揮功能。如埃及的亞歷山大主教戴奧尼修(Dionysius of Alexandria)所見證:基督徒比別人表現出更多關照需要者的英勇精神,更有不少執事因照料瘟疫的病患而感染致死。此外,基督徒對羅馬習俗中「棄女嬰」做法的拒斥、對羅馬競技場上非人道之「競賽」(games)的厭惡,都代表了一個新的心靈與社會倫理的改造運動。

  因此,值得注意的是,連羅馬的作家都說,基督教很不簡單,他們講的愛是真的,而且這個愛不侷限在自己的團體中,而是延伸到團體以外的人。所以,初代基督教第一次體會到,基督教信仰不是文本(text)、道理而已,它成為公共行動,基督教信仰是道德的行動、實踐的行動。從基督教歷史來看,初代教會時期是非常重要的,它藉著社會運動與實踐展現信仰。

※ 十六世紀的城市神學
  另外一個「公共神學」的例子則是發生在十六世紀的宗教改革運動。加爾文(John Calvin)在日內瓦的改教工作,以及之前的慈運理(H. Zwingli)和布塞珥(Martin Bucer)分別在蘇黎世及史特拉斯堡的工作,就被稱為是「城市的神學」(citified theology),類似我們今日的公民社會運動。以加爾文的日內瓦為例,執事的主要職責就是擔任救濟院、慈善機構,或難民收容所的實際負責人,且大多是全時間的工作者。此外,加爾文也主張教會應成為社會的道德監督者(moral check),包括經濟交易、生活風尚、消費情形等,他也非常關心日內瓦的經濟政策,竭力防止窮人被剝削,更協助市政府推動並制定「節約法令」(sumptuary laws),對富人奢侈浮華的風尚加以限制,禁絕賭博、色情等娛樂行業,提倡節制合理的生活消費方式。這幾位改革宗神學家推動基督教成為整個城市重建的力量,讓社會的邊緣人在教會系統中得到完善的照顧。

  宗教改革運動後的教會分為主流派和小派兩個系統,且各自發展出不同的社會參與模式。主流教會採取「參與」和「改造」的模式,直接涉入行政體系,涉入社會資源,希望以信仰來改造世界、改造社會。小派則不同,她認為教會與社會要有所區隔,但也並非對社會沒有責任,不過她對社會的影響是採取成為「典範」或是說「見證」的模式。她認為社會的力量太大,很難改變,便活出一個真實團體的典範來作為見證。早期像門諾會、貴格會、兄弟會都是活出基督徒社會典範的例子。因此,不論是主流教會或小派,都很清楚知道基督教信仰所蘊含的公共社會責任。

<未完待續.....>
同作者相關文章:
漫談台灣的大專工作及團契發展 (第 198 期)
定根本土・認同住民・見證盼望! ——總會成立七十週年的歷史回顧與反思(3-3) (第 183 期)
定根本土・認同住民・見證盼望!——總會成立七十週年的歷史回顧與反思(3-2) (第 182 期)
定根本土・認同住民・見證盼望!——總會成立七十週年的歷史回顧與反思(3-1) (第 181 期)
瘟疫衝擊下的基督教:幾個值得反思的信仰故事 (第 174 期)
PCT信仰與體制的重新塑造:跳脫利益和權力的誘惑與框架 (第 169 期)
普世合一運動中的宣教倫理及台、中教會關係 (第 164 期)
教會對現今台灣實況的回應:一個宣教史的觀點 (第 160 期)
懷念駱維仁博士:台灣聖經神學研究的巨人 (第 156 期)
【新使者論壇1「台灣新局中,再思政教關係」與談回應】以信仰告白來回應公共處境 (第 153 期)
基督教原本繽紛多元 (第 150 期)
在合一與孤立之間擺盪—淺談二次大戰後PCT的認同與挑戰 (第 146 期)
從普世觀點看經濟議題—以「拿伯的葡萄園」為鑑 (第 144 期)
共享上帝美好的家園:普世合一運動的精神 (第 141 期)
不斷述說台灣基督徒的生命故事 (第 137 期)
普世合一運動中的宣教倫理及台、中教會關係 (第 135 期)
公共宗教與公民社會 (第 131 期)
熱誠好客的服事典範——畢德生和瑪莎珍的故事 (第 125 期)
熔歷史、人文、生態於一爐的台神校園 (第 123 期)
「擁有寶貝的瓦器」——懷念可敬的胡文池牧師 (第 121 期)
物質或靈性的貧窮? (第 117 期)
公共財富與道德人性的奇妙關連 (第 110 期)
建構富有動力且整全的宣教典範 (第 107 期)
從語言學入手的排灣宣教師—懷約翰牧師 (第 105 期)
從基督徒社會運動觀點看公民社會 (第 104 期)
戰火下的宗教衝突 (第 97 期)
教派之間的聯合是可能的嗎?——以加拿大教會聯合運動為例 (第 91 期)
從教宗選舉看教會權威 (第 89 期)
從宣教師女兒到海外宣教師──蘇祐美師母(侯書德牧師娘)小傳 (第 86 期)
長老教會一四○週年系列建言 (第 85 期)
生活在「帝國」的陰影下:漫談世俗主義和消費文化對當代教會的衝擊 (第 82 期)
認同與合一:基督教信仰與台灣的未來 (第 75 期)
在真相扭曲的時代為台灣發聲的人--傅明珠老師小傳 (第 73 期)
陪伴台灣教會成長的宣教師-安慕理牧師小傳 (第 70 期)
從改革宗的禮拜觀點看敬拜讚美運動 (第 69 期)
為「本土化」驗明正身 (第 68 期)
邁向未知旅程的宣教師--彌迪理牧師小傳 (第 67 期)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醫療宣教小史 (第 66 期)
獻身普世運動的台灣本土神學家——黃彰輝牧師小傳 (第 64 期)
英國乞丐?台灣的保羅?——梅監霧牧師小傳 (第 60 期)
為什麼要「按手」﹖ (第 57 期)
從歷史看政教關係 (第 56 期)
編者的話 (第 55 期)
歷史中的平信徒運動 (第 54 期)
何謂「千禧年」﹖ (第 53 期)
新眼光「新」在哪裡? (第 51 期)
「重返聖經」的歷史考查 (第 49 期)
尼西亞信經簡介 (第 46 期)
長老教會屬不屬靈? (第 45 期)
淺論聖餐 (第 44 期)
什麼是「拯救」? (第 43 期)
對台福教會來台灣開設教會的幾點觀察 (第 41 期)
台灣教會新興流行現象小史 (第 37 期)
開創新時代的普世宣教者,明有德牧師小傳 (第 31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104 期 公民正ㄏㄤ? (27-31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104期  2008年  2月 公民正ㄏㄤ? 104
本期主題:公民正ㄏㄤ?
發行日期:2008/2/10
在總舉選舉與公民投票之外——再思公民社會的公共性
目錄s/
由「私人」到「公眾」——從「公共性」看公民社會的形成
擺脫謊言與恐懼,真正當家作主人
審議民主在社區實踐的幾點觀察
基督徒的政治責任——從國家公民與上帝選民談起
公民基因改造工程
理性與狂熱的對話——社會運動者看公民社會
從基督徒社會運動觀點看公民社會
基督徒的公民責任
李崑玉傳道師與李嘉嵩牧師--兩代傳道人早期的生活
才華洋溢的建築詩人王大閎
你Wii了嗎?
除了〈人權宣言〉,教會還要做甚麼?
禱告與念力有什麼不同?
我有一個夢
《駭人經文》——帶來生命的反省
走過失望—— 《女生向前走》觀後感
原來我們可以那麼接近!——2006年世界傳道會東亞區YOUTH WORK CAMP行後感
我能為你們做什麼?——2007菲律賓IYSM感想
聆聽山中的呼喚──2007年暑假教育營
祈求就得著 ──2007和平福音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