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使者雜誌
簡介
雜誌閱讀
出版叢書
購買訂閱
廣告刊登
相關網站
聯絡我們

推文:Facebook plurk twitter
新使者雜誌 > 第114期 憂鬱的光輝十月
字級調整:

本期主題
台灣人可以過怎樣的十月?一 團結真有力的台灣文化日
十月十七日,是個屬於台灣人民自己決定可以過怎樣生活、許怎樣未來的理念之日。
關鍵字:
作者/林佩蓉 (國家台灣文學管助理研究員)
我很希望台灣民眾能夠瞭解台灣文學以往的一段歷史,認識三百多年來台灣民眾力求上進,建立美好的社會的強烈意願。 ─葉石濤,〈自序〉《台灣文學史綱》

我們所尋求保存的過去,是一株樹對根的記憶,一株不屈不撓的黃藤植物
對根的虔敬記憶。 ─吳叡人,〈意志之碑〉

記憶中,一年十二個月份,十月是處處「插國旗」的日子,因著「雙十國慶」、「蔣介石誕辰」、「台灣光復日」,充滿「政治偉人」、「政權轉移」等意味的紀念日,被稱為是「光輝十月」。只是,光輝所指為何?台灣人民在這塊土地可以或是原本享受的是怎樣的光輝?

對於「習以為常」的節慶,如果要與腳踏的土地已漸漸喚起土地上的人民,以中心、標準化、單一的敘述之外的方式,我們其實開始擁有面對自己、尋找自我生命的歷史詮釋這樣的機會與可能,於是,當今年度「國旗」再度飄揚時,不妨來思考曾經未有「國旗」統一論述的台灣。

曾經,台灣確實在異族下統治,又是如何想要站穩腳步,尊嚴的活著,這樣的曾經,已可建構成另一個被討論、產生迴響的場域與空間,相較於光輝這樣的形容詞,台灣人的十月,具有「團結真有力」在十月的歷史尋根,那是曾經台灣人要從文化出發,走出一條凝聚決心、覺醒與奮鬥之路的軌跡。

這樣的十月,台灣人有根據可紀念。如果我們願意一起來認識「台灣是台灣人的台灣」,狹縫中堅持開出一朵純靜的百合花,十月十七日,是個屬於台灣人民自己決定可以過怎樣生活、許怎樣未來的理念之日。

※ 充滿熱情的台灣文化協會運動

蓋現今文明乃物質萬能的文明。現在的思想則成混沌、險惡的形勢。且近時的機運則為建設改造之秋矣。〈台灣文化協會旨趣書〉

1920年代,洋溢民族自決的思想浪潮中,留學海外的台灣青年結合台灣在地的士紳階級,從結社組織,發行刊物逐漸蘊釀出台灣人民大團結的氣氛。

這批接觸世界思潮的近代知識份子,首次自覺地擔起文化啟蒙的重責大任,認為台灣人縱使身陷被殖民、統治的情境裡,也不能坐以待斃,讓統治者視之為次等人民,1910年代中期開始推動的政治運動,尚未看到實質的果效,因此不得不思考如果台灣人要能抬頭,在被趨近狹縫的空間裡,挺質腰桿,究竟可以怎麼做?改變身段靈活穿梭在台灣總督府各部門間的醫師同時也是文化運動者蔣渭水(宜蘭人)、吳海水(台南人)等人,三番兩次拜訪警務局長等相關政治機關,獲得了執政當局「可為文化運動諒解」的了解,開闢一條右手既循法律,左手開創台灣新局的空間與機會,這些知識分子認為,目前處境縱使再黑暗,難以看見未來的路,但積極提昇台灣人民科學思想、民族理念與鼓吹近代西方文化,就是為追求普世正義理想打根基。。

蓬萊美島真可愛/祖先基業在/田園阮開樹阮種/勞苦代過代/著理解著理解/阮是開拓者不是憨奴才/台灣全島快自治/公事阮掌是應該/...百般義務咱著盡/自治權利應當享。 蔡培火,〈台灣自治歌〉

1921年10月17日,台灣人民全島大串聯,即使在台灣總督府、日本警察虎視耽耽的嚴密控管下,召開了創立大會,以文化啟蒙為宗旨的的組織─「台灣文化協會」(以下簡稱「文協」)。10月17日(禮拜一),下午三時,這是個「天高馬肥」的好時機,台灣人從四面八方走向台北大稻珵靜修女中集合,一起見證一個飛揚的年代到來。

「台灣是台灣人的台灣」,這是文協知識分子的精神指標,即使在當時也是日本帝國的台灣,然而將台灣人及其身份推向世界,是文協的最終盼望,雖是被殖民者,雖然無法肉身革命力搏槍彈,然文協以筆為劍,以腳為車,以口為器,從南方、中部、北方發射光茫,用盡生命的力氣與熱誠,推動新文化運動、政治社會改革,自1920年代開始,直到今天,深深的在台灣島上,台灣人民的生活中,銘刻最深最沉的影響與記憶。

※ 台灣文化日的曾經,有關文協的活動

「文協」認為台灣必須引進西洋的理性、科學、民主,必須有音樂、文學的生
活,必須發展教育,革除傳統社會的迷信、陋習。「文協」為了有效引介新思潮,
進行新文化運動,發行刊物、設立讀報社,並舉辦文化演講會、夏季學校等等
各種教育活動。「文協」會員以青年人的熱情,為台灣帶來一股生氣蓬勃的朝氣。

如《台灣文化協會旨趣書》中所述:「組織台灣文化協會,以謀提升台灣文化。」 然文協最終的目的即是要作為台灣本島之民族運動下,啟蒙運動的指標性團體,由民眾自覺到發展獨自文化,從而激發抵抗日本殖民的力量及獨立自主的可能。

文協的主要活動,除了會報的發行,另有讀報社的設立;通俗講習會;夏季學
校;文化講演會;電影隊;美台團等,由於會員逐年的增加及活動的推廣,文
協開始在全島成立支部,如彰化、員林、新竹等地,1923年,台灣文化協會第
三回總會在台南醉仙閣召開,考量南北平均發展,決議將文協本部移設台南,
另於台北設立支部。台南成為「文協」活動的重鎮。除既有的活動之外,以羅
馬字為主的「台灣白話字講習會」也在其中,目地就是要讓每個勞動者,即使
未能受學校教育,也能透過各地成立的讀報社、電影、講演會等等,逐漸了解、
接受自己可以選擇過怎樣的生活。

※ 信仰與文化自覺運動結合

這是一個思想生命的自覺運動,每個人被提醒被呼喚審查自己的生命。文協運動史上,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從人力、經濟支援與思想啟發等面向,也留下重要的歷史意義。

以府城台南為例,傳教師及醫師為主的高長家族,他們協助台灣年輕知識份子深造及從事文化運動,如蔡培火即是因高再得(高長之子)資助得以前往日本留學。同時,日本當地教會部分牧者及知識份子,如賀川豐彥、植村正久、矢內原忠雄等人,皆給予台灣新知識分子支援及意見。

除教會人士之協助外,位於台南州廳附近的太平境教會,後來成為「文協」運動者聚集開會之重要場所。而在1887至1889年先後成立的中學(今長榮中學)及女學(今長榮女中),則有身兼基督徒與「文協」運動者身分者投注心力,如劉青雲、韓石泉、林燕臣、林茂生、蔡培火等人,實際的參與改革台灣教育與文化,不以宗教儀式為傳教的方式,而是深入民心,講解聖經,傳講耶穌愛世人的福音,耕耘當時的禾場,也是上帝所給予的修直人類通往上帝國之路的方向。

※ 走在一條通往普世正義的道路

文協成立的前後,尚有其他政治社會運動團體的成立,從1910年代末期至1920年代先後成立的「高砂青年會」、「啟發會」、「新民會」等,知識份子強調民主、理性,挑戰殖民體制與抵抗資本主義的威權。

由此可知,「文協」的前身,是自政治社會運動出發,揭起民族主義的運動,參與的成員,從1920年代的以政治議題為主到1930年代投入工農的社會運動,以生活的土地為運動的出發點,將關懷與行動向四方發射。憐貧濟弱,超越階級限制,支持工運,組織文化劇團慰勞演出;知識分子投身工人罷工事件,藉由罷工講演方式激勵群眾,巡迴全島。

「美哉自由世界明星,拼我熱寫為他犧牲,要把非理制度一切消除盡清…」,蔣渭水的〈勞慟節歌〉即是一個重要的記錄,那是一個以號召團結,面向同一個方向共同努力的時代,那樣的年代,三餐有時無法溫飽、階級不公還是存在,但是透過一群人以文化作為捍衛生命尊嚴的開始,相較於當時在政治社會實為「有力」的資產又依附權貴的景象來說,以文協開張的文化日,價值與意義實存。

文協在1927年,因著民族主義、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等思潮及其所關注的運動方向,使得原本強調大團結的文協分裂了,然這樣的分裂並非將台灣人民帶回混沌的生活去,而是台灣的反抗日本殖民的運動,開始大步邁向全民化的大眾運動。這些恐怕是文協成立是始料未及的,然一路走來,面對威權如履薄冰,堅忍的心志要面對的尚有更多又大又難的事。台灣人的命運本在越困苦的情境中,見證最堅定的信心與行動。

2003年政府文化機關開始有了訂定10月17日為「台灣文化日」或「國民文化日」的聲音。台灣人民所欲前進與突破禁錮的心與信念,不是偶發,而是有跡可尋,一代傳過一代,這樣的感動與傳承,在十月中發生,可以這樣以此為念,作為我們彼此提醒的記號。
同作者相關文章:
走進悲傷靈魂的信仰──我所堅持的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之路 (第 138 期)
預備我們的心思‧勇敢上路 (第 129 期)
「我用什麼回應?」─查經班的恩典 (第 122 期)
台灣人可以過怎樣的十月?一 團結真有力的台灣文化日 (第 114 期)
準備上路的時候 (第 112 期)
變與不變的基督徒知識分子——蔡培火的信心與憂慮 (第 84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114 期 憂鬱的光輝十月 (16-19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114期  2009年  10月 憂鬱的光輝十月 114
本期主題:憂鬱的光輝十月
發行日期:2009/10/10
憂鬱的光輝十月
在絕望中存留盼望的火光── 台灣面臨巨變時刻,基督徒的使命與呼召
自助神助
簡介-促成建造理想國家的社會轉型四套工具
誰來管教你的王?
台灣人可以過怎樣的十月?一 團結真有力的台灣文化日
光輝十月?
十月:困惑、回憶與希望
處境化神學的應用──重建台灣教會的歷史使命
鄉土認同和國家認同有何不同?
贏得有趣,活得堅強
水的悲哀,我也在其中--電影《不能沒有你》觀影筆記
主已為你我而預備 ── 日光單車賑災手記
河道邊s
在新香蘭看見部落力量
開明的基督徒教育家─林茂生
分擔苦難‧疼惜生命
手握一粒種子的盼望
台灣女子拔河隊的成長與榮耀
分開混沌e創造主
佇天--裡
尊重了解‧平等對待外配─2009TSCM 參加心得
離別的福音隊
被看見的危機,沒有被看見的性別──從金融危機中思考性別與勞動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