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使者雜誌
簡介
雜誌閱讀
出版叢書
購買訂閱
廣告刊登
相關網站
聯絡我們

推文:Facebook plurk twitter
新使者雜誌 > 第117期 正視貧富差距
字級調整:

神學淺說
上帝是窮人的保護者──淺談舊約中的貧富關係
先知書強調,上帝是貧窮人的保護者,甚至在最危急之時,上帝仍然保護貧窮人。
關鍵字:
作者/曾宗盛 (牧師,台灣神學院舊約神學老師)

 

貧富的關係在舊約裡是個重要的議題。舊約裡提到貧窮意指缺乏經濟資源與物質、政治上與法律上無影響力、遭受壓迫。這些人可能包括小農民、日薪勞工、建築工人、乞丐、債奴、以及鄉下人。窮人面臨的生活處境包括:飢渴、衣不蔽體、無家可歸、經濟被剝削、無法受到法律保障、沒有耕作土地。這些構成古代以色列人貧窮的情況。

雖然舊約經文沒有大篇幅深入討論貧富關係,不過有不少經文顯示,舊約傳統明訂律法要關心貧窮人,因為關心弱勢者是維護社群團體穩固的基礎。值得注意的是,舊約中的律法與先知傳統,積極面對社會中貧窮的問題。特別是先知嚴厲指責以色列當權者濫用權力,強奪豪取,造成貧富之間的差距不斷擴大。先知呼籲以色列人採取行動解決這些社會問題。

舊約法律對窮人的保障 

在舊約律法書裡設立一些法律條文,保護窮人免於遭受剝削,審判不公(出23:3,6; 利19:15;)。例如出埃及記23:2-3,6如此說:

不可隨眾行惡;不可在爭訟的事上隨眾偏行,作見證屈枉正直;也不可在爭訟的事上偏護窮人。不可在窮人爭訟的事上屈枉正直。

律法也呼籲以色列人照顧社區中的窮人及弱勢者,減輕他們生活的重擔(出23:10-11申15:4-11)。吩咐雇主不可積欠貧窮勞工的工資,讓他們可以活(申24:14-15)。在舊約智慧文學中也表達類似於律法書的看法,幫助窮困人是善行(箴言14:31; 30:14; 31:9,20)。不過,箴言裡部分經文表達不同的聲音,在智者的眼中,貧窮可能是因為當事人懶惰不努力工作的後果(6:11, 14:23, 21:5, 24:34),或是由於奢華生活的結果(21:17)。然而,慷慨對待窮人是美德,吝嗇給予反而會導致貧窮(11:24; 22:16; 24:34)。

王國統治加劇貧富懸殊的問題 

從舊約歷史書的描述,讓我們間接瞭解古代以色列人貧富差距發生的原因與過程,特別王國體制的發展,以及後來政商關係的連結,讓這問題日益嚴重。列王記上卷以長段的篇幅描述大衛所羅門王的統治(王上2-11; 比較5:25-32; 9:15-22; 12:1-17)。在所羅門外表輝煌的統治下,卻隱藏了駭人的陰暗面與危機。例如所羅門王宮消耗奢華的日用飲食與開銷,單單王宮每天的開銷就要「五千公升細麵粉、十頭家畜肥牛、二十頭牧場肥牛、一百隻綿羊。外加鹿、羚羊、獐子、及家禽。」(王上4:22-23)。這些菜單不是一般以色列人能享受的。其次,所羅門在各地大興土木,建造許多軍事設施與公共建築。他在多處建造軍用碉堡、戰車城、軍營,展現強大的軍事武力。其軍力包括四萬匹套車的馬、一萬二千騎兵、一千四百輛戰車(4:26; 10:26)。此外,所羅門還為嬪妃建造神龕與宮殿,以及各樣的官邸(7:1-12; 9:15-19)。

為了維持這些龐大的開銷,所羅門需要一方面開拓財源,另一方面增加稅賦。這些沈重的稅賦負擔自然落在王國內的人民身上。為了有效徵稅,所羅門打破了傳統部族的制度,將全國分成十二個行政區,每區派任總督。每個行政區每年輪流一個月負擔王宮的飲食與其它開銷(4:7-28)。不過,所羅門自己所屬的猶大部族,卻享有特權,不列入行政區,因而可以免除負擔。如此的行政分區不只破壞了傳統的部族組織,傳統族長制度也因而瓦解,代之而起的是王家的集權統治。除此以外,所羅門還推行強迫勞役的政策,以義務勞動來抵繳稅賦。凡是有能力的男丁,每年要用一個月的時間參與例行的勞動服務,去建造各地的建築工程(5:13-14)。長期以來,這種強迫勞動的政策引發強烈的民怨。後來所羅門王的兒子羅波安接續登基為王之後,派遣其勞工部長與北方以色列部族談判時,竟然被憤怒的以色列群眾用石頭砸死(12:18),由此可見以色列內部問題的嚴重。

所羅門設立十二個行政區(4:7-19)主要考量是經濟、稅賦、勞役的分擔,卻犧牲了傳統盟約強調平等分配與彼此分享的原則。結果以色列長久傳承的部族傳統與土地領域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新興的特權階級,造成貧富差距日漸懸殊。加上政治力介入土地的分配,土地的傳承不再是傳統的父子相傳,而是受到政商關係良好的有錢階級併購,或遭受有權勢人士併吞。弱肉強食的結果,更造成富裕的統治菁英與貧窮農民的差異。

上述現象在在顯示,所羅門王國官僚體制的發展,距離傳統的部族精神愈來愈遠。 所羅門統治結束以後,以色列王國分成北以色列國和南猶大國,兩國的社會變遷持續增加,其中1)當權者繼續推動國家、城市的發展建設,造成城鄉村的社會落差日益嚴重。2)為配合上述的發展建設,農民們被徵調到城市參加「國家偉大建設」,勞動服務。一旦農夫的耕地遭遇旱災或是暴風雨,造成的農產欠收、或遭牲畜瘟疫、家庭不幸,致使農民必須舉債、賒貸,或甚至賣身為奴。3)人口增加、可耕地減少。4)加上富人大量併購土地,成為大地主,這讓貧富懸殊的情況更加惡化。

如此,以色列從一個平等的傳統農村社會,逐漸發展成為一個階級分別日益明顯,同時也造成國內貧富問題日益的擴大。這些局勢後來的發展,引起先知群起的強烈批判。阿摩司與其他先知帶著耶和華審判的信息出現。 

古代以色列人面對貧富問題

統治者捲入弱肉強食的漩渦,可以從以下一個例子看出。公元前九世紀,北國以色列的亞哈王為了取得拿伯的葡萄園,不惜以誣告的手段,謀殺拿伯,侵佔他的土地。而以利亞先知挺身而出,嚴厲批判亞哈王的罪行,並且宣告上帝將要懲罰他,導致悲慘下場(王上21)。這敘述顯示,在以色列社會中,有權有勢者以類似的強取豪奪的手段,侵佔弱勢者的土地與財產。接著,公元前第八世紀的先知們發出嚴厲批評的聲音,強烈指責以色列社會的統治階級與富豪,併吞弱勢者的財產。

例如阿摩司先知是其中的典型代表。阿摩司先知來自耶路撒冷南方十幾公里的提哥亞小村落,公元前八世紀中葉出現在北國以色列,特別現身在首都撒瑪利亞及宗教中心伯特利,傳達上帝審判的信息。當時整個社會發展的結果,造成富人壓榨小農民與窮人,導致後者生活環境惡化,甚至無法生存。耶和華透過先知傳達信息,從錫安山「如獅子吼叫」,對國家、社會及宗教的弱肉強食的情況提出嚴厲的批判。

例如在阿摩司書2:6-8上帝指出以色列人諸多的罪惡,包括剝削與壓榨窮人,上帝要為此懲罰他們:

耶和華如此說:以色列人三番四次地犯罪,我必不免去他們的刑罰;因他們為銀子賣了義人,為一雙鞋賣了窮人。他們見窮人頭上所蒙的灰也都垂涎,阻礙謙卑人的道路。父子同一個女子行淫,褻瀆我的聖名。他們在各壇旁鋪人所當的衣服,臥在其上,又在他們神的廟中喝受罰之人的酒。

其次,阿摩司書4:1-3繼續傳達上帝給予欺負弱勢者的信息: 

你們住撒馬利亞山如巴珊母牛的啊,當聽我的話─你們欺負貧寒的,壓碎窮乏的,對家主說:拿酒來,我們喝吧!主耶和華指著自<

同作者相關文章:
意識形態與聖經詮釋 (第 186 期)
古代猶太教觀點看「創造」:《塔木德》與《創世記註釋書》舉例 (第 167 期)
「綑綁以撒」故事的詮釋 (第 163 期)
簡介創世記的內容主題與神學特色 (第 139 期)
從《公東的教堂》探索教堂美學與信仰 (第 136 期)
上帝是窮人的保護者──淺談舊約中的貧富關係 (第 117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117 期 正視貧富差距 (22-26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117期  2010年  4月 正視貧富差距 117
本期主題:正視貧富差距
發行日期:2010/4/10
正視貧富差距
今日教會如何面對貧富差距現象
富教會與窮教會---主內肢體的互助如何可能
物質或靈性的貧窮?
貧窮與疾病
共有資源互助管理:淺介歐斯瓊的經濟治理理論
上帝是窮人的保護者──淺談舊約中的貧富關係
窮人有福音傳給他們 — 路加福音的拯救
社會公平何在?──從反高學費運動談起
人類永恆的粉墨登場
來行這條路
高天香─台灣婦女神學的開路者
女性封牧60週年 盡心服事 成全美夢
我夢想著一個世界——從施密特牧師來台信息看人權
欠了債怎麼辦?
走過痛,那兒有生命!
十九歲的選擇
人生區間車
受鞭打kap毀滅
我還要再來神研班
學習走向各各他——47屆神研班參加後感
我從前風聞有?,現在親眼見到?
重新連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