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荷蘭人統治台灣南部(1624-1662)三十八年、統治台灣北部(1642-1662)二十年,是三百外年前ê代誌,總是有一寡in帶h³咱ê話、年久月深已經變作台灣話,有真濟人並無感覺he是外國來ê話。咱知,外國來ê話若是變作咱台灣話,就是一般所講ê「外來語」,也就是台灣ê外來語。
甲(kah):早前咱台灣作田人若有一兩甲地thang作tiõh算是bë bái,其實mä是食會飽穿會燒niä-niä,猶bë tàng算是富裕。總是因為都市計劃土地重劃,有ê農地一夜之間變成商業區抑是住宅區,會使講是「狗屎地變作狀元地。」身價百倍甚至千萬倍。早前田地是算甲算分,chit-má是算坪--ê。真濟人˜知影chit-ê丈量田園土地ê單位「甲」是荷蘭人帶h³咱--ê。《台灣語典》(註一)講:「甲:土地計量單位。方一丈二尺五寸為一戈、二十五戈為一甲,約中國十一畝三分一厘。」事實上,現代ê台灣人無人知影一戈是偌大。日本統治台灣了後換算作日本人慣勢使用ê計算土地面積單位「坪」(日語讀作tsubo,台語照漢字讀作phêng/ phê°),一坪是兩塊榻榻米(tatami)大,一塊榻榻米是三尺六尺,兩塊榻榻米一坪是六尺四方。日本仔已經轉去六十外年ah,咱台灣人猶一直用「坪」來作土地面ê計算單位。日本人計算出來一甲等於2934坪。趣味ê是用chit字外來語「坪」,來計算另外一字外來語「甲」。《臺語音外來語辭典》(註二)講:「kah[甲],荷蘭akker<田園>」《台灣通志稿.卷三》引《赤崁樓筆談.賦餉》:「自紅夷至台,十畝之地,名為一甲。」
雪文(sat-bûn):荷蘭人kä chit-ê法國話savon帶h³咱台灣,雖然經過日本人五十年ê統治,咱無tòe日本人講雪文是「石鹼」(set-ken)抑是用台語發音叫作chioh-ki°,到今仔日大多數ê台灣人猶原叫伊sat-bûn。日本人mä有ùi荷蘭人學tiõh chit字法國話savon,in發音作shabon,干單用佇囝仔用雪文水歕雞kui-á (a soap bubble)叫作shabon-tama。《台灣語典》講:「唯臺南稱曰雪文,譯其音且譯其義。雪洒,莊子:澡雪而精神。文文理也,又為文彩,是一譯名,音義俱備,可謂達而雅也。」有台灣人kä sat-bûn叫作「茶箍」,實在是無仝物,茶箍是茶子chiN油chhun ê粕,kä作一塊親像早前台灣ê新娘餅形,切一塊仔泡燒水來洗頭鬃,烏金柔軟,比shampookoh-khah「香撲」。《台灣語典》講:「海通以來,外貨輸入,每冠以番仔二字,如番仔衫,番仔餅,番仔火之屬,所以別內外也。而臺中且呼肥皂為番仔茶kh¬」戰後講華語ê統治者來台灣了後,講雪文是「肥皂」mä ˜-tiõh。因為永過中國有一種植物叫作皂莢,kä煮熟捶爛kap白麵粉摻香料作一丸一丸,用來洗身軀,叫作「肥皂」,kap sat-bûn ma7是無仝物。
Tama膠(Tama-ka):有一遍佇電視頂面看tiõh施福珍老師chhöa一陣囝仔teh唱伊寫ê歌:「點仔膠黏tiõh腳,叫阿爸買豬腳,豬腳箍滾爛爛,枵鬼囝仔流嘴瀾。」伊寫「點仔膠」、有人寫作「打馬膠」(ta°-má-ka)。我個人是寫作tama膠,印尼話tama ê意思是「膠」,真有可能是荷蘭人ùi印尼帶來台灣ê。可能有人會問講tama ê意思是膠,那會叫作tama膠,按呢敢˜是變成「膠膠」?chit款例佇台灣ê外來語真濟。像講一百三十年前,馬偕博士ùi加拿大引進入來一種植物,信徒種了成熟ê時挽起來煮。問馬偕博士:「Che誠好食,che是啥物?」馬偕博士應講:「che是bean。」英語bean ê意思就是「豆」。信徒就將chit種植物叫作「敏豆」。Che mä干單台灣人按呢叫niä-niä,中國人叫作「菜豆」、「四季豆」。但是無人會想講咱台灣人講「敏豆」,敢m7是變作「豆豆」?猶有,英語car就是「車」,咱台灣人特別kä載貨ê車叫作「car車」,敢bë變作「車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