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緣起
2008年9月起,利用台灣神學院進修假的機會,我在美國普林斯頓的「神學研究中心」(Center for Theological Inquiry)擔任十個月的常駐研究員,研究主題是「蘇格蘭啟蒙運動對台灣宣教及教育哲學的影響」。對我而言,參與這個既跨國界又跨領域的神學家群體不但是一個殊榮,更是一趟豐富美好的學術旅程。
隔年6月,當我們全家正準備打包返台時,當時已經回到美國思考下一階段服事的馬約翰牧師邀請我們於7月初前往北卡羅萊納州的黑山鎮(Black Mountain)共度美國國慶假期。在出發前,馬牧師有點神秘地告訴我將會遇到幾位特別的朋友,其中一位是我父親過去的好同工,也就是1960年代初曾在台北大專學生中心服務過的畢德生牧師(Rev. Harry Frederick Peterson)。
那一週,我們在黑山鎮以及隔壁的蒙翠特(Montreat)鎮欣賞了令人驚豔的美麗山景,也經歷了傳統美國小鎮的國慶假日,更享受了典型南方人家的好客與熱情。當然,最讓我高興的,是和畢德生牧師一家人的會面。以下是我從和他們夫婦的訪談中整理出來的故事。
※破碎的美式足球夢
畢德生於1933年2月27日生於喬治亞州的香柏鎮(Cedartown),是家中的第三子,他的父親是美國長老教會牧師,曾擔任康加利中會(Congaree Presbytery)的總幹事,他的母親則曾患有精神疾病。畢德生出生後由他父親在哥倫比亞神學院的同學兼室友馬歇爾牧師(Peter Marshall)施洗。1945-51年間他就讀喬治亞州羅馬鎮的達靈頓中學(Darlington School),在那裡感受到家庭般的溫暖。接著,在申請大學時,因為他在美式足球上的優異表現,共有十五間全美的一流大學提供他全額獎學金,包括喬治亞理工學院、奧本大學等,但他選擇了前往北卡羅萊納州夏洛特市的戴維遜學院(Davidson College)就讀。這個決定間接地影響了他的一生!
上了戴維遜學院後不久,他很不幸地傷了左膝,必須休養一年半,運動生涯就此中斷,他也一度因為夢想破裂而責怪上帝。不過,在這間由長老教會創辦的優異人文學院裡就讀的最後一年,他到蒙翠特參加退修會並接受呼召成為全職的服事者。接下來的三年(1955-58)裡,他追隨父親的腳步,到哥倫比亞神學院就讀,並且因緣際會地住在院長理察斯(J. McDowell Richards)的家裡,從這位曾經擔任宣教師的聖經教授身上,畢德生學到了對長老教會的熱愛。在哥倫比亞期間,三位對他影響最大的教授是顧茲克(Manford Gutzke)、羅賓遜(William Childs Robinson)和湯普遜(Cecil Thompson)。
※進深的神學教育之路
為了追求對聖經神學更深入的理解,畢德生於1958年前往普林斯頓神學院深造,追隨科斯特(Howard Tiliman Kuist)教授學習新約聖經研究,同時也開始注目並關懷國際學生的處境。在學期間,他從當時深具普世眼光的院長馬偕博士(Dr. John Mackay)學習如何欣賞普世合一運動的發展及其多元特色,也學習關注逐漸盛行的靈恩運動。另外,前來演講的德國神學家布特曼(R. Bultmann)和美國倫理學家尼布爾(Reinhold Niebuhr)特別讓他印象深刻。他於1959年獲得神學碩士學位。在這段思想型塑的期間,他也受到葛理翰(Billy Graham)和金恩(Martin Luther King, Jr.)這兩位當代牧師的影響,將宣揚福音與社會關懷的熱忱結合起來。
在此一階段,他結識了後來的太太瑪莎珍(Martha Jane),兩人也開始交往。瑪莎珍原本是在喬治亞州的愛格紐史考特學院(Agnes Scott College)主修生物學,後來又到位於紐約市的康乃爾大學護理學院(Cornell School of Nursing)深造,希望將來能投入普世宣教的工作。
在普林斯頓深造之後,畢德生又獲得獎學金,以一年的時間到蘇格蘭的愛丁堡大學去跟隨當代著名的新約學者和講道家史都華(James S. Stewart)博士學習,當時影響他的神學家還包括約翰•貝利(John Baillie)、托倫斯(T. F. Torrance)等。他特別注意到在蘇格蘭的神學思潮裡有一種「整全」(wholesome)的特質,著重宗教與其他學科的對話與互動,這樣的神學觀點在聖經學者巴爾(James Barr)的思想裡就明顯可見。
1960年夏天,瑪莎珍由美國飛抵愛丁堡,兩人於7月4日美國國慶當天在史都華博士的福證下完成婚禮,一個共同服事的生命旅程就此啟航。從愛丁堡回到美國,畢德生隨即受派到位於哥倫比亞市的南卡羅萊納大學擔任長老教會校牧。在從事校園大專工作兩年後,他們夫婦兩人決定投入海外宣教工作,並以美南長老教會宣教師的身份受派到台灣。
※投入台灣大專工作
1962年8月,畢德生夫婦來到台灣,被分派到北區大專學生輔導委員會,負責台北地區的學生工作,當時委員會的主席就是我父親 – 在台灣神學院任教的鄭連明教授。他還記得當初最早的住處是在台北市松江路100巷14號(第一大飯店)。除了大專工作,他也在新竹聖經書院教授聖經,在三年中教導了新舊約聖經中的四十八卷。當時的院長是同樣畢業於哥倫比亞神學院的吳天賜牧師。
在台灣的三年服事中,畢德生曾參與美南長老教會宣教差會與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之間的「聯繫委員會」(Liaison Committee),卻因為對「教會自立」及「本地化」的看法與其他美國宣教師不同而形成張力。當時,那些依然帶有「家長式作風」(paternalism)的宣教師包括創辦基督書院的賈嘉美(James R. Graham)以及在長老教會服務的高吳生(Kenneth Kepler)、海侔登(E. H. Hamilton)等。相對的,畢德生確信,台灣教會已經具備自立的能力,不過他的聲音並未受到應有的重視。
雖然在台灣僅僅三年,畢德生卻能夠應用其所學新知,在台灣牧者及大專生群體當中點燃研讀聖經的熱情。最為人所津津樂道的,是他以嶄新且立體的方式所帶領的查經,讓聽者以新眼光來感受上帝奇妙的恩典。1965年,基於對查經方法及其理論的需求,又適逢長老教會慶祝宣教百週年,便由總會教育處及青年處委託畢德生和鄭連明兩位同工共同編寫一本查經指南,收錄當時北美聖經學界(特別是畢德生的恩師科斯特教授)的研究結晶,這就是後來對台灣教會的教育及大專工作影響深遠的《開我的眼睛 ——查經指南》,也是畢德生返回美國前留給台灣教會的最佳贈禮。我的兩位長久參與大專工作的好朋友陳南州及張德麟都一再提起,這本書對他們的深刻影響。
※持續的宣教工作
從台灣回到美國後,畢德生在西維琴尼亞州漢廷頓(Huntington)的第一長老教會擔任兩年(1965-67)的副牧,他也在那裡開辦了美國第一個「聖誕節期國際學舍」(Christmas International House),負責接待全美各地在聖誕節期無處可去的國際學生,1965年接待了180位,1966年100位。有趣的是,正好在同一時期,位於喬治亞州亞特蘭大市的「疾病管制中心」(CDC)因為每年有一千位左右的國際學者和工作人員前來進行研究或合作事宜,這些國際人士(特別是來自非洲地區者)的住宿環境成為眾所關心的議題。在美國長老教會號召下,自1966年起,一個跨教派的委員會開始研擬成立「國際學舍」的可能性,並積極進行募款事宜。1967年7月,負責籌畫的兩位女同工在孟菲斯舉行的「長老教會世界宣教會議」中遇見畢德生夫婦,他們當時正預備前往非洲擔任宣教師但行程因故被延宕。
經過對話,畢德生夫婦表示,他們非常願意在受派前往非洲前協助這項「好客」(hospitality)的工作。就這樣,他們參與創辦了「亞特蘭大國際學舍」(Villa International Atlanta)並成為第一任的總幹事。隔年(1968),他們夫婦受派前往西非的迦納(Ghana)擔任宣教師,先是在角岸(Cape Coast)的角岸大學擔任三年的校牧,結果發覺這間大學的道德風氣日漸崩解,於是又轉到阿卡拉(Accra)的神學院擔任七年的資深講師,教授新約及舊約聖經的課程。1978年起,他們又轉到迦納近鄰奈及利亞(Nigeria)的首府拉哥斯北邊的約斯(Jos)神學院任教,同樣教授聖經課程,直到1981年才返回美國述職。
從非洲回來不久,畢德生又在母校達靈頓中學擔任一年的校牧及聖經教師。1982年,他受邀再度回到「亞特蘭大國際學舍」擔任總幹事,並完成一個三百萬美元的募款計畫,也將這個「好客」事工提昇到更具普世能見度的層面。一直到2000年退休為止,畢德生在學舍創立的三十三年(1967-2000)裡總共擔任了二十年的總幹事,是該機構的靈魂人物,瑪莎珍則是「永遠的義工」。
※瑪莎珍的故事
瑪莎珍生於南卡羅萊納州的格林威爾(Greenville),父親是土木工程師,曾經在墨西哥工作十一年之久。她年輕時在洛克丘(Rockhill)成長,後來也是在蒙翠特的宣教退修會中決志要成為宣教師。從康乃爾大學護理學院畢業後,她曾經隨同畢德生在南卡羅萊納大學兼任護理學的課程。接著,來到台灣擔任宣教師期間,她曾經擔任英文老師、帶領學生團契,並撰寫宣教體驗的報導文章。後來前往迦納和奈及利亞,因為無法從事護理相關工作,就負責一些比較瑣碎的行政事務,她特別喜歡對孩童們講道。
從非洲回國後,瑪莎珍的後半生開始爆發出豐富的生命能量。她回到畢德生的母校哥倫比亞神學院就讀,先是取得牧範學博士學位,後來更於1991年獲得新約學的神學碩士學位,研究主題是「使徒行傳中的禱告與宣教」。她於1987年被封立為長老教會牧師,也開始在不同的地方帶領「靈性指導」(spiritual direction)的工作,更藉助自己的藝術作品將上帝的話語以視覺的方式呈現出來。她的藝術作品結合拼布畫作和詩詞,細膩且具獨創性。
畢德生與瑪莎珍共有三個子女,兩個孫子,其中有兩個孩子是在台灣出生。大兒子哈利(Harry)生於1963年,目前擔任足球教練,大女兒瑪莎琳(Martha Lynne)於1965年在馬偕醫院出生,由我父親鄭連明施洗,現在任職銀行界。小兒子約翰(John)出生於迦納,曾經從軍,現在擔任外交安全人員。
畢德生於2000年2月22日正式從西卡羅萊納中會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