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使者雜誌
簡介
雜誌閱讀
出版叢書
購買訂閱
廣告刊登
相關網站
聯絡我們

推文:Facebook plurk twitter
新使者雜誌 > 第126期 主日學過後
字級調整:

大專世界
從九把刀與Nu Skin事件看教會現象
如同直銷團體以成功壟斷夢想,當今教會若以教會增長壟斷異象,恐怕是走上直銷公司的後塵,成為一利益共同體。
關鍵字:
作者/盧懷力 (台灣大學研究生)

2011年3月7日,暢銷小說家九把刀在他的部落格上發表了一篇網誌:「打臉文,我的夢想戰鬥不是這樣讓你用的!(Nu Skin站好!)」(http://www.giddens.tw/blog/post/34148353),一時之間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PTT上也掀起一陣討論。這篇「打臉文」(打臉為網路用語,俗稱打了……一巴掌)主要針對的,是發表網誌前一個月,九把刀受邀至「NP大會」演講所發生的事情。九把刀長期以來廣受各界,尤其是學校,的邀請,演講大多為鼓勵大眾追求夢想並且在人生中不斷戰鬥的主題,多數的聽眾也能被他演講的內容所激勵、感動;只是,他在網誌當中提到了,他接受演講有個原則:絕對不到直銷公司演講,他尤其是討厭「直銷人的卑劣手法」。

※直銷製造成功的迷幻夢境
 
許多人都有被直銷人推銷商品的經驗,不論是在都市鬧區的路旁請人填問卷,或者學校同學趁著交談的機會告訴妳加入他的下線會有什麼好處等等。在第一層認識之下,對於直銷的反感通常是來自於鍥而不捨地拉攏人進入體系、或是硬把產品塞到顧客手中那種強迫性的置入。但是這並不是九把刀拒絕到直銷公司演講的原因,他認為更重要的是直銷公司所推薦的除了商品之外,還置入了對於成功的概念,也許商品真的不錯,但是光靠商品本身並不是(實際上也不能是)壯大直銷公司的根本原因,「成功的迷幻夢境」才是。
 
直銷公司所說的,不外乎是把夢想與成功連結起來。公司會告訴妳,為了實現夢想,除了勇敢地作夢,另外一定要抓住成功的機會,社會上所看到的成功人士,都是因為把她們的夢想以最能成功的方式來規劃,藉以把握住成功,而成功與失敗最大的不同就是失敗者往往不會把握住成功的機會。
 
但是九把刀不認同,他特別提到他所有演講都是以自己的夢想為例,因為不想、也不知道如何來詮釋其他人的夢想;他也談自己的渴望、挫敗、實踐等等。所以他討厭一件事情:「就是渲染追求夢想的熱情,去為不切實際的成功幻境背書!」也就是說夢想是完完全全屬於個人,只有夢想的創造並持有者才能評價自己的夢想以及實踐,它是屬於自己的,並不是借來、抄來的,也只有自己的夢想配得以自己的一生來追求。當發現有個夢,很想為這個夢想奉獻出自己的熱情、為這個夢想而活的時候,就已經開始接近夢想的成功了!因此比起成功之目的,為成功所付出熱情之過程才是將自己帶往更精彩的生命之動力;另一方的現實面,並不是所有人的夢想都能夠實現,當有人說「訂立目標之後努力實現夢想,必定可以成功」如果不是天真就是虛假的,夢想走到極限的時候,總也要放棄。除了實踐夢想必須要有勇氣,放棄夢想也是一種勇氣。實踐夢想並沒有錯,追求成功也沒有錯,但是夢想與成功不應該被單一價值或組織所「壟斷」。直銷公司所做的,即是把夢想和成功綁在一起,壟斷了人對於成功的認識。人們應該學習做更大的夢,並且學習失敗。就像九把刀所說:「說出來會被嘲笑的夢想,才有實踐的價值。即使跌倒了,姿勢也會很豪邁。」
 
※信仰讓人截然不同
 
無巧不巧,在基督教信仰中也有類似的觀念。19世紀初,歐洲社會乘著黑格爾哲學之勢企圖走向歷史頂點的時代,神學家齊克果(Søren Aabye Kierkegaard)卻提出他的異議。在他的講道「清醒過來」(收錄於講道集中譯本:勇氣與謙卑,校園出版,以下引文皆眼用此中譯本),認為當我們做一件事情是出於對於上帝的信仰時,會讓事情截然不同;不過,同時必須將事情擺在信仰之下檢驗,反思是否出自於對神的信心。世界認為理智與聰明、精打細算即是清醒且正確的行為;不理會成功的機率、不顧一切豁出去便是非理性與喪智。當然基督教信仰並不鼓勵愚昧,但是也不代表認同一般的「理智」。「當一個人不理會事情會否成功的機率,憑著對神的信心而豁出去的時候,他就必須承認自己既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敗。」上述只是一種辯證,更清晰地說,當一個人出於信心豁出去時,失敗與成功就不能以一般論了,一般而言的成功與失敗的分野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唯獨信心」,也就是豁出去之過程中所顯現對於上帝的信仰,即使「妳不再理會成功的機率;世人覺得妳很可能會失敗」。基督教信仰更新一切概念,執意獲得成功,反而才是輕看神。「神讓你失敗,這不是不可能的,因為在神凡事都有可能。」更進一步來說,當我們做的事情是為了一個更大的目標,區區的失敗就不再算什麼,了解到這一切的過程都是在上帝開路之下所走過而「失敗」的。基督徒並非不理性、不精打細算,而是因為做的夢夠大,盼望得夠遠,使得基督徒可以將成敗拋諸腦後,走向上帝所預備的道路。
 
※上帝國的成功就是基督徒的成功
 
對於個人,乃至於教會而言,異象決定了將來的方向。與其說是時間軸的當下扮演因而將來是果,倒不如說對於將來的渴望決定了當下的實踐。「若不知道將來,如何能形成對當前的正確概念?」(莫特曼)如果向教會提問:你們盼望什麼呢?答案不外乎:永生、天國、上帝國……但是筆者認為,通往上帝國的唯一路徑即是上帝本身,上帝在歷史中賜下應許並且帶領世界超越現世。當信仰者「參與」在聖靈在歷史中的推動時,也就「參與」在上帝國當中了。但是上帝國的來臨唯獨做為父的上帝知道,至今人們所參與的只是上帝國建造的一部份,然而參與的方式不盡相同。有些人豁出去,得到了好的結果;另一些人豁出去,卻遭遇到挫折。即便追隨基督並不能期待必定一帆風順,但無論結果是歡愉抑或沉重,共同參與在上帝國中卻是不爭的事實;從另一方面來說,每個共同參與在上帝國中的信仰者也因著盼望,在參與的過程中找到了自己在上帝國之歷史中的異象、位置、和參與方式,且是獨一無二。基督徒會在參與上帝國的過程中「失敗」,但是藉由這個過程裡上帝的「成功」,而使得基督徒也是「成功」的。
 
※追求教會壯大的迷思
 
回顧當今的教會,我們常常問:作為上帝國與這世界之間的媒介,又擁有什麼異象呢?或與該把這個問題改成:該如何尋找異象呢?但是既然異象又屬於個人,又不被成敗、方式所約束,那麼任何對於異象的規定都必須質疑,尤其是「建造成功」的異象。以長老教會總會推動的倍加運動而言,筆者看到的卻是將教會通往上帝國的進路建立在人數的增長上。總會方面期待以「一領一」的方式,預期在理想的情況之下能夠使人數在預定的時間之內達到倍數的成長,同時達到教會會友、教會數、營會等的成長(http://101.pct.org.tw/target.aspx),將教會異象建立於人數倍增;將基督徒異象建立於一領一傳福音。如此一來,遊走於邊緣的異象容易在上帝國與教會之間晦暗不明。教會應當是「被呼召」的團體,教會從不是自立且常存的,而是在追求上帝國的過程中之「權宜」,或者是上帝國的「預嘗」。因此基督教信仰理應將教會建立在上帝國之上,而非是企圖以教會來建立上帝國;如果信仰群體以後者為目標,無非是追求自我的目標、追求自我的群體。此外,無論是五月舉辦的七星中會50週年紀念,乃至於各式各樣的佈道會(如總會於2008年積極投入的葛福臨佈道會,老實說,表演兩小時、講道10分鐘的活動要稱為「佈道會」真的有點困難)、青少年營會(據稱明年神研班人數將會到達800人以上,只能說無法維持品質又每況愈下),如果只是為了營造壯大的教會,那麼就會成為信仰的墳場。
 
教會理應在不斷的建構、解構、再建構的過程中保持不斷變動,而非將壯大組織取代個人異象。如同直銷團體以成功壟斷夢想,當今教會若以教會增長壟斷異象,恐怕只走上直銷公司的後塵,成為一利益共同體。即使教會並非以金錢為目標,但是擁有相同的壯大策略,卻是殊途同歸。上帝國的來臨應是在社會的任何角落帶來轉化,上帝給予個人的呼召以及異象切不可以數據化的資料來評比,也不能將結果套上成功與否。即使(似乎是)是失敗,仍然因為是在上帝的旨意中而獲得成功;跌倒了,才是勇敢的站立。筆者認為,信仰與自由解放是一體兩面之事,身為信仰的群體,教會應將信仰建立在正確的信仰對象之上,也就是上帝,而非將信仰建立在教會之上;基於同樣的理由,信仰的實踐也不應該立基於、服務於組織團體之建造。與其由教會來認可、審定基督徒的異象,更應鼓勵異象的啟發以及多元化,以去中心化(decentralized)、分化(differentiated)的教會,取代一致(unanimous)的教會,更必須避免獨斷論式(dogmatic)的成功教會觀,因為一致性僅壯大教會,去中心化卻能激勵發掘夢想並且委身(commitment)。成為一間成熟的教會,即從邁向教會的自由開始。
同作者相關文章:
從九把刀與Nu Skin事件看教會現象 (第 126 期)
從培養「祭司」淺談青少年信仰教育 (第 111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126 期 主日學過後 (71-74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126期  2011年  10月 主日學過後 126
本期主題:主日學過後
發行日期:2011/10/10
主日學過後——不可忽視的青少年信仰教育
少年事工需要新眼光——一位團契輔導的建言
用心陪伴——青少年聚會安排與教材選擇
12歲以後的耶穌可以去哪裡?從長老教會的組織體系探討青少年事工的定位
體驗生命、認識信仰的日光少年營
愛的路上,你、我、祂!——路上教會的青少年牧養
給青少年的信:願你們時時親近聖經
颱風、地震毀不掉的信仰——黃俟命牧師
你吃「塑」了沒?——塑化劑風暴所帶來的信仰省思 
一條領我回家的路
他的罪、他的罰、他的痛、他的傷: 死刑制度裡的人
台灣憲政的困境與可能的出路
做個彰顯上帝恩典的瓦器
猶佇tsia,猶佇東京
讀經筆記6 是poan-sin-put-s?i抑是pian-s?i--e?     
從九把刀與Nu Skin事件看教會現象
夢想需要行動
心的改變
勇於不學的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