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使者雜誌
簡介
雜誌閱讀
出版叢書
購買訂閱
廣告刊登
相關網站
聯絡我們

推文:Facebook plurk twitter
新使者雜誌 > 第153期 再思政教關係
字級調整:

本期主題
基督徒參政的多元性
每個基督徒都可以深耕自己關懷的議題,參加屬性相符的政治團體,在每個政黨內都帶入信仰的價值。
關鍵字:
作者/陳逸凡 (台灣教會公報社記者)

基督徒參政最好的方式是什麼?支持基督教政黨是否才是信仰的表現?這是政黨「信心希望聯盟」成立後許多基督徒共同的疑問。

2016年1月16日台灣總統及立法委員的選舉給台灣帶來巨大的改變,不僅完成政黨第二次輪替,更讓擁有國會多數席次長達半世紀以上的國民黨拱手讓出立法院。在新政府還未上台前,新國會已先行就任,過去被譏為作秀場地的立法院,如今一次又一次精彩的質詢被上傳至網路,網路鄉民紛紛豎起大拇指高呼「這一票投對了!」

※拉攏基督徒的政黨

相較於前述普遍性的觀察,基督徒在這次的大選之中也意外成為鎂光燈焦點,原因在於「信心希望聯盟」政黨成立參選,其所高舉的價值,引發不少評價兩極的討論,其中教會多正面看待,網路鄉民則多嗤之以鼻。信望盟的核心幹部,多是常常見諸報紙媒體的知名牧者,其中不乏老練的政治人物,例如過去曾擔任新黨立委的雷倩就是輪值主席團成員之一。

這樣一個基督教色彩濃厚的新興政黨,或許是意識到台灣基督徒人數畢竟屬於少數,若單純以基督徒作為號召對象,大概很難在政治圈裡佔有一席之地,於是信望盟的輪值主席陳志宏牧師就曾向媒體表示「(信望盟)建黨之初就已定位為非基督教政黨,乃是由一群基督徒發起的政黨,未來也可能會接受理念相同的非基督徒參與其中。」不過話雖如此,台灣社會普遍仍認為這就是一個「基督教政黨」,而信望盟也深知自己的市場在哪裡,在台灣擁有20多萬信徒的「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自然成為信望盟想要積極拉攏的對象。

※長老教會逐漸退出政治關懷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長期以來都是以「釘根本地」的信仰理念而廣被台灣社會認識,在台灣民主化的歷程中也佔有一席之地。不管是引進國際社會的關注、提出合乎民主人權的宣言、拯救政治受難者、甚至信徒牧長本身就是政治受難者,一直為台灣社會津津樂道,縱使當時勇敢挺身的牧者其實只是少數,多數牧者信徒可能也只有扮演「入戲的觀眾」這個角色,但這無疑是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彰顯上主榮耀的一個重要標誌。然而隨著台灣的民主化,在第一次政黨輪替之後,因過往理念接近的政黨執政,長老教會也逐漸從戰場退出,批評時政的過往,成為陳列室裡一枚古舊的勳章。為此長老教會內部也不斷傳出反省之聲,認為教會的政治關懷不應該有差別待遇,應該持守信仰立場發出諫言。

在這樣一個背景之下,信望盟的出現,以及積極拜會長老教會牧長等動作,難免會讓牧者信徒感到心動。然而面對這一個宣稱自己「不是基督教政黨」、高舉「守護家庭」、「不統不獨不藍不綠」等價值的政黨。曾就讀社會學以及政治學科系的我不免感到憂心忡忡。很多看似出自聖經的理念其實被過度簡化,其中不無神學爭議,若要就此定於一尊,恐怕有違信仰良心;而「不統不獨不藍不綠」這種看似中立的論述,其實本身就是一種「去政治化」的立場,一個主張去政治化的政黨,卻想要藉立場此參與政治事務,不免令人莞爾。

※教會是教會,政黨是政黨

身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官方報紙的記者,除了憂心信望盟趁著婚姻平權議題的勢頭而起,壟斷了台灣民眾對基督徒的想像,更擔憂長老教會的地方牧者以及總會究竟會如何回應這個處境。由於信望盟拜訪長老教會總會的新聞曾經見報,許多牧者紛紛詢問究竟是否應該表態支持信望盟?其中的爭點在於,長老教會一向以關懷本地的信仰精神自居,如今有一個高舉「信仰價值」的政黨,有什麼理由不參與嗎?

這樣的憂慮,終於在看到長老教會總會回應的那一刻放下心中的大石。當時總會回應「教會是教會,政黨是政黨,教會是站在信仰高度監督各政黨。過去長老教會關懷台灣社會,政治只是其中一環,提醒政黨要為人民福祉犧牲受苦,而非從中獲得利益。」事實上這段論述不僅適用於信望盟,更適用於所有的政黨及信仰團體。信仰團體不是政黨的附庸,更不必汲汲營營於將信仰力量轉化為政治資源攫取政治利益,反之亦然。若是要撰寫一本信仰政治學教科書,或許這段回應可以成為其中的名言金句。

總會表明「教會是教會,政黨是政黨」的信仰立場之後,「基督徒必須(不)支持(非)基督教政黨」的命題也得到釐清。這樣簡單清楚而有力的界定,不僅符合當代政治科學對政治參與的想像,也讓「基督徒就該支持基督教政黨」的綑綁得到釋放。綜觀對世界產生深遠影響的基督徒,都不是出自單一的政黨,彼此在不同領域、不同政黨,為自己的信仰理念付出,而這樣的理念有許多面向,也不是透過單一政黨才能得以實現。在台灣,不管關心受造界的綠黨社會民主黨聯盟、促成台灣民主轉型的民主進步黨等,都可以看到基督徒參與其中,讓世人得以看見上帝的作為。

※在各政黨中帶入信仰價值

總會表達立場後,《台灣教會公報》也放心製作「這一堂選舉福音課」新聞專題,介紹隱身於大小政黨裡的基督徒候選人,以及他們所持守的理念,不管是綠黨社會民主黨、民主進步黨、時代力量、信心希望聯盟候選人,都成為報導的對象,這個新聞專題也得到非常熱烈的迴響。

一個有趣的插曲是,曾有讀者私下詢問,「為何前台南神學院院長蕭清芬之女蕭美琴沒有介紹,莫非是因為她支持婚姻平權的緣故?」其實非也!《台灣教會公報》社方深知身為信仰溝通平台的媒體角色,不應該被單一的神學立場壟斷,只要是出於信仰的反省,都應該有機會發聲,即使會因此受到攻擊也無怨無悔,社內記者也對社方這樣大無畏的勇氣感到與有榮焉。蕭美琴之所以沒有出現在報導中,純粹只是因為約不到採訪罷了!這也顯見從不同位置參與政治的基督徒何其多,除了蕭美琴之外其實還有許多沒有被報導的基督徒候選人。

現代社會政治生活的議題何其多,姚立明教授曾在《曠野》雜誌寫過一篇〈教會牧者組黨的挑戰〉,非常適合當作對此議題有興趣的入門文章。現在講結論,我認為每個基督徒都可以深耕自己關懷的議題,參加屬性相符的政治團體,在每個政黨內都帶入信仰的價值,這才是基督徒參與政治最好的方式。

同作者相關文章:
遇見永遠的家人 (第 173 期)
神權與人權的對立?──基督徒公民看婚姻平權 (第 158 期)
找到自己生命的方向跟使命感 (第 154 期)
基督徒參政的多元性 (第 153 期)
有溫度的書:《無法送達的遺書》 (第 148 期)
政黨失能,人民該怎麼辦 ? (第 143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153 期 再思政教關係 (37-39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153期  2016年  4月 再思政教關係 153
本期主題:再思政教關係
發行日期:2016/4/10
再思政教關係
【新使者論壇1「台灣新局中,再思政教關係」主談發言】作光作鹽,謙卑與上主同行
【新使者論壇1「台灣新局中,再思政教關係」與談回應】以信仰告白來回應公共處境
【新使者論壇1:台灣新局中,再思政教關係】綜合討論:「再思政教關係」
大選後的政教關係再思
教會與2016的眾人之事
台灣民主深化期的基督徒公民責任
原住民選舉的微觀察
基督徒參政的多元性
走過七十年感恩的歲月
華仁愛宣教師對台灣的貢獻(下)
在大選過後思想班雅明的天使
訪立陶宛十字架山
信仰隨筆
幸福的滋味
我在殯儀館的那七夜
讀經筆記22  斑鳩台語叫作斑鴿
倫敦留學生的光鹽團契
我為何聲援高鐵員工罷工
上街頭的溫暖,在內心的寒冷
面對台灣當今的民主政治,長老教會要如何反省?
讓福音成為時代的明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