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關心同志議題,擴大到性別議題,我已持續大約兩年的時間。說實話,沒有很長,但我也一直在努力地學習。這是我一些簡要的心路歷程,在這邊跟大家分享。
※為什麼會關心?
近幾年同志議題漸漸浮上檯面,也被大家廣為討論。在2013年,轟動教會界的1130遊行,著實呈現了教會進入政治/公共領域的聲音以及強大的動員能力。當時的我,因為對議題認識的還不夠深入,所以並沒有進行太多的關注。而2014年的太陽花學運,我真正去認識、實際參與社會運動,並體會到公民的力量。然而,那時令我匪解的是,為何兩次的集會,教會界的反應會差這麼多?為何教會這麼在意多元成家對下一代造成的危害,卻對台灣未來的命運置之不顧?我於是又再思考,針對勞工、環境、原住民、死刑、教育、醫療、貧窮、經濟……等議題,台灣的眾教會似乎都沒有大聲疾呼、站出來去維護弱勢的權益,並為下一代的未來著想。諷刺的是,教會眼中彷彿只有看到性倫理的議題,尤其是當中的同性戀議題,其手段不僅讓人感到壓迫,也令人覺得他們是否僅僅是「柿子挑軟的吃」,進一步傷害著許多人的生命。
※為什麼身為基督徒的我會關心?
如上所說,起初點是我很不認同教會不僅沒有與受壓迫者站在一起,反而反過來一直在「關心」、針對、甚至傷害許多性小眾的朋友。另外,也受到母會的牧師從太陽花學運一直以來在信仰上的啟發,尤其是聖經與神學上對於公義、上帝國的教導與實踐。既然教會是一個跟隨耶穌、願意背起十架、願意與祂一同受苦的群體,就應該要參與在社會、政治中,看見需要的、受壓迫的、弱勢的、被排擠的人們;若耶穌的福音是使人得自由、得釋放的,教會更應該在生活中不斷地實踐信仰。身為基督徒的我,想要讓我身旁的人知道,基督信仰是愛與公義的信仰,當教會不斷抨擊某一個族群,我想,我要做的不是毫無思考的就加入這個行列,而是要更深入了解議題的複雜性,並反思神學上的爭論。
※為什麼身為異性戀的我會關心?
活了二十年,我無時無刻不在異性戀的框架與思維下去認識世界、認識人。當我上了大學,去接觸到同志朋友,碰觸到他們艱苦的生命(尤其是同志基督徒),便發覺許多事實與處境是相當複雜、多元,充滿著張力、衝突、無奈、悲痛,絕不是那些宗教團體所言的聳動言論可以化約的。我雖然沒有相同的生命經驗,但我非常不能理解的是,為何一個性傾向與常人不同的生命,會遭受到許多錯誤的對待?而且常常是「以愛之名」、「以上帝之名」?我也曾經懷疑,沒有同志的生命經驗,是否會錯誤地判斷許多事情,或甚至會不自覺展現自己的「假友善」?然而,有一位同志朋友如此回應我:「異性戀的參與,對我來說,很感動。」我想,同志渴望被社會看見,被身旁的人所認同、接納,而異性戀願意真誠地去了解、認識他們,給予他們許多的溫暖與力量。於是,我再思,身為異性戀的我,可以努力成為一個橋梁,是溝通的橋樑、理解的橋樑、和解的橋樑,讓生命經驗差異極大的兩端,能有更成熟、更真誠的對話以及生命的碰撞。
※信仰、反思、行動
對我而言,信仰不是冷冰冰、教條式的信仰,上帝永遠與我們對話、與我們碰撞。我努力地去在思考,到底基督信仰與同志錯綜複雜的關係是什麼。
於是我開始閱讀、閱讀、再閱讀。經文的釋經書、性小眾的神學路線、同志的生命故事…….,除了這些,還有公共神學、對話倫理、社會科學……讓我思考所謂信仰的公共性要如何在社會中展現。另外,我也去參加講座、研討會,抓住機會去了解議題的各個面向(法律、倫理、醫學、哲學……),也去試著透過與同志的對話,了解他們的生命。我甚至也不斷跟立場與我不同的基督徒朋友或輔導談論這個議題,讓我能吸收更多觀點,用以辯證。
我並不是想炫耀我做這些有多麼了不起,事實上一點都沒有;我只想說,我很努力、很認真地在認識與我截然不同的個體,所以我不是馬虎、盲目地選擇自己想站的立場,而是在信仰上透過了反思,才會在10/29這天,站上了凱道。
※真理:一個永無止盡的追尋
「清清楚楚、不容質疑」的真理為何在過去的歷史中傷害這麼多人呢?到底這個真理,何時才會使人得自由?當我看見的真理,是壓迫的、宰制的、冷酷的,那還是真理嗎?若真理存在在你我心中,會漠視這麼多不公義,而只針對性小眾嗎?
沒有人能掌握真理,而我們只能謙卑地踏上尋求之旅,在碰撞、受傷、反思、實踐中趨向真理的本身──耶穌基督,那愛的本質。我不知道我所掌握的是不是「對」的,但願我能透過閱讀、反省、靈修、行動去拼湊、去校正,並承認自己的有限性及罪性。
真理是一個永無止盡的追尋,我會用力地在這議題上深耕,並誠實地面對自己與上帝。「願祢的國來到」,盼望那時是很美麗的:每個人,不分年齡、種族、性別、性傾向、階級……擁抱著、尊重著、愛護著彼此。
「與受壓迫的同在」,這是我不斷給自己的提醒。在這條跟隨的道路上,有黑暗,也有光明;有傷痛,也有狂喜;有醜陋,也有美麗;有謊言,也有真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