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使者雜誌
簡介
雜誌閱讀
出版叢書
購買訂閱
廣告刊登
相關網站
聯絡我們

推文:Facebook plurk twitter
新使者雜誌 > 第199期 真相:Truth 出——馬可福音
字級調整:

本期主題
查考馬可福音前要知道的事——淺談百年來的馬可研究
馬可的成就是:他把早期教會中流行的耶穌生平和教訓,與受苦的故事聯結起來,表明耶穌的世上生活是重要的。
關鍵字:
作者/曾昌發 (玉山神學院客座教授,主授新約)
要確定福音書作者的傳統,事實上非常困難。從共觀福音的來源來說,B. H. Streeter 認為馬可來自羅馬教會的傳統;R. Bultmann、W. Marxsen 等人則主張:「馬可更多依據外邦教會的傳統,結合保羅的福音宣揚(Kerygma)和所謂的共觀傳統寫成。」而新的研究卻指向福音書背後的信仰群體。
 
馬可福音的作者

論到馬可福音的作者、成書地點和時間有很多的爭論。傳統上,依據一部反異端馬吉安的作品中,有這樣一段記載:「馬可……是彼得的傳譯者。他在彼得去世以後,在義大利境內寫了這部福音書。」據此,傳統上認為馬可福音的作者是來自耶路撒冷的約翰.馬可,並在羅馬寫成,成書時間約在公元 64~70 年間,因初期教會見證彼得是在羅馬暴君尼祿(Nero)逼害基督徒時(公元 64~66 年)殉道的。
 
但新約學者 Gerd Theissen 主張:作者不是約翰.馬可,因作者「不可能與巴勒斯坦相距太遠。他所接觸到有關耶穌的口傳傳統,較似是巴勒斯坦地區所流傳的,而非在遙遠的羅馬所流傳的那種。他所描述的耶穌在鄉下地區生活,像他自己一樣。」看來,「作者是誰?」並不容易從馬可福音文本中找到有力的支持;再者,初代教會關注的並不是作者的身分,而是誠如 W. Lane 所指出的:是否與使徒的見證和諧一致,就是作者身分的核心問題。又如 David deSilva 所說:「解決了作者是誰的問題,不會因此就更懂得解讀福音書;若放任作者問題不處裡,也無損於福音書。」因此,執著於「作者是誰?」無盡的爭論是不必要的。
 
馬可社群的探討

這部分是較新的研究結果。新約聖經(text)是在特定的歷史、社會實況(contexts)下的作品。過去許多學者傾向把福音書讀成像保羅書信,把福音書歷史處境化,因此福音書成了可透視該特定群體的窗子。Gerd Theissen 在提出社會修辭學進路(socio-rhetorical approach)時說:「福音書的作者不是傳統的收集者和承傳者,也不是完全獨立、滿有創意的神學家,而是所屬群體的領袖或積極參與塑造群體事務的個體。藉著寫作福音書,他們試圖為第一世紀基督徒的日常群體生活創造經文基礎。」簡言之,這種觀點假設馬可福音的形成和「馬可社群」(Markan community)是分不開的;同時,馬可社群的建構者如 W. H. Kelber、H. C. Kee 和 Ched Myers 都認為:馬可福音的適當解釋需要一個穩固的基礎,那就是對馬可福音背後社群的了解。
 
有關馬可社群的研究有許多學者投入,不論是上述三位馬可社群的建構者和各方學者們,他/她們都提出不同的觀點,可作為我們探討的依據。以下主要是依據 Kelber、Kee 和 Myers 的觀點來探討,並加上其他學者的看法。
 
一、馬可社群的地點:Ched Myers 藉著社會、政治和經濟的分析,認為這個社群應集中在農業的巴勒斯坦(agrarian Palestine),因此他主張馬可社群源自加利利,而且是與羅馬帝國主義和耶路撒冷的宗教霸權抗衡的群體。H. C. Kee 認為:馬可社群在文化上參與閃族語言(亞蘭語)的環境,特別是可十五 34 引用希伯來化的亞蘭語(Hebraized Aramaic),而馬太則改變成希伯來語。再者,因為馬可福音敘事的用詞通常坐落在開放的地區,如山上、海邊、曠野、青草地上,鄉村和田野更是經常被提起(一 38;六 11、36;八 27;十一 1、2、11、12;十四 3)。因此,馬可社群應是源自農村的南敘利亞(Southern Syria),並且是一個新的、天啟的(apocalyptic)群體。此外,主張馬可成書於敘利亞的學者還有 Burton Mack、Gerd Theissen、R. H. Fuller、M. Karnetzki、J. Schreiber 和 K. Kertelege 等人。至於支持傳統地點(羅馬)的學者仍有 Fernando Belo、S. G. F. Brandon、M. Hengel 和 Paula Fredriksen 等。
 
二、馬可福音的成書時間:Ched Myers 主張在猶太革命(66 A.D.)之後與聖殿被毀之前(70 A.D.),因此可能是在公元 69 年,或傳統上傾向在公元 70 年前成書;而 W. H. Kelber 主張:馬可福音的內證支持在羅馬猶太戰爭(66~74 A.D.)後成書,因此要從這個歷史的角度來解讀福音書,換言之,馬可是在公元 74 年之後才完成的。 Gerd Theissen 則認為:「馬可福音在主後 70 年不久後成書,預言聖殿已經被毀。耶穌在馬可福音十三章 1~2 節已預告這事,像已經發生了似的。」今天多數學者主張在羅馬猶太戰爭期間,就是在公元 66~74 年間寫成。
 
三、馬可社群的組成分子:Ched Myers 認為混合了猶太人和外邦人,P. Fredriksen 主張完全是外邦人,而 W. Roth 則認為:馬可反映了以色列民之內(intra-Israelite)對聖殿被毀覺醒的純猶太群體,F. Belo 則強調:第一世紀小型「教會群體」或家庭教會才是馬可福音的背景。
 
學者間因為馬可社群的地點、組成分子、福音書成書時間的不同,而產生解釋上的差異。W. H. Kelber 認為:從可三 21、31~35 是一扇窗戶,讓我們看見誰是自家人(insiders)和外人(outsiders)——自家人是真正遵行上帝旨意、跟隨耶穌的門徒,而不是來自血緣關係或宗教權威(文士);也看見馬可群體和耶路撒冷的母會間的衝突。因此他主張這群體是:一個與受懷疑的耶路撒冷教會對抗的群體。
 
D. N. Peterson 認為:馬可社群是受到天啟思想所塑造的,他們生活在末日將臨的急迫期待中,因此發展出一系列符合期待的信仰實踐內容,如彼此赦罪,以及因跟隨耶穌而與家人分離、捨棄自己財物與社群全體分享等等經驗。馬可竭力按著上帝在歷史中的目的,重新定義和激勵這個社群,就是把耶穌的典範帶進群體生活的特質中。馬可福音不假修飾的文學風格、緊迫的語氣和大篇幅耶穌受苦的記載(共五章,約三分之一)都指向這特質。C. Myers 則照他的政治意識形態來詮釋,認為馬可要讀者採取一種非暴力、非聯合的政治中間路線,而以徹底的門徒身分(radical discipleship),來面對拒絕他們的羅馬和耶路撒冷宗教當權者,並以此做為暴風雨中的教會之信仰指標,重建浩劫後的信仰。
 
馬可的特色和神學

馬可的特色如下:文字上,馬可使用許多拉丁語和亞蘭語,並以希臘文寫出;用語上,馬可使用「歷史的現代式」(Historical Present)達 151 次之多,章節的連結詞除 1、8、14 章外,皆用 kai (and),尤其在第三章的 35 節中,就有 29 節使用 kai 來開始,令讀者感到充滿急迫性。此外,馬可也使用羅馬人的時間用詞,如十四 72 的「雞叫」,以及解釋猶太人的風俗習慣等等。
 
地理上,馬可認為加利利是耶穌宣教的焦點——耶穌從加利利來受洗(一 9),也回加利利開始祂的宣教(一 14);祂在加利利公開的教導、醫病、趕鬼(一 14~九 50);祂應許門徒,復活以後要與他們在加利利相見(十四 28;十六 7)。相對於路加強調耶路撒冷,馬可有相當不一樣的傳統。
 
最後,在文學筆法上,作者喜歡用三明治式的敘述,凸顯他要傳達、強調的訊息。以馬可十四 1~11 為例:1~2 節是祭司長和經學教師圖謀要殺害耶穌;10~11 節是猶大出賣耶穌;而中間的 3~9 節則放入耶穌在伯大尼受膏的故事;在刀光血影中,放入一個奇妙、溫馨的故事。
 
關於馬可的神學,William Wrede 指出,馬可福音中的「彌賽亞奧秘」(The Messianic Secret)——耶穌根本未曾宣稱自己是彌賽亞,而馬可福音的作者之所以帶出「隱瞞」的主題,其實是要解釋初代教會面對的難題:教會有宣稱耶穌是「彌賽亞」或「基督」的傳統,卻缺乏證據。因此,馬可嘗試提出一些證據,指出在耶穌生平中,其實曾經承認自己是「彌賽亞」或「基督」,只是承認的方式非常隱晦(可一 23~25、34;三 11~12;一 44、五 43、七 36)。以馬可三 11~12 為例,那些被污靈附身的人一看見祂,就俯伏在祂面前,喊說:「你是上帝的兒子!」耶穌嚴厲地囑咐他們,不可說出祂是誰。照我對這經文的看法,就是:藉鬼說真話,以及耶穌嚴禁他們說出:「祂是誰」。隱瞞只是暫時的,時間一到就會顯露。這是作者「欲蓋彌彰」的文學及神學手法,尤其充分反映出馬可建立在復活事件上的神學。換言之,馬可是以復活的基督來看耶穌的身分和宣講、醫病、趕鬼等等事蹟。
 
James M. Robinson 認為:馬可描述的是真實的歷史,但他把歷史視為一個超自然勢力發生爭戰的領域——耶穌受洗是爭戰的起始,福音宣揚是爭戰的開展,十字架是爭戰的頂點,教會則是爭戰之延伸,直到耶穌再來時才結束。
 
Philipp Vielhauer 認為「基督論」才是馬可的焦點。他以古埃及君王登基儀式的戲劇結構,來說明其中的三幕:1. 君王領受從上帝來的靈所賜的神聖禮物,並且被祂接納;2. 被群眾擁護至眾神廟;3. 最後,被宣布為世界的王;而耶穌的受洗是接納,山上變貌是擁護,釘十字架是宣布耶穌為世界之聖王。
 
Hans Conzelmann 認為:馬可是一篇在耶穌復活之後、對教會所傳講的信息〈死而復活的主〉之註解。根據 Conzelmann,馬可最注意的一段時間是介於受洗與十字架之間;加利利是顯現的重要地點—— 耶穌在那裏傳道,又回到那裏;耶路撒冷則代表耶穌被上帝預定要受難的地方。奧秘的主題提醒我們:只有從復活的角度,才能瞭解教會的宣揚。
 
結論
 
馬可的成就是:他把早期教會中流行的耶穌生平和教訓,與受苦的故事聯結起來,表明耶穌的世上生活是重要的。十字架是保羅神學的核心,而馬可把十字架植根於歷史事蹟。羅馬皇帝宣稱「羅馬的和平」就是帝國的「福音」,任何挑戰或影響這個統治者的和平觀點或行為就是叛國的「禍音」。但馬可福音一開始就說:「上帝的兒子,耶穌基督的福音是這樣開始的。」(可一 1)並且在全書的最高潮,藉著十字架旁的羅馬百夫長宣告:「這個人真的是上帝的兒子!」(可十五 39)這種宣稱是對帝國的「反福音」,就像 Philip H. Bligh 所說:「百夫長的意思是:不是凱撒,乃是這個人,才是上帝的兒子。」
 
馬可福音寫成至今將近兩千年,而百年來的研究,也不斷有新的發現。但其奧秘仍未完全揭開,值得我們繼續去鑽研。
 
延伸閱讀:

1. David A. deSilva(德席爾瓦)。《21 世紀基督教新約導論》(An Introduction to the New Testament: Contexts, Methods & Ministry Formation)。紀榮智、李遠望譯。台北:校園書房出版社,2013。
 
2. Gerd Theissen(戴歌德)。《新約導論》(Das Neue Tastament)。孫秀貞、曾景恆譯。香港:道聲出版社,2012。
 
3. 鍾志邦。《中文聖經註釋:馬可福音》。香港:基督教文藝出版社,1991。
 
4. 孫寶玲。《馬可福音:福音之始》。香港:明道社有限公司,2011。
 
5. 孫寶玲。《新約聖經研究導論——初代基督徒的信仰與實踐》。台北:校園書房出版社,2018。
 
6. 黃錫木編著。張略、褚永華、孫寶玲合撰。《福音書總論與馬可福音導論》。香港:基道出版社,2000。
 
同作者相關文章:
查考馬可福音前要知道的事——淺談百年來的馬可研究 (第 199 期)
使徒行傳中的保羅 (第 145 期)
客語聖經背後的故事 (第 138 期)
從後殖民的角度來讀路加福音 (第 133 期)
母語與文化、認同及信仰 (第 125 期)
光輝十月? (第 114 期)
阿扁學客語兼論母語之重要 (第 84 期)
如何看民間宗教 (第 77 期)
合一之願——談「聯合神學院」 (第 61 期)
談永生s (第 58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199 期 真相:Truth 出——馬可福音 (4-8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199期  2024年  12月 真相:Truth 出——馬可福音 199
本期主題:真相:Truth 出——馬可福音
發行日期:1900/1/1
從加利利走向耶路撒冷
查考馬可福音前要知道的事——淺談百年來的馬可研究
耶穌的多重宇宙
是「狗」又不是「狗」
超越拒絕與拓展使命的對話:馬可福音七 24~30 的神學反思
在羅馬帝國與猶太權威之下:馬可福音二章 1~12 節的空間和地方
愛與非暴力的社會運動:林哲夫與 URM
在經課表中宣講——淺談《修訂共同經課表》的形成與使用
我總是想像你離開後的日子 ——閱讀羅冠聰《時代推著我們前行》
追尋失落的讀經藝術
當歷史走向日常
泰澤大冒險
見樹、見林,尋覓上帝藍圖之旅
與祢一起走
新時代的台語文運動
因為有限,才能去愛——臨終陪伴給我的功課
MEBIG 禮拜的心路歷程
來自監獄的生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