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文:
新使者雜誌
>
第51期 新眼光讀經運動與聖經神學
字級調整:
本期主題
新眼光「新」在哪裡?
關鍵字:
作者/鄭仰恩
(現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台灣神學院教會歷史副教授、教務長。)
開門見山地說,當論到所謂的「新眼光讀經」運動(Reading the Bible with New Eyes)時,我們必須首先指出,這「眼光」確實是新的但又並非是全然新的。說它是新的,主要是相對於過去因襲老套、墨守成規的傳統讀經法而言。不過,我們若回到方法論上來思考,或從讀者的實況和讀經的互動關係來看,我們將發現,以新眼光來讀經的嘗試或做法,從初代教會至今皆然,並非全然是新的。換句話說,過去的「新眼光」和現今的「新眼光」,二者的差別主要是在於我們今天是以較清楚表達的方式、且有意識地在做。以下我就針對讀經和當代文化的關係、釋義的基本觀念、所謂「解釋學的循環」這幾個方面來探討,當中並以「婦女受壓迫」的實例來說明。
一、讀經和當代文化的關係
我們若回顧聖經詮釋的歷史就知道,從初代教會開始一直到現在,學者在解釋聖經時通常都會運用周遭世界學術文化(literary culture)中的要素。譬如,猶太教時期的人在解釋聖經時大都會運用拉比、昆蘭團體、傳統法利賽派的方法。新約時代也常使用希臘、羅馬文化中不同的修辭學方法,甚至運用許多哲學學派的辭彙、觀念、方法。例如,初代教會最有影響力的神學家奧古斯丁(Augustine)就常使用柏拉圖的二元觀點和宇宙觀來詮釋,並處理上帝、人性、罪等教義問題;約翰福音的作者和初代教父猶斯丁(Justin Martyr)則明顯受到斯多亞學派的影響;在神學思考上之影響力不下於奧古斯丁的俄利根(Origen)則甚至大量使用諾斯底派的方法。此外,中世紀首席神學家阿奎那(Thomas Aquinas)的神學是以亞里士多德的思想體系和方法論為基本架構,更是毋庸置疑的事實。至於十九世紀以來的近代解經方法,則是明顯的受到啟蒙運動思潮、存在主義哲學,以及各種文學批判理論的影響。
不過在另一方面我們也必須指出,教會在運用其他周遭世界的方法論和文化要素時,往往卻又能發展出一套整合性且具有創新內涵的聖經解釋方法來取代之,如耶柔米、俄利根、奧古斯丁等。這種「整合——創新」的模式從初代教會至今皆然。換句話說,每一個時代的人在受到周遭的學術潮流和社會實況的衝擊和影響下,其實都很努力地用「新眼光」在讀經。
二、釋義的基本觀念
過去學者在詮釋聖經時通常會區分兩種觀念:「釋出義」(exegesis)和「釋入義」(eisegesis),前者是指將經文的意義詮釋出來,後者則指將自己的意思讀進經文裡。傳統的聖經學老師大都教導我們要儘量做到前者,避免後者。但近代詮釋學家在討論「經文之世界」和「讀者之世界」二者之間的鴻溝和融合之必要時,早已指出所有的釋義都不可避免的帶有「釋入義」的成份。因此,從現今以實況解釋聖經的角度來看,若是不將我們的實況帶入經文中,經文本身就無法對我們的實況產生意義。故有學者強調,所有的釋義都是一種帶有以自己的觀點去讀聖經的方法。但應注意的是,雖然所有的「釋出義」都帶有「釋入義」的成份,但不一定所有的「釋入義」都會變成「釋出義」。
那麼,讀經是否有所謂不帶任何偏見的讀經?大概現今多數的學者都會說不可能,因為每個人都是帶著自己的觀點和立場去讀經。因此,比較重要的問題是,如何讓它成為對我們最有幫助的讀經方式。根據這個前提,當我們回顧歷史上的一些發展時,我個人特別覺得近代有許多神學上和聖經解釋學上的發展,與我們所推動的新眼光讀經運動其實是一致的。
近代聖經解釋的發展歷經了三個模式:作者中心、文本中心,以及讀者中心的研究法。最早且最有特色的階段是以「作者」(author)為中心,如聖經批判方法中的歷史批判法、文意批判法等。這樣的努力是要回去找到作者本身的意向,探尋他原本賦予聖經的意義是什麼?因此重點放在「作者」身上。但到了七○、八○年代開始有很多人將重點轉到經文的「文本」(text)本身。意即:若今天只去找原來作者本來的意思為何?是否真能幫助我們瞭解聖經的意義。若是因為分析經文的背景而將經文切割得零零碎碎,不如將寫作或編輯「完成」的經文當作已經存在的事實來研究它。故在七○年代末開始有正典批判法、文學/修辭批判法等。重點是「文本」本身所呈現的意涵。近代最主要的發展,就是讀者中心的方法。就此方法而言,最重要的不再是經文本身有何客觀的意義,而是讀者(reader)如何能夠瞭解經文的意義。經文本身並無所謂客觀、不變的「標準意涵」。經文的意義完全是以讀者為中心去瞭解,讓經文對讀者本身及其社會處境(social location)產生意義。這三者當中,讀者中心的模式是比較接近我們所強調的「新眼光讀經法」。
有了讀者中心的觀點後,接下來的問題是,以讀者中心的方法研究聖經,是否會有危險存在?若不同背景的人都可以讀出不同的經文意義,到底有沒有一個標準?從近代詮釋學的角度來看,每個人從他的角度所做的聖經解釋雖然不一樣,但都是正當的,沒有所謂的標準答案。但今天我們作為一個信仰團體,要瞭解經文對我們的意義時,可能我們也需要考慮到「解釋學的控制/規範」(hermeneutical control)的問題。很多學者提醒我們,聖經解釋學不是毫無規範的。讀者中心說的危險性,即不同的讀者可能得出各種不同的詮釋。解釋聖經時,如果把上帝的話讀出來和把自己的意思讀進去是一樣的,那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所以解釋學必須要有規範,也就是在詮釋時要作自我的規範和反省。當我所作出的詮釋結果會造成對他人的傷害和壓制,或成為只是為自我的利益和自己族群的特別處境背書時,那這樣的詮釋學,從聖經的教義角度來看,是一個自我中心的觀點和看法。故詮釋學雖然不斷走向以讀者為中心,以一種新眼光的角度去讀經的模式,但不容忽視的是,它需要「自我的規範」。
三、解釋學的循環
我想,近代第三世界神學在討論聖經研究時所提出之「解釋學的循環」(hermeneutical circle)的方法,可能是幫助我們以新眼光來讀經時最有幫助的基本觀念。拉丁美洲比較具有神學反省能力的Juan Luis Segundo在他寫的《神學的解放》這本書中對「解釋學的循環」做了一個很好的分析。
1.「解釋學的循環」的定義:
我們要通過不斷在改變的生活現實來重新解釋聖經,此現實包括個人的現實及整個大社會的現實。意即,解釋學的循環就是因為我們生活的實況不斷地在變,不斷在變的實況(不管是個人的現實或整個大社會的現實)就會主導我們繼續不斷地對聖經做新的解釋。
2.故他提出解釋學循環的四個步驟:
a.由現實的經驗帶到對意識形態的懷疑:今天我們先體驗我們的現實是什麼?這現實會帶領我們對意識形態提出懷疑。如今天我們經驗到的是許多婦女被壓迫的事實,特別是婦女本身經驗到被壓迫的事實,她便開始思考,為什麼婦女是兩性當中比較次等的。這種意識形態是否是對的?從被壓迫的經驗去懷疑社會上大家所共同接受的意識形態和觀點。
b.對思考架構/神學的懷疑:藉此意識形態的懷疑,進入第二步驟,將此懷疑帶入背後所反映的思考架構。為何大家會有女性是次於男性的觀念?開始對整個背後代表的思考架構懷疑,甚至對在其背後背書的神學產生懷疑,為何今日在教會也存在著這樣的思想?譬如,當去讀整個神學思想史時,發現大神學家奧古斯丁和阿奎那也是這樣講。他們說:「上帝的形像在男性是完美的,在女性是有缺陷的。」這樣的神學意識形態從何而來?故從意識形態懷疑開始懷疑到整個意識形態的結構,包括對整個神學傳統的懷疑,這是第二個步驟。
c.對聖經釋義的懷疑:將此懷疑帶入第三步驟,對聖經釋義的懷疑。今天人們之所以會得到此神學結論,是根據他們對經文的詮釋所得到的。所以,從現實經驗中所得的體驗,對於現今較盛行的觀念提出懷疑,再進一步去懷疑整個的思考構架與神學,然後,進一步再去懷疑整個的聖經詮釋是否有問題。這樣的結果進入最後一個步驟。
d.開始產生新的釋義學(聖經詮釋學):開始用我們自己的處境,和手上所有的生活經驗(實況經驗),以此來重新詮釋聖經。如果今天在上帝眼中男女兩性應該是互相尊重、平等的話,我們應該如何從這樣的經驗重新看聖經中的經文?我們開始發現,聖經中的確存在著兩種不同形態的經文。今日許多婦女神學家從前面所提到的過程繞圈子,從意識形態繞到神學,從神學再繞到聖經時,發現聖經中本身就存在著兩種經文。一種經文是壓制性的,另一種則是對此類壓制性經文提出批判。因此,從聖經研究本身就可確認,我們很需要重新用這樣的角度讀經,去尋找上帝真正的信息和意義在那裡?這是第三世界神學所提出的懷疑解釋學。對我們今日的讀經有很大的幫助。
e.實況迫使我們去對傳統已經有的神學和聖經的解釋提出挑戰。從這樣的循環當中再回去瞭解聖經,然後再從聖經來看我們的實況,這中間便形成一個循環。既然,我們的經驗不斷在改變,我們對聖經的瞭解也就不斷繼續在改變。這樣的循環,若是走向正面良性的循環,那這詮釋可幫助我們建立新的神學和新的信仰體認。
此外,近代第三世界神學主張在解釋學和神學的反省上應該用「懷疑的解釋學」,然後要處理「意識形態的批判」。教會本身對自己的神學要作意識形態的批判,批判自己到底是在為統治者、壓迫者服務,還是為著受苦者、需要幫助者服務。這是相同的觀點。
台灣社會確實有許多的實況(兆頭)可使我們重新思考,如何從讀經來回應這些問題。怎樣把我們對實況的解讀與疑問和我們對聖經的瞭解合流在一起,讓實況的世界和經文的世界能產生對話和互動?故用新眼光來讀聖經,就是將我們自己在台灣的處境裏所經驗到的問題,帶入上帝的話語中。用新眼光讀聖經,一方面要學習如何解讀台灣的實況,另一方面要學習如何將我們所解釋的實況(理解)帶到聖經裡,重新讀聖經。希望這新的眼光,能讓我們從上帝的話語裏讀出對我們具有啟發性的信息。
同作者相關文章:
.
漫談台灣的大專工作及團契發展 (第 198 期)
.
定根本土・認同住民・見證盼望! ——總會成立七十週年的歷史回顧與反思(3-3) (第 183 期)
.
定根本土・認同住民・見證盼望!——總會成立七十週年的歷史回顧與反思(3-2) (第 182 期)
.
定根本土・認同住民・見證盼望!——總會成立七十週年的歷史回顧與反思(3-1) (第 181 期)
.
瘟疫衝擊下的基督教:幾個值得反思的信仰故事 (第 174 期)
.
PCT信仰與體制的重新塑造:跳脫利益和權力的誘惑與框架 (第 169 期)
.
普世合一運動中的宣教倫理及台、中教會關係 (第 164 期)
.
教會對現今台灣實況的回應:一個宣教史的觀點 (第 160 期)
.
懷念駱維仁博士:台灣聖經神學研究的巨人 (第 156 期)
.
【新使者論壇1「台灣新局中,再思政教關係」與談回應】以信仰告白來回應公共處境 (第 153 期)
.
基督教原本繽紛多元 (第 150 期)
.
在合一與孤立之間擺盪—淺談二次大戰後PCT的認同與挑戰 (第 146 期)
.
從普世觀點看經濟議題—以「拿伯的葡萄園」為鑑 (第 144 期)
.
共享上帝美好的家園:普世合一運動的精神 (第 141 期)
.
不斷述說台灣基督徒的生命故事 (第 137 期)
.
普世合一運動中的宣教倫理及台、中教會關係 (第 135 期)
.
公共宗教與公民社會 (第 131 期)
.
熱誠好客的服事典範——畢德生和瑪莎珍的故事 (第 125 期)
.
熔歷史、人文、生態於一爐的台神校園 (第 123 期)
.
「擁有寶貝的瓦器」——懷念可敬的胡文池牧師 (第 121 期)
.
物質或靈性的貧窮? (第 117 期)
.
公共財富與道德人性的奇妙關連 (第 110 期)
.
建構富有動力且整全的宣教典範 (第 107 期)
.
從語言學入手的排灣宣教師—懷約翰牧師 (第 105 期)
.
從基督徒社會運動觀點看公民社會 (第 104 期)
.
戰火下的宗教衝突 (第 97 期)
.
教派之間的聯合是可能的嗎?——以加拿大教會聯合運動為例 (第 91 期)
.
從教宗選舉看教會權威 (第 89 期)
.
從宣教師女兒到海外宣教師──蘇祐美師母(侯書德牧師娘)小傳 (第 86 期)
.
長老教會一四○週年系列建言 (第 85 期)
.
生活在「帝國」的陰影下:漫談世俗主義和消費文化對當代教會的衝擊 (第 82 期)
.
認同與合一:基督教信仰與台灣的未來 (第 75 期)
.
在真相扭曲的時代為台灣發聲的人--傅明珠老師小傳 (第 73 期)
.
陪伴台灣教會成長的宣教師-安慕理牧師小傳 (第 70 期)
.
從改革宗的禮拜觀點看敬拜讚美運動 (第 69 期)
.
為「本土化」驗明正身 (第 68 期)
.
邁向未知旅程的宣教師--彌迪理牧師小傳 (第 67 期)
.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醫療宣教小史 (第 66 期)
.
獻身普世運動的台灣本土神學家——黃彰輝牧師小傳 (第 64 期)
.
英國乞丐?台灣的保羅?——梅監霧牧師小傳 (第 60 期)
.
為什麼要「按手」﹖ (第 57 期)
.
從歷史看政教關係 (第 56 期)
.
編者的話 (第 55 期)
.
歷史中的平信徒運動 (第 54 期)
.
何謂「千禧年」﹖ (第 53 期)
.
新眼光「新」在哪裡? (第 51 期)
.
「重返聖經」的歷史考查 (第 49 期)
.
尼西亞信經簡介 (第 46 期)
.
長老教會屬不屬靈? (第 45 期)
.
淺論聖餐 (第 44 期)
.
什麼是「拯救」? (第 43 期)
.
對台福教會來台灣開設教會的幾點觀察 (第 41 期)
.
台灣教會新興流行現象小史 (第 37 期)
.
開創新時代的普世宣教者,明有德牧師小傳 (第 31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51 期 新眼光讀經運動與聖經神學
(5-8頁)
51
本期主題:新眼光讀經運動與聖經神學
發行日期:1999/4/10
目錄s/
鑽牛角尖
編者的話
新眼光「新」在哪裡?
為什麼要以新眼光讀聖經?
LKK讀經法
新約學的聖經解釋方法
猶大和他瑪(創世記三十八章)
(創三十八:6-26)她有理!
現代解經史概述
努力與耶穌為友的人——我所知道的謝淑民長老
威而鋼與性
馬太的靈感
1999聖詩週年大紀事(一)
讓教會在社區生根
從享受恩典到分享恩典——淺談「成聖」
意外的戀情
上帝必有預備
牧師服的由來與意義
奇異恩典
大夢初醒
多元的主日崇拜
飛碟會陳恆明與末世明王
能匹配的肋骨──可幫助的祝福
格瓦拉與耶穌──老大與基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