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使者雜誌 >
第58期 認識真理或販賣知識 |
|
|
文化.藝術 |
「當噴禧年號筒」 |
|
|
關鍵字: |
作者/江玉玲
(東吳大學音樂研究所助理教授)
|
|
|
|
從元月一日起,寫了幾十年的19xx就成了歷史,要改成20xx,最初還頗不習慣的。提到仟禧年,聖詩中就有一首與「禧年」相關的曲子。這是1964年版長老會《聖詩》的第195首「當噴禧年號筒」。 著名的聖詩作家衛斯理﹙Charles Wesley,1707-1788﹚在1750年時,出版了七首「新年聖詩」(Hymns for New Year’s Day),其中第三首,根據利未記25:9所寫,標題「禧年」(The year of Jubilee),六小節的六行詩,就是這首「當噴禧年號筒」(Blow ye the trumpet, blow!):
1862年,第一位被「英國長老會海外宣道會」派到亞洲傳教的賓威廉牧師﹙William Chalmers Burns,1815-1868﹚曾編輯了一本輯錄了廿首詩的《廈腔神詩》,其中第9首名為「天國禧年廈腔詩」,將這首詩收錄成廈門聖詩: 賓威廉是1847年受派到香港的,先在香港學廣東話。1851年,他與養雅各醫師(James H. Young)前往廈門,到廈門後,再學廈門話。1854年,他在廈門編了一本65首廣東話版《神詩合選》。1858年,賓威廉又往汕頭。繼1861年在潮州的29首《潮腔神詩》以及福州的30首福州話版《榕腔神詩》後,又於1862年在廈門出版了一本20首的《廈腔神詩》。這本《廈腔神詩》雖然比葉韓良﹙William Young﹚於1852年編的廈門話《養心神詩》晚了十年出版,卻也將廈門音的註記原則標示得很清楚:「字邊有圈讀本字,字邊無圈讀白話」,正好符合葉韓良1852年序文中所提的「若遇圈字就字讀字,若無圈者將字解說白話」。「寮仔後」(Liau-a-au)位於廈門市區,英文譯名叫做“Temple of the Sea”(海廟)。「濟世醫館」則是當時英國傳教士在廈門的住所。
之後1871(第31首)、1895(第31首)、1902(第31首)1914(第47首)各年出版的廈門《養心神詩》及台灣於1900年的《聖詩歌》(第43首)、1926(第40首)、1937(第111首)跟1964年版(第195首)的《聖詩》,都將這首「當噴禧年號筒」收錄吟唱。以下是1900年甘為霖牧師編輯的《聖詩歌》第43首「天國禧年」: 再來談談它的曲調。這首詩在漢文聖詩中,從廈門1914年版《養心神詩》﹙第47首﹚、1937年的台灣長老會《聖詩》﹙第111首,附圖﹚到1964年版的第195首,都使用名為「Waterstock」的曲調。這首旋律是1826年由著名英國風琴家兼作曲家哥斯﹙John Goss,1800-1880﹚所做,被收錄在一本《教區詩篇集》﹙Parochial Psalmody: A Collection of Ancient and Modern Tunes﹚中。哥斯曾任倫敦聖保羅教堂歌手及管風琴師,甚至當了「皇家音樂院」的合聲學教授47年之久,1872年被維多利亞女王冊封為騎士,1876並受頒劍橋大學榮譽博士學位。 1904年的「衛理聖詩」(Methodist Hymn-Book)第226首將這首禧年詩,配上英國名風琴家布瑞基(Frederick Bridge,1844-1924)所寫的曲調「Jubilee」來唱: 1936年在上海由六個教派費時七年合力編成的普通話版聖詩《普天頌讚》,則將這首聖詩配以愛德生(Lewis Edson,1748-1820)所寫的曲調「Lenox」來唱: 1750年,這首禧年之歌由衛斯理寫成,1862年由賓威廉牧師編成「廈腔詩」開始在漢文聖詩中流傳。它的歌詞從原文的六小節,傳到漢文版變成四小節。原則上仍保持6, 6, 6, 6, 8, 8﹙六行,每行的音節數分別為6, 6, 6, 6, 8, 8﹚的詩律結構。在使用的旋律方面,除了台語版的「Waterstock」及普通話版使用的「Lenox」之外,還有衛理公會聖詩所唱的「Jubilee」。另外補充的是,1879年由Henry Smart在愛丁堡編纂了一本《長老會詩篇與聖詩》(The Presbyterian Psalter and Hymnal),其中第112首也收錄了這首禧年歌,當時它是以英國名風琴家貢特立(Henry John Gauntlett,1805-1876)所做的曲調「Caius College」來唱的。
上文中提到一位1851年與賓威廉前往廈門的養雅各醫師。在此附帶一提的是,長老會1964年版的聖詩附錄「作詩者及來源索引」中,標示了至少十一首詩(第21, 34, 35, 62, 64, 151, 198, 226, 243, 278及291首)是由養雅各醫師﹙J. H. Young,-1885﹚所寫。事實上,這應該是葉韓良﹙William Young﹚的筆誤。儘管都是姓Young的,也都在廈門,養雅各醫師到了廈門,卻沒有出版聖詩。這十一首詩,在1852年由葉韓良所編纂的十三首廈門《養心神詩》中,就都出現了,這也是目前所知最早的一本廈門話《養心神詩》。以下可以將1852年與1964年的版本做一對照:
出版年—編號 首句 1964長老會《聖詩》 1964索引中提及 1852-011 離開惡人道路 1 — 1852-006 上帝真正是我上帝 21 ○ 1852-007 天下萬邦萬國萬民 34 ○ 1852-012 我心實在稱祝 35 ○ 1852-001 上帝創造天與第 62 ○ 1852-003 真主上帝造天地 63 誤值為226 1852-010 我目舉起向天 64 ○ 1852-004 耶穌尊名入我耳孔 151 ○ 1852-009 世人紛紛罪惡多端 198 ○ 1852-002 律法條誡頭一個 243 ○ 1852-005 上帝原本是我牧者 278 ○ 1852-008 率到天堂永活所在 291 ○ 1852-013 天下萬國萬邦萬民 508 —
在上表裡,除了長老會1964年版的聖詩附錄「作詩者及來源索引」中提到的十一首外(右欄打「○」記號者),1964年版的第1首「離開惡人道路」及第508首「天下萬國萬邦萬民」都是葉韓良牧師編纂的﹙這十三首,不一定都是他翻譯的,只能確定是他「編纂」而已!﹚。而索引中提到1964年第226首,應該是1964年第63首「真主上帝造天地」的誤植。
以上是由這首「當噴禧年號筒」所引發的一連串詩與詞的由來典故,以及當代聖詩的勘誤校正。 |
|
|
|
同作者相關文章: |
|
.從〈當聽天使在吟講〉到〈平安夜〉故事的流傳 (第 103 期)
|
.每個時代有它自己的「敬拜讚美」 (第 102 期)
|
.「當噴禧年號筒」 (第 58 期)
|
.一首囝仔的詩——「咱當就近主」 (第 55 期)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