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使者雜誌
簡介
雜誌閱讀
出版叢書
購買訂閱
廣告刊登
相關網站
聯絡我們

推文:Facebook plurk twitter
新使者雜誌 > 第86期 「長老教會」這個品牌
字級調整:

信仰.生活
活得更豐富
關鍵字:
作者/心恬 (曾從事協談工作二十八年)
「豐富」與「利他」
  「我原本以為優秀、非凡是一切,可是如今我已發現……。」那位罹患癌症末期的英國文學女教授在病床上蒙頭哭泣,並徹悟地自言自語。這是名片〈心靈病房〉中令人印象非常深刻的一幕。

  大部分的人,不論其社會階層、學識地位、年齡大小或性別種族,在面對生死關頭時,才有機會真正靜下心來,認真思考自己活著的深層意義與價值。這位教授也不例外,在求學時代,她只知道將所有的時間、精力全部用在學術上的追求,卻不懂得騰出一點點的時間,讓自己感受人生的珍奇,也沒有想到人際關係的可貴。

  照理說,一個從事文學、詩詞研究的人,應該對生命的探索充滿好奇,也有相當的了悟。但是,在傳統制式教育思考下成長的人,幾乎將時間全部用在追求個人專業上的成就,卻常常輕忽兩個人生重要課題:體驗生命的豐富性與多采多姿,進而跨越思考的偏執與單元化;付出一些額外的貢獻,孕育「愛」與「利他」的人生哲學。

  「豐富」與「利他」的兩個人生課題,不只讓人擁有甜美的回憶,更讓人有機會觸及存在的孤寂與存在的意義,並塑造溫馨、豁達的自我。但她成天活在學術的閣樓,關注分數的高低、學位的獲得,用心在詞句的堆砌、修飾及意境的貼切、高雅與否,這就是她生活的重心,也是她唯一賴以生存的世界。因此,在最珍貴的年輕歲月,她全然忽視與大自然的連結,喪失許多美好的人生經驗:她沒機會感受用手輕撫嫩葉的奇妙感覺,或坐在溪邊石頭上,脫下鞋子,讓冰涼的溪水碰觸雙腳的快感;她也因課業的壓力,輕忽人際關係的可貴。她無法體驗與三、四個好友夜宿山上,在皎潔的月亮與閃爍的星光下,無拘無束的分享與盡情歡笑的樂趣。當然,更沒有時間或想到參與愛心服務的「利他」歷練。她滿腦子所想的就是個人在學術上的成就、權威、地位,她已經無暇顧及史懷哲所說:「一個人除了自己的專業工作以外,還要思考:『我可以為別人作什麼?』」

線型人生
  環顧周遭,不是正有許多人用著同樣的方式在生活嗎?如果真有差別的話,只不過是在於專注或投資的領域有所不同而已。有的是在學術,有的則是在工作。他們的共同點是追求目標,充滿幹勁,最後也可能真的達到夢寐以求的理想,但是,他們常常忘記:在奮鬥的過程中卻也同時失去許多。問題是,那些所失去的,卻常是一個人在面對生死關頭時才會有所徹悟,但為時已晚,這就是典型「線型人生」的寫照。耶穌曾說:「人若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什麼益處呢?人還能拿什麼換生命呢?」

  一個極端「線型人生」的自我,只知依循著直線,賣力地往前衝。這種人經年累月籠罩在壓力漩渦裡,鎮日板著一副嚴謹、不可侵犯的面孔,為了達到目標經常熬夜,他們不惜犧牲身體的健康,甚至還以此自豪。其實,這種拼命的生存方式就是一種「上癮者」的症狀。沒有假日、沒有妥協、沒有改變,如此重複性的生活形態必然導致一個人喪失彈性、幽默與有趣的性靈,而周遭與他相處的人更常常因之成為無辜的情緒受害者。結果,這個上癮者,毀了身體,毀了親情,也毀了自己。

  悲哀的是,許多人都直到年老體弱或孤伶伶地躺在病床上時,才不得不檢視自己的人生。影片中,這位女教授便是在這種身心極端脆弱的情況下,特別回想起年輕時曾與一位年老女教授對話的場景:那天,她們談及有關生、死哲學觀點與詩詞時,她焦急地對教授說:「我必須趕快到圖書館尋找資料!」想不到這位慈祥、溫柔的老教授卻一臉正經地對她說:「不要回圖書館了,你是有智慧的,去玩罷!」

  可惜,當時她根本就沒聽進去,自然也無法領會老教授說「去玩罷」的深層意涵。她只知「尋找資料」,努力追求她的成就,當然也如願獲得了令人稱羨的學位,後來更成為頂尖的英國文學教授。她是成功了,可是除了學術以外呢?在瀕臨死亡時,她才發現自己實際上是一無所有。這便是典型「線型人生」的悲劇結局,奮力追求自我目標,卻常換來一場空。

缺乏人性關懷
  她擁有充分的專業自信,並以此自豪。成長的過程中,她只專注在學術上的探索,她嚴肅認真,沒時間耗費在人際親密的互動,她也不需要友誼與親情。她孤傲地沉浸在知識的象牙塔理。在她的字典裡,只有學術成就才是人生唯一的目的。她對自己嚴苛,也以同樣的標準要求別人,學生對她可以說是既愛又恨。

  有一次,一位學生對她說:「我家裡有事,可不可以遲交作業?」她竟滿臉肅然地脫口而出:「你祖母過世呃!」「你怎麼知道?」學生吃了一驚。想不到,她卻用嚴厲的口吻,狠狠地丟下那麼一句話:「你照規定交!」

  整個互動過程,讓我們看不見這位英國文學女教授因高深的文學素養所散發出的一絲人性關懷及支持。她外表是夠強悍,也非常現實,然而最大的反諷卻是,當她自己住院時,卻赤裸裸地顯露出她內在的驚慌與幼稚,甚至為了要引起護士的關愛、注意,竟然還偷壓點滴注射機,觸動警鈴。日常生活中或教學時,那些有關生、死的詩詞名句,她可以不加思索地朗朗上口,並帶入情感與聲韻,表面上似乎夠豁達、豪邁,但是在病床上,她卻說:「我害怕……我對自己沒有自信!」她所呈現的自我與原來的我判若兩人,這時候她已完全退化像個嬰孩。

  我們經常可以看見那些平素仗著權勢、財富或優越成就而狂妄、自大、欺凌他人的人,說穿了,這些都只不過是生活表象。當他們在罹患重病或面對生死關頭時,便再也無法掩飾那潛藏已久的不安與焦慮,他們迥異以往的種種退化表現方式,反而常常令旁邊的人感到驚愕、納悶,有的人還可能因之偷偷拍手,發洩一下過去所受的委屈。

回歸內在需求
  一個過於封閉、欠缺生命豐富體驗的自我,在心靈裡沒有甜美回憶,到人生的最後時刻,自然只有無盡的懊悔、憤恨;一個只知專注追求成就的自我,不知把握親情、好友的溫馨關係,在人生的最後時刻,勢必孑然一身。

  影片中,一位年輕的實習醫生一進病房後,對著那位罹患絕症的女病人說:「我曾經修過你的課,得到A-!」當醫生走後,這位教授不禁喃喃自語:「我真希望,當時我是給他A!」

  我們除了努力工作以外,還要在自己的工作中注入微笑與愛,因為微笑與愛是人類心靈深處的渴望。但要一味追求成功的人作這種「給予」,是何等的困難!住在病房中,她才開始面對生命中的孤寂與人際冷暖,而這些都是她以前毫不以為意的。當醫護人員到病房巡視時,那例行性的職業式互動,不論是「你好嗎?」「好」的簡短對話,她已經可以感受到所缺乏的那麼一點真誠、溫情,讓她深深體認到人性的淒涼與可悲,而這也正是她過去的自己。

  她發現,躺在病床上,就如一個展示的商品,任人觸摸、處置、宰割。有一次,一位年老的主治醫師帶著一群實習醫師走進病房,當著她的面毫無顧忌地討論她的病情,更讓她感慨萬千:「他們把我當作一本書在研究,我只不過是個工具罷了。」

  她感受到那一向自以為傲的英國文學教授頭銜被無情地踐踏著,作一個人的尊嚴已經蕩然無存了。她發現,年輕的醫生與年老的醫生完全一樣,只把病人當作學術研究的對象,卻不願意深入探索人性內在的需求,而自己生病以前不就是這樣嗎?

愛的連結
  沒有一個人可以單獨活在這個世界。每一個人都需要擁有足夠的支持力量,知道有人真誠的關心你,有人了解你的感受,有人肯定你,有人欣賞你,誠如社會心理學家佛洛姆一再強調:人與人之間需要擁有愛的連結,這是絕不可欠缺的。然而,許多人為了贏得更大的自我成就,卻輕忽這種基本需要,也沒有用心去培植溫暖的人際關係,等到遭逢危機、挫敗或生死關頭時,才感嘆存在的可悲。

  每天只要打開電視,便可看見兄弟為爭奪財富而翻臉、男女為情而兇殺(甚或自殺)、家庭暴力或兒女拋棄年老的父母等社會現象,如果深加探索的話,便可發現這些都逃離不了傳統制式教育與「線型人生」所建構出的狹窄生活模式,只有「佔有」與「掠奪」的性格,缺少了生命的豐富性與愛的體驗。至於猶太哲學家馬丁.布伯呼籲重視「我與你」與「我與它」兩者人際關係的不同,以及現代職場所強調的「團隊合作」那就更別談了。

  從協談工作來看,末期病人需要兩種「溫情的確認」:有最親密的人陪伴在旁,溫馨地握著自己的手;能在心裡清楚肯定,這一生不虛此行。

  有了這兩種「溫情的確認」,自然會使人擁有心靈的平靜與安詳。但是住院期間,除了那位黑人護士對這位教授展現人性化的關切外,竟然只有一位女老教授來訪,大部分的時間,她都是孤孤單單的一個人。不論是「外在的支持力量」或「內在的支持力量」都實在是太薄弱了,她的人生就是欠缺強而有力的「溫情的確認」:「愛的連結」(外在的支持力量)與「甜美的回憶」(內在的支持力量)。怪不得她在病房中自言自語:「時間徘徊著,如此沉重,如此短暫。」有時,甚至還無聊到背九九乘法,實在令人為之鼻酸。

  猶記得,那一生奉行「給予」的德蕾莎修女曾說:「透過愛的行動,我們(還有旁人)將因此而更為豐富。」(註)對我而言,這句話就像清晨漫步在陽光輕灑的小徑中,驚見嫩葉上那晶瑩剔透的小露珠,那麼的清新、悅目。
註:引自〈一條簡單的道路〉,立緒文化公司,頁26。
同作者相關文章:
活得更豐富 (第 86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86 期 「長老教會」這個品牌 (60-63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86期  2005年  2月 「長老教會」這個品牌 86
本期主題:「長老教會」這個品牌
發行日期:2005/2/10
編者的話
目錄s/
台灣教會界的7-11?!──淺論PCT的品牌與行銷
一個年輕教會的老堅持
長老教會的再出發?
營造宣教型的教會
學習型的教會——教會更新的新起步
從宣教師女兒到海外宣教師──蘇祐美師母(侯書德牧師娘)小傳
青春自殺「勿/誤」語?
親愛的,別自責
海洋兒女之歌——蘭嶼東清教會的社區宣教
【音樂宣教】乎?
長老教會的神學困境
家,躲風避浪的港灣?
台灣基督徒與兩岸和平
戰爭、軍購與台海安全
當死亡的恐懼籠罩
王惡到王屋
活得更豐富
北區大專學生工作五十週年建言──長青團契學生看大專工作
教會應作社會的良心——立委賴士葆看長老教會的政教關係
長老教會沒有聲音?──立委蕭美琴看長老教會的政教關係
為自己出征
搶救客家人的靈魂
日光少年營與我
我的黑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