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使者雜誌
簡介
雜誌閱讀
出版叢書
購買訂閱
廣告刊登
相關網站
聯絡我們

推文:Facebook plurk twitter
新使者雜誌 > 第98期 消逝的年代?──二二八之後的台灣
字級調整:

大專世界
東瀛紀行
關鍵字:
作者/Michael Servetus Tan (教會青年)
  去年(2006)8月3日,通過總會青年事工委員會的青年交流計畫,來到日本參加日本基督教團(UCCJ, United Christian Churches of Japan)的青年大會。如果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歷史不陌生,應該也會對這個日本基督教團有點印象。她是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為了方便日本政府管制宗教團體而奉令成立的,當年台灣的教會也曾奉命加入。另外,長老教會總會成立不久之後,也與日本基督教團簽署宣教協約,所以她一直是我們教會的宣教伙伴。

第一階段的家庭訪視(4-7日)
  8月4日,在簡單的歡迎禮拜後,搭乘火車,前往第一階段的寄宿家庭——日本基督教團東中國教區(鳥取、岡山)的岡山教會。來接風的是三位非常可愛又活力充沛的ladies:兒島太太、料治太太、入江小姐。這感覺非常不像是青年交流,可能負責家庭訪視的是日本基督教團婦女聯合會,也可能這是日本基督教團的現況。

  8月5日,會同被派往神戶的其他台灣青年一起前往廣島,而翌日正是廣島原爆六十一週年紀念。晚上,又回到岡山教會,參與他們的青年聚會。這間教會雖然是東中國教區第二大間教會,但青年只有三位,其中瀧川先生是重度癱瘓,高橋先生是個自閉症患者。瀧川的行動都需要婦女會和傳道師的幫忙,高橋則是全家都到齊,所以這個青年聚會,年齡層涵蓋得非常大。

  8月6日,主日禮拜後終於遇到會跟我們一同前往東京參加青年大會的第三號青年:平井小姐。在平井小姐的陪同下,我們被山口太太載到岡山信愛教會,再由該教會的宮川牧師帶去參觀號稱世界上最古老的公立學校:建於1666年的閑古學校。其實青年交流的目的不是要去觀光,不過也隱約地發現,對老一輩日本人的宣教困境是日本國族的認同感太強,不論是歷史或文化上的認同,基督教都是一個外來者。而年輕一輩的又有不同的宣教困境。

青年大會(7-9日)
  8月7日,早上六點半,料治太太就登門要帶我們去坐七點半的新幹線。而這次青年大會除了東京教區的青年外,只有來自東中國教區的平井小姐,以及來自北海教區的台灣宣教士Diuan,可見他們各教區之間的聯繫非常薄弱。原來日本基督教團是個合同教團,即底下有許多不同宗派的教會,在協調工作上格外困難,而且似乎只有東京教區有SCF(Student Christian Fellowship)的組織,所以比較難找到青年代表。

  才剛到東京的平井小姐竟然說第二天要回岡山,原因是她要回去開東中國教區的青年會議。話說東中國教區雖然涵蓋鳥取縣跟岡山縣,但也只有四十八間教會。而已經在工作的平井小姐,特地為了東京跟岡山的青年會議請幾天假。才高中畢業的她,說是因大學學費太貴,所以目前在遊樂園打工。一方面很感佩她的事奉,一方面也覺得東京教區外的青年事工實在非常艱難。

  8月8日,這兩天青年交流的想法很多,其中重要的有幾點:

1.日本教會青年似乎很訝異在台灣的大學中有許多基督教團契。東京的SCF目前只有在假期中有活動,一來因學生課業忙碌,二來學校當局嚴守政教分離的立場,不允許基督教社團的成立。一般學生只有就讀教會學校才有可能接觸教會。

2.初信的日本教會青年很難接受基督信仰中對於異教的非難,特別是許多初信者家裡都還堅守日本的傳統信仰:祖先崇拜、神道、佛教的多元主義。因此在對日本的宣教策略上,若要藉貶抑傳統信仰的價值來標榜基督信仰,是行不通的。

3.在時代變遷下,日本教會青年面對的挑戰是外人難以想像的,特別是如果沒有同信的教會青年相扶持、鼓勵,或是教會牧長的適時輔導、陪談,他們很容易就會跌倒、離開教會和信仰。而目前日本的基督宗教信仰者(包括天主教)大約只佔人口數的0.8%,而日本基督教團更只佔0.2%,真是處境艱難。

  8月9日,與日本教會青年一起籌備禮拜,是很有趣的經驗,特別是台灣的教會青年近年來受到韓國、新加坡、美國敬拜讚美風氣的影響,連帶會覺得日本教會的氣氛很沈悶。然而日本教會也不全然是一灘死水,他們是有選擇性的吸收。例如,台灣近年來才開始推廣的法國泰澤靈修方式,在日本通行的聖詩中已有不少首泰澤曲目。長老教會出版的《世紀新聖詩》雖然也有泰澤曲目,但很少教會使用。所以與其說日本教會沒有在更新,倒不如說台灣教會所盛行的敬拜讚美,在日本是行不通的。

第二階段家庭訪視(9-11日)
  第二階段的家庭訪視在神奈川,家長山口先生是一家香水公司品質保證部部長。家裡只剩他跟太太,不過今天女兒會回來,所以有年輕人的時間。他是家中唯一的基督徒,似乎暗示跟他家人談話不要太宗教性。而在所謂「年輕人的時間」中,意外聊到日本憲法第九條的修改,發現日本年輕人有種很簡單的邏輯,成立軍隊擁有交戰權(自衛隊與軍隊的差別就是自衛隊放棄交戰權)就是等同於開戰,開戰就是等同於屍橫遍野、血流成河。

  8月10日,發現連作夢都在講日語了。今天山口先生帶我去看有將近一千年歷史的鎌倉古寺。這似乎是個日本基督徒的文化困境:要介紹日本必然脫離不了佛教、神道,可是偏偏基督教似乎又是要擺脫這兩者。而最後這個晚上,山口先生邀請我一起跪在床前晚禱,我非常感動,也許這是他在家中一直想做而沒辦法做的,我這個基督徒的到訪看來對他意義重大。

  8月11日,山口先生在把我帶到橫濱車站交給婦女連合會的杉森小姐之前,帶我去坐觀覽車(摩天輪),鳥瞰橫濱港,然後講起黑船事件:1853年,培里(Matthew Calbraith Perry)將軍,率領軍艦挺進江戶灣(東京灣)的橫濱,要求開港。之後,來到橫濱指路教會,據說這是日本最早的教會,建於1874年,是日本政府終於允許公開傳教的次一年,而看其宣教士James Curtis Hepburn的醫療工作是從1861年開始,顯然是在黑船事件後挾著船堅砲利而來。

  橫濱指路教會是很古色古香的教會,更難能可貴的是,為了傳播基督教,他們在週間有開放教會供人參觀,並且有值班的教會同工可以提供介紹的服務。山口先生帶我來到禮拜堂,又是帶我做禱告,心裡真是非常激動。我又想到在第一階段家庭訪視中岡山教會的兒島太太跟山口太太對一個重度癱瘓、一個自閉症的青年真是非常溫柔體貼,還有熱情招呼我們的料治太太,這些都是很有馨香之氣的基督徒,但是為什麼基督教在日本會傳播不開呢?

派遣禮拜和離別(11-12日)
  離開山口先生後,來到千葉本町教會參加最後的派遣禮拜,這裡又發現一個台灣教會與日本教會最不一樣的地方,台灣教會通常在禮拜完後的默禱通常很短,有些會友甚至會趕在牧師抵達教會門口之前就離開了,比較有禮貌的教會是牧師帶著司會及聖歌隊離開之後,會眾隨著聖歌隊離開;而日本教會卻是更禮貌,默禱要直到殿樂結束,我覺得這是日本教會非常敬虔的地方,值得學習。

  8月12日,因為班機是晚上七點,早上台灣青年自己開了檢討會之後,與日本青年有個簡單的禱告會,之後便是短暫的自由時間。我跟青年幹事伊誕傳道則跟著一個日本青年去喝下午茶,意外發現竟然有賣台灣的凍頂烏龍、文山包種跟東方美人。聊天中意外發現,在日本的學制中暑假並不是最長的假期,只有一個月,而且在這個暑假除了這個青年大會之外,東京SCF還有另外一個營會要動員,可說非常辛苦。日本最長的假期其實是春假,有一個月半將近兩個月的時間,而且跟台灣的春假重疊,這是將來台日青年交流,特別是邀請日本青年來台時,值得考量的地方。

總感想
  個人檢討心得:因為學校課業的關係,沒有什麼時間重新複習日文,而出發前幾分鐘,要交給老師的進度才剛脫手,所以之前大老遠從觀光局拿到的資料忘記帶,後來跟台灣青年拿的其他台灣導覽資料也忘記分,整個就是一個恍神。

  給總會的建議:應向全教會邀請選出具代表性的青年;總會也要思考,要跟人家交流什麼,再選派怎樣的代表。而各青年代表英文至少要有全民英檢中或中高級程度,若派往日本,則日語檢定至少要有三或四級的程度。若語言不通,很難交流到什麼深層的東西。

  給下屆交流團的建議:心態的問題很重要。去是要交流,而不是去指導對方或觀光購物。另外,請隨時察言觀色,日本人對時間要求很嚴謹。還有除了準備訪視家庭的大禮之外,還可以準備多一點小禮。日本人很重視美感,所以台灣風景明信片是不錯的小禮物。

  給日本人的建議:也許不必把今年的青年大會成敗放在心上。倒是東京教區SCF的事工值得期待,特別是在學期中基督徒學生在信仰中的互勉,甚至是在主內互為肢體、合一的溫馨,能夠吸引學校裡其他的未信者。日本到台灣的旅費很便宜,所以請常來參觀台灣教會。
同作者相關文章:
東瀛紀行 (第 98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98 期 消逝的年代?──二二八之後的台灣 (77-77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98期  2007年  2月 消逝的年代?──二二八之後的台灣 98
本期主題:消逝的年代?──二二八之後的台灣
發行日期:2007/2/10
六十年!二二八結束了嗎?
目錄s/
二二八後的台灣
二二八事件之後社會關懷的興起
二二八之後原住民與漢人之間關係的變化
長老教會與二二八──記二二八六十週年
在一個新時代耕耘台灣文學——一個創作者的看法
喚醒土地的古老智慧
新興教會的創設者——廖得牧師
秀才網路前,能買天下物
遇見〈彌賽亞〉
從黃牧師到乎乎姆牧師
十字鹽燈、基督信仰與企業經營
我的雙核心信仰
如果我有一支萬能遙控器——電影〈命運好好玩〉觀後感
〈奇妙的禮物〉前傳
歷史,認同與願景──從以色列人談起
理智與情感的橋樑——聚會中的音樂
憑什麼愛上你?!
WTO有多遠?
讓愛走出去
神研班的故事
東瀛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