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使者雜誌
簡介
雜誌閱讀
出版叢書
購買訂閱
廣告刊登
相關網站
聯絡我們

推文:Facebook plurk twitter
新使者雜誌 > 第120期 牛糞與咖啡----全球化時代的經濟公義
字級調整:

神學淺說
土地「利益」傷害自然之母 ——小農在新自由主義下的掙扎
新自由主義者試圖把有形的事物儘可能神化(包含金融市場),而這樣的行為根據聖經「創造」的論述而言其實是一種罪
關鍵字:新自由主義  小農  現代化  綠色革命  聖經 
作者/周勉( M.P. Joseph) (台南神學院和長榮大學合聘教授)
翻譯/潘虹伃 (南台科大研究生)

* 新自由主義者試圖把有形的事物儘可能神化(包含金融市場),而這樣的行為根據聖經「創造」的論述而言其實是一種罪。 

苗栗大埔農民聚集在台北總統府前示威,主要訴求是為了表達農民反對政府在大埔興建科學園區;同時突顯出農民們在全球化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下的困境。政府奪取並破壞即將收成的農地,為工業區整地開路;苗粟縣境及大埔的農人們了解到:為了政府的發展計畫,他們的生存權被迫犧牲。在這個以政府與工業廠房擁有者所主導的事件裡,農人們在國家經濟中所是否仍擁有存活的空間?抑或邁向現代化國家的過程中,農人必然是「犧牲品」?這些疑問是以新自由主義治國、拒絕傾聽民怨的馬英九總統所不願回答的。農人沒有經濟上的權力,連帶也沒有政治影響力、。 

大埔事件並非單一個案,在印度西孟加拉省的農迪格拉姆(Nandigram)與辛吉爾(Singur)的農民也陷入全球化難以數計的類似困境裡面。殖民時代人民在「土地徵收條例」(1894)之下,被槍之脅迫交出土地,供給塔塔集團(Tatas)蓋超級大工廠生產汽車、配合全球市場的銷售。在農迪格拉姆則有印尼化學工廠來設廠。這些地方由國家警察封鎖與控管,而被剝奪土地的村民同時也被歷史所遺忘。僅少數村民可變成塔塔集團以及跨國化學工廠的僱傭勞動者,他們的故事將被新自由主義傳媒用來大肆誇耀全球化資本主義的成功。 

全世界的小農社群現正經歷一個「去小農化」的過程。在1960年末至1970年初期,「去農民化」是非洲小農們所遭遇的問題。「去農民化」架構下,全面開發的意識型態以「進口替代」(譯註:發展中國家鼓勵國內生產以取代進口貨物的政策)重擊農業經濟。到了1980 年代中期,發展出「去小農化」這個更加真實描述出小農們處境的詞語。有研究檢驗並確認農民們在「去小農化」之下政治經濟地位的轉變。這些研究具體聚焦在像1970到1980年之間,墨西哥國內種植玉米的農夫們經濟變化情形。世貿組織章程設定了全球農業經濟的命運;「去小農化」的調查適切指出消失的小農成為農業生產中很嚴重的現象;例如1994年至2000年期間,菲律賓約有270萬小農失去與農業經濟的連結而遷移至城市或其它國家謀生。 

※小農是公民社會的異類?

數不清的理由致使全球南方的「反小農化」情況愈演愈烈。 譬如我們親眼目睹的苗栗大埔事件,正是以發展或現代化的名目變更農業用地成為工業區、促使小農社區消失的最重要的案例之一。這樣的過程加劇一個迷思:小農代表著缺乏文明而進步的工業社會成為公民社會的典範。因為現代化遵行目的論(所有事物的發展都為了達成某些目的),這些小農被描述成是處於「傳統」這麼一個對立的位置,所以不見容於現代社會架構;並且他們是一個為了實行現代化、烏托邦與公民社會而必須被淘汰的階級。這樣的論點影響公共意識,鼓勵人們貶低小農社區。小農社區好比團結的現代文明社會當中的害群之馬。因此公民社會對他們為生存所做的掙扎無動於衷。在某些情況下,公民社會的訴求不利於小農組織。所謂「現代社會」就是等同於鼓勵農民否認自身的處境與忽視他們的文化。現代化的描述累積為道德責任。由於繁榮興旺等於是好生活,所以任何手段達成的繁榮都在道義上被合理化。按照這個邏輯,窮人沒有累積財富的能力正是一種跌進永恆詛咒與地獄裡的原罪。現代社會迷信「累積」。在這個邏輯下,製造生產的速度要更快而且要有盈餘;如果不是這麼做,那便是可憎之事。這意味著小農的論述是社會範疇中的「異類」;他們的軀體與存在的概念不能被追求增長的現代化所接受。 

※世界貿易組織(WTO)章程與小農營生 

世貿組織的規則裡有現代工業社會追求營收是符合道德的迷思。世貿組織因此推行了很多措施用以確保每個國家的私人產業都能優先發展。但這並不意味人類社會就該放棄糧食產業,因為糧食生產是每個人類社會得以延續命脈的根本。世貿組織提出的補救辦法是鼓勵少數跨國農業公司壟斷控制、用任何方法排擠小農的農業生產,這樣的情況正在現今的體系裡出現。大約80%糧食生產和分配,已由5或6個來自西方國家的大型農業公司所控制。 

此外為確保小農被消滅,世貿組織強迫那些支持世界各地小農社區的國家收回對小農的公開協助或撒銷國家對小農的援助。儘管小農社區通過辛勤勞動帶來廉價食物且產品價格大多低於成本,世貿組織規則仍拒這些扮演國家經濟要角與社會重要支柱的小農於大門外。這是簡單不過的事實,小農社區供應並支撐工業城市和世界各地城市的發展,但工業革命也把債務留給農民。由於農民的生產和供應廉價食品,城市居民不會困擾著糧食來源且有財力加入新的生產領域。許多國家分別在極度剝削和統治後重整他們政治經濟,以確保小農社區繼續以生產糧食為單一目標,並以此支持工業城市中心的運作。然而世貿組織制度拒絕接受小農,從而鼓勵國家撤出一切對小農提供的社會支持。       

※綠色革命的迷思

 

綠色革命對農村的農人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綠色革命的進程加快;私有的生物科技與種子落在少數公司手中。小農們體會到自己在農業經濟中所佔的份量其實相當有限。印度Andhra省的種子價格急劇攀升正是一個例子。過去安得拉傳統小農購買國營單位的種苗耕種,不過在2003年迫於國際貨幣供應的準則設立國際貨幣基金會(IMF)與世界貿易組織(WTO)之後,政府關閉14個安得拉省的國營種子發展公司(一共有24間)。這些國營公司被跨國農業集團(如嘉吉與孟山都)取代。結果種子價格在1991年和2005年間上漲 1428%。而2005年基因改良品種出售的價格較1991年的平均價格高出3555%。可以說多數印度農民的自殺並非偶然。

美國政府命名的PL480和其他類似的糧食援助方案對當地農產品開始發生轉變。1951年迄今由於美國的政策,全球第三世界國家的政府被迫接受來自美國生產的廉價糧食。因為美國聯邦政府挹注資金補貼出口,所以美國農民能生產的大量廉價糧食傾銷到世界各地, 1965年印度進口的小麥超過80%的小麥藉美國政府全力資助的糧食援助計畫進口。由於美國以傾銷廉價穀物來控制糧食市場。所以該國製造商蠱惑第三世界農民放棄糧食生產,改種植其它主要經濟作物。 

第三世界已經停止生產可以自給自足的基本糧食、同時也不再有多餘的糧作。他們開始生產北方國家消費者的奢侈品, 比如鮮花、香草豆、可可豆與其它高經濟農作。然而,這些奢侈品的價格是在同情買家,而不是同情生產的農人。第三世界的生產者無法控制市場,此外他們總是在維持生計水準與滿足西方客戶的要求之間掙扎。 

※世貿補貼的道德崩盤

近年來世貿組織規則從南到北加快了食品出口的進程。儘管世貿組織的某部份對自由進口做出強制規定,但在農業補貼方面,世貿組織體制同時也表現出兩種不同的道德尺度。一方面阻止第三世界國家公開對本國小農補貼,世貿組織卻允許富裕北半球的跨國企業農民得到巨額津貼。這種雙重標準的道德管理,國際金融機構協助的企業讓這些農作物低於實際的成本價,同時降低全球農糧作物的價格多達57%。棉花農的案件可以解釋這個新的局勢。2001年美國有2萬5千個棉花農獲得約39億美元的資助金,用於生產市價只有30億美元的農作;這類對企業農民的補貼加強控制了全球農產品市場的機制。 

世貿組織對企業農民補貼增加之際,卻限縮任何第三世界國家對中小型農民的協助。例如,威斯敏斯特公爵擁有1,200頭乳牛可以得到每年35萬英鎊補助款。因為歐盟(EU)每日補貼歐洲酪農一頭乳牛2.7美元;而世界上約有30億人口每日所得不到2美元;明顯低於歐洲人每天支付在一頭乳牛身上的補助金。 

人為操作糧食輸入市場的價格對世界各地小農造成破壞性的衝擊。印尼加入世貿組織之前曾被評為前10名的稻米出口國。參加該組織三年後卻在1998年成為全球最大稻米進口國。 

世貿組織出現後的這幾年,該組織的制度重畫了農業生產的版圖。根據美國國外農業服務部門的報告:「美國出口的肉類、玉米、小麥、烘焙產品、水果蔬菜比起輸出的鋼鐵、化妝品、煤礦、機動船、家用電器還要多。」結果第三世界國家失去生產能力,他們現在對世界而言是多餘的。簡而言之,上述的過程就被稱為「去小農化」。 

※小農與新自由主義全球化 

建構新自由主義意識型態合理反小農化的過程中,有個曾被經常使用的詞語用來解釋金錢在其中扮演的角色:金錢至上主義(money-theism),一種金錢的規則。在一神論的社會裡上帝是一個賦予權威統治的角色。而在金錢至上主義中所有的權力和影響力被金錢與資本所代替。在當前的雇佣程序中可以看到對資金增加的渴求不斷擴大。墨西哥Chiapas省的查帕提斯(Zapatista)農民運動家Maros曾指出: 新自由主義企圖把世界變成一個大商場,他們在這裡可以買到印第安人、婦女、兒童、移民、工人,甚至買得到一整個墨西哥。 

全球化是自由主義建構出的唯一迷思。有兩個新自由主義下產生的例子可以說明。第一、大企業與虛擬控管來控制全球生產的模式以取代中小型工農業的供應商;這些大公司壟斷供銷市場並且消滅小供應商。第二、大企業開始得到跨國融資之際亦免除自己的社會責任並且逐步擴張事業版圖。 

上漲的證券與股票市場和成長的跨國大企業有唇齒相依的關係。經濟學課本裡的證券與股票是集合儲蓄以投資更多的生產。不過實際的情況很少是如此,資本市場現在有不同的運作模式。資本在市場流通很少實際支持產品與貿易。據估計幾乎只有2%以生產銷售、服務為主的流動資本在全球金融市場流通。投機資金在世界各地快速流動,目的不外乎是為了增值。投機市場的資本與金錢很快地在這樣炒作行為下累積價值。 

※「無中生有」的創造 

該怎麼證明單從投機市場所獲得的財富是正當與道德的?農人與勞工沒<

同作者相關文章:
土地「利益」傷害自然之母 ——小農在新自由主義下的掙扎 (第 120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120 期 牛糞與咖啡----全球化時代的經濟公義 (27-31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120期  2010年  10月 牛糞與咖啡----全球化時代的經濟公義 120
本期主題:牛糞與咖啡----全球化時代的經濟公義
發行日期:2010/10/10
牛糞與咖啡──全球化時代的經濟公義
一場信念與財富的寧靜革命
從一杯咖啡實現經濟正義
范達娜 .席娃博士的牛糞傳奇
油菜花田背後——農業結構與糧食安全
菲律賓農民哀歌
土地「利益」傷害自然之母 ——小農在新自由主義下的掙扎
不用問漁人——曠野裡的林宗義
延續平埔巴宰文化的鯉魚潭教會
幻視的隱喻──鄭建昌的大塊筆意
在正義與生存間找立足點——淺談「普世改革宗教會聯盟」(World Communion of Reformed Churches, WCRC)
ECFA與經貿自由化問題
看!十字架上的凶犯
破碎
“chhi-chha?k” kap阮理解e意思無仝 
記得我們的飢餓與掙扎 —— 2010年TSCM參加感想
遇見祢--教育生活體驗營心得
你知道你很特別嗎?
信仰與友情
教會對同性戀者應有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