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使者雜誌
簡介
雜誌閱讀
出版叢書
購買訂閱
廣告刊登
相關網站
聯絡我們

推文:Facebook plurk twitter
新使者雜誌 > 第48期 台灣人的心靈寄託
字級調整:

讀者來函
木笛、信仰、分享生命
關鍵字:
作者/張泰謙 (現為新竹聖經學院事工系三年級學生。)
  笛友         
  是一種優美的旋律,是一種心情的寫照。
  是一種音樂的詮釋,是一種山中的回音。
  當你憂傷難過時,它會幫你度過。
  是一種牧童的朋友,是一種快樂的心情。
  是一種空中的雀鳥,是一種輕快的腳步。
  當你平安喜樂時,你會與它分享。

  是否想過人生的喜怒哀樂?是否見過人生的悲歡離合?當心情起落時,有沒有「朋友」幫你表達心中的情境?雖然它只是小小而又看不起眼的「黑甘蔗」,卻是讓音樂家在舞台上演出成功的「幕後英雄」。它不單是樂器,更是我們最真實的朋友——木笛。

  從最初的Si、La、Sol,到現在的四部笛子。從開始的「瑪莉有隻小綿羊」,到海頓的「驚愕交響曲」。這樣的改變,經過了八年多的時間,不知盡了多少的努力,不知用了多少的心血,使我在音樂上有了一點小小的成就。雖然課業比不上別人,但是說到了音樂和木笛,卻可以與人分享一些在音樂上我所學習到的經驗,這不是「臭屁」,而是一種「生命的分享」。或許在別人看來,木笛只是一種小學生的玩具,但是在我看來,卻是一種永遠都學不完的樂器。木笛不只是吹一吹就可以,它還包括了指法的運用、氣的力道、一首曲子的詮釋、節奏……等。光是這些,就讓人學都學不完,如果讓人對木笛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就不會將這隻說長不長、說短不短,還會發出聲音的東西,視為「小學生的玩具」。

  木笛,它開啟了我對音樂的興趣與喜好,也開啟了我對信仰的認識,或許有人會問:音樂與信仰有關係嗎?我會告訴他,有關係。因為在學習木笛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看見牧師及師母的付出,牧師告訴我們人在一生中,就是要與人分享生命,這不是說要把自己的生命給別人,而是將自己的快樂或一生所學的,來與別人分享,讓別人多了解一些生命的意義。在學習木笛的過程中,我們也可以看到師母只問付出不問收穫的信仰精神,很多人笑牧師,師母怎麼那麼笨,有那麼好的條件,為什麼不去賺錢,可是牧師、師母都只會說:「這是自己與上帝的關係,雖然做沒錢的『生意』,但是生命過得非常平安、喜樂,這不就是生活的樂趣嗎?」

  一對信仰那麼堅定、那麼喜樂的夫妻,他們單單只靠著上帝的恩典,就能與上帝和人分享生命,是不是我們也該開始學習分享上帝的愛,並以老師的付出、喜樂及堅定的信仰,來與人一起「分享生命」。你說是嗎?

南庄教會牧師案:
  張泰謙目前就讀於新竹聖經學院事工系二年級,他從小學五年級就參加木笛班,高中畢業投考神學院時遭受家人強力反對(目前尚未受洗),但聖靈為其開路,終得進入聖經學院學習,他是木笛班第一位就讀神學院的學生。
同作者相關文章:
木笛、信仰、分享生命 (第 48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48 期 台灣人的心靈寄託 (71-72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48期  1998年  10月 台灣人的心靈寄託 48
本期主題:台灣人的心靈寄託
發行日期:1998/10/10
目錄s/
耶和華賞賜也收回
探究悲情民族的焦慮不安
台灣人心靈的寄託——一個神學的反省
心靈寄託中的人際網絡
消費流行文化之認同及其反省
浸身於有意義的工作
台灣人的宗教心靈如何寄託?——一個方法論上的初步介紹
當紀念「她」的腳蹤─Truku族的信仰英「雌」Kumu-Lowsing(周玉葉)
遊學人生‧人生遊學
雅歌——婚禮實用篇
畫在東西交錯的時空裡
何謂獻身?
給在海外孤單寂寞的你——網路上的致命吸引力
先知之謎
乘著音樂的翅膀傳福音──李瑞雄長老
主恩說不盡
教會狂想曲
教會與大專青年——過去、現在、未來
大專事工的定位與功能
大專生所期待的教會 
木笛、信仰、分享生命
似曾相識的愛情——回應「寫給在海外寂寞孤單的你——放風箏的女孩」一文
0與1之間
走訪瑟基克部落──1998原住民文化見習營札記
從福爾摩沙到惡魔島——看戰後台灣的環保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