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使者雜誌
簡介
雜誌閱讀
出版叢書
購買訂閱
廣告刊登
相關網站
聯絡我們

推文:Facebook plurk twitter
新使者雜誌 > 第71期 「特會」之探討
字級調整:

厝邊頭尾
霧峰關懷站的社區工作
關鍵字:
作者/張仲志 (霧峰關懷站主任)
※ 天搖地動921
  天搖地動的921,曾經是台灣人心中的痛。前些日子,開車經過連結旱溪兩旁,台中與太平市的陸橋,突然,車子動了起來,前後搖晃的讓人不經想起『地震』。差點兒從車上跳下來,還好綠燈亮起,才沒鬧笑話!原來,車子之所以動,是因為橋樑設計的關係,適度的震盪,減輕了大小車輛經過橋樑時,帶來的損耗。就是這樣,每一個重建區居民的心聲。平靜的大地,只要一稍稍搖晃,準可以看見路上衝出一群群的人,交頭接耳,面有愁容的喊『地震』……

  記憶中,地震過後,電視畫面出現如戰亂般的景象。哀嚎聲、哀傷詢問的居民、努力救災的阿兵哥、焦頭爛額的政府官員……除了『混亂』,實在無法形容。第一次,電視媒體無時無刻直播社會各界對震災的關心,卻讓人不埋怨是高科技產物(SNG連線)所帶動的媒體戰爭。

  守候在畫面前,為災區擔心、禱告、祈福,儼然成了當時所有台灣人共同的使命與生活重心,然而上帝的愛,在患難中更是彰顯開來。長老教會總會也在最短的時間內,利用教會在地的優勢,一方面協助受災教會救援,另一方面成為在地社區的物資支援與心靈安慰站。看著霧峰教會震災後第一次主日崇拜的照片,會友們嚴肅卻堅定的表情,這就是上帝的愛,安慰著面對哀痛的人吧!平靜的的景象,彷彿訴說著『 神,就是慈悲的父,賜各樣安慰的 神』。

※ 霧峰,阿罩霧
  霧峰,舊名『阿罩霧』,正如舊名台語發音的意思,這是個原本常常因起霧,而朦朧美麗的鄉鎮。921震災,並沒有因為這兒美麗的景緻,而停止毀壞的魔爪,震災後,美麗的山嵐失去蒼翠的色澤,整齊的街道也像年華老去的阿伯,多了許多曲曲折折的皺折。『921隔天,照常騎車上班的我,看見市區凌亂的景象,房子倒了,路塌了,到處是砂石、灰塵。抬頭望見,大樓慵懶的躺在路中間!我繞過其中一棟睡在地上的樓房,抵達診所前,卻驚見診所的招牌,不知什麼時候,竟跟我一般高了!』『教會的空地,成了物資堆放的地方,團契青年、婦女為了協助災民領取物資,牧師為了安慰心靈受創的人,來來往往在教會裡忙碌著。教會突然空前絕後的熱鬧。』『我們就在禮拜堂前的空地,搭起帳棚席地而睡;半夜一有動靜,總是用最快的速度,衝出溫暖的被子……』。告訴我這些事的會友,說話時還有著淡淡的哀傷與憂鬱;這時霧峰921社區重建關懷站,已駐足在霧峰教會半年多了!

  為了協助社區早日完成心靈重建工作,霧峰教會向總會申請成立社區重建關懷站。99年12月,霧峰921社區重建關懷站正式成立,開啟霧峰在地的社區心靈重建事工。初期,關懷站利用音樂會與大型戶外活動,和社區居民接觸,同時藉此帶著居民暫時忘懷震災的傷痛。教會的會友盡心盡力的服事,協助不少人放開心胸,面對災難,但暫時的忘記,並不能使居民心靈獲得永久的釋放,為此,霧峰教會與關懷站開始思考如何減輕居民的傷痛,並向社區開放教會的大門,『假日兒童營』因此而生。2000年寒假,為了讓更多居民因著教會的大門開放而受惠,關懷站和霧峰教會開始在假日舉辦兒童營會,運用教會會友長期在主日學服事的訓練及經驗,及社區內有共同服務意識的居民,假日兒童營的舉辦十分順利。兒童營在2001年中,順利轉型至教會社區主日學中繼續舉辦,至今,營會也已經服務了超過600名小朋友。

  此外,為了更深入社區與居民同在,小學的弱勢學童服務、中學的青少年兩性團體以及大家耳熟能詳的得勝者課程,都是霧峰教會與關懷站一同努力的社區事工。在社會各界關心不斷的老人工作方面,我們的『弱勢老人送餐服務』更是為鄉內數十位生活匱乏的老人家,點起一盞生活的希望之燈,這是霧峰教會與關懷站這些日子的努力。

  霧峰關懷站努力成為教會與社區的橋樑,而霧峰教會盡力提供及開放教會的資源。很難說誰的功勞大過於誰!這都是上帝的恩賜啊!在上帝告訴我們祂已經勝了世界的時候,彷彿像是宣告,我們的信靠是祝福滿滿、平安滿滿的。而霧峰教會正藉由921震災這樣的巨變,與社區關懷站的成立,向左鄰右舍宣告著『信,就必看見神的榮耀』!

※ 假日兒童營會
  像大部分的教會一樣,一開始的社區工作,總是戰戰兢兢的,霧峰教會與關懷站,除了得面對921災變這樣的難關外,面對社區一樣有著擔心被拒絕的情形。剛剛進站時,教會會友仍有部分沉浸在921的傷痛中,但更多的是和關懷站一同思考社區事工的弟兄姊妹。

  還記得第一次舉辦假日兒童營會,那是酷熱、沒有風的一個下午;同坐討論營會籌備的同工群中,只認識一位同工,霧峰教會陳榮爝牧師。其餘那些叫不出名字的弟兄姊妹,沒有人因為活動主辦人不認識他們,而拒絕服事;雖然往後的日子裡,我們已成為服事上的最佳團隊拍檔,而我卻仍記得當初大家的熱情。

  就像兒童營舉辦到第三期時,教會主日學開始思考將營會與週日的主日學一同轉型,成為每週一次的社區主日學活動,霧峰教會為社區居民所想的,就是這樣周到。希望能為社區盡一份照顧小朋友的心力,讓家長有更多時間從事家園重建的工作。

  最近,教會青年團契也開始在聚會中,加入『社區關懷』的議題,安排社區服務或是社會福利機構的參觀,讓更多的教會青年認識社區工作的重要,兩年多的努力,關懷站與霧峰教會合作推展社區事工的過程,真是結結實實的走了一遭。

  回顧當初面對社區的擔心,害怕居民對教會的刻板印象會造成的阻礙。及至現在,只要教會活動招生的海報一公佈,詢問電話就源源不斷。為此我開始感謝上帝,謝謝921震災的發生。是這樣的!愛我們的上帝,正透過社區重建的過程,提醒著我們人類該盡好管理地球的責任,也提醒著這個冷漠的世界,人與人之間仍存在的溫暖情誼;而我也在重建工作中,看見霧峰教會一步步,扎扎實實的走入社區。

  不是霧峰人的我,921半年後,風塵僕僕的自後山一處安靜地城鎮來到這兒,近七百個日子以來,真實經歷上帝阿爸對霧峰地區的美麗應許。想起離開後山時,連住的地方都沒有,就提著一個包包就來到霧峰,那樣的勇敢與堅定,還是生平第一次!放心,是因為知道這是上帝帶領的方向。到霧峰教會報到時,牧師已經為我預備一個暫時棲身的地方,而那間教會的牧者,正朝我離開的小鎮前進。1200間長老教會的台灣,上帝用兩地的羊兒互換,告訴外來的我,放心的跟隨,我相信,曾經和關懷站一同努力的弟兄姊妹,一定也跟我一樣,聽過這句來自上帝的話語。『你出你入,耶和華要保護你,從今時直到永遠』!
同作者相關文章:
霧峰關懷站的社區工作 (第 71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71 期 「特會」之探討 (53-56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71期  2002年  8月 「特會」之探討 71
本期主題:「特會」之探討
發行日期:2002/8/10
目錄s/
夜色s/
編者的話
綜論篇-特會風雲知多少?
對「特會」的神學反省
理論篇---醫治特會
現象篇---為什麼信徒喜歡參加特會
現象篇---是「特惠」或是「特會」?
體驗篇---特別的聚會 特別的恩典
體驗篇---我為什麼不喜歡參加醫治特會
台灣音樂教育家—陳泗治牧師
睜開你的眼睛──淺論MDMA搖頭丸
宗教建築也可以不一樣 --- 東湖基督長老教會的見證
霧峰關懷站的社區工作
基督徒的被提
從父職談牧職
圖像崇拜是偶像崇拜嗎?
陽光下的我
從泰雅人觀點看自然生態的內在價值
當用心靈與誠實敬拜祂--一個老農的信仰體會
台東,我的毘努伊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