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使者雜誌
簡介
雜誌閱讀
出版叢書
購買訂閱
廣告刊登
相關網站
聯絡我們

推文:Facebook plurk twitter
新使者雜誌 > 第93期 異鄉人在台灣
字級調整:

潮流.脈動
耶穌疼我,我知道!——我的國外義工生涯
關鍵字:
作者/吳雅瀅 (長庚大學工業設計所一年級)
  嗨!我是雅瀅,在2004到2005年,透過台灣ICYE(International Cultural Youth Exchange,國際青年文化交流協會)甄選,到德國參與國際青年文化交流一年。回國後,就讀長庚大學工業設計所一年級。

提著簡單行李出發
  提著簡單的行李,就這樣搭上飛機,在德國的日子,每天都期待著新鮮事,即使是路邊、牆邊長出一朵小菊花,都會趕快拿起相機把它的美照下來,珍惜著每一天的陽光,欣賞第一次下的雪,喝第一口的德國啤酒……;沒有電腦,沒有電話,沒有電視,沒有收音機,沒有摩拖車,只有一部傳統相機和一隻朋友送我的MP3隨身碟,在我的袋子裡,簡單的生活讓我在信仰上看見上帝的恩典,在每個人、事、物上,這樣單純的生活,讓我愈能緊緊的依靠上帝而活,愈能與上帝交心體會他給的一切。

  德國ICYE告訴我,我即將報到的工作地點是一個新的工作單位,位於南部Stuttgart郊外的一個村子,叫做Winnenden,之前沒有交換青年,所以德國ICYE要我「好好加油」。沒有資料可以參考,這個工作地點並不符合我之前的期待,既不是在北部,也不是在幼稚園,然後我又不住在寄宿家庭,突然,我心中有聲音跟我說:「出發吧!」工作地點在哪兒,就到那兒。

  就這樣,我帶著既興奮又緊張的心情,拿著我的行李,從柏林坐了八個小時的火車到了Stuttgart。我必須從第五月台到第十五月台,轉搭另一班火車到Winnenden,而這段轉換月台的時間只有七分鐘。在此提供大家一個經驗法則,就是不要帶太重的行李。感謝上帝他安排了一位曾經去過台灣的傳教士,幫我把行李抬上火車,所以我趕上了這班火車。

  到了Winnenden,我的同事來接我,是兩位很帥的男生,一個年齡和我一樣,另一個年紀稍長,對我來說,這真是一個很不錯的獎勵,因為我提著沉重的行李,跑了十個月台,真是要命。

整個中心只有我一個亞洲人
  我的工作機構叫做Paulinenpflege Winnenden,Paulinen是很久以前當地的一個女王名字,她把地捐給傳教士而成立照護中心,pflege則是「照顧」的意思。

  這個機構光是工作人員就有一千多人,還有將近三千個需要照顧的人住在這裡,有的是身心障礙者,像是聽障、視障、智能不足、腦性麻痺、精神病,或是弱勢族群,像是老人、孤兒、年輕人,還有來自問題家庭的小孩,因為家人無法照顧而送他們到這裡。

  這裡有工廠、農場、兩間學校(智能不足及聽障生)、教堂、醫院、宿舍、餐廳,Paulinenpflege的照顧區域真的很大,從Stuttgart到Backnrng差不多有八到九個小鎮,幾乎每一個地方都有設置照顧中心。安置在Backnrng的人大多是精神病患,但他們受到相當友善的照顧,讓我感觸良多的是,這裡的居民和他們和平相處,沒有任何的排擠。同時這裡也有設置一些工廠,是提供一些人工作,然後得到薪水,農場也是自給自足。

  由於整個中心只有我一個亞洲人,所以很好認,也發生一些有趣的小插曲,有一次我的腳踏車不見了,半天不到全照護中心都接到消息,所以遇到我的人都會安慰我,並會問我找到沒,所以一天下來會有N個人問候你,不過更有趣的是不到三天車子就回來了,警察找到的,同事跟我說,正常情況下是很難找回來的,也許整個村子團結力量大。

  剛到Winnenden的時候,我都騎著腳踏車,穿過大街,然後再到工作點,這樣持續十個多月,有一天,我一樣騎著車,突然有一個警察大聲喊:嘿!這裡只能走路,不可以騎車!我心裡說:「挖ㄌㄟ!我都騎十個多月,你才告訴我這裡不能騎。」我告訴我的同事這樣的情形,他們笑笑跟我說,那可是會罰三十至四十歐元的,他們以為我知道,我說台灣每個地方都可以騎,真是生活環境大不同。

他們靠著自己的能力生活
  我的Karft(力氣)爺爺看不見,聽不見,不會說話,但我看見他自理自己的一切,把一個蘋果切的漂漂亮亮,用自己的方式生活。他知道每個人,知道上帝。他要的不多,只要有一條巧克力和一杯咖啡,就會是他一天最美好的結束。他喜歡游泳,睡覺的時候像小嬰孩雙手合十的靠在臉頰,當我親他的臉頰時,你可以從爺爺的臉上知道,他是這樣珍惜這個有溫度的親吻。當我和身心障礙者生活在一起時,我感覺到他們是受祝福的,他們是享受上帝所給的每一天,是他們教我如何生活?如何從生活中,非常親近的去感受上帝的愛,即使他們是折翼的天使,但他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周日固定上教堂;他們之間有愛,有鼓勵,有互助,有流淚,有喜悅,有分享。

  我稱他們都是我的Schatz(親愛的),上帝拿走他們身體上的一部分,同時也給他們比平常人更多的感官能力,我與他們學習點字、手語、羅門語(盲語的一種)、非洲鼓……他們的學習能力,是我無法理解的,學習那無形的東西,他們肢體上的語言,真是有一套,唉!還多虧我是個健全的人,我都不及他們,我和同事們聊著學習的情形時,我深覺自己比他們還需要住在身心障礙中心。

  在庇護工廠裡,看著每個人用心在工作上,縱使只是負責把螺絲擺到機器上,他(她)們的臉上都是滿足的笑容,因為他們靠著自己的能力生活。在一旁的輔導員,以鼓勵且耐心地教她(他)們。有一位工作人員告訴我,這個庇護工場都是為戴姆勒克萊斯勒公司工作。所以若是你知道,有知名度的車子零件是由這一群身心殘障人士做出來的,且她(他)們是這麼仔細地做每一個動作,完成每一個物件,我想你會很讚嘆吧!而戴姆勒公司也為這弱勢族群作了貢獻。

上帝讓我重新學習
  剛開始他們對我抱著好奇的態度,漸漸地他們把我當成一家人。當我沒來上班時,他們會關心,每天給我的是擁抱和親臉頰問安。在我工作的最後一天,牽著爺爺的手,用我學到的德國手語,告訴他:「我要回去了,回台灣!」他以為台灣是在德國的某一個地方,而我只是暫時回去度假。他牽者我的手,比劃著手語,說:「你要回去放假一個月,然後再回來工作對吧?」我心情很複雜,很酸,也很甜,甜的是他不知道我的長相,不知道台灣在哪裡,不知道我為什麼來,他只知道我是眼睛小(她們給我的手語名字「鳳眼」,這是他們眼中的亞洲人眼睛),不過他認定我,是和他一起生活的家人;酸的是,我必須離開。雖然我是一個人前來德國,但我得到的是整個照護中心的家人,要走的時候大家希望我能留下來,從掃地的阿姨到我的主管,她們所給我的溫暖讓我不至於孤單,反而是更多更多的愛。

  我的同事Sam的家庭(Rapp)和他的教會及Herimannsweiler團契,也是上帝給我的一個恩典,他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談話中每一句都是教導我去懂上帝的話語,上帝給了我另一個家庭,也給了我一個團契,團契裡那堅定的信仰氣息,深深地讓我更謙卑在主面前,多次我跪在床前跟上帝認罪流淚,上帝安排我和他們在一起,似乎給了我機會,放空自己,讓我有機會從白紙一樣,重新學習他的話語,不管從生活上或是言語行為上,全部重新再來,那真是我這一年的最大收穫及感動。其實在上帝的國度裡沒有任何差別,人第一次見面都會害羞,都會好奇,都會想去瞭解你。我走在村子裡,有小朋友問我朋友說:「她是誰,長得不一樣,還會講德語。」還好我的德語講的像小朋友的話,小朋友也不再覺得我怪了(不然他們真的把我當怪物了)!

  不管在中心的生活中或是團契生活,看到的是《聖經》裡所談的,互相扶持,不貪心,一天的憂慮一天就夠……。在這裡,每天都可看見一個個《聖經》教導在上演,雖然我是一個已洗禮的基督徒,但來到這裡,我的心思意念又再重新被施洗了一次。上帝知道如何來教導我,讓我懂他的心思意念,也在這一年深深地感受到:「你進你出,上主都保護你。」(詩121:8)的意思。或許有人會問你想台灣嗎?想家人嗎?答案是肯定的,但在德國的我,也享受著Rapp家庭的溫暖,當我第一次打電話回台灣時,我告訴台灣的家人說我很幸福。而我的父母很特別也很可愛,他們一直有一個信念:「一切交給上帝,他會管教!」我的學業並不是很優秀,但敢肯定的是,家人給的生活教育是非常優秀的。感謝我的台灣家人和德國家人,一年的德國生活中,有很多是無法用文字去表達的,但我相信他們能感受到我在改變。
同作者相關文章:
耶穌疼我,我知道!——我的國外義工生涯 (第 93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93 期 異鄉人在台灣 (38-41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93期  2006年  4月 異鄉人在台灣 93
本期主題:異鄉人在台灣
發行日期:2006/4/10
編者的話
目錄s/
那時那地 此時此地
「經濟發展」下的犧牲——移駐勞工與本地勞工
台灣人,你的另一個名字是「以實瑪利」──關心台灣人口販運問題
輾轉埃崙——島上族群融合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烏托邦嗎?
當外國人遇見「台灣」,有文化衝擊?
勞工的守護者──天主教新事社會服務中心
帶著使命,好款待出外人
永遠的義工——伊利莎白.偉伯小傳
耶穌疼我,我知道!——我的國外義工生涯
耶穌不立文字,為什麼?——對台灣基督教文化的一些省思
學習者..........Mqbaq!
咱來去 Malawi!
我的夏日回憶——ILT in 2005
我的外籍太太
主日禮拜一定要在「主日」舉行嗎?
do your best!
意外的探險之旅
成長s/
變貌,在神研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