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使者雜誌
簡介
雜誌閱讀
出版叢書
購買訂閱
廣告刊登
相關網站
聯絡我們

推文:Facebook plurk twitter
新使者雜誌 > 第126期 主日學過後
字級調整:

成長部落格
一條領我回家的路
以聖經為中心的自願簡樸,是你我抵抗這股消費至上市場經濟的利器,也是拯救地球、守護母親台灣的法寶。
關鍵字:
作者/張人仰 (東海長青畢契)

※如何回歸神喜悅的生活?

Country Road takes me home,這首約翰丹佛(John Denver)在1970年代所創作的經典一直是我最喜愛的歌曲之一,歌詞與意境也反映了我這些年心情的轉折。

2009年夏天, 我搬離居住了大半輩子的台北市,舉家遷到位於蘭陽平原的鄉間, 回歸自然親近土地,是自幼生長於都市叢林的我內心深處的想望,但真正促使這個重大改變的實現,是受到幾件事的影響:其一是父親的離世,其二是2008年的金融海嘯,其三是我所任職的公司由盛極而盛衰,。這幾件事使我在人生下半場開始之際重新思考該過怎樣的生活, 這又與現階段另一個重大的人生課題有關:讓孩子在怎樣的環境成長?成為怎樣的人?

父親的離世讓我深刻體認到生命的有限和短暫,這雖然是理智上你我都能瞭解的,但惟有經歷至親的失喪,才能深切體悟:你我的生命主權都是神賜,有一天(愈來愈接近)祂將要收回。這迫使我積極思索怎樣過我的人生:如何回歸到神所喜悅的生活?

金融海嘯和公司的盛衰則突顯當前人類社會「惟經濟發展是問」的荒謬,人類社會在歷經幾個世紀的發展早已是不患寡而患不均的狀態,你我的生活並沒有因著科技進步及經濟發展而變得更好,當人類平均生產力大幅提昇的同時,我們的工時卻越長,壓力越大……。

※製造、消費、丟棄的惡性循環

我們拼命剝削各式資源(天然或人力資源),拼命製造各樣我們其實不需要的物件, 拼命賺錢來消費 (更悲哀的是有時連消費的時間都沒有), 拼命搬到更大的房子放置我們所購置的這些「偶像」, 最後再拼命丟棄這些已耗用資源去生產、卻未能物盡其用的貨品,丟棄的過程並再次造成大地沉重的負擔,這個惡性循環具體而微地說明了我過去十多年的生活。

我從美國讀書回來以後便進入外商服務,換了五個公司/工作,念茲在茲的是如何在工作上力求表現,以進入更好的公司擔任更高階的職位。在這一切看似一帆風順的發展背後,是責任與壓力與日俱增,放假時便以吃大餐,購物消費或出國旅遊來慰勞自己及家人,高額消費後再繼續努力工作賺錢來維繫高消費水準的生活。歷經這些人生的變化後,我決定跳離上述的惡性循環,賣掉台北的房子除去鉅額房貸的負擔以提昇經濟自由度,放棄追求更高的職務及更高的薪資以換取選擇工作的自主性及工作時間上的自由度,邁向簡樸生活的第一步。

※學耶穌自願簡樸

當我們的生活陷入這種英國政治經濟學家卡爾博蘭尼(Karl Polanyi)在其經典名著《鉅變:當代政治、經濟的起源》(The Great Transformation: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Origins of Our Time)中所言的「撒旦的磨坊」 (Satanic Mill), 我們與神的關係勢必疏離,我們的家庭關係勢必緊張,我們經常用消費來補償自己,我們經常為物質所苦,正本清源要扭轉這種頹勢的利器是亨利.大衛.梭羅在《湖濱散記》中所提倡的「自願簡樸」(Voluntary Simplicity)。 這種生活態度根植於聖經的教誨,例如耶穌在登山寶訓中清楚指出幾個簡樸生活的原則:一、不要為自己積儹財寶在地上,只要積儹財寶在天上;二、 你的財寶在那裡,你的心也在那裡。三、一個人不能事奉兩個主;不能又事奉神,又事奉瑪門; 四、不要為生命憂慮吃甚麼, 喝甚麼;為身體憂慮穿甚麼。生命不勝於飲食麼?身體不勝於衣裳麼?五、你們要先求他的國和他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

耶穌基督在其短短的一生處處展現的皆是簡樸的示範:祂為了我們而甘願成為貧窮(林後八:9)。初代的教會也以敬虔加上知足的心,做為簡樸生活的要訣(提前六:6-8); 強調避免在物質上的貪婪,因為貪婪等於拜偶像(弗五:5;西三:5);並以「均平」與「分享」作為實踐彼此相愛的準則(徒二:45;四:32-35;林後八:14)。 

「自願簡樸」讓我們的物質欲望降低,卻大大提昇我們的自主性,使我們有更多的自由決定我們的工作,我們有較大的可能選擇上帝所喜悅的工作,我們能有較多的時間與家人相處,服務社群,親近上主,過著一種較合神喜悅的生活。

※堅定信仰不盲從主流

相較於90年代初期,我離開大學與長青團契的那個時代,今日身為基督徒的我們所面對的挑戰更大。我們必須面對以中國崛起為明日寄望的全球化浪潮,其所影響的不只是國際政治及台海情勢的改變,還有經濟分配的惡化,及對環境與世代正義的傷害。以聖經為中心的自願簡樸,是你我抵抗這股消費至上市場經濟的利器,也是拯救地球、守護母親台灣的法寶。我們將因不再過度浪費而不必過度工作, 人與環境、人與人的關係、人與上帝的關係也將得以修補。我們也不必過度擔心中國崛起對我們所謂的競爭力的衝擊,事實上我們應該立即棄絕以GDP做為國力衡量的指標,金融海嘯已戳破這個虛幻,這種GDP的衡量是讓先進國家過度浪費並剝削其他落後國家的驅力,尤有甚者是讓所謂落後國家也爭相投入這個過度消費的經濟循環裡,摧毀他們的傳統生產方式和部落式的美好社群生活,中國的「進步」和「發展」造成的環境污染也是一大遺憾。到底我們要留下怎樣的一個世界給我們的後代子孫呢?

又將有一批長青的學弟妹即將步入職場,未來也將組成自己的家庭扮演各種新的角色(為人上司或下屬,為人父母),肩上也將擔負更多責任,我誠摯地邀請您以上帝的話語和信仰的造就做您的後盾,不隨主流價值及弱智媒體起舞,堅定信念抵禦這個過度生產、消費、浪費(丟棄)的市場法則。

我們不能只期望倚靠政治的力量做為改革的惟一救贖,因為政治力根植於人的罪性有其限制。惟有你我一齊發揮關鍵少數的力量,讓自願簡樸的力量帶領我們扮演好公義的實踐者,真理的追求者,信仰的批判者,和社會的關懷者等角色。

延伸閱讀

1. 認識當前的過度生產、消費的情況,可參考:

《東西的故事》(The Story of Stuff), 安妮.雷納德Leonard, Annie),時報文化,2010。

2. 關於志願簡僕的概況與實例可參考:

愈少愈自由:鹽寮樂修二十年》,區紀復心靈工坊,2008。

女農討山誌:一個女子與土地的深情記事》,阿寶,張老師文化,2004。

美好人生的摯愛與告別》海倫.聶爾玲正中書局,2010。
 

同作者相關文章:
「人民作主,歡喜行踏」紀行 (第 147 期)
一條領我回家的路 (第 126 期)
微言s/ (第 49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126 期 主日學過後 (41-43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126期  2011年  10月 主日學過後 126
本期主題:主日學過後
發行日期:2011/10/10
主日學過後——不可忽視的青少年信仰教育
少年事工需要新眼光——一位團契輔導的建言
用心陪伴——青少年聚會安排與教材選擇
12歲以後的耶穌可以去哪裡?從長老教會的組織體系探討青少年事工的定位
體驗生命、認識信仰的日光少年營
愛的路上,你、我、祂!——路上教會的青少年牧養
給青少年的信:願你們時時親近聖經
颱風、地震毀不掉的信仰——黃俟命牧師
你吃「塑」了沒?——塑化劑風暴所帶來的信仰省思 
一條領我回家的路
他的罪、他的罰、他的痛、他的傷: 死刑制度裡的人
台灣憲政的困境與可能的出路
做個彰顯上帝恩典的瓦器
猶佇tsia,猶佇東京
讀經筆記6 是poan-sin-put-s?i抑是pian-s?i--e?     
從九把刀與Nu Skin事件看教會現象
夢想需要行動
心的改變
勇於不學的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