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使者雜誌
簡介
雜誌閱讀
出版叢書
購買訂閱
廣告刊登
相關網站
聯絡我們

推文:Facebook plurk twitter
新使者雜誌 > 第130期 食 不實在?
字級調整:

本期主題
改變世界從吃開始——《美味代價》的啟示
面對食物生產體制只重視效率、只有少數公司壟斷、大量種植種類不多的作物, 消費者是否有能力改變現狀?
關鍵字:
作者/ 陳逸凡 (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

2008年美國推出一部透視食品工業黑暗內幕的紀錄片《美味代價》(Food, Inc.),這部片在社會上引起廣大的迴響,獲頒2009年美國獨立精神獎最佳紀錄片,入圍2010年奧斯卡最佳紀錄片,台灣的公共電視台亦在2011年播出這部影片,並邀集相關人士共同討論強大的食品工業給個人及社會帶來的衝擊。近年來台灣爆發許多食品安全危害事件,造成社會上不小的震盪,相關議題逐漸喚起社會大眾的重視,這部探討美國食品工業體系的紀錄片,正好提供我們一個良好的借鏡。

※速食改變了食品加工產葉

關於美國食品工業的興起與壯大或許可以從速食業的發達談起:速食業為了降低成本並且簡化經營模式,決定把經營工廠的方式搬到廚房。速食店的廚房不需要聘請薪資昂貴的專業廚師,只需要以低廉的工資聘請員工,一人負責一樣作業,就可以快速做出味道還不錯的食物。隨著速食店不斷擴張,他們成了牛肉、雞肉、生菜與馬鈴薯的最大買主。為了追求味道的統一,整個食品加工生產方式因此改變。

為了供應速食業龐大的需求,小型的食品工廠不斷被大型的食品供應商併吞,如今四間肉品加工公司就控制了全美國百分之八十的市場,就算不吃速食,肉品也同樣出自這個生產體系。這些肉品公司改變了雞肉的生產方式,讓雞能夠長得更快肉卻更多。從前必須花三個月才能把雞養大,現在只要一個半月就能宰殺。由於雞肉生長太快,骨骼與內臟跟不上雞肉生長的速度,這些雞因為承受不了身體的重量而無法站立,終其一生,都在狹窄陰暗的雞舍裡度過,一輩子沒有見過太陽。這樣的生產方式也改變了農夫,這些雞從出生到宰殺都屬於肉品加工公司,農夫的養雞方式必須聽命於公司,在飼料裡加入抗生素,肉品加工公司亦會不斷要求雞農花錢更新設備,使雞農永遠處於負債狀態,面對其中的黑幕不得張揚,否則將無生意可做。雞農為了賺錢更加不敢反抗,如此便陷入惡性循環之中。

※植物種子被大企業壟斷

這些企業壟斷的狀況撲天蓋地,不單單只是肉品,甚至連植物種子都被大企業壟斷了,農人從此不再能夠隨心所欲的種植作物。大型的生物科技公司擁有基因改造的大豆,能讓殺雜草的除草劑殺不死大豆。1996年全美國只有2%的大豆含有這些專利基因,到了2008年,美國有90%以上的大豆都含有專利基因。這意謂著農人沒有權利保留這些種子,若是私自保留,將受到企業的控告,企業甚至有專人監督農人是否私自保留種子,還設置檢舉專線供農民互相檢舉。事實上因為花粉互相傳播,農民已經不再可能擁有不受基因改造污染的種子。農民因為負擔不起抗爭的代價,只能毫無選擇地向生物基因公司購買專利,基因公司控制了一切,他們擁有食物的控制權。

※大量生產的玉米

除了改變食物的生產方式之外,食物的內涵其實也改變了。在現代食品生產體系下,食品的種類看起來很多,事實上來源很少,原料也很少,玉米幾乎征服了所有的食品。大企業說服美國政府通過法案鼓勵農民種植玉米,再透過基因改造及產品研發,生產出不易腐爛、不會發臭的產品。因為玉米可以分解後重組成許多加工產品,例如高果糖玉米糖漿等,如今美國超市裡超過九成的商品都含有大豆或玉米。花生醬、可樂、果醬、果汁以及餅乾零食,都有玉米的影子。

便宜的玉米也改變了動物的飼料,讓原本不吃玉米的動物改吃玉米作為主食。牛原本應該吃草,玉米便宜而且能夠讓牛快速長肥從此取而代之。牛胃裡的細菌因此改變,玉米飲食衍生出能抗酸的大腸桿菌,透過排泄物,牛肉在宰殺過程中受到污染,大規模的加工助長了細菌的傳播,一旦某個環節受到污染,大規模的汙染就無法避免。一團牛絞肉可能來自幾千頭牛,一旦其中一頭遭受污染,則全部無法倖免,美國還因此發生數起食用漢堡肉而致命的案件。工業化的食品生產過程不斷追求提高生產效率,但每個提高效率的步驟都可能產生新的問題。例如只要讓牛隻在宰殺前五天改吃牧草,就可以排出胃裡大多數的大腸桿菌,然而企業卻選擇用高科技的方式補救,用阿摩尼亞對肉品進行消毒殺菌。如此一來反而可能衍生出更多新的問題。

※衍生更多問題

前述各種食物生產的過程對人類社會的影響,事實上遠比想像中的還要更為深遠,受其影響的不單單只是美國的農民,甚至連周邊的國家也捲入其中。由於美國廉價玉米的傾銷,造成墨西哥150萬農民失業。許多失業的墨西哥農民只好選擇偷渡到美國尋求生路,他們被吸收進入這些大企業擔任底層的工作。食品工業把牲畜當成沒有生命的原料,亦不關心勞工的健康及工作方式,這些非法移民的外籍勞工在高危險的屠宰場工作而無任何保障。這些大企業甚至與移民局達成協議,讓移民局一天逮捕15名非法移民,卻不見政府對這些雇用非法移民並且不重視勞工安全的大企業有任何處罰。

背後的真相或許更為不堪,政府裡頭相關的重要職位多由企業裡相關要員轉任,監督者與被監督者都由同樣的人來扮演,政府原應負起監督企業及保護人民的責任,卻因為利益的結合而成為幫凶。政府的補貼政策造就了這些便宜的穀類產品,便宜的穀類產品可以輕易換成各種熱量,攝取過多容易破壞健康,這種不健康的飲食方式讓許多美國人得到糖尿病,其中又以經濟能力較差的弱勢團體居多,因為這些便宜卻不健康的熱量是填飽肚子最容易的方式。弔詭的是,若算進社會、健康以及政府補貼成本,這些食物並非真正的便宜。

※每次消費都是投票

面對食物體制只重視效率、只有少數公司壟斷、只有少數作物大量種植以及體制可能因此陷入崩潰危機的困境,消費者是否有能力改變現狀?答案是肯定的,而且改變其實並不困難。只要顧客願意選擇對環境永續發展有利的各種產品,透過社會風氣的轉變,大企業也將會為了市場需求一同轉變。面對這樣的食物危機,不單是美國,台灣的消費者也需要一起貢獻心力,方能扭轉現狀,避免這些大家所不樂見的災禍在台灣重演。不要小看自己,每次消費其實都是一次投票!向有良心的企業購買、選擇當令季節的食物、了解食物的成份、看清標示、購買在地生產的食物、與家人一起做飯一起用餐、請國會落實食品安全標準並推行相關法案,你咬的每一口食物都能改變世界!

同作者相關文章:
改變世界從吃開始——《美味代價》的啟示 (第 130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130 期 食 不實在? (24-26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130期  2012年  6月 食 不實在? 130
本期主題:食 不實在?
發行日期:2012/6/10
食 不實在?
上帝國的飲食
「基因改造食品」面面觀
馬鈴薯vs. 在地食物
食物生產對環境的影響
改變世界從吃開始——《美味代價》的啟示
老闆,來一顆幸福的好蛋!
回家種田
吃、工作方式與生活──三件看似不相關的事
一起吃飯
好「食」在的淡江長青學舍生活!
備餐分享
日治時期主日學和教會公報的耕耘者——潘道榮牧師
從獵人、傳道人到電影明星——林慶台的見證(上)
淺談使徒行傳中的「方言」現象
請主搶救迷失t?家己土地頂e台灣母語
原來,?一直都在
第一次參加神研班的心得
從學員到籌委——神研班「讀經運動」的迴響
我也想放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