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使者雜誌
簡介
雜誌閱讀
出版叢書
購買訂閱
廣告刊登
相關網站
聯絡我們

推文:Facebook plurk twitter
新使者雜誌 > 第160期 開展中的教會角色
字級調整:

本期主題
在開展中的台灣辨識PCT的角色:述說我們在基督裡的盼望
「明日的男男女女如何看待今日?」這是我們在反省思考,上帝對台灣未來的心意,必須關切的問題。
關鍵字:
作者/柯林‧柯旺 (Rev. Dr. Collin Cowan) (世界傳道會(CWM)總幹事)
譯者/李信仁 (台灣基督長老總會研發中心助理研究員、傳道師)
 
前言:一個慎思明辨的呼召
 
本文以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簡稱PCT),在台灣處境中尋求角色定位和信仰反省為開始,我將用以下的脈絡來討論:
 
1.聖經如何幫助我們明白上帝的心意。
2.由神學觀點看台灣社會處境。
3.反思是靈性的操練。
 
最後以盧雲(Henri Nouwen)《負傷的治療者-當代牧養事工的省思》書裡「洞察逃亡者的眼神」(Looking in the Fugitive’s Eyes)為結語,期盼對PCT的時代角色有更清楚的看見。

PCT成為時代先知與「盼望的記號」
 
2016年8月與PCT總幹事林芳仲牧師對話,感受PCT期盼成為時代的先知,實現釘根本地的宣教使命。從CWM(世界傳道會)與PCT的宣教合作與互動中,看見PCT實開放性的靈性操練和信仰反省,PCT在每個時代都是關鍵角色。
 
常有人問我:「請教導我們如何聆聽上主的聲音,如何知道上帝旨意。」有如所羅門王祈禱:「求你賜給我聰明智慧,好讓我能治理他們。」(歷代志下1:10)我要提出與強調:「反省明辨的靈性」(the spirituality of discernment),使教會聚焦上帝旨意,不是本身私慾。這是教會共同行動,以「聖經-上帝話語」和上主智慧為基礎,用「心靈的眼睛」看見超越表象的事物,洞察在處境中,上帝對我們的要求。
 
上帝呼召我們去解放被壓迫的受造物得到自由,這是活出基督的愛、醫治和盼望的行動。因此,我在CWM(世界傳道會)與普世夥伴教會共勉,教會跟隨上主的腳步,回應時代,在普世合一的信仰中,彰顯上主恩典。
 
從聖經中明辨上帝旨意
 
舊約聖經的創造故事,上帝打破混沌黑暗,吹入生命氣息,創造與守護所造萬物。「上帝說:『我們要照著我們的形像、按著我們的樣式造人、使他們管理海裡的魚、空中的鳥、地上的牲畜、和全地、並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蟲。』」上帝要人們「生養眾多」(創1:28)負起「管理」萬物的責任,上帝信任人類,並使萬物生生不息。創造故事是經濟與生態連結,對於人和受造物的關係,有很精彩的描述。
 
新約聖經,耶穌遵行上主旨意,分享愛與賜下永恆生命。耶穌說:「因為我從天上降下來,不是要按自己的意思行,乃是要按那差我來者的意思行。」(約翰福音6:28)「上帝那麼愛世人,甚至賜下他的獨子,要使所有信他的人不致滅亡,反得永恆的生命。」(約3: 16) 。「因為父親的旨意是要使所有看見兒子而信他的人獲得永恆的生命;在末日,我要使他們復活」(約6: 40) 。
 
〈CWM異象聲明〉(CWM’s vision statement)引用「我來的目的是要使他們得生命,而且是豐豐富富的生命。」(約10:10),耶穌的使命是使人得到「永恆的生命」,他釘十字架犧牲自己,為世界帶來盼望與生命。
 
聖經使我們看見:
 
上帝創造和賦予生命,人類與萬物共享上帝創造的成果,人類「上主形象」有責任保護萬物。
 
第二個創造故事,「伊甸園」的故事,提醒我們必須對抗貪婪與私慾,人若不順服上主,任意破壞自然循環,將會毀滅與沈淪。
 
耶穌帶來「永恆的生命」為人捨命,呼召門徒跟隨。教會也要跟隨耶穌,為人們帶來生命。

台灣社會處境的神學反思:勞工、外勞議題對PCT的挑戰
 
「在開展中的台灣辨識PCT的角色」要由處境分析和詮釋為開始,進行批判性的神學反思,包括,實況研究與分析、聖經詮釋等。
 
PCT國際研討會的資料呈現,2015年,台灣經濟成長率低於1%,40%資金在投資中、青年失業、產業大量引進外勞,高工時和低薪等,皆與資源分配不當有關。但是,財團有租稅優惠,資本主義對富人有利,勞工完全沒有受益,財團與政府以「經濟成長」為由,無視勞工、外勞受剝削的實況。
 
外勞遭到不公對待和剝削,外籍漁工受虐或在航行死亡、家庭幫傭遭僱主強暴與虐待、不公平的仲介制度,台灣〈勞基法〉沒有保障外籍幫傭與看護。
 
以上是 PCT 尋找與反省當代宣教使命的真實處境,尤其是經濟公義、勞工與移工人權問題。期盼PCT在開展中的台灣,聆聽與回應人民的痛,包括那些沈默、無助與絕望的移工心聲。 
 
舊約《路得記》有類似情景,以利米勒和家人就是經濟移民。以利米勒一家因以色列飢荒,遷徙到摩押(路得記 1: 1-5) ,而拿俄米直到飢荒結束,才返回以色列 (得1: 6-7, 22)。因波阿斯的仁慈,路得的聰敏、拿俄米的策略,使路得得以在外國存活。拿俄米和家人在外邦的摩押生存下來。可見,移民不是新議題,但是移民的生死總是取決於接受移民的國家是否有善意。
 
PCT期盼做時代先知,歷史告訴我們,追求公義要付出代價,特別是對抗資本主義、主流社會的不公義。
 
我聽聞,2016年6月,立委林淑芬推動〈就業服務法〉修正案,外勞在三年聘僱契約期滿時將可直接續約,不必特別出境後才能回到台灣工作,後來,林淑芬收到人力仲介公司的死亡恐嚇信,生命受到威脅。從這個例子,試問,PCT作為先知的教會,準備好面對逼迫與苦難了嗎?
 
信仰反省和思辨是靈性操練
 
PCT反思自身角色必須體認,上帝關切受造物,要人們關顧萬物的生命,但人貪婪與罪,無法保護萬物和自我拯救,上帝與人有永恆的生命之約,差遣耶穌到世上,十字架復活重生,要人們與祂同行,為守護生命而奮鬥。這是「上帝國宣教」和「在基督裡的盼望」的基礎。
 
耶穌邀請我們參與上帝國運動,跟隨耶穌並領受呼召,就是要賦予生命(life-giving)、肯定生命(life-affirming)、改變生命(life-transforming)。
 
CWM宣教異象是「在基督裡,所有受造物皆得豐盛生命」,我們領受耶穌呼召與使命,而CWM身為普世宣教的一員,謙卑反省,承認對宣教認識不足。因而調整策略方向,重新將CWM定位為「建立與肯定生命的宣教運動組織」,持續反省明辨,找尋新的異象。我邀請PCT一同來反省思辨,這是靈性操練,以及發現新的異象,和行動參與。
 
但願,PCT從分布各地的超過1,250間教會作為開始,共同來訴說傷痕和盼望的故事。雖然,教會總是軟弱與無助,卻在苦難中找到生命意義,在基督裡、在聖靈裡得到盼望和勇氣,見證基督的生命。
 
PCT在台灣進行信仰反省的意義是什麼。首先,必須明白,社會發生什麼事,主導的力量為何?辨別參與的角色,評估影響程度,分析動機與目標等。更重要的是,經由對處境的瞭解,體察上帝的工作如何運行,聆聽上帝的呼召,以及要如何回應上帝。這不是件簡單的事,需要不斷反省,審慎思考,用生命積極投入。
 
反省思辨是靈性操練,提醒和鼓勵人們深入反省,穿越表象,看見隱藏在背後的事物,發現危機。相信創造生命的上主,將為信仰團體注入生命氣息,讓盼望活起來,使不可能變成可能。
 
反省思辨幫助我們釐清身份,我們從上帝話語-聖經,聆聽上主信息和拯救計劃,持續學習和預備,將尋求與探索的思辨,轉化為積極有效的行動。
 
PCT,走在先知的宣教路,持續進行信仰反省,告白「成為盼望的記號」。我依然要提醒:「我們(PCT)準備好了嗎?」
 
結語:洞察逃亡者的眼神——信仰反省的行動
 
前面提到,「聖經-上帝的話」是信仰反省的基礎。然而,信仰反省不只有讀經而已,因為信仰反省是聖靈的恩賜與工作,這是以盧雲(Henri Nouwen)《負傷的治療者 ——當代牧養事工的省思》一書的故事做為結語的原因。
 
「洞察逃亡者的眼神」是一位年輕逃亡者的故事。有個年輕人為了躲避敵人,討到一個小村莊,受到村民款待。不久後,士兵進入村子搜捕,村民保護青年。因為村民不合作,士兵威脅用火燒掉全村,那時村民詢問牧師怎麼解決。 
 
牧師陷入兩難,一是交出年輕人,看著他被殺害;還是要藏匿,看著全村燒燬?他在左右為難中,回去房間讀聖經,希望找到答案。牧師讀到經文:「讓一個人替全民死,免得整個民族被消滅。難道看不出這對你們是一件合算的事嗎?」(約翰福音11:50)他對這個答案覺得滿意,於是合上聖經,叫士兵逮捕年輕人,士兵帶走他並處決。
 
全村保住性命,舉行宴會慶祝,牧師卻沒有參加,他感到悲傷難過。那夜,天使來到牧師住處,問他:「你做了什麼?」這也是上帝對謀殺胞弟亞伯的該隱提出的問題。牧師告訴天使他所做的事後,天使對牧師說:「你交出了彌賽亞」。牧師驚慌的問:「我怎曉得啊?」天使回答:「如果你不讀聖經,反而去探望這個年輕人,只要一次就好,看看他的眼神,你一定會知道了。」這個故事,帶領我們用另一個角度反思。
 
接下來,盧雲問了十分挑釁,但很有意義的問題:「明日的男男女女如何看待今日?」這也是我們在反省思考,上帝對台灣未來的心意,必須關切的問題。
 
我們在承受「豪取搶奪」剝削之苦的孩子與青年的眼神裡看見什麼?明日的總統、政治家、警察、教師、工程師、農民、神職人員、醫師、律師、護士、教會及公民領袖如何看待今日?明日的領袖如何看待今日?面對受壓迫的人,我們的角色是什麼?這是PCT反省「開展中的台灣」的自身角色時,必須回答這些問題。
 
願創造和賦予生命的上主,賜給我們傾聽的耳,明亮洞察的眼睛,以及回應「永恆生命」應許的心靈。願PCT與普世眾教會共同述說在基督裡的盼望,成為時代的先知與盼望的記號。

*本文為2017年2月14日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今日台灣教會的宣教任務」國際研討會 主題演講,原題為:Discerning the role of PCT in the unfolding Taiwan-“Giving an account of our hope in Christ”。
同作者相關文章:
在開展中的台灣辨識PCT的角色:述說我們在基督裡的盼望 (第 160 期)
在開展中的台灣辨識PCT的角色:述說我們在基督裡的盼望 (第 160 期)
叫人得生命的包容性共同體——「2000年之後PCT宣教回顧與前瞻」回應與討論 (第 159 期)
長老教會的青年運動 ─從「台灣青年國是會議」談起 (第 127 期)
加爾各答街頭孩子教我的事!--長老教會青年普世交流心得 (第 118 期)
主已為你我而預備 ── 日光單車賑災手記 (第 114 期)
打斷手骨顛倒勇——專訪張德麟談《新使者》 (第 100 期)
「大話新聞」現象的若干觀察 (第 99 期)
台客文化面面觀 (第 91 期)
教會母語教育的危機與展望 (第 84 期)
大專工作現象的描述與分析 (第 81 期)
體驗長青團契的原住民教育生活體驗營 (第 44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160 期 開展中的教會角色 (10-13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160期  2017年  6月 開展中的教會角色 160
本期主題:開展中的教會角色
發行日期:2017/6/10
開展中的台灣教會角色
教會對現今台灣實況的回應:一個宣教史的觀點
在開展中的台灣辨識PCT的角色:述說我們在基督裡的盼望
尋求經濟與土地的公義
約瑟與他的兄弟姊妹一同追尋自由
尋找夥伴的宣教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神學思考和社會分析:青年角度的反省
青年,在破碎中看見和好
多元宗教文化主體的共創:王鏡玲教授《分別為聖》書評
教會的簾幔之外──讀林立青《做工的人》
因著上帝的愛,我走向偏鄉
用生命畫彩虹─我在澳洲走一回
致力泰雅語的文字創制與聖經翻譯的Watan Magil牧師
要溫柔
混淆的彩虹 蓋在沙土上的包容:淺論同婚法案
更正說明 :「他」與「祂」
活的信仰與活的憲法—談同性婚姻的憲法辯論
異中求同—淺析同婚釋憲案
愛國是流氓的護身符,良知是聖徒的福音書
【讀經筆記28】講「秤錘」不如講「砝碼」正確
白話字a-ḿ
找回失落的根─淺談達魯瑪克部落母語復興之路
綠能?慮能? 淺談達魯瑪克部落的能源計畫與發展
來按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