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使者雜誌
簡介
雜誌閱讀
出版叢書
購買訂閱
廣告刊登
相關網站
聯絡我們

推文:Facebook plurk twitter
新使者雜誌 > 第42期 網路新世紀
字級調整:

信仰.生活
少 年 口也! 請 愛 我 們 多 一 點
關鍵字:
作者/陳秀芬 (現為台灣神學院神學研究所二年級學生。)
  如果說,擁有明理達觀的父母是上帝賜予的福氣,那麼體貼的兒女則是上帝給人最大的安慰。當十五歲的女兒,為了如何準備考前衝刺,與我的看法有所爭執時,她寫了一封溫馨感人的信,來回應我那封表示願意放手、尊重與鼓勵的信。讀信時,我盈眶的淚伴隨著她那娟秀的字跡,不是當中的詞藻特別美麗,也不是她所表達的孝心讓人欣慰,而是她感性的口吻,讓我看見了她心靈深處的意念,更令我觸動的是,聽了她的心聲之後,我學習到,如何將一位青少年的父母扮演的更恰當:「Dear 媽咪:謝謝你願意讓我獨自計畫自己的讀書進度……很抱歉!我總是用了最差的方法來表達我的感受,有時候,你的一句稱讚和鼓勵,會帶給我莫大的力量,但是一句刺激的話,可能就傷害了我剛建立好的信心。但是,偏偏我們在情緒激昂時,都會有厲害的話脫口而出,而無法和平地解決事情……其實在我說出重話之後,心裡往往非常難過,因為想到上帝說要孝順父母,且和父母相處的時間也不長,我不想到自己老了才後悔,沒有和自己最親愛的爸爸媽媽道聲感謝和說一句我愛你,也沒來得及孝順你們……在面臨那麼重大的聯考壓力下,我實在是看不見上帝在哪裡,但是你給我的經文中,卻有著那麼大的希望,讓我知道上帝並沒有捨棄我,且一直在身邊照顧我,讓我的心態不再懷疑而堅定不移,也不用再害怕甚麼,我是真的很幸福……。」.看完信,我真想擁抱著女兒告訴她:「媽媽也深感幸福,因為有你!」但是我沒那麼做,因為有點肉麻。

  我認識許多的年輕人與父母形同陌路,漸行漸遠,更看見同一屋簷下的親人,彼此的感情分崩離析,如果那不是人間最大的悲劇,大概也是人類最原始的遺憾,如果,至親至愛的骨肉都不能相愛互容,人間何處再能尋得真愛?90年代父母有一種可悲的共通性就是,深刻的了解兒女的需要、好惡,盡力去使他們快樂,而90年代的新新人類,也被造就了一種可悲的同質性,就是不需要太了解父母的好惡,更遑論使父母快樂滿足了;因為這個年代,子女的重要性高過父母,兒女的人權勝過父母的威權,報章雜誌不斷的鼓勵父母追求成長,努力使自己成為成功的父母,卻很少有人去鼓勵青少年,如何討父母的喜悅。所以,如果偶然遇見一位體貼的子女,我會欣賞到幾乎感動的程度,更覺得那是上帝莫大的恩典。因著女兒對我貼心的表白,我多麼盼望其他的年輕人,也能勇敢的向父母表達你們的感受,呈現你們心底深處的赤子之心,讓那些在教養子女的路途中,心力交瘁,巔簸前行的父母,也體會到你對他們的愛。但是,在付出愛的行動之前,如何突破舊有的溝通模式,讓已麻木的親情,重新恢復生機呢?

一、了解自己的獨特性
  認識自己是建立一切人際關係的基礎,雖然父母遺留他們的特徵、行為和生活習慣在我們身上,但是上帝創造萬物,賦予了每個人潛藏的特質,也給予每個人有自我開創的空間,所以年輕人當去察覺自己的獨特性,也要努力去突破環境的限制,譬如說:「自己最大的恩賜是甚麼?是良好的人際關係、是源源不絕的創作能力、或是有運動家的天賦。」「而自己最感興趣的事是甚麼呢?是太空工程的研究、動植物的研究、或是進入變化萬千的電腦世界?」了解自己的恩賜與興趣,可以成為與父母討論人生方向的依據,以免形成兩代之間價值觀的鴻溝,以興趣和恩賜來決定生涯的規劃,也較容易達致成功快樂的境界。得到美國國家科學獎的博物學家威爾森(Edward O. Wilson),來自於破碎的家庭,童年釣魚時,右眼為魚背的尖刺所傷,但他卻意外的發覺左眼非常敏銳,能清楚辨明小昆蟲身體上細膩的圖案和纖毛。十幾歲時,又因遺傳上的缺陷而無法擁有健全的聽力,這兩個不幸的事實,都沒有粉碎他成為生物學家的美夢,他堅強的意志和對自然生物的探索慾望,再加上黑暗角落裡的亮光「耶穌基督」所帶給他的力量,他的奮鬥與堅持,使他在二十六歲成為哈佛大學的教授,且成為世界知名的螞蟻專家。

  再來,就是要確知自己的弱點。神學家巴斯卡說:「人的偉大在於自知自己的卑微」,了解自己的軟弱,不但容易在上帝面前心存順服和信靠,在人的面前也才能夠謙卑溫柔,有一個蠻不錯的年輕人告訴我,他覺得自己書讀的不好,生活秩序也不太規律,讓母親操很多心,每當母親嘮叨時,他可以體會和忍耐而不回嘴,其實有這種反省能力就是很大的優點,他對教會的服事很熱心也不辭辛勞,這種孩子是很值得稱讚的。了解自己之後,就是要歡喜的接納自己,天生的條件、身高和才智具有相當程度的遺傳性質,不是後天環境可以改變的,擁有一些弱勢的條件,有時候,反而可以帶給相同處境的人莫大的安慰,因為人的完美和優越的條件,總會造成別人的威脅。

二、認識父母的心靈
  父母親的行為模式通常都有背後的成因,探索他們的成長背景,會使你對他們的期待與過度反應有所了解,童年若有貧寒艱困的生活景況,父母可能會呈現出過度的節省與苛刻,所以會要求你與他們一樣節儉,另一種可能是盡力滿足子女的要求,以補償童年的遺憾;若是父母曾經失學,也會期待子女受高等教育,因為失學曾讓他們吃虧受苦;甚至,如果父母來自於破碎的家庭,他的暴燥易怒,也可能源自於他是一位破碎家庭的受害者,如果你們能夠細膩的去探索他們曾經歷的傷痛和挫折,就能夠用體貼的心來包容。記得自己年少的時候,因為家裡一直很富裕,我也養成愛漂亮的習慣,後來父親過逝,母親面對許多的困境,卻不曾讓我們知道,每次同學要郊遊,我就會要求買新衣服,母親也從不拒絕我的要求,現在回顧起來,年少的自己是多麼的殘忍……。沒有父母親願意成為失敗的父母,也都盡量不讓孩子失望,每一位父母都背負著屬於自己成長過程中的歷史包袱,也扛著生活的重擔,甚至,從來不曾被教導如何當父母,所以呢?如果你奢望父母成為理想中的父母,那麼必然失望,因為我們只是被上帝差遣來完成一些在你身上的計畫,如果沒有你的協助與扶持,我們如何演好這齣上帝所編導的戲?感情是一種雙向系統,沒有子女的愛與關懷,父母對你的愛如何源源不絕?我們不要求同等的愛,只要你多愛我們一點點!

三、與父母親蜜同行
  箴言十章1節說:「智慧之子使父親歡樂,愚眛之子叫母親擔憂」, 父母與子女的關係惡劣,都是源自於缺乏真情的溝通,任何的愛都不是理所當然,愛是人經營出來的,若沒有找機會向父母表達自己的感激,他們如何看透你心中對他們的愛。有一位女孩子告訴我,在父母面前,她絕說不出那種肉麻的話,因為那不像他們家的文化,她只會搭著老爸的肩膀說:「老爸!拿點零用錢來花花吧!」向父親詼諧調侃一番,就會使她的父親快樂的不得了,沒關係,你就用心的去經營你們家的文化,使它更有情、更有愛。當然了,偶而也要將不滿的情緒用最溫和的方式表達出來,讓父母聽見你的聲音。但是,絕不可以暴怒來成就事情,因為暴怒會將過去所累積的親情毀於一旦。如果能夠開放且坦然的與父母討論自己的內心世界,一定可以幫助自己釐清「浮動的青少年期」之情緒與感情的困惑。

  「恨能挑起爭端,愛能遮掩一切過錯」,有愛就能使人看見希望,有情就能叫人學習赦免,基督徒的年輕人有甚麼不同於別人呢?不過是更多的愛與赦免,若是家裡尚有未信的親人,就當迫切的祈求神的祝福與揀選,趕快為家庭傳遞這喜樂的福音,對上帝的信仰是一種真實的生活方式,而不是只在教堂裡的讚美與禱告中,要時常記得以自己的行為舉止,來見證上帝的榮耀,如果你是家庭中那顆小小的芥菜種,那麼上帝將使你的家庭綠樹成蔭,全家人都一起蒙福,那麼,現在就是一個充滿愛的時刻,勇敢的去表達你的愛,勇敢的去傳遞上帝給你的愛,你就會知道,我們為人父母的,多麼需要你的愛,我仍忍不住要說一句:「少年口也!請愛我們多一點。」
同作者相關文章:
大誡命還是大使命?—對長老教會宣教現況的幾點觀察 (第 107 期)
相愛不一定能結出幸福的果子! (第 97 期)
互惠、互助的兩性共事 (第 61 期)
面對在美、日文化邊界擺盪的新族群 (第 59 期)
與耶穌一同靜默禱告 (第 54 期)
耶穌那孤獨的身影! (第 49 期)
悔罪之詩 (第 47 期)
少 年 口也! 請 愛 我 們 多 一 點 (第 42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42 期 網路新世紀 (69-72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42期  1997年  10月 網路新世紀 42
本期主題:網路新世紀
發行日期:1997/10/10
目錄s/
編者的話
科技使我們得自由?──談發展網際網路和電腦模擬技術的道德問題
「資訊革命」底下基督徒的安身立命之道
網路與宣教
「台灣網路教會」簡介
漫談Internet與我們的下一代
網路書店──愛書人的新視窗
網路事工與大專事工
我上網路的心得──網路與我
我上網路的心得──我上網路的心得
我上網路的心得──網路上身
我上網路的心得──網路小記
我上網路的心得──我對網路事工的看法
到台灣來的宣教師──蘇若蘭
電子寵物
「勇敢的台灣人」的故事
台灣民間的喪葬道場畫──十殿閻王圖
何謂堅信禮?
真信假愛?
對街之戀
當牧師一定要唸神學院嗎?
少 年 口也! 請 愛 我 們 多 一 點
香港去來
學生在中、總會的服事
我的大一生活經驗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