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7日莫拉克颱風侵台,逗留了三天才緩緩離開。這期間,台灣南部遭受前所未見的超大豪雨,山區多處崩塌、房舍被掩埋、道路中斷,低窪地方淹水久久不退,有近七百人死亡,災情相當慘重。災後四個月,社會已漸漸淡忘這場悲劇,我們仍繼續關心,因為充滿光熱的愛心救災行動告一段落之後,再來是漫長且危機重重的重建之路。災後重建不僅是災區生活條件復甦的問題,還牽涉到整個南台灣未來的發展(或不能發展)、台灣的政經版圖的重整、社會資源的再分配(或再掠奪)。參與的角色越來越多越複雜,處處都得角力。政府的政策和資源仍然最具決定性,便宜行事的重建方案、弱勢者的意見不被尊重,整體方向令人擔憂。特別是原住民可能被迫放棄祖傳土地、遷到政府委託慈善團體蓋的「永久屋」,生活方式大變動,衝擊原已脆弱的族群文化。
本期的主題「災難與再生」,學者李鎮鍵、林益仁各自從防災學、生態學的角度來反省人與土地的關係;另有兩篇文紀錄了莫拉克風災後的救災及重建行動;歐蜜‧偉浪從整體分析重建階段原住民遭遇的困境,伊誕‧巴瓦瓦隆寫下達瓦蘭部落自立自強的新生活展望。楊順從在「神學淺說」中打破災難天譴迷思,強調應該悔改的是剝削自然的行徑。「大專世界」兩篇台南神學院學生的文章,亦提到救災經驗和面對災難的信仰反省,盼望能化為長期的關懷行動。
今年是美麗島事件三十週年,我們從比較不一樣的角度來回顧這個影響台灣民主發展的歷史片斷。〈美麗島‧教會公報‧分區聯禱會〉簡述當時教會內的文字傳播策略和祈禱行動。〈五歲的美麗島〉李怡道從家族故事講起,對比今昔。閱讀該文請勿跳過文末的附註。
配合12月的聖誕節期,「信仰‧生活」的文章滿溢芬芳,感知聽覺與味覺的幸福滋味,是聖誕特刊《幸福‧深呼吸》(請參考33頁)的延伸。今年的聖誕特刊有四篇精采故事,請勿錯過。
最後,感謝楊淑雅為本期幾篇文章畫了精美插畫,還有陳義仁提供版畫作品〈一粒麥子〉(30年前作品)、〈熱比婭〉(熱騰騰新作),為相關文章配圖,使本刊生色不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