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使者雜誌
簡介
雜誌閱讀
出版叢書
購買訂閱
廣告刊登
相關網站
聯絡我們

推文:Facebook plurk twitter
新使者雜誌 > 第114期 憂鬱的光輝十月
字級調整:

台灣教會人物檔案
開明的基督徒教育家─林茂生
他最關心的是:如何藉由各種教育途徑讓現代意識在臺灣社會能更加普及。
關鍵字:
作者/王昭文 (歷史學博士,新使者執行總編輯)

在二二八事件中殉難的台大教授兼《民報》社長林茂生,是日治時期第一位獲得東京帝國大學文學士、第一位得到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哲學博士的臺灣人。他早年的生涯和長老教會關係密切,特別和長老教中學(後來的長榮中學)有很深的淵源,也曾在《臺灣教會公報》發表過不少文章。他一生一貫的目標是努力要將「現代化教育」普及於臺灣,且努力以開放的文化觀來建構臺灣意識。他的信仰態度具有同時代人較少見的理性、開明特色,是一位思想前進的基督徒教育家。

新使者在多年前已經刊載過鄭加泰牧師所寫的林茂生,因此不再詳加介紹他的生平,在此僅就他與日治時期的台灣文化啟蒙運動的關係以及他的思想、信仰提出一些觀察。

※ 受教會栽培的青年俊秀

林茂生,字維屏,號耕南, 1887年出生於臺南府城。父親林燕臣1895年他受在臺南傳教的英國長老教會宣教師之邀,成為他們的漢文和台語教師,開始接觸基督教,對基督教有所了解後產生好感,1898年9月10日由巴克禮牧師(Rev. Thomas Barclay)施洗,正式成為基督徒。林燕臣曾經任教於長老教中學(即後來的長榮中學),並在教會擔任長老,後來成為牧師及神學院教授,是當時臺灣長老教會重要的本地牧者和教會領袖。

林茂生三歲由外祖父郭舉人啟蒙,開始讀書認字,打下漢文基礎。1898年進入日本佛教曹洞宗所創設的日本語學校就讀,表現良好。1904年進入台南長老教中學就讀,在校成績甚優,讓宣教師們刮目相看。巴克禮牧師鼓勵林燕臣將林茂生送到日本求學,並為他商請教會人士提供學費。 1909年林茂生在前往日本京都,進入基督教人士所辦的同志社中學,插班為四年生。1910考進京都第三高等學校文科,1913年考進東京帝國大學文學部哲學科,主修東方哲學,專擅陽明學說。曾在《東亞研究》發表論文〈王陽明之良知觀〉。1916年畢業,取得文學士學位。

畢業後林茂生在萬榮華(Edward Band)校長的邀請下,回母校長老教中學任教,並擔任「教頭」(教務主任)。不過他在長老教中學專任的時間並不長。1918年他開始兼任台南師範學校教授,1920年受派出任臺南商業專門學校教授。但是和長老教中學仍然維持很密切的關係。

臺南商業專門學校僅有兩名教師是臺灣人,林茂生是其中之一,另一位是潘貫。兩人都擔當語言科目。林茂生教英語,上課輕鬆風趣,頗受學生歡迎。 而在語學課程中,他亦傳遞思想。吳新榮回憶他所採用的教材是「卡雷爾的《法蘭西大革命史》和杜爾斯泰的《幸福的家庭》」,他個人「初期思想的萌芽可說受林教授的影響最大」,又提到上課的情形:「林先生的講義非常熱誠......林先生又時常偷用臺灣話說明他自己的故事,暗示不便公開的世事,這使學生們感到光榮和興奮」。

※ 參與文化協會 追求台灣文化自主性

1921年臺灣文化協會成立,林茂生為評議員之一,雖非核心成員,但相當引起日本當局的注意,擔心他有激進的政治性表現,官方報紙《臺南新報》有意強調其社會地位來挑撥分化。

事實上,林茂生雖然參與文化協會,並未投入議會設置運動,和政治運動保持一定的距離。他在文化協會內的活動,以學術性演講為主。1923年10月20日起,臺南的文協幹部以基督教青年會名義舉辦講習會,每個禮拜六聚會,以林茂生為講師,舉辦西洋歷史講習會,共9次。隔年臺蔣渭水在臺北申請舉辦學術演講會,也邀林茂生主講西洋歷史,但當局未准。另外,1924年起文化協會在霧峰林家舉辦「夏季學校」,連續三年林茂生都擔任講師,第一年講「哲學」、第二年和第三年講「西洋文明史」。

1923年第三次會員大會之後,蔡培火接任文化協會專務理事,文化協會本部移到臺南市,新年度理事擴充為62人,評議員也增加到40人。林茂生夫人王采蘩出現在1924年的文協理事名單中, 林茂生則繼續擔任評議員。
林茂生和文化協會人士的關係密切,成了基督教界和社會運動連繫的一個管道。他一直沒有站在抗爭的最前線,或許是出於高等文官的身分的不便,但是就像他在教會中不任長執卻有實質的影響力,他在文化協會的運動中也是擔任「提供內容」的角色。

※ 博士論文闡述民主教育精神

1927年,林茂生由台灣總督府即文部省遴選,成為「在外研究員」,前往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留學,投入當時教育哲學泰斗度威與門羅的門下。在哥大第二年,總督府資助時限已屆,後來哥大與台灣總督府各負擔獎學金若干,其餘不足部分由林妻在台灣舉債,直至1946年才還清。

留美期間一重要軼事是,和所住的國際會館同樣由洛克斐勒興建的「河邊教會」(Riverside Church),邀請各國人士用本國文字書寫「上帝是愛」,作成彩繪玻璃嵌在教堂的窗上,其中漢字的「上帝是愛」就是出於林茂生之手。
1929年他提出《日本統治下的台灣學校教育──其發展及有關文化之歷史分析與探討》為博士學位論文。這篇論文的出發點是檢討日本在臺灣所施行的教育,立場乃以近代民主主義教育的理念檢視當時日本的殖民地教育行政,並在結論中指出透過教育的強迫同化,只會激起反彈,支持教育機會平等的政策才有真正的建設性。從這篇論文可以看出縈繞他心中的核心問題,是種族差別待遇現象,他渴望透過符合民主精神的教育,建造真正平等互相尊重的社會。

※ 軍國主義下未竟的辦學理想

1930年林茂生回到臺灣,奉派到台北高等商業學校任教。1931年,又受派擔任府立台南高等工業學校教授,成為英語德語科主任兼圖書課長。

他在此時繼續擔任長老教中學理事,負責後援會的工作,並為學校立案問題上總督府交涉。1933年獲選為長老教中學理事會理事長,是第一位擔任此職位的臺灣人。但是在爭取立案就快要成功時,卻遭到阻撓。

1934年日本軍國主義日盛,政府欲加強對基督教學校的控制,從各方面找藉口質疑長老教中學不夠「愛國」。林茂生因為與當時的教務主任上村一仁發生爭執,經媒體報導與在台日本人的右派團體操弄,爭端擴大,林茂生成為攻擊箭靶。最後萬榮華校長不得不解散後援會,與日本基督教會合作,聘請日籍校長,自己退為一般教師,來緩和這場危機。林茂生則辭去長老教中學理事職,並宣布與學校斷絕一切關係。

※ 追求現代性的開明基督徒

林茂生因父親的緣故在幼年成為基督徒,因為具備深厚的東西文化素養,他對信仰有深刻的體會和不凡的見解,深受教會界重視。從他所留下的文字資料來看,他的信仰甚少神秘主義的成份,也未見狂熱的傳教意圖,注重的是在生活中實踐信仰、貢獻社會。他反對迷信,追求科學理性,基督教對他而言,除了是生命的終極關懷之外,也是現代性的來源。

林茂生曾於《台灣教會公報》發表〈基督教文明史觀〉(未連載完),對西洋現代文明有著客觀的、現實主義的看法,把文明間的交流影響視為自然現象,並認為是互相有所幫助的。不把東西文化視為截然對立,從人類的共同性出發來了解各種文化的特色並學習之,呈現開放多元文化觀。基督教是西洋現代文明「靈」的部份,他認為基督教的博愛、贖罪觀等,有助於豐富東洋的精神文明。

他一直以教育者自居,最關心的也是如何藉由各種教育途徑讓現代意識在臺灣社會能更加普及。他之所以花很多心力在長老教中學的發展上,就是期待能整合教會與社會的力量,建設臺灣人自主的教育機構。

※ 戰後關心政治改革 228遇害

戰後林茂生除了繼續在教育崗位上之外,也熱心參與公眾事務、關心政治改革。1947年爆發228事件,林茂生當時的態度是:「必須想辦法迫使政府改變惡政,但是希望反政府暴動不要蔓延過份,因為沒有組織和紀律,無法成為有效的群眾,應該要冷靜下來,用有建設性的和平方法,達到改革政府並獲得平等待遇的目標,未來努力關鍵是對民眾的民主政治教育,以及臺灣人與大陸人相互尊重的展開。」沒想到採取此種溫和立場的林茂生,卻在中央派軍到台灣之後,被兩名身著中山裝的人從家中帶走,從此一去不回。

這位具有開明精神、追求民主的基督徒知識分子,在他春秋鼎盛之年遭難,有志未伸,實在令人痛惜。
同作者相關文章:
台灣原住民的自我追尋:歐蜜.偉浪《編織家園》 (第 189 期)
《新使者》之路 (第 164 期)
創造之力 (第 163 期)
人權今昔 (第 161 期)
從〈PCT人權宣言〉到解嚴 (第 161 期)
開展中的台灣教會角色 (第 160 期)
不斷再思何為「宣教」 (第 159 期)
台灣教會@21世紀 (第 159 期)
好家在 (第 158 期)
看見──約翰福音 (第 157 期)
愛及曠野 (第 156 期)
原住民族與轉型正義 (第 155 期)
面對青貧時代 (第 154 期)
再思政教關係 (第 153 期)
感謝上帝賞賜米糧 (第 152 期)
因信得生:羅馬書 (第 151 期)
這世界繽紛多元 (第 150 期)
歡迎加入大專團契 (第 149 期)
未來,一直來 (第 148 期)
現在是我們的事了! (第 147 期)
150年來 (第 146 期)
見證:使徒行傳 (第 145 期)
你想要什麼樣的幸福? (第 144 期)
後太陽花的公民力量 (第 143 期)
忘了我是誰 (第 142 期)
民主路迢迢:《百年追求》書介 (第 142 期)
普世精神 (第 141 期)
健康與信仰 (第 140 期)
奧妙創世記 (第 139 期)
大同小異基督教 (第 138 期)
當表演藝術遇上宗教信仰 (第 137 期)
基督教美學 (第 136 期)
中國!中國! (第 135 期)
從容自信面對中國——評介吳介民《第三種中國想像》 (第 135 期)
基督徒的「成功」 (第 134 期)
此時此地讀路加 (第 133 期)
性別框外 (第 132 期)
不忘初心──專訪台北市議員徐佳青 (第 132 期)
追求公義 承擔苦難 (第 131 期)
荊棘焚而不燬——高俊明牧師的信仰與實踐 (第 131 期)
食 不實在? (第 130 期)
下一站,22K? (第 129 期)
原住民.巴萊 (第 128 期)
張七郎與詹金枝 (第 128 期)
「青年運動」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第 127 期)
牽阮的手——浪漫同行獨立路 (第 127 期)
主日學過後——不可忽視的青少年信仰教育 (第 126 期)
母語的將來 (第 125 期)
不僅是「坐」禮拜 (第 124 期)
吟聖詩 最有fu (第 123 期)
新版《聖詩》推出之後 (第 123 期)
讀聖經 心眼光 (第 122 期)
作為公民媒體的《新使者》 (第 121 期)
台灣網路公民媒體簡介 (第 121 期)
牛糞與咖啡──全球化時代的經濟公義 (第 120 期)
面對死刑,絕不簡單 (第 119 期)
地球憲章──回應與實踐 (第 118 期)
正視貧富差距 (第 117 期)
愛你的鄰舍 (第 116 期)
災難與再生 (第 115 期)
【美麗島30週年特輯】美麗島‧教會公報‧分區聯禱會 (第 115 期)
憂鬱的光輝十月 (第 114 期)
開明的基督徒教育家─林茂生 (第 114 期)
歷史建築隨想 (第 110 期)
當雪山獅子旗飄揚 (第 106 期)
教派合作的虛與實 (第 90 期)
復和的功課──現階段教會228關懷的使命 (第 80 期)
「喊台獨」之外──長老教會政治關懷的演變 (第 75 期)
報禁開放前的台灣新聞媒體 (第 70 期)
生態關懷這條路 (第 67 期)
小林善紀《台灣論》的歷史視野 (第 65 期)
努力與耶穌為友的人——我所知道的謝淑民長老 (第 51 期)
生之萬花筒 ──談許地山有關基督教的小說 (第 36 期)
感動之餘,勿忘事實--回應33期「人道移民─丑之助」一文 (第 35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114 期 憂鬱的光輝十月 (52-55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114期  2009年  10月 憂鬱的光輝十月 114
本期主題:憂鬱的光輝十月
發行日期:2009/10/10
憂鬱的光輝十月
在絕望中存留盼望的火光── 台灣面臨巨變時刻,基督徒的使命與呼召
自助神助
簡介-促成建造理想國家的社會轉型四套工具
誰來管教你的王?
台灣人可以過怎樣的十月?一 團結真有力的台灣文化日
光輝十月?
十月:困惑、回憶與希望
處境化神學的應用──重建台灣教會的歷史使命
鄉土認同和國家認同有何不同?
贏得有趣,活得堅強
水的悲哀,我也在其中--電影《不能沒有你》觀影筆記
主已為你我而預備 ── 日光單車賑災手記
河道邊s
在新香蘭看見部落力量
開明的基督徒教育家─林茂生
分擔苦難‧疼惜生命
手握一粒種子的盼望
台灣女子拔河隊的成長與榮耀
分開混沌e創造主
佇天--裡
尊重了解‧平等對待外配─2009TSCM 參加心得
離別的福音隊
被看見的危機,沒有被看見的性別──從金融危機中思考性別與勞動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