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王雪峰遭家暴的事件經媒體披露,引起大眾議論紛紛。家暴 其實很常見,即使在基督徒家庭也無法避免。在你我的周圍,許多人都曾聽過或經歷過「家庭暴力」的場景,有的人甚至還扮演過救援者、旁觀者、受暴者、施暴者....等角色。然而,不容諱言的是:多數台灣人民還是會把「家庭暴力」看成「家務事」,是家庭秘密,是家庭以外的人所不能、不會也不該干涉的。況且,一般人也習慣地以為:只有一些特別不正常的人會打配偶、小孩或老人,和多數人是無關的。諸多這類似是而非的說法,是阻礙「家庭暴力」被當成公共議題對待的主要原因。
面對家暴的正確態度
許多基督徒很熱心的想要助人,但往往因空有熱心沒有智慧,不但沒有為家暴的家庭帶來和解的機會,反而在傷口上撒鹽,引發更大的風波。如何用心、小心去了解、幫助整個家庭,避免因過度熱心或隨意議論而造成二度傷害,實在是有心幫助家暴家庭者最需學習的功課。
一、不要企圖當和事佬
當我們聽到兄弟姊妹分享他們受到家暴的經驗時,千萬不要企圖當和事佬。曾經有人聽到後直接打電話以上帝的話「勸戒」施暴者,結果把事情鬧得更嚴重。還有人把兩人找來一起談,試圖說服雙方各退讓一步。結果不但沒解決事情,還得罪了雙方,因為雙方都認為調停者是站在對方的。我的原則是先分別照顧雙方,當下與誰談就照顧誰。當兩方都被妥善照顧之後,關係的重建才有可能開始。
二、真誠的了解
沒有真正的了解,關心的根基等於是空的。家暴的家庭中每一個成員都是受傷的,皆需要被了解與照顧的。對於施暴者來說,通常會告訴我,他們內心的痛不斷的被踩踏,在不斷壓抑情緒之後,終於暴發出來。其實他們的內心事後也是後悔的。了解施暴者的傷痛有助於其內心的醫治。施虐者的性格、價值觀及行為模式是構成家庭暴力的主因,其特徵包括:脾氣暴戾,愛以暴力解決問題;妒忌心重,凡事干預家庭成員的行為及社交生活;以個人期望、需要及利益為依歸;習染不良嗜好,如酗酒或賭博,或患有精神病,令其自我約束能力減弱;小時候也曾遭遇家暴情形的受害者或是目睹家暴受害者。若能尋線回溯其生命,了解其受苦的過往經驗,好好的為這些經驗求主的醫治,那施暴者的傷才有可能慢慢好轉。
至於受暴者,助人者要先了解其後遺症,才能給予適切同理與支持。通常受暴者會覺得失去尊嚴,有無助感、易出現憂鬱和焦慮的情緒。當助人者沒有相關受傷經驗時,切記不要假裝了解。只要助人者真誠用心聽懂受暴者的內心感受,接下來的處理會順利許多。
三、避免以下列不當的方式解決問題
1. 苦口婆心(規勸)型—「不要難過啦!積極正向一點,事情沒那麼糟糕,你想太多了」
2. 找更糟糕的情境來比—別人這麼糟都可以活下去了,你這算不得甚麼。
3. 要求受傷的人替加害人著想:你爸爸是因為愛你才會打你的;媽媽一定不是故意的;妳先生以前也是被打大的…...要原諒他們......。
4. 自暴其短型—「我以前比你辛苦…」說著說著就哭起來了,最後還要對方安撫他。
5. 冷靜分析(說服)型—這種人會替對方分析各種情況:「妳先生只是常口頭罵妳他也會定時拿錢回家….請問你有需要這麼難過嗎?」
6. 不耐煩(指責)型 一「又來了,你煩不煩啊…...」
7. 轉移焦點(逃避)型—把話題岔開「一切都交給主吧,我們談快樂一點的事…...」
8. 同仇敵愾型—與當事人一鼻孔出氣,一起怪別人。
9. 給建議— 妳應該如何… 妳為甚麼不…...
其實,人在情緒中,最需要的是被陪伴、被了解,而不是被勸告、被說服甚至被否定(不要難過、不可生氣…)下次若有人向你吐苦水時,請用心聽懂對方,試著了解對方真實的感受,陪伴對方在安全的環境中表達、消化自己的情緒,至少,讓對方感受到,他在受苦中並不是孤單的。
四、轉介
不是所有的家暴問題都是一般教會可以處理的,有些狀況需要精神科的介入長期治療,有的則需要通報相關單位處理,有的必須轉介到較專業的機構繼續關心。承認自己的有限,知道有那些資源可利用,面對棘手的家暴問題,才不會愈幫愈忙,愈演愈烈。
用心聽懂雙方
家暴通常是在一個複雜又微妙的互動關係中發生,介入關心的人不能只聽一面之詞就選邊站或隨之起舞,也不要隨便幫任何一方做決定(不要理他啦! 像他這種人,離婚好了…)。我們若能用心聽懂雙方,以基督的愛分別為他們祝福,讓兩個生命享受活在被主愛醫治的經驗裡愈來愈健康,相信和解是指日可待的。
附註:
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員間實施身體或精神上的侵害行為,往往由於現實之親屬關係與利益的約束而出現一定程度的隱蔽性。施虐者在施暴過程中,通常以毆打伴隨語言攻擊。事後,常會以各種理由試圖正當化施虐的原因。(維基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