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使者雜誌
簡介
雜誌閱讀
出版叢書
購買訂閱
廣告刊登
相關網站
聯絡我們

推文:Facebook plurk twitter
新使者雜誌 > 第118期 地球憲章——回應與實踐
字級調整:

編者的話
地球憲章──回應與實踐
關鍵字:
作者/王昭文 (執行總編輯)

人類在20世紀經歷了世界大戰、大屠殺、核子威脅、種族衝突……,對和平、安定、自由、平等的渴望化為「世界人權宣言」。雖然國際政治的現實面仍是弱肉強食、中心邊陲難以翻轉、支配結構依然,但在1948年「世界人權宣言」誕生後,全球人民可以大聲要求各國政府應盡力使人民免於恐懼和匱乏,國際社會以人權為指標來評量國家進步與否,不少紀錄欠佳的國家逐漸「被迫為善」。1990年代之後,環境議題日益受重視,地球村的概念興起,「我們只有一個地球」,因此必須以「永續發展」(可持續發展)為原則,來面對經濟發展與自然環境的衝突。「地球憲章」在此背景下誕生,其內容繼承了人權宣言,並更進一步提出:尊重生命看顧大地、維護生態完整性、社會正義經濟公平、民主非暴力和平等原則,透過聯合國及全球公民社會的推動,成為普世倫理價值。

 
正如「世界人權宣言」,「地球憲章」也有濃厚的基督教文明根柢。過去許多基督信仰者誤解創世記中的上帝交託人類管理大地的使命,以為可以對其他受造物為所欲為。20世紀後半開始有神學家批判過度高舉人類地位的創造論,反省造就現代文明的征服觀,從聖靈的工作來看萬物共同生活的新秩序,在上帝的愛中每個生命既平等又有獨特性,多元並存互相豐富。本期的文章中,以撒克‧阿復、石素英和王貞文都提到這種方向的神學思考,「地球憲章」則包含了這種反省的結論。
 
另一方面,「地球憲章」在台灣的公民社會有什麼樣的實踐落實?吳杰穎的文章討論了台灣的土地開發政策如何違反「地球憲章」原則;政府至今仍不放棄破壞自然生態的高污染、高耗能產業,國光石化欲在彰化海岸建廠,嚴重威脅海洋生態和農漁民生計,彰化環保聯盟蔡嘉陽發起以國民環境信託的方式買下海岸濕地,保護瀕臨絕種的白海豚,這種尋求公民社會力量集結的方式,不同於以往的環保抗爭。張婷華介紹在普世教會的社會行動中廣受重視的「社會企業」和「公平貿易」,台灣教會很可以跟進,用我們的日常消費來改變世界!幾位基督徒發起的台灣生態關懷者協會多年來推動「地球憲章」不遺餘力,今年10月將主辦亞太地區「地球憲章」十週年國際會議。從種種實例來看,「地球憲章」離我們並不遠。
 
蘭大弼醫師今年3月2日在英國去世,享年96歲。蘭家兩代四人在台灣從事醫療傳道工作,有許多感人事蹟。蘭大弼在最後的日子常使用自己的母語:台灣話,遺言強調:「不要忘記貧窮人」。本期邀請蘭大弼長期的同工郭文隆撰寫蘭醫師小傳,緬懷這位愛護病人、疼惜大自然的醫療宣教師。
同作者相關文章:
台灣原住民的自我追尋:歐蜜.偉浪《編織家園》 (第 189 期)
《新使者》之路 (第 164 期)
創造之力 (第 163 期)
人權今昔 (第 161 期)
從〈PCT人權宣言〉到解嚴 (第 161 期)
開展中的台灣教會角色 (第 160 期)
不斷再思何為「宣教」 (第 159 期)
台灣教會@21世紀 (第 159 期)
好家在 (第 158 期)
看見──約翰福音 (第 157 期)
愛及曠野 (第 156 期)
原住民族與轉型正義 (第 155 期)
面對青貧時代 (第 154 期)
再思政教關係 (第 153 期)
感謝上帝賞賜米糧 (第 152 期)
因信得生:羅馬書 (第 151 期)
這世界繽紛多元 (第 150 期)
歡迎加入大專團契 (第 149 期)
未來,一直來 (第 148 期)
現在是我們的事了! (第 147 期)
150年來 (第 146 期)
見證:使徒行傳 (第 145 期)
你想要什麼樣的幸福? (第 144 期)
後太陽花的公民力量 (第 143 期)
忘了我是誰 (第 142 期)
民主路迢迢:《百年追求》書介 (第 142 期)
普世精神 (第 141 期)
健康與信仰 (第 140 期)
奧妙創世記 (第 139 期)
大同小異基督教 (第 138 期)
當表演藝術遇上宗教信仰 (第 137 期)
基督教美學 (第 136 期)
中國!中國! (第 135 期)
從容自信面對中國——評介吳介民《第三種中國想像》 (第 135 期)
基督徒的「成功」 (第 134 期)
此時此地讀路加 (第 133 期)
性別框外 (第 132 期)
不忘初心──專訪台北市議員徐佳青 (第 132 期)
追求公義 承擔苦難 (第 131 期)
荊棘焚而不燬——高俊明牧師的信仰與實踐 (第 131 期)
食 不實在? (第 130 期)
下一站,22K? (第 129 期)
原住民.巴萊 (第 128 期)
張七郎與詹金枝 (第 128 期)
「青年運動」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第 127 期)
牽阮的手——浪漫同行獨立路 (第 127 期)
主日學過後——不可忽視的青少年信仰教育 (第 126 期)
母語的將來 (第 125 期)
不僅是「坐」禮拜 (第 124 期)
吟聖詩 最有fu (第 123 期)
新版《聖詩》推出之後 (第 123 期)
讀聖經 心眼光 (第 122 期)
作為公民媒體的《新使者》 (第 121 期)
台灣網路公民媒體簡介 (第 121 期)
牛糞與咖啡──全球化時代的經濟公義 (第 120 期)
面對死刑,絕不簡單 (第 119 期)
地球憲章──回應與實踐 (第 118 期)
正視貧富差距 (第 117 期)
愛你的鄰舍 (第 116 期)
災難與再生 (第 115 期)
【美麗島30週年特輯】美麗島‧教會公報‧分區聯禱會 (第 115 期)
憂鬱的光輝十月 (第 114 期)
開明的基督徒教育家─林茂生 (第 114 期)
歷史建築隨想 (第 110 期)
當雪山獅子旗飄揚 (第 106 期)
教派合作的虛與實 (第 90 期)
復和的功課──現階段教會228關懷的使命 (第 80 期)
「喊台獨」之外──長老教會政治關懷的演變 (第 75 期)
報禁開放前的台灣新聞媒體 (第 70 期)
生態關懷這條路 (第 67 期)
小林善紀《台灣論》的歷史視野 (第 65 期)
努力與耶穌為友的人——我所知道的謝淑民長老 (第 51 期)
生之萬花筒 ──談許地山有關基督教的小說 (第 36 期)
感動之餘,勿忘事實--回應33期「人道移民─丑之助」一文 (第 35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118 期 地球憲章——回應與實踐 (1-1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118期  2010年  6月 地球憲章——回應與實踐 118
本期主題:地球憲章——回應與實踐
發行日期:2010/6/10
地球憲章──回應與實踐
地球憲章
超越哥本哈根:回應《地球憲章》
多元與差異:從結構性多元主義觀點看環保運動的困境
從地球憲章反省台灣的土地開發政策
深耕台灣 相遇原鄉──台灣生態關懷者協會與地球憲章十周年
環境運動的轉型與昇華:「守護白海豚」國民環境信託的緣起
用我們日常生活的消費來改變世界!
新女性與新大地──露瑟(Rosemary Radford Ruether)的神學追尋之路
打赤腳的蘭大弼醫師
加爾各答街頭孩子教我的事!--長老教會青年普世交流心得
和平環保 徒步環島
一堂日語學校的作文課:我的夢想?
從《阿凡達》看科技與自然對立的迷思
《為巴比祈禱》影評二則
神掌權s
從一則徵婚啟事說起
司馬庫斯櫸木事件無罪宣判的啟示
荷蘭人帶h3 咱e台灣話(1)
大學生的貧富現況與未來想像
沒有錢,就不能回應上帝的呼召?
與神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