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樂是甚麼?
聖樂並不是把虔誠歌詞填到黃梅調、流行歌曲等音樂上就可以稱之為聖樂。有時文詞、曲調都有宗教的深摯未必就是聖樂;威爾第(Giuseppe Verdi, 1813-1901)的奧賽羅(Otello),女主角受人陷害無辜被丈夫殺之前,唱的聖母頌(Ave Maria)雖富宗教虔誠,也不是教堂可用的聖樂(李振邦,宗教音樂,p. 1-2)。[i]按這定義,總會2009年出版聖詩中很多由各國民謠改編的詩歌,如: 433首思想起由台灣民謠改編,都不能稱為聖樂。在文藝復興時期很多彌撒曲,自世俗音樂借用曲調,稱為固定旋律(Cantus firmus)。如:有一首非常民謠L'homme armé 作曲家已不可考。這曲子自十五世紀到十七世紀共有約四十首曲子傳世。用這固定旋律最有名的是尼德蘭樂派的Josquin Des Prez (c1440-1521),Missa L'homme armé。
這種向世俗音樂借用曲調到馬丁路德(1483-1546) 創作聖詩,亦使用,這種曲調稱為(contrafactum)。路德的聖誕歌,從至高天我今降臨(Vom himmel hoch da komm ich her),取自世俗歌,我遠從國外帶來好消息(Aus fremden Landen komm ich her)。這些歌受到東方文化影響,比葛利果聖歌活潑。巴洛克宗教音樂也向世俗歌曲借旋律,如: 著名的PASSION CHORALE (新聖詩89首) 是世俗歌我心為標緻少女所煩(Mein Gmuet ist Mir Verwirret)。這曲子經過巴哈的馬太受難曲引用後,成為世界著名聖詩。歷代作曲家多以這個旋律作曲,各國聖詩亦收錄。古典樂派莫札特(W. A. Mozart, 1756-1791) 的加冕彌撒[ii](Coronation Mass, K317)的羊羔經(Agnus Dei)旋律後來為費加洛婚禮第三幕( Dovo sono) 引用。
Friedrich Blume 編輯的Protestant Church Music: A History (p. xiii)提到音樂之聖、俗界限很模糊。他提到早期的音樂,如:Dietrich Buxtehude, (1637-1707) 的黃昏音樂會(Abendmusik) 的聽眾是富商。Johann Theile, 1646-1724) 的宗教劇是在漢堡的鵝市場(Goose Market) 演出。葛蘭(Karl Heinrich Graun, 1703-1759) 的耶穌之死(Tod Jesu) 是十八世紀最常被演出的受難曲。他質問像布拉姆斯(Johannnes Brahms, 1833-1897) 德意志安魂曲(Deutsche Requiem) 和威爾第安魂曲(Requiem) 算聖樂嗎? 19到20世紀的神劇聖與俗的界線已經被擦拭,越到近代這種聖、俗之氣氛愈來愈淺薄。
對這種分類方式Hughes Miller (Introduction to Music, pp. 175-181) 有比較寬厚的觀點,按Hughes Miller的觀點宗教音樂分成禮儀音樂(liturgical music),非禮儀形式音樂(nonliturgical forms)、和雜類(miscellaneous religous works)。禮儀音樂:包括葛利果、聖詩、彌撒曲、經文歌、清唱劇、頌讚曲、器樂宗教音樂等。非禮儀形式音樂:神劇、受難神劇。最後他把宗教音樂的雜類(miscellaneous religous works),凡是包含有宗教之本質的皆列入。
他的雜類收錄有:歌劇、交響曲、管風琴曲、合唱曲等皆有此類之作品。這類作品很多,包含: 科賴里(Arcangelo Corelli, 1653-1713) 的聖誕協奏曲(Christmas Concerto, op. 6, no. 8)、[iii]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 第九號交響曲的快樂頌(Thais Symphony no. 9, in d minor)、舒伯特( Franz Peter Schubert, 1797-1828) 的聖母頌(Ave Maria)、孟德爾頌(Felix Mendelssohn, 1809-1947) 宗教改革交響曲(Reformation Symphony, no. 5, op. 107)、華格納(Richard Wagner, 1813-1883) 歌劇帕西法(Parsifal)、法蘭克(Cesar Franck, 1822-1890) 管風琴聖詩第三號(Chorale no 3)、布魯克納(Anton Bruckner, 1824-1896) 的詩篇112和150篇(Psalms 112, and 150)、布拉姆斯德意志安魂曲、馬斯內(Jules Massenet, 1842- 1912) 的泰琦絲(Thais)、艾伍士(Charles Ives, 1874-1954) 的詩篇69篇、雷史碧基(Ottorino Respighi, 1879-1936) 葛利果協奏曲(Concerto Gregoriano)、史特拉溫斯基(Igor Stravinsky, 1882-1971) 詩篇交響曲(Symphony of Psalms)、杜普瑞(Marcel Dupre, 1886-1971) 管風琴苦路十四站(The Stations of the Cross)、亨德密特(Paul Hindemith, 1895-1963) 馬利亞的生平(Marienleben)、布利頓(Benjamin Britten, 1913-1976) 交響安魂曲(Sinfonia da Requiem) 等都列入。我比較趨於把這些作品都入宗教音樂。
※葛麗果聖歌(Gregorian chant) 與路德會的聖詩(Chorale)
葛麗果聖歌(Gregory chant) 是教宗葛麗果一世(Gregory the Great, 540–604) 整理當時的宗教歌曲,稱為「葛麗果聖歌」。葛麗果聖歌成為最盛行的聖歌。儀式分為兩類:日課(Office) 和彌撒(Mass)。這種聖歌將經文與音樂巧妙結合,雖然只是無伴奏單聲,然而曲調流暢,節奏舒緩。葛麗果聖歌沒有固定節拍,有八種教會調式,由教士組成的唱詩班,用拉丁文聖經的祈禱文或詩篇作為歌詞,以歌唱的方式表達出來。有東方聖歌(拜占庭聖歌等)和西方聖歌。這類音樂都是為教會的儀式所作,照教會曆在不同的儀式中配合詩歌的朗誦演出。
16世紀德國宗教改革家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 1483-1546),改聖詩為禮拜時讚美。馬丁路德於1524年出版小聖詩集(Geystliche Gesangk Buchleyn)有38首詩,路德寫優美的序言,就是威登堡聖詩(Wittenberg Gesangbuch)。自從數字低音伴奏(Basso continuo)出現後,才有四聲部聖詩。現在新教唱的聖詩沿襲路德而來。
聖詩和葛利果聖歌不同:
葛利果聖歌
|
路德會的聖詩
|
無伴奏單音
|
和聲由數字低音伴奏
|
沒有節奏
|
有節奏(巴洛克以後才有小節線)
|
非詩體
|
詩體(韻律)
|
教會曲調
|
大、小調 (巴洛克以後才有)
|
拉丁固定歌詞
|
德文
|
拉丁文會眾不懂歌詞
|
情感表達直接清楚
|
歌詞一節
|
多節(stanzas)
|
天主教會
|
新教路德會
|
|
|
※經文歌、清唱劇、頌讚曲:
經文歌(Motet):
「經文歌」是天主教禮儀音樂,歌詞取材自拉丁文聖經。原為無伴奏複音音樂用於天主教之禮儀中,特徵是禮儀性無伴奏(a cappella)。它最早源自十三世紀巴黎的聖母院樂派(The Notre Dame School),主要作曲家有雷奧寧(Leonin, f 1163 - 1190) 和裴羅汀(Perotin, f1190-1225) 和其他人創作了千百首同經文歌,歌詞原來多是拉丁文。13世紀有成千的經文歌創作,巴黎傳遍西歐各地。後來發展到最後有義大利文、法文與德文歌詞,而到十八世紀時巴哈所寫的經文歌達到高峰,是為管弦樂伴奏所寫的大型經文歌。巴哈有六首經文歌。[iv]他將聖詩應用在內,最有名的經文歌是其中BWV 227 是克魯格(Johann Crüger, 1598-1662) 聞名聖詩「耶穌至好朋友」(Jesu Meine Freude)。巴哈的經文歌用德文聖經為歌詞以管絃樂伴奏。我們熟悉的經文歌以莫札特的作品最有名,為「歡呼吧!有福的靈魂」(Exsultate Jubilate, K165),第四樂章阿利路亞(Alleuia),生前最後一首簡單莊嚴的「聖體頌」(Ave Verum Corpus, K618)。
清唱劇(Cantata):
「 清唱劇 」原來是十七世紀義大利發展出來的曲式,有詼諧、悲愴、田園、戲劇性等特點漸取代牧歌。它的曲式和歌劇一樣,有管弦樂、合唱、重唱和獨唱,獨唱有宣敘調和詠嘆調,而其中最大的差別是他的篇幅小很多。和它相近的器樂曲為奏鳴曲(sonata),清唱劇原來是世俗音樂。
德國音樂家在1660年左右發展成為新教的禮儀聖樂,當時清唱劇是每週日禮拜聖歌隊獻詩。[v]清唱劇創作到巴哈達到高峰,[v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