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使者雜誌
簡介
雜誌閱讀
出版叢書
購買訂閱
廣告刊登
相關網站
聯絡我們

推文:Facebook plurk twitter
新使者雜誌 > 第125期 母語的將來
字級調整:

本期主題
母語與文化、認同及信仰
「祖宗田」是為安身,而「祖宗言」是為立命,是為了真人能向真神說真話,這是做為人存在的根基。
關鍵字:母語  文化  認同  信仰 
作者/曾昌發 (台南神學院教務長)

前言 

母語(mother tongue) 顧名思義是母親的話,是一個族群共同的、原初的語言。不過,在台灣的漢人因為「有唐山公,沒唐山婆」的事實,故對臺灣的Ho-lo話或客家話比較持平的說法應該是:「阿公話」,因為我們的「唐山公」硬是把「阿婆話」給漢化了。但母語的概念卻未必適用於今天的青年,譬如說,假如父母都是客家人,理論上他/她的母語應該是客家話;但不會說客語的「客家青年」卻比比皆是,他/她的母語已經不是母親的話,而是另一種語言。換言之,他/她習慣用什麼語言思考、書寫,那就是他/她的母語。這是今天在臺灣談母語時很弔詭、很令人憂心的實況。

本文嘗試從台灣母語和文化、認同及信仰三方面的關係來探討。

一、母語與文化

百年來,台灣各族群遭受日本和國民黨兩個外來政權的殖民統治,也經歷兩種「國語」-日語、華語的打壓,不但造成母語的萎縮,也造成語言的斷裂。有人用:「原住民語躺在急診擔架上,客家語坐在輪椅上,台灣Ho-lo話拄著柺杖。」比喻台灣母語所面臨的危機。另一方面,「含飴弄孫」原是年長者的天倫之樂,但因語言的斷裂,祖孫難以溝通,反成人倫的悲劇。

2000年時,台灣的政黨輪替給母語教育新的機會,並制訂為政策,但2008後,又恢復對母語的打壓。有人認為:假如教師養成過程中有母語的相關課程,母語字、辭典的編輯、出版,特別是媒體的大量運用,加上有心人的努力,母語的美和活力應有復原的機會。「以母語寫詩的時代可能不再,但『以我手、書我口』的母語白話文學是充滿可能的。」不過,依照個人過去三十幾年來從事客家母語的翻譯,字辭研究,教材編寫和教師培訓的經驗,我發現:「假如沒有對母語的覺醒所產生的危機感和使命感,進而成為一種生活態度,母語仍然可能成為可有可無的附屬品,母語應有的生命力並不能展現。」換言之,母語復原、創新的動能在此。

語言,特別是母語與文化的關係和重要性分述於下: 

(一)溝通工具  

人之異於禽獸者,不單是在倫理道德上,也在於語言的豐富,複雜和多元。人透過語言傳達一套觀念,一組訊息,或單一的意念。故語言可以像利劍-唇槍舌劍;可以是包藏陰謀的-口蜜腹劍;可以是製造紛爭的-挑撥是非;也可以是「一句話說得恰當,就像金蘋果放在銀網裡。」此所以俗語說:「惡言一句六月寒,善言一句三冬暖。」因此,語言雖是溝通的工具,說善言、慰言、解言卻是藝術。 

(二)感情的媒介

在亞洲開國際會議,使用英語;長老教會開總會使用華語;這都是不得以的溝通工具。但若要完整、清楚表達內在的感情就非得母語不可。我有一個活生生的有趣經驗:1988年,有天我與加拿大宣教師Paul MacLean 去訪問一位嚴重燒傷者的家人。剛好他年約六十歲的媽媽從田裡回來,看到兩個不認識的人,起初,她有點不知所措,經說明來意後,我對她說:「阿婆,這個外國人會唱客家山歌呢!」她一臉的不相信。等Paul以孟姜女調唱出山歌:上帝疼惜世間人,特派耶穌從天臨,….。還沒唱完,阿婆的臉色有如冰山融化,馬上滿臉驚喜,笑得如花燦爛,連聲說:「坐!坐!坐!入來坐!泡茶食!」母語加上民謠,很快化解各種高牆,可以暢快的分享感情。 

(三)思考模式

一個族群或民族的語言一成型,他的語詞、文法,就是該民族思考方式的呈現。語言哲學家(Whilhem Von Humboldt ,1767-1835)用譬喻說:「字詞是思想的發聲器官,連結字詞的文法是思想的綜合與形成。」因此,「字詞連結的辭典也反應著思想的呈現。」而且語言是說的文字,文字是寫的語言,語言與文字是一體的兩面,而語言,文字在塑造一個人,同時也在無形中被語言所制約,因語言本身就是一種思考模式。

語言即思考模式,舉例而言:希臘語是概念式的語言(conceptional  language),使用很多抽象的字詞來表達形而上的思想-如logos(道),動詞有72種變化,時態,單複數,陰陽中性皆一清二楚。故希臘語和哲學相輔相成。德語也有此特色,近代西方哲學,神學泰斗相當部份出自德語系的人,與語言本身的特性無法分開。 

(四)語言是力量

語言是有力量的,君子一言,駟馬難追,故君子不輕諾,要慎言,深怕禍從口出,因此主張沈默是金。領導者更不能隨便說話,君無戲言也,而語言的善用與誤用的極致就是:「一言興邦,一言喪邦。」 

(五)、語言與文化

1、語言建構文化-李喬的《臺灣文化概論》(未出版)一書中提到語言與文化的關係時說:「1. 使用語言文字是人類有異於非人類的最大分野。2. 語言文字是文化的承載體(carrier),有它,文化得以傳播,得以傳承。3. 語言文字不但承載思想,而且也『建構思想』。」他這段話指出兩者的緊密關係。我們可以進一步說:「語言也建構文化」,特別是對台灣多元族群、多種語言的國家而言,多元語言可以建構台灣多元、具有主體性、包容性和開放性的台灣文化。

2. 語言是文化的創造-存在主義的神學家田力克(Paul Tillich) 說:「事實上,每個人靈性生命的行為是由語言所支持的,不論述說或沈默,都足以證明這斷言。因為語言是基本的文化創造。另一方面,沒有文化的創造不是從一個終極的關懷來陳述的。」[1]

3.母語失,文化亡--過去200年間,世界上超過3000種語言因種種因素消失,其文化思想也跟著消失。在台灣最明顯的就是平埔族語言的弱化,終致消失,其文化也失去。任何一種文化的滅亡都是台灣人的損失,也是世界的損失。

陳寅恪說:「一個字裡就有一本文化史。」語言不但承載文化,也承載族群的歷史和命運。因此,嚴肅的說法是:「欲滅其國先滅其史,欲滅其史先滅其言。」反之,「欲振其國先振其史,欲振其史先振其言。」關鍵在於我們如何面對母語。 

二、母語與文化認同

(一)、台灣認同的混淆-台灣因為長期外來政權的殖民統治,在文化和國家認同上造成嚴重的傷害。前有日本皇民化運動的母語壓迫,後有國民黨政權超過半世紀的「國語政策」,台灣母語被貶為低級、難登大雅之堂的粗俗語言。文化自尊心被扭曲、傷害,文學作品被歧視、打壓、忽略。長期下來,造成台灣人民文化及身份認同的混淆。

(二)、以色列復國後的文化工程-1948年,以色列在亡國2500年後復國,當時有超過120多種不同語言背景的猶太人,因民族(選民意識)、國家認同而回到以色列,沒有一種語言是共通的。但藉著Ben Yehuda 一生的努力,竟然使已經死去的語言—希伯來語復活,過程雖然充滿血淚,但結果是:恢復先祖的母語-希伯來語成為以色列國共通語,也成以色列民族認同的凝聚體。

(三)、恢復母語的活力,在台灣需要的是「瑞士模式」的語言政策,也就是開創、建構一個有包容性、吸納性、和開放性的多元母語文化。各族群母語受到同等的尊重,人民也學會彼此欣賞,彼此學習,才能建立一個多元,具豐富文化內涵的國家認同。以壓迫、消滅各種母語所建立起來的「國語」,是無法成為國家認同的凝聚力的。因母語失,就會「不知道我是誰?」失去文化的根,也無法形成現代國家健康的認同。當務之急乃是在大、中、小學開各族群母語課程,落實多元互重的精神。

(四)母語與身份認同-我們有共同的國家認同-台灣;在國家

認同之下是多元的族群身份認同,因此,我們自稱「台灣的原住民」、「台灣的客家人」、「台灣的Ho-lo人」,這種多元的身份認同是來自多元的台灣母語;拿掉母語,差異就模糊,身份認同也混淆了。 

三、母語與信仰

論到母語與信仰的關係,最簡單的問法是:「阿婆禱告時用甚麼話祈禱?」「阿婆」和「禱告」都是隱喻,使用「阿婆」,除了是母親的母親外,更是指未受外來殖民統治扭曲的「正港台灣人」而言。「禱告」是信仰行為,是真誠的人向至高、全能者的「傾心吐意」,是真人向真神說真話,這「真話」只能用未受殖民者扭曲、壓迫的母語述說。德國學者赫德(Herder, 1744~1803)有句名言:「一個民族有比先民們遺傳下來的語言更寶貴的資產嗎?」而客家先人諄諄告誡子孫:「寧賣祖宗田,莫忘祖宗言。」「祖宗田」是為安身,而「祖宗言」是為立命,是為了真人能向真神說真話,這是做為人存在的根基。

(一)上帝說話

世界諸宗教中把語言看得最崇高,最有力量的莫過於猶太,在創世紀中,上帝用「說話」創造宇宙;就像詩人所說:「因為他說有,就有,命立,就立。」(詩33:9)上帝藉摩西頒佈十誡時,「人民聽見雷轟和號角聲音,看見閃電和山上冒出的煙,都非常害怕,遠遠地站著。他們對摩西說:『請你向我們說話,我們必定聆聽;若是上帝向我們說話,恐怕我們會死!』」(出20:18-19) 在此,不難看出上帝說話的神聖和威嚴。而先知做為上帝的代言人,除了上帝自己的呼召外,其特色就像以西結所說:「他對我說話的時候,靈就進入我裏面,使我站起來,我便聽見那位對我說話的聲音。」(結2:2) 若是有人想假借上帝之名說話,其結果是:「若有先知擅敢託我的名說我所未曾吩咐他說的話,或是奉別神的名說話,那先知就必治死。」(申18:20) 一點也輕忽不得。

(二)巴別塔故事新解

創世紀十一:1-9記載:

那時,天下人的口音、言語都是一樣。他們往東邊遷移的時候,在示拿地遇見一片平原,就住在那裡。他們彼此商量說:「來吧!我們要做磚,把磚燒透了。」他們就拿磚當石頭,又拿石漆當灰泥。他們說:「來吧!我們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頂通天,為要傳揚我們的名,免得我們分散在全地上。」

耶和華降臨,要看看世人所建造的城和塔。耶和華說:「看哪,他們成為一樣的人民,都是一樣的言語,如今既做起這事來,以後他們所要做的事就沒有不成就的了<

同作者相關文章:
使徒行傳中的保羅 (第 145 期)
客語聖經背後的故事 (第 138 期)
從後殖民的角度來讀路加福音 (第 133 期)
母語與文化、認同及信仰 (第 125 期)
光輝十月? (第 114 期)
阿扁學客語兼論母語之重要 (第 84 期)
如何看民間宗教 (第 77 期)
合一之願——談「聯合神學院」 (第 61 期)
談永生s (第 58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125 期 母語的將來 (4-8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125期  2011年  8月 母語的將來 125
本期主題:母語的將來
發行日期:2011/8/10
母語的將來
母語與文化、認同及信仰
母語要往何處去?
為台灣的語言人權爭戰——簡介長老教會總會台灣族群母語推行委員會
如何在教會中保存客語
原住民的母語的傳承與斷層
白話字滄桑
一個台語文老兵的心聲
台語運動的他山之石:專訪韓麗絲談威爾斯語復興經驗
熱誠好客的服事典範——畢德生和瑪莎珍的故事
我們再一次出發
基督宗教看永生與祭祖
尊母語反帝國的神:後殖民神學眼中的巴別塔事件
母語在我生命中的哀愁與美麗
一本破舊的白話字聖經
教會內vs.教會外e白話字運動
寫在2011年父親節(之一)星期日的早晨
寫在2011年父親節(之二)Since U be gone 
大一新鮮人日記
記.淡江長青團南巡15週年:I am not at home,but I am not alone.
公義和平之旅——東海長青團契的暑期巡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