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初,上帝創造天地。」翻開聖經的第一頁,我們最先讀到了這一句。創世記被放在聖經第一卷,原因之一,在於其主要內容就是談論世界的起源。基督徒相信,萬事萬物的起源,來自上帝的創造,萬物的結局,也在上帝的手中。上帝在創造世界後,並沒有放著不管。創始成終的宇宙主宰,今日仍持續祂的創造工程。在人類歷史中,許多信仰前輩在生命中認識上帝創造大能,體悟創世記的奧妙。在這聖經的第一卷中,也描述了一個民族的誕生,一個人、一個家、一群人,如何認識上帝,如何跟隨上帝的旨意。信仰之路並非只是個人與上帝單獨來往,而是整個群體與上帝產生關連。
透過台灣神學院舊約神學老師曾宗盛牧師的介紹,我們了解到,創世記並不僅是遠古的文獻,並不是與我們距離遙遠的難讀經典,其實創世記的內容豐富有趣,探討主題包羅萬象,許多主題與現代議題仍然有密切關係。台南神學院的羅光喜牧師和玉山神學院的Walis牧師,以比較接近後殖民論述的角度來看創世記。羅光喜牧師關心的是國家建構的議題,從創世記當中找出許多政治倫理原則,包括「一家多國」兼顧普世精神與獨立精神、「萬族(因你)得福」的利他原則等。Walis牧師以原住民之眼來讀創世記,也是著眼於民族問題,他認為以色列人因為對上帝的信仰,產生新的異象、盼望、和亮光,來面對嚴酷的民族苦難處境,對至今處在弱勢地位的民族,很有啟發。
另外兩篇相當有意思的主題文章,張洵宜女士介紹了「動物神學」的基本出發點,在大洪水的故事中,上帝拯救人也拯救其他生物,上帝不是單單與人類立約,造物主是與整個受造界立約,在這份契約裡面,所有的動物也是簽約者之一,因為上 帝看重其存在的價值。蘇貞芳牧師以夏甲的故事為例,探討父權社會中女性經常遇到的悲慘處境,並提出「去父權化」的讀經策略。
基督徒給人的印象是:言必稱聖經,一切生活準則都來自聖經。但是,聖經是非常多元又複雜的文本,如何研讀、了解聖經?進路其實相當多樣,需要保持開放的心靈,不斷謙卑學習。我們邀請了兩位牧師,談他們自己如何讀經?如何愛上聖經?梁哲懋牧師強調要親自與經文搏鬥,不要太過依賴別人的解釋:「眼光緊盯著經文,每次接近經文都好像是初見面,在提問、追尋、質疑、獲得信息的循環當中,我們對聖經與信仰的認知就慢慢地建立起來。」張仁和牧師則強調,不能只從字面上了解聖經的內容,也不該只是抓住片段語言來當成金科玉律,必須要從整本聖經的主旨來掌握信息的意義,更要時時省察是否被某些意識形態凌駕了。
願這些文章,對你親近聖經、了解創世記,有一些幫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