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使者雜誌 >
第78期 基督徒的穿著可以多前衛? |
|
|
台灣教會人物檔案 |
拜訪蘭醫生於蘭寓(FORMOSA) |
|
|
關鍵字: |
作者/林信男
(台大醫院精神科醫師)
|
|
|
|
今年6月底到倫敦開會。行前從台灣打電話給在倫敦的蘭醫生。我告訴蘭醫生我是台大醫院精神科的林醫生,對方傳來「你是Lim Sin-lam醫生」的高興說話聲音。雖然講話速度較緩慢,但那一口典雅的「台灣話」,仍然是我所熟悉的。蘭醫生親切地問我到倫敦開什麼會,住在那裡。他說會寄信到我下榻的旅館,詳細說明如何從倫敦乘火車去他居住的科得里園(Cordrey Gardens)。我相信不少人曾接到蘭醫生那一張說明如何從倫敦乘火車或開車去他家的地圖。訪客根據那張地圖很容易找到「蘭寓(FORMOSA)」。他在信上舉例說明如果從倫敦維多利亞火車站出發,約經過幾分鐘可到East Croydon,再換去Tattenham Corner的支線,約幾分鐘就可到Smitham站下車,再步行8到10分鐘就可到他家。從圖及文可看出蘭醫生的細心及體貼別人的心。
※ 蘭寓 7月1日上午我和桂芳從Smitham火車站,按圖尋路,步行穿越鐵路天橋,即進入滿是花草樹木的步道(foot path)。沒有幾分鐘我們就找到「蘭寓(FORMOSA)」。很高興終於在倫敦近郊見到我所尊敬的長輩。蘭醫生張開雙手緊握著我,說他非常高興我們登門造訪。蘭醫生對桂芳說:「你與你父親以及妹妹Julia(王陽明牧師娘)曾經來過我這裡,我還留有照片。」他還記得當年桂芳他們去拜訪時,剛好碰到鐵路人員罷工,所以他雖然曾說明如何搭公車,如何轉車,但還是很擔心桂芳他們是否順利地回到倫敦。 蘭醫生目前是自己一個人住。平常他自己整理房子及庭院。每週一次有人來打掃房子,而庭院則每月一次有人來修剪整理。他說年紀大了,做事也較慢。陸陸續續人家寄給他的信、書等,他來不及回信或整理。因此他二樓的房間的東西放得很零亂,不好意思讓我們上去看。聊天中,我提到我的妹婿高信生是高俊明牧師的侄子時,蘭醫生說他正想寫信給高牧師。但他不知道高牧師已搬往台南,我們說回台灣會寫信告訴他高牧師台南的地址。他拿出一些東西要我看。其中有一本簽名簿,是1980年他從彰化基督教醫院退休時,台灣醫界為了感謝他在台灣的服務及貢獻,在台大醫院設宴餞別,所有參加的醫界朋友簽名的本子。他特別指出我簽名的地方要我看。他也拿一張台大醫學院病理科老師合影的照片,指出站在中間的是葉曙教授,旁邊是林文士人教授。特別指個子最高的侯書文教授,說當年侯醫師常去彰基幫忙,他仍記得侯醫師去解剖一例日本腦炎的病理解剖。照片上的莊壽洺教授當年仍很年輕,如今已屆齡退休。
※ 茂堂是一個真聰明的囝仔 他桌上擺一本訪客簽名簿,標示「3」,應該是第三本吧。裡面可看到很多台灣朋友的簽名,例如「鄭仰恩」牧師、「賴其萬」教授等。他還記得我的同學賴教授請他去花蓮演講,也知道賴教授目前在台北「做官」。當話題談到精神科時,他回憶彰化基督教醫院成立精神科的經過。他很感謝當年莊明哲教授每兩週一次去彰化演講,並把車馬費都捐給彰基。莊教授經過一段時間後,跟蘭醫生說,有一位住院醫師吳澄弟,對精神科很有興趣,建議培植吳醫師。這就是彰基成立精神科的開端。 後來彰基曾先後送吳澄弟及吳潮聰醫師到英國進修精神醫學,他也知道吳潮聰醫師已受洗成為基督徒。然後話題轉到曾當過精神科醫師的蔡茂堂牧師。 他告訴我們一則蔡牧師有趣而鮮少為人知道的往事。目前彰基的院址是當年蘭醫生所住的院長宿舍所在,算是較偏僻的地方。蔡牧師一家人是蘭院長的好鄰居,蔡牧師小時候與蘭醫生的雙胞胎兒子是常玩在一起的野孩子。蔡牧師念中學時的成績非常優秀,有資格可以保送直升,他用台語說:「茂堂是一個真聰明的囝仔。」可是不知道發生什麼不愉快的事情,有一天「茂堂受氣倒在眠床呣肯去學校」。後來好不容易才被勸服上學。蘭醫生說因為「茂堂的老母與我的婦人lang(高仁愛醫生)是好朋友」,所以將此事告訴他們。(後經筆者e-mail與在美國芝加哥的蔡牧師求證,他說想不起這件往事。倒是蔡牧師提到念高中時,體育老師故意把他的體育成績打得低到失去保送直升的資格,使蔡牧師對該老師懷恨在心。蔡牧師說,這是他念高中時最大的創傷,而這件事也促使蔡牧師向上帝禱告,祈求上帝幫助他消除心中對體育老師的恨。很奇妙的是,蔡牧師高三那一年,政府取消高中保送直升大學的辦法。而那一年彰化中學只有蔡牧師一個人考上台大醫科。)
※ 兩代睦鄰 蘭醫生非常珍惜當年他退休時,他的鄰居們合送的紀念品,把它掛在牆上,是一個匾額,裡面有金黃色金屬鑲的台灣形狀,在上面寫「兩代睦鄰」。他說他非常感動,那些鄰居並非基督徒,卻和蘭醫生兩代成為好鄰居,仍懷念著他的父親。客廳茶几上擺滿了書,有「玉山」(他曾攀登過數次),櫃子上面有一張自拍的玉山照片,照得很有專業水準。另有一本書「泉州故居」(他在當地行醫數年)。他提出一個發人深省的問題:為何台灣到大陸各地觀光,卻很少想到要回泉州、漳州尋根?蘭醫生回憶他小時候,每年都有一段時間,全家人和幾位宣教師的家庭,到北部大屯山避暑。他們住在屋頂以稻草蓋的房子,過很愉快的夏天。他說他的童年經驗使他日後特別懷念大屯山,有機會時,非常喜歡去爬大屯山,重溫舊夢。 為了我們去拜訪,他顯然用心準備。他特別買英國覆盆子(English Raspberry)請我們吃,並告訴我們,英國蔓越莓的產期是6月到7月初。中午走路到小鎮上一家中菜館吃飯,並要我們飯後回到他的地方看溫布頓網球公開賽的電視現場轉播,他說他看了大部分的比賽轉播。打開電視後,沒多久,蘭醫生就睡著了。大約經過10多分鐘他又醒起來。我和桂芳都覺得很過意不去,讓他破費請我們上館子吃飯,又要陪我們看比賽。我們隨即告辭離開時,心中充滿感動與感傷。因為我們可能不再會有機會和他見面。他說他目前並沒有計畫再到台灣訪問,而我們也不太知道是否還有機會到倫敦拜訪他。蘭醫生兩代為台灣的醫療傳道付出那麼多。退休回到英國後,仍關心台灣教會的事情。他說,彰基與馬偕如果能把醫療、傳道、服務做好,就是已做了上帝好管家所該做的事,是否有必要再辦醫學院?望著蘭醫生微駝的背,站在門口揮手,以及門口那個為了懷念台灣,由蘭醫生娘(高仁愛醫生)的構想所修剪成台灣老舊火車母(台語)形狀的樹,我心中感謝上帝恩待台灣,差遣謙卑忠誠的蘭醫生兩代,在台灣為上主打了美好的仗。祈求上主看顧蘭醫生的餘年。 |
|
|
|
同作者相關文章: |
|
.拜訪蘭醫生於蘭寓(FORMOSA) (第 78 期)
|
.負傷的牧者 (第 72 期)
|
.從心理學談敬拜讚美 (第 69 期)
|
.聖經中醫療與宣教的關係 (第 66 期)
|
.回憶大學時期的團契生活 (第 53 期)
|
.致命的誘惑 (第 47 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