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使者雜誌 >
第95期 哪兒來那麼多鬼? |
|
|
潮流.脈動 |
從商業電影宗教化現象談影像與福音的相互關聯性 |
|
|
關鍵字: |
作者/莊信德
(東南亞神學研究院博士班研究生,台灣神學院講師)
|
|
|
|
電影是生存經驗的再現,只要我們用心貼近福音朋友的心靈世界,藉由任何一部適當反映其內心關注的影片,都可以成為極佳的福音影片。
引言 從《受難記》到《納尼亞傳奇》,前一陣子世界各地不斷吹起一股「看電影、傳福音」的熱潮。且不論《受難記》是否因過於真實而顯得血腥,以至於遭受到「消費耶穌救贖深度」的批判,畢竟救恩本質的主觀性意涵,必然需要藉由不同的媒介,向不同對象發出呼喊。《受難記》只是一種傳遞救恩的形式,委實不必要大加撻伐,或是過於吹捧,而兩者之間的差異則繫於觀影後主題發展的深度。此外,就《納尼亞傳奇》而言,原著作者文學家魯益師(C. S. Lewis)的寫作企圖,一直以來都是指向著基督宗教的探尋與推介;因此,對於基督信仰的傳遞來看,電影敘事的手法似乎並不應當是「行銷」的關鍵,卻往往因為具有明顯的「基督教性」而受到矚目。究竟應當如何看待電影市場中所推銷的「基督教」影片呢?本文嘗試從電影敘事的企圖,以及福音傳遞的本質兩方面進行思考,為電影與福音兩者之間的聯動關係進行初步的探析。
一、讀出電影中的「故事」 作為資本主義商業形式的電影,不僅是一種藝術的表現形式,同時也是眾多意念表達的媒介之一。對一般觀眾而言,電影的表現形式似乎經常優先地決定了它被觀看的角度。比如說昆丁塔倫提諾的《追殺比爾》、深作欣二的《大逃殺》、朴贊郁的《親切的金子》等流血衝突的影片,大概容易被以暴力的角度來閱讀與分類。一旦影片的形式進入了觀眾既定的分類記憶時,電影中的故事往往不太有機會走出這樣的「成見」,以致無法完整地向我們表達它所承載的「故事」。然而,對於一部精心構思的衝突情節來說,之所以選擇使用「暴力」作為表達意念的特定形式,必然有其預設的影像企圖想要表達。或是藉由電影虛擬的計畫性殘忍,來控訴真實世界的計畫性殺戮;亦或是藉由電影鮮活具象的視覺語言,去梳理人性底層含蘊的朦朧張力。不僅是暴力的電影形式蘊含故事,部分看似嬉鬧的好萊塢喜劇也飽含深度反省的思考企圖,金凱瑞的系列電影便是最佳的例子。 電影的閱讀像極了人際交往的互動歷程,在經過初步的印象篩選後,進入我們的互動經驗中。如何降低成見的交往門檻,以及提升閱讀的立體層次,都將是能否觸及更多電影形式,並且進一步讀出電影故事的重要關鍵。一旦觀眾擁有相對於已往更為彈性的閱讀能力,我們將會發現聆聽電影的「故事」,將不再僅僅流於情節發展的邏輯順序,而是更多細膩對白與符號賞析之間的組合。 二、認識福音的敘事策略 善於處理神學與文化議題的神學家田立克(Paul Tillich)在其著名的《文化神學》中指出:「福音傳道的本性必定是向教會以外的人們顯示:基督教會用來表達自己生命的那些象徵,是對蘊含在人類實存中之問題的回答。」這不僅意味著我們信仰的內容,並不是一套滿足基督徒宗教生活的標準答案,更指出教會所傳遞的福音信息,正是回應了人類對自己生存提出的問題。然而這個回應絕非晴空霹靂地裂天而降,而是道成肉身地含蘊在人類的生活之中。 對田立克而言,相互關聯的對話式信仰遠比直接命令式的命題信仰,更能貼近人心,也更能反應基督「道成肉身」的信仰意涵。因為走向雅各井旁的耶穌,對當時的猶太宗教狂熱份子而言,絕對是一次限制級的演出。一次偏離傳統宗教訓誨的錯誤示範,不論從種族、階級、性別,甚至是談話的時間與地點,都不是合乎宗教安全感的作法。然而,正是在這樣一次貼近生活實況的對話行動,揭示出福音敘事的核心策略。 福音不僅在邀請人們踏入神聖的教堂之中,更是發生在走入人們凡俗生活的實況裡。福音不是牧師口中的標準答案,或是一系列成功人生的操作步驟,福音乃是發生在當事者對自己生命的提問之中,藉由對話引發提問者進入更深的生命祝福。在此,我們體會到福音之所以是福音,不在於答案是否足夠標準,而在於對話是否發生在生活的實況中。
<未完待續.....> |
|
|
|
同作者相關文章: |
|
.從商業電影宗教化現象談影像與福音的相互關聯性 (第 95 期)
|
.網路認同現象的信仰省思 (第 74 期)
|
.從哈利波特的妖魔化現象談起 (第 68 期)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