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使者雜誌
簡介
雜誌閱讀
出版叢書
購買訂閱
廣告刊登
相關網站
聯絡我們

推文:Facebook plurk twitter
新使者雜誌 > 第35期 靈異怪談
字級調整:

潮流.脈動
網路發燒
關鍵字:
作者/盧功勳 (現任職於Sun Microsystems。)
■電腦與撒但

幾年前曾在臺北參加過一個講解聖經預言的聚會,其中有一張投影片給我特別深
刻的印象。上面畫有一尊高大魁梧的機器人,機器人旁邊有一個英文字 COMPUTER(
電腦)。每一個英文字母經過一連串的對應轉換之後都有一個相對應的數字。所有數字相
加正好是「666」,於是講員的結論便是「電腦就是那將要來的惡者」﹗

目前在電腦界影響力最大的人,可能就是美國微軟公司的董事長比爾‧蓋茲。我們所購
買的每一部個人電腦,都要被他抽上不少權利金,難怪他會成為世界首富。有一次我
收到一封由朋友處轉來的 email(在網路上傳送的電子信),主題就是「證明比爾‧
蓋茲就是那惡魔」 (Proot that Bill Gates is the Devil)。他將蓋茲的全名轉成
電腦數字碼,相加後得到的也是「666」。

以上兩則趣聞除了博君一笑之外,也透露出人類對科技發展的莫名恐懼。深怕跟
不上潮流而遭淘汰,或者無法掌握科技文明的社會帶來的衝擊,甚至被受造的機器所
操控。至於教會,已經疲弱回應時下社會變遷所帶來的諸多難題了,怎有餘力去思考
明日的挑戰?要了解電腦本身的工作原理的確不容易,但是去學習使用它,並知道它
將會帶來的影響卻不難。也唯有了解其發展趨勢,才能及早找出因應之道。

■電腦網路的昨日與今日

一般所謂的網路,應是指Internet(國際網路或網際網路)而言。
它的前身是冷戰時期,美國國防部設計了一個不會
因為某些城市被摧毀就停擺的訊息傳遞系統,稱為ARPA net。其後繼續擴充、發展。
原本只用於非商業用途,但近幾年來的成長速度之快,令所有人都大吃一驚。記得1991
年夏天我到匹茲堡神學院拜訪一位在那兒進修的臺灣牧師。他那時玩email頗有心得
,就問我:「你想臺灣的教會何時才能以 email 互通信息?」我當時只覺得太遙遠了
,幾乎不可能。沒想到不到四年之內,臺灣基督長老教會就建立了自己的網路首頁
(home page),供全球各地的人透過網路來查詢與長老教會相關的資料。新使者的部分文章
也放在該首頁中。

網路的發展是如此的迅速與普及,我們可以由幾個方面得知網路資訊時代的來臨:

一、上網人數的成長--截至1995年7月,全球上網人數約有四千萬人。據估計
,到2000年時,這個數字會增加到十億人。

二、報章雜誌的報導--打開報紙,經常可以看到介紹網發展及使用的文章。通
常它們是放在民生版,表示網路觸角已經延伸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譬如說,已經有
人開始透過網路去選購產品(home shopping),並透過網路來進行金融交易。這樣的
報導會持續不斷,因為在網路上可以完成的事會越來越多。

三、華爾街股市走向--美國科技類股中飆漲最快的幾乎都是與Internet產品有
關的公司。素有高科技龍頭之稱的加州的矽谷,近年來新成立的創業公司中,據說有
七成以上是開發網路產品,因而致富的也大有人在。無限的商機正是造成「網路發燒」
現象的一大因素。

對商業公司而言,Internet所帶來的是無窮的商機。然而不以商業利益為導向的
教會又能從網路熱潮中得著什麼啟示?有位牧師以「耶和華的量帶」來妙喻Internet
。他引用和合本詩篇19篇:「諸天述說上帝的榮耀,穹蒼傳揚祂的手段……祂的量
帶通遍天下,祂的言語傳到地極。」Internet迅速普及全球,使資訊快速流通,的
確是福音傳播的一項利器。在北美有一個華人基督徒資訊中心 (Chinese Christian
Resource Center,簡稱 CCRC,地址為 http: 11 voxel,fiu. edu )。提供教會活動
、雜誌期刊、教會查經班……等資訊。並可連至如大華府、西雅圖、波士頓等地區的華
人基督徒網路及臺灣的焚而不毀站。而臺灣也有不少教會和學生團契紛紛架設網路站
。此類網路事工通常以大學校園為起點,因為大學生上網的機會較多,也較喜歡思考
人生問題。而基督教網路站所提供的環境較一般教會更能符合他們的需求。團契消息及
營會簡章可在網路上公告。契友間透過網路互相連繫、關心。團契輔導在上面開闢神
學專欄進行神學教育,契友,甚至未信同學在論壇上參與討論,提供意見,進行論戰
。有些未信者願意透過網路向牧師作告解,因為不用面對面,比較有安全感。長青團
契與校園團契之間也可互相連網進行神學對話。不過跟多年前的現象相較,雙方的良
性互動及對話的有效性並沒有因科技的進步,而有所改進。

■網路的明日─資訊高速公路

今天的Internet雖然已經好用得令喜愛查詢資料的人愛不釋手,仍然與理想中
的資訊高速公路 (information highway) 有一段距離。主要原因有二:其一是目前
網路的頻寬 (bandaidth) 不夠大,無法容納大量資訊作快速流通。其二是數位化的資
訊仍不夠多。資訊須經過數位化處理,才能在網路上使用。資訊高速公路的終極目標就
是讓每一個人都能在彈指之間獲得所要的資訊。這意味著所有的數位化商品,知識及
媒體都將位於網路的某處任人方便的擷取。

在未來的一、二十年內,我們將看到電腦以不同的面貌出現在我們週遭。它會普遍的進
入家庭,可能與電視結合而成為娛樂、教育、金融交易、工作、人際往來(透過網路
傳送電子信件或與友人作視訊會議)及購物的中心。以前只要藉由報紙就可不出門而
知天下事。以後待在家裏可以完成的事更多。有人認為這種現象會引起城鄉人口的重新分配
。果真如此,是否意味著教會宣教策略應隨之調整?

下一代的電話將能與網路連通。著名的北方電訊(Northern
Telecom) 已經宣布要在1997年推出帶有小型螢幕且可連上Internet的電話機(
包括桌上型和行動電話)。公共電腦會像公共電話那樣普遍,讓出外人隨處上網。隨
身型電腦尺寸越來越小,但功能卻越來越強,又可以無線方式連上網路。

從網路資源的內容來看。除了公司、學校、機關、博物館、圖書館及一些商業性
的服務會陸續上網之外。所有的大小眾傳播媒體,像電視、廣播、影片出租、報章雜
誌……統統都會上來,因為無處不在的網路會是他們最容易接觸客戶的媒介。今日的媒
體多是單向式的,明日會變為雙向或多向。人們可以選定自己方便的時間觀看自己喜
歡的節目,這就是所謂的隨選視訊 (Video on demand)。數位化的資訊非常容易經由電
腦處理而賦予新的面貌。結合虛擬實境、三維動畫、聲光音效、觸覺……等科技,原來
的資訊變成精緻動人的多媒體或新媒體,更讓人對於它所要傳達的內容難以抗拒。媒體
對人的影響力會愈來愈強。善加利用這個特質,對宗教教育及宣教將有莫大的助益。

■結語

網路科技的發展滿足我們迅速取得豐富資訊的需求。這些資訊除了讓我們更有知
識之外,是否能幫助我們建立更健康的人生觀?包裝精緻且五花八門的多媒體資料是
否易混淆人們的價值判斷?遨遊於虛虛實實的網路世界中是否會讓人迷失?事實上已經有
人因為過度沈溺其中而被送往精神科門診。如何適度的應用科技工具並時時保持一顆
清醒的心是網路族應警惕的事。

網路有多種面貌,端看人如何使用它。它可以是教會藉以傳播福音信息的「耶和
華的量帶」,可以是商業公司賺大錢的「利潤輸送帶」,也可能成為「綑綁人的皮帶
」使人沈迷其中無法自拔。無論社會如何變遷,教會總要盡力善用科技的好處及諸般
的智慧,將不變的真理更有效的傳達給深受科技形塑的社會。



<附註>

對本主題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考兩本書:第一本是尼葛洛龐帝寫的「數位革命」
,由天下文化出版社出版。作者不但是頂尖的多媒體科學家,同時也是優秀的未來學
家。書中勾勒出深受科技形塑的未來社會的諸多面貌。第二本是比爾蓋茲所著的「擁抱
未來」,由遠流出版社印行。這本書是在探討資訊高速公路的未來。這兩本書都是在
1995年完成,雖然從成書到今天又有不少新科技出現,我相信網路與多媒體的發展方
向應會如兩位作者所預期。
同作者相關文章:
網路發燒 (第 35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35 期 靈異怪談 (25-28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35期  1996年  8月 靈異怪談 35
本期主題:靈異怪談
發行日期:1996/8/10
目錄s/
多元的鬼怪觀
從基督信仰的本質看妖魔鬼怪
靈異怪談研討會「綜合討論」記實
謝緯牧師(醫生)在二林
網路發燒
關於曲調(二)
使徒信經中「下陰府」的意義
為愛情而死值得嗎?
致女兒s
二月臺灣
將心給你
讓視障朋友寫出心靈的感受
為甚麼要有新的聖經譯本?
買本現代中文譯本來看吧!
喜讀《現代中文譯本聖經》
感動之餘,勿忘事實--回應33期「人道移民─丑之助」一文
女人是怎麼死的﹖
解讀院線片--夜幕低垂
與學生談政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