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使者雜誌
簡介
雜誌閱讀
出版叢書
購買訂閱
廣告刊登
相關網站
聯絡我們

推文:Facebook plurk twitter
新使者雜誌 > 第99期 第四權之死──台灣新聞現象反思
字級調整:

台灣教會人物檔案
台灣橄欖球王——柯子彰
關鍵字:
作者/林恩朋 (台北東門教會會友)
  柯子彰先生在台灣最大的成就是栽培、造就了許多優秀的年輕人,使他們通過橄欖球運動的教育,成為有學識、有智慧、有涵養、負責認真、刻苦耐勞、努力奮鬥、知道感恩的人。

  在台灣英式橄欖球運動(RUGBY)因為場地、運動人口不足等種種緣故,一直未能充分發展,是一項較為冷門的運動。近年來又因球隊減少而更趨沒落,這並不代表台灣人中沒有橄欖球好手。早在七十多年前就有一位台灣青年,以高超的球技當選日本國家橄欖球代表隊的隊長,被日本媒體喻為「亞洲橄欖球界傳奇的人物,橄欖球天才」。

  他入選日本國家代表隊迎戰各國強敵,1933至1934接連兩年榮登日本風雲人物榜。1975年日本橄欖球協會慶祝橄欖球傳入日本七十五週年,特別選出七十五年來依照橄欖球十五個位置全日本最傑出十五位選手,他榮獲第十三號位置(右後衛、正鋒)最佳選手,贏得日本橄欖球史上最優秀選手十五人之一的榮譽。

※ 來自典型基督徒家庭
  翻開日本橄欖球史或是橄欖球故事,及日本橄欖球戰前黃金時代,不難發現有關他的報導資料,老一輩日本人還清楚的記得球衣十三號的「柯」(日語發音KA), 一直到他逝世前幾年還經常有日本媒體專程來台灣採訪這位運動場上永遠的天王巨星。這位長時間風靡日本的人物,也是台灣橄欖球協會的創會元老,用畢生熱情投入橄欖球運動的推動,直到九十多歲依然壯志不減,他就是被稱為「台灣橄欖球王」的柯子彰先生。

  柯子彰先生於西元1910年誕生於台北大橋頭,父親柯保羅先生經商,是台灣初代基督徒,母親廖允女士是大稻埕教會第一代信徒廖齊長老的女兒。大伯父柯維思(柯玖)牧師是馬偕博士1872年3月9日登陸淡水展開宣教事工的第一批學生,柯維思牧師後來成為馬偕博士的二女婿。柯子彰先生在家中二男四女中排行老大,上帝奇妙的恩典使柯先生誕生在典型基督教家庭,是第二代信徒,他一生熱心追求主的道,使他得到上帝特別的祝福與恩賜。

  1917年柯先生值國小一年級,舉家隨父親經商遷至中國福州市,進入日本人所創辦的「福州東瀛公學校」就讀,1923年小學畢業他遠赴日本進入京都著名的基督教學校「同志社中學」。日本自二十世紀初期由英國人引進橄欖球運動後,便蓬勃發展,同志社中學的橄欖球運動相當興盛,柯先生入學時日本已舉辦過九屆中學橄欖球賽,其中同志社得到七屆冠軍。身高一七六公分高大壯碩的身材,很快地受到橄欖球球隊的注意,從二年級開始加入球隊,五年的中學中涯,有四年擔任校隊代表學校參加日本全國中學的橄欖球比賽。除了1926年因為大正天皇駕崩臨時取消比賽外,柯先生在陣中的同志社中學連續拿下三年的全國冠軍。柯先生在同志社中學球隊打後衛、正鋒擔任主要攻擊選手,被稱為大學級水準的高中選手。中學五年級加入同志社大學隊,參加關西地區大學對抗賽,當時只有大學生才可以留頭髮,全關西地區大學聯賽中唯一光頭(中學生)選手就是在橄欖球運動場上嶄露頭角、光芒四射的柯先生。

  1929年3月中學畢業後,柯先生成為全日本各大學名校爭取的頂尖運動員。「同志社大學」雖全力挽留柯先生留在京都直升母校大學部,但住在關西地區的古都—京都已經五年了,柯先生一心嚮往關東地區,特別是東京都的繁榮與進步,也一直想前往日本最大都市接受各方面嚴厲的挑戰,因而努力用功讀書考入極富盛名的私立貴族學校「早稻田大學」商科。憑藉當時他的名氣立刻被選入早大的橄欖球隊,擔任重要的攻擊選手—右後衛、正鋒(NO.13的位置)。

  1930年,大學二年級的柯先生首次當選「全日本代表隊選手」(日本國家橄欖球隊隊員),遠赴加拿大比賽,全隊中年紀第二輕的就是二十歲的柯先生。筆者多次和柯先生交談,每當提到當年赴加拿大比賽的往事,九十歲的老人家眼裡依舊閃著光彩。當年日本國家橄欖球隊遠征加拿大之初,加拿大的日本僑界卻是一片反對之聲,日僑認為橄欖球運動靠的是魁梧的身材和體力,日本人先天就輸了大半,而加拿大為大英國協一員,橄欖球運動行之有年,日本人想贏球無異是天方夜譚。加拿大境內的日本僑民原本受白人輕視,以致他們認為自取其辱的結果將會讓加拿大人更加歧視日人,及有足夠理由找機會欺侮日人。沒想到當年比賽的結果,七場對抗賽苦戰下來日本隊竟得到六勝一和的戰績,重挫加拿大隊的士氣,打出日本人的自信,日本國內一片狂賀驚喜,橄欖球風氣為之大盛。

※ 台灣青年以橄欖球風靡日本
  柯先生以一位殖民地的二等國民身份,能在橄欖球運動上受到肯定,靠的是超人一等不凡的球技。大四、大五兩年柯先生被選為早稻田大學的橄欖球隊長,率隊連續兩年力克強敵明治大學而得到全日本大學橄欖球聯賽冠軍。1934年初澳洲大學橄欖球代表隊赴日本比賽,柯先生獲選為日本國家代表隊的隊長,迎戰實力強大的澳洲隊,寫下一勝一負的戰績,並且連續四年入選每年例行舉行的關東、關西對抗賽的關東地區代表隊選手。這一位台灣青年當年風靡日本的程度,可以由以下記錄看出,每當穿著十三號球衣的柯子彰持球時,全場成千上萬觀眾忘情高喊「KA、KA、KA、KA.....」(柯的日本發音),球迷對他的風采如癡如狂,當時日本民風保守,但是這位英俊、瀟灑、風度翩翩來自台灣球技高超的青年,迷倒了不少日本年輕少女,柯先生一出現球場四周都是小姐們驚叫的聲音,不但如此還不停地向他揮手,彷彿柯先生以外的日本本土球員都不是他們的最愛。(每次筆者和柯先生談到這一段甜美回憶,他頓時好像年輕了六、七十歲,雙眸閃耀著無限光芒,迷人的笑容,陶醉在昔日盛況中)日本媒體稱他「天才選手」、「台灣來的奇才」,有球評家更以「柯子彰之前沒有柯子彰,柯子彰之後沒有柯子彰。」之語盛讚他。當時日本新聞媒體每年選出日本各領域最重要的人士,柯先生在1933年及1934年連續上榜兩年,可說是實至名歸。柯先生神乎其技地將避開對方的Tackle(擒抱),可說充分展現了美、力與技巧。二次世界大戰後柯先生致力於袓國台灣的橄欖球培育及發展,台灣的報紙曾以「永遠的天王巨星」為題刊出他對橄欖球發展的貢獻,他是享譽日本與國際球壇的重要人物。


<未完待續.....>
關於台灣橄欖球運動,另可參閱〈台灣橄欖球之父、合唱之父—陳清忠長老〉,收錄於鄭仰恩主編,《信仰的記憶與傳承—台灣教會人物檔案(一)》(新使者叢書5),2001年。
同作者相關文章:
台灣橄欖球王——柯子彰 (第 99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99 期 第四權之死──台灣新聞現象反思 (33-37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99期  2007年  4月 第四權之死──台灣新聞現象反思 99
本期主題:第四權之死──台灣新聞現象反思
發行日期:2007/4/10
誰能力挽媒體狂瀾?
目錄s/
誰的新聞、誰的真相--談台灣的新聞圈生態
政黨輪替後的廣電政治學
「大話新聞」現象的若干觀察
小蝦米的媒體戰爭
誰來決定新聞晚餐?
解讀新聞 探索真相
耶穌停、看、聽──淺談基督教媒體倫理
改看「公民新聞」,如何?
台灣橄欖球王——柯子彰
歡喜做大戲 教會謝平安──當歌仔戲遇到基督徒
上帝與人之間的橋樑──以色列的先知
把愛傳出去--重新教會的社區服務
戀愛之五馬奔騰論
定睛在己,抑或是上帝?—關於基督徒藥師的角色
在內在朝聖的旅途中相伴——記天主教世界青年日
思考「復活」的腦袋運作軌跡——我讀《天天經歷復活喜悅》
基督徒可以「恨」嗎?
在靜默中凝視熱情──大專泰澤靈修有感
分享就是最大的神蹟
我的第44屆神研班
當輔導,你也可以!——神研班輔導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