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使者雜誌
簡介
雜誌閱讀
出版叢書
購買訂閱
廣告刊登
相關網站
聯絡我們

推文:Facebook plurk twitter
新使者雜誌 > 第56期 政教關係——教會在社會情境中如何自處?
字級調整:

特稿
理想的教會——從羅素來反省我們的教會觀
關鍵字:
作者/蔡維民 (現為真理大學宗教系助理教授)
※ 前言
  今日台灣教會面臨了一個危機,即將自己之宗派,甚至自己之教會視為一個整體。以此作為和其他人區分之標準:「我的」教派、「我的」教會。從「我」也隱含有另一個概念:「非我的」、「其他的」。這樣的分別可能有兩種層面因素:一、傳統對於教會之定位,先瞭解什麼是教會?有了定義才有功能。然而所謂「定義」,事實上便框住了教會之實質內涵,教會不能做「定義以外」的事;二、台灣人本身就有極強烈的「地域性」性格,由於台灣是屬移民文化,較為自私自利,地緣觀念重,故很團結於自己所認同的社群中。相對地,「排他性」較為強烈,很難接受「非本社群」的人或事物進入,更不必談將自己開放出來了。
  
  這樣子的「限制性」不只存在於我們教派之間或教會之間,也存在於教會內部的組織,和教會各份子角色的定位上。這種「自我中心」的意識落實於教會內在結構中,就變成了「分黨派」、「階級分明」,以及「少數人把持教會權力」了。

※ 羅素的開放教會學
  羅素(Russell Letly)在其所著《女權主義者眼中之人類解放:一種神學》中談到了其「開放的教會學——為了整體而有的部分」(Open Ecclesiology--a part for the whole)。換句話說,除了重視自己教會、教派發展之外,更應體認到我們原本自滿的「整體」,事實上只是「為了整體而有的部分」。從此句話,我們可以很清楚看到「為了整體而有的部分」,此「部分」之意義是來自於「整體」,而其存在是因著「整體」而存在。教會所應注重的是其使命而非定義。
  
  她一再強調一句話:「沒有牆的教會(The church has no walls)」。這裡的牆指的是「封閉的圈圈(close circle)」。教會應有的圈圈應該是一種開放的圈圈,且應該開放到足以讓其他人參與基督救贖工作的核心。因此,開放的教會要有三個向度。一、向世界開放,二、向他人(教派、甚至其他宗教)開放,三、向未來開放。

  從此三向度來看,今日教會必須有「入世之思想」,無論傳教方式或信息內容必須針對實況,以言行來作見證。而且我們的教會應更有包容性,不能有「只有我們才能得救」,「只有我們的宗派才是真蒙召之宗派」的心態,因為使人得救的是耶穌基督,而非教會這個組織。我們應在耶穌基督之下,使整個人類和宗教合一。這樣的合一也應以上帝在歷史中不斷的救贖作展望。由於上帝的工作和應許是貫穿整個歷史的,他也必在未來向我們召喚。因此,教會必須具有「未來性」。莫特曼(Moltmann)謂教會應是「出埃及的團體——解放的團體」,必須從極權、因循之地走出來,向著祝福之地開展——因著希望向未來開展。

※ 今日教會本質與結構之反省
  所謂本質指的便是組成事物的基本元素,並使此物和他物有別。依照我們的認識,教會應是「接受基督之呼召、願意通過愛與服務的生活來回應上帝的呼召,並聚集在上帝名下的人所組成之共同體」。

  從以上的定義我們來反省今日台灣教會的「教會論」,並以外在和內在兩方面來探討。

一、以外在來說——指教會之間、教派之間、宗教之間
  就教會之間而言,一般我們常會講「我們教會」怎樣怎樣;「你們教會」怎樣怎樣,會比較教會的知名度、財產、信徒人數、牧師程度、活動多寡……具有很強的「競爭性格」。就教派之間,我們和其他教派的信徒聊天時,多會討論彼此的差異,或從教派的不同點談起,而不會談及相同的地方,這樣常會造成彼此的歧見。宗教之間更為明顯,我們一直強調基督教是「排他性」很強的宗教,因此會習慣把基督教絕對化。任何其他宗教的信徒不可能得救--應該是不願他們得救(除非他們悔改信主)——也根本不願與之對談,或承認他們的教義中含有得救的可能,只是全盤否定。換句話說,今日的「教會觀」把世界截然二分——「義人的世界」和「罪人的世界」。「義人的世界」即是教會,義人不能等同於罪人的世界,而要拉拔罪人成為義人。

二、以內在來說——指教會內部的組織和制度
  任何一個基督宗派皆有組織,尤其是愈大、愈「正統」、愈老的教團,其組織尤為複雜健全。不過我們也知道,「組織」應同時來自「功能」和「定義」,亦即教會的組織必須根據教會的任務和教會的本質。然而今日教會之組織結構卻更多來自於「本質」。以長老宗為例:長老宗強調信徒皆祭司、聖經乃唯一標準、上帝之主權、榮耀只歸上帝、代議政治等特性,是故其組織多根據此特性來設置。在早先的確曾以教會傳教之需要而成立若干組織,但一旦成立已久,就容易形式化。由此看來,「定義」等於限制,而從「定義」而來的組織系統容易「僵化」。從另一個角度言,今日教會之組織如同「金字塔」,在定義的系統下往上建造,抽掉其中任一個石頭,整座塔便塌掉了,組織之改善只在比較上面之少數石頭,底層之基礎都不能動,而「定義」本身的問題影響了整個教團,卻永遠無法解決。

  由以上探討得知,今日教會整個被狹義化了,把「守成」和「指導」看得比「發展」及「學習」來得重要。教會增長的指標固定在於信徒人數及教會堂數的增加。當教會從事外在政治、社會的關懷和改革時,是否也應同時進行內在體制、組織的「活化」呢?

※ 再反省與建言——今日教會應有的現況
  我極願意再來探索「為了整體而有的部分」的意義。我們都認知到教會是由主耶穌基督所設立,然而設立來做什麼呢?我們就「整體」、「部分」及「為了」三部分加以分析:

一、整體,有三個層次:1.世界,2.人類,3.歷史。世界的層次又含括了文化和自然;人類的層次除了自我之外便是他人;歷史的層次便是過去、現在和未來。而整體本身含有「合一」、「目的」之意涵,換句話說,整個世界(文化或自然)、整個人類和整個歷史都是我們應該積極參與的對象。

二、部分,指整體的一部分。它又包含了「依賴」、「在……之內」的意思。換句話說,教會必須體認到自己只是上帝所造這個世界的一部分,是世界的一個元素。因此,教會不應只是建在高高的山上,飄散著和平嘹亮的鐘聲,而應建立在貧民窟、妓女戶、監獄、缺乏的人當中;我們的牧長不應只是西裝筆挺、握手道平安的紳士,而應是為所有人類流汗流血的勇士。世界的分法不應是「罪人」和「義人」,而是「已接受救贖的」和「尚未接受救贖的」。教會的結構應就我們的任務而時時調整其具有前瞻性和生命性。「部分」必須盡自己在「整體」中的責任,同時吸取自己的缺乏處。所以就教會是世界的一部分而言,是應具有「動態性」和「進化」(evolution)的。

三、「為了」這個字聯繫了教會和這個世界的關係,教會並不是高高在上,「教會不屬於這個世界」應了解為「教會不應跟隨著世界的敗壞」,而不是「教會應從世界分別出來」。因為教會既在世界之內,又依存於世界,自然應遵照上帝的旨意來服務世界。

  所以,當我們從「為整體而有的部分」的角度來反省,我們今日的教會是相當「自限」、「自我中心」的。於是,我們應教育信徒一個信念:「我們應傳揚基督,而非基督教。」和其他宗教和教派對談之時,應從此共同點出發。把「獨一的」教會認識成「合一的」教會。因為能「獨一」的只有耶穌基督,所有的教會都應在這個基礎下合一。當然,我們也必須先克服我們台灣人本身性格上的阻礙(如我前言所說),以更謙虛的態度承認自己的教會、教派只是整體社會中的部分,以學習代替指導。我們必須努力向整個存在世界、整個歷史開放!

  在我們內在的組織方面,必須致力於結構的活性化。首先必須重新詮釋已固定的階級性,包括長執的輪替、職位和權力的再定位。在教育信徒方面,傳道人也應有正確的神職概念——牧養而非管理。也唯有我們先從教會內部開放起,之後教會間、宗派間、宗教間才能真正體認出彼此之相關性和互動性。

  最後,我要再強調的是,所有的「開放」,都是基於耶穌基督的信仰。教會宗派和基督教,只是救恩的一條途徑,不是救恩本身。我們不能視之為一絕對的「意識型態」,如此,教會才能真正成為「為了整體而有的部分」!
同作者相關文章:
是「轉移」抑或「整全」?—回應宋泉盛教授〈以耶穌愛的大誡命來省思大使命〉 (第 107 期)
從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理性傳統與宣教遺傳看宗教對話 (第 103 期)
萬事互相效力 (第 92 期)
語言、文化、意識型態 (第 84 期)
「與神和好」 (第 74 期)
見證與基督教美學 (第 66 期)
「責任」、「超越」與「委身」 (第 65 期)
基督教改革宗藝術的「象徵」意義與方法論性格 (第 59 期)
理想的教會——從羅素來反省我們的教會觀 (第 56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56 期 政教關係——教會在社會情境中如何自處? (65-67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56期  2000年  2月 政教關係——教會在社會情境中如何自處? 56
本期主題:政教關係——教會在社會情境中如何自處?
發行日期:2000/2/10
目錄s/
自由s/
編者的話
論政教關係
從歷史看政教關係
在台灣的新處境中再思「政教關係」的議題
所謂「國語」系統之教會的政治參與
當教會遇到政黨
我是基督徒,我看選舉
熱心事奉傳主恩——吳來好長老的一生
信用卡——資本主義成功運作的產物
八福山教堂
洛林總理的童貞女像
中寮,別再哭泣了!
為什麼褻瀆聖靈的人永遠不得赦免?
反敗為勝的婚姻
老頭與我
紋面的習俗是迷信嗎?
那一夜,我心感動
站在出口——原住民災區探訪記實
神學生雜記
宗教與政治之間
理想的教會——從羅素來反省我們的教會觀
大學生活與教會事奉工作的回憶
我的團契生活
記我在台大的日子
教育營與我
我很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