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使者雜誌
簡介
雜誌閱讀
出版叢書
購買訂閱
廣告刊登
相關網站
聯絡我們

推文:Facebook plurk twitter
新使者雜誌 > 第86期 「長老教會」這個品牌
字級調整:

潮流.脈動
親愛的,別自責
關鍵字:
作者/楊智凱 (東吳大學社工所碩士生,馬偕醫院急診專科社工)
她,自殺了
  那一晚,在告別禮拜結束之後,你突然造訪我家,情緒激動地告訴我和內人,若你當時能夠陪伴她一下,就不會是現在的天人永隔,不致於留下這些遺憾。反覆地責備自己自私,顧著自己的期中考試、應繳的報告,更似「無情」地拒絕事發前幾個鐘頭她不在計畫之中的邀約。

  「我們不夠意思,留下她孤伶伶的一個人,天啊!我們都因為自私而失去她了!我絕對不會原諒我自己的!」你,無法克制、不顧面子地在我們面前大哭。

  逝者自我了結的選擇,留下周遭生者錯愕,「她不是自殺而死的」一句彷彿就能夠減輕壓在生者肩上無形的擔子,尷尬的是教會和團契中對於自殺一事,其間屬靈與屬世之間落差形成一股泛著禁忌的沈默,直接壓抑你們的悲傷,也不能輕易碰觸。

  看著BBS站上在事發之後頓時一片自責和反省,仍舊改變不了她已然遠離的事實。這幾天幾番思想,我決定把沈澱後的一些想法訴諸文字,在這裡分享予你,或許能幫你些什麼吧?

漫漫長路的陪伴
  你們所有團契裡的夥伴們,確實在她離世之前陪伴她走過充滿沮喪憂鬱的漫漫長路,諸如直接的建議、陪伴她接受心理諮商,甚至聽聞有人願意撥空陪伴她到精神科門診就診。這一連串陪伴的過程,正是在自殺防治工作中最重要、最直接,而且最具影響力的方式。看見你們付出的努力,我不得不感佩你們,「陪伴」這項工作,看似簡單、沒有什麼,但是其中投注的關愛與情感難以計數,你們真的做得夠多了。

  在助人工作中,我們之所以助人是發自於自己「願意」而且「有能力」,若自己並沒有意願出力協助,或是自己本身的身心狀況不佳、周遭環境影響等,造成能力受限,談及助人恐怕效果要大打折扣,甚或是毫無功效可言。

  這幾年的實務經驗,漸漸有了一種體會,就是「就算是受助者接受幫忙,也需要『願意』、『有能力』」。何以這麼說?其實我在此提及的願意,就是指受助者本人有意放下自己的身段,體認自己有問題需要別人的協助才可以充分解決,也就是所謂有「病識感」,更進一步能指出自己需要的是什麼,也願意改變自己。

  而有能力,是指接受協助的人願意配合各方面的協助,願意和專業團隊形成夥伴關係,也給陪伴自己走一段路的人正面且善意的回應。讓我們這些作朋友的,看見他們的進步,也在回應中得到支持自己陪伴下去的力量。

請別再自責
  親愛的,別再自責,痛失摯友確實是何等的悲傷,旁觀的我是沒法全然了解體會的。我們也僅只是陪伴著你,與你的哀傷一同難過。想想,你們在你們能力所及的部分盡力陪伴,這就夠多了。若真要責備什麼的話,反而是已逝者未能在自我了結之前,想到她所擁有的,她在世時有一群這麼關愛她的弟兄姐妹,自私地耽溺在虛擬的悲情世界裡,也做了這樣的選擇。

  請別再自責,別再責備自己沒做到什麼,看看自己曾為她或陪她做了什麼,你們曾或多或少付出過的,都是值得在上主面前排列紀念的,我以與你們相識感到榮幸和驕傲,因我在你們美善的行為裡,看見上主的身影。

  《難以承受的告別》書中,王浩威醫師的序言裡,有一段俄國詩人馬雅可夫斯基悼念舞蹈家鄧肯的丈夫──俄國詩人葉賽寧自殺後所留下的一段話:「死亡固然令人哀傷,但活著才是一件不容易的事。」細細省思箇中涵意,真的不容易,不是嗎?

附記:
《難以承受的告別》,克里斯多福.路加斯 & 亨利.賽登著,楊淑智譯,心靈工坊,2002年。
另推薦幾本延伸閱讀的著作:
1.《夜,驟然而降——了解自殺》,凱.傑米森著,易之新譯,天下文化,2000年。
2.《自殺及其預防》,林憲,水牛出版社,1997年。
3.《校園自我傷害防治處理手冊》,高靜懿,教育部,1995年。
4.《割腕的誘惑》,史蒂芬.雷文克隆著,李俊毅譯,心靈工坊,2004年。
同作者相關文章:
親愛的,別自責 (第 86 期)
原鄉素描 (第 57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86 期 「長老教會」這個品牌 (29-30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86期  2005年  2月 「長老教會」這個品牌 86
本期主題:「長老教會」這個品牌
發行日期:2005/2/10
編者的話
目錄s/
台灣教會界的7-11?!──淺論PCT的品牌與行銷
一個年輕教會的老堅持
長老教會的再出發?
營造宣教型的教會
學習型的教會——教會更新的新起步
從宣教師女兒到海外宣教師──蘇祐美師母(侯書德牧師娘)小傳
青春自殺「勿/誤」語?
親愛的,別自責
海洋兒女之歌——蘭嶼東清教會的社區宣教
【音樂宣教】乎?
長老教會的神學困境
家,躲風避浪的港灣?
台灣基督徒與兩岸和平
戰爭、軍購與台海安全
當死亡的恐懼籠罩
王惡到王屋
活得更豐富
北區大專學生工作五十週年建言──長青團契學生看大專工作
教會應作社會的良心——立委賴士葆看長老教會的政教關係
長老教會沒有聲音?──立委蕭美琴看長老教會的政教關係
為自己出征
搶救客家人的靈魂
日光少年營與我
我的黑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