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文:
新使者雜誌
>
第106期 過熱的伊甸園
字級調整:
神學淺說
「美麗新世界」抑或「新天新地」?—從莫特曼神學看生態危機
關鍵字:
作者/林淑芬
()
※ 現代文明的本質
自美國海洋生物學家瑞秋‧卡森(Rachel Carson)在1962年發表《寂靜的春天》,引起公眾對環境問題的注意以來,相當諷刺地,環境保護運動可以說是在生態環境日益惡化的情形下成長的。當環境保護運動從環境生態、環境污染、環境規劃,延伸到經濟與環保的論戰之後,人們逐漸發現,究其根底,凡此種種皆肇因於文明的本質。事實上,早在瑞秋‧卡森發現DDT對生態所造成的破壞之前,當代著名的哲學家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就在1953年〈科技的探問〉(Die Frage nach der Technik)一文中對科技文明的本質提出反省,海德格的猶太裔學生優納斯(Hans Jonas)則在1979年於《責任原理:尋找科技時代的倫理學》(Das Prinzip Verantwortung—Versuch einer Ethik fuer die technologische Zivilisation)一書中,站在反對人類中心主義倫理學的立場,論述人類整體對未來世代及自然(他者)的責任。「責任原理」甚至一時成為德國綠黨的口號,許多生態學者認為優納斯為生態學注入了存有論的思考(註1)。
※ 生態危機即宗教危機
而就在環境議題日益受到關注的同時,教會界也開始思考信仰如何回應此一人類有史以來最大的挑戰。最早將生態危機與基督教傳統聯結的是美國歷史學家林‧懷特(Lynn White),他在《寂靜的春天》面世五年後的1967年,發表了〈生態危機的歷史根源〉(The Historical Roots of Our Ecological Crisis),將生態危機的根源歸於基督教傳統中轄制自然的態度,引發西方學術界許多的反省與討論。在天主教方面,儘管在1965年天主教梵二會議所發表的〈論教會在現代世界牧職憲章〉中,仍強調人的地位和價值,但到七○年代便開始表明對生態危機問題的關心,到了八○年代,天主教會對生態危機可說是全面性的關注,所有教會官方文獻幾乎沒有不提及生態問題的,有些甚至直接針對生態問題而發。到了九○年代,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則分別在〈一九九O年世界和平日文告〉和1991年的〈一百週年〉通諭中,指出生態危機乃是道德問題,要求人要悔改,以建立完整的、符合道德的世界觀和符合人性的生命觀。然而,當代著名神學家莫特曼(Juergen Moltmann)卻更進一步指出,這個世紀生態危機的問題不只是道德的問題,更是宗教的危機。
和海德格、優納斯一樣,莫特曼關注現代文明的虛無主義本質,他更推進一步,認為現代文明乃是建立在一種「現代計劃下的神學」之上,她乃是猶太教與基督教盼望下的產物。一如黑格爾所言,1492年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乃是「現代世界」誕生的時刻,莫特曼論述歐洲自此開始對各民族以及其他各洲進行干預。「發現」意味著佔有,於是,美洲的島嶼、山川被冠上了西班牙或基督教的名字、原住民語被禁止、排斥,種種掠奪與殖民的行為在基督教帝國主義之下被合法化;而哥白尼和牛頓的科學革命更為世界除魅,過去對母性大地的尊崇以及生命的禁忌都遭到被破除的命運,自然科學的「發現」不但為世界除魅,去除了人類過去的無知,也同時將自然視為可被支配的對象,而人類成了自然的主宰者。在新大陸的「發現」與科學的「發現」背後的,正是以宰制與使用為依歸的工具理性。這兩種「發現」為啟蒙精神與「現代性」定了調,「新世界」的異象成為歐洲文明的標誌,而人們稱這種擴展性的文明為「基督教的世界」,基督教成為得勝的上帝的宗教。莫特曼稱此一過程為彌賽亞盼望或千禧年國度終末盼望的凡俗化(Sekularisierung),是誇勝主義式的宗教實現。
※ 基督教的終末論不是結局而是開始
「新紀元」、「新世界」、「新秩序」乃至「新時代」的異象促使歐洲多次對全球進行力量干預,而使其足以動員與定向的意義背景乃是深植於千禧年國度的盼望:當基督再臨時,眾聖徒將與祂一同作王一千年並審判各族;基督的國度將是人類在世界末日前最終、最輝煌的時代。及至今日,美國的每任總統就職宣誓時,仍會提到「我們先人的彌賽亞信仰」,甚至「美國千禧年國度的角色」至今仍能在美國政治哲學中辨認出來:美國乃是「無罪的國度」因此是「救贖主的國度」(註2)。在這樣一種誇勝主義與千禧年主義的彌賽亞盼望中,並沒有提到上帝在苦難、反抗、受逼迫與殉道中的臨在,上帝被單面地理解成「全能者」、絕對而單一的主體,世界則是祂治理下被動的客體,而人既是上帝在地上的形象,便被相應地理解為統治者,即知識和意志的主體,他必須將世界當成被動的客體,並加以征服。尤有甚者,在這種天啟式的終末論之下,人類透過歷史先後發生順序往未來推移,產生了歷史終結後對「美麗新世界」的預期,美籍日裔學者福山(Francis Fukujama)便將全球性的市場經濟化及民主化美化為「歷史的終結」。然而,今日世界的實況卻告訴我們,啟蒙時代樂觀的人道理想並沒有提升人類的道德,亦沒有使歷史終結,那些「美麗新世界」的圖像只有更加深歷史的苦痛。究竟,現代文明要帶我們走向何處?未來,究竟是生命抑或是死亡?
基督教的終末論要如何思考現代文明的危機?莫特曼認為,基督教的終末論應該要從「一個盼望出發,這個盼望的基礎在於被釘十字架的基督已經復活,期盼在滅亡之後的全新開始」,即焦點不在於結局,而在於開始:「新天新地才是終末盼望,上帝要將一切更新,而且對象是上帝所創造的一切,不只是人而已,人與世界都將要被更新。」(註3)也就是,一種「全新的創造」。此一「全新的創造」不僅止於人的歷史,也在於她/他所生存的世界。
※ 生態創造論:在關係中相互依存的神學
「全新的創造」是基督教?末盼望的內涵,而生態危機正催迫著我們在上述基礎上邁向一種新的創造論,在這個脈絡之下,我們較容易理解莫特曼所謂「生態的轉折」。正如許多人所知道的,莫特曼在六○年代的神學關注是人間社會多過自然世界,強調人的歷史實踐,從而有把自然置於人的歷史實踐之下而加以同化的傾向,但進入七○年代,莫特曼即意識到此一二元論的思考模式與笛卡兒以來二元論、主客對立思考模式之間的親近性,於是在1972年《被釘十字架的上帝》中,開始醒覺地針對主宰與同化異己或他者的模式進行批判,而在該書文末即已觸及自然此一他者對人類生命領域的意義。到了1985年《創造中的上帝—生態的創造論》,莫特曼更將異己、他者擴展至自然界,在尊重自然界的主體性之下,重新審視人的歷史與自然界之間的關係。
簡言之,今日生態危機肇因於現代文明的本質,而就莫特曼的理解,現代文明的本質乃是立基在「現代計劃下的神學」之上,而「現代計劃下的神學」則是片面地理解了上帝的「全能者」與「統治者」的角色,人作為上帝的形象,相應地被理解為世界的統治者,而統治者的特質就是宰制、同化異己,不論統治者與被統治者(異己)被代換為人類—自然或是第一世界—第三世界,兩者之間的關係都是力量的對峙,而非依存的溝通。既然病徵起於被片面理解的上帝觀,重構上帝論是必要的。他所重構的上帝論是神聖內蘊的上帝,莫特曼稱之為「萬有在神論」(panentheism),其義為萬物皆在神中。在《創造中的上帝—生態的創造論》第一章開頭,莫特曼表明了這樣的上帝觀所蘊涵的意義:「鑒於認識到上帝之靈,由於基督的緣故,我們開始把上帝理解為三位一體的上帝,是自身中構成聖父、聖子和聖靈的獨特而完善的團契的上帝。如果我們不再根據一神論把上帝理解為唯一的絕對的主體,而是在三位一體的意義上把他理解為是聖父、聖子和聖靈的統一,那麼,我們同樣也不再把他與他所創造的世界的關係看成是片面的統治關係。我們必須把這種關係理解為複雜的共同體關係—多層次、多側面和多方位的關係。這是非等級制的、淡化中央集權的、聖約神學背後的基本觀念。」(註4)此可見,莫爾特曼生態神學是以創造中的聖靈上帝為核心,為要強調三位一體上帝的內在團契關係,從這樣的關係看待上帝與世界、人與自然的關係,為生態神學提供了終極的依據,有助於發展人與自然相互依存的關係。
此外,在莫特曼生態神學中,對人類作為創造頂峰的否定和對安息日作為創造冠冕的肯定是極為重要的。在《創造中的上帝》一書中,莫特曼以討論「安息」來作為結束,在追求無限成長的科技社會中,「安息」顯得益發重要,因為「安息」的原意就是「停止」,為了進入安息,人應該學習「放手」,唯有如此,大自然才能得到安息(註5)。
莫爾特曼生態神學的上帝觀強調上帝的神聖自限、三位一體的內在關係、聖靈上帝的動態參與,藉以否定傳統的絕對主體、絕對超越的上帝觀,以上帝對世界苦難的承擔和愛的引導,使近代神學中處於分裂狀態的上帝超越性和內在性得到了整合,而此一整合性的意識正是生態危機對我們所發出的要求。
附註
1.該書在德國引起相當大的迴響,5年後,英文版出版。隨著環境議題的日益緊迫,優納斯在1987年獲得由德國書商協會所頒發的和平獎,以及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所頒發的傑出服務勳章,其生命哲學與倫理學被認為是「針對二十世紀的整體精神,提出了最有系統、最具挑戰性的回應。」參閱林淑芬,〈優納斯論科技時代的倫理學與責任〉,發表於台灣哲學學會2007年「價值與實在」哲學研討會。
2.莫特曼著,曾念粵譯,〈現代計劃下的神學〉,收錄於《莫特曼的心靈世界》,頁一四四。
3.林鴻信,莫特曼神學,頁二三七。
4.原譯為聯邦制神學,經林鴻信教授更正為聖約神學,見《創造中的上帝》,頁八。
5.同註4,頁三一五。
1.谷寒松、廖湧祥,基督信仰中的生態神學,台北:光啟,1994年。
2.曾念粵主編,《莫特曼的心靈世界》,台北:雅歌,1998年。
3.莫特曼著,曾念粵譯,俗世中的上帝,台北:雅歌,1999年。
4.林鴻信著,莫特曼神學,台北:禮記,2002年。
5.莫特曼著,隗仁蓮等譯,創造中的上帝——生態的創造論,1999年。
6.莫特曼著,曾念粵譯,來臨中的上帝,中國上海:三聯,2006年。
同作者相關文章:
.
《星光.心光》在黑暗中閃爍微光 (第 155 期)
.
我愛表演,誰是主角?——從當代表演文化說起 (第 137 期)
.
死刑存廢爭議面面觀 (第 119 期)
.
我夢想著一個世界——從施密特牧師來台信息看人權 (第 117 期)
.
請來!聖神——《新使者》歷年論及「聖靈」相關文獻 (第 113 期)
.
信徒老實說:從權力結構看「信徒皆祭司」 (第 111 期)
.
我們的未來,共同的責任 (第 110 期)
.
經濟公義的神學省思 (第 110 期)
.
難道,你不期待彩虹嗎?一一魏德聖與「海角七號」 (第 110 期)
.
難道,你不期待彩虹嗎?一一魏德聖與「海角七號」 (第 110 期)
.
面對少子化:一種生命的態度 (第 109 期)
.
從不想孕到不孕——專訪何師竹 (第 109 期)
.
在行動中體驗生命更新 (第 108 期)
.
成為門徒!建構宣教典範 (第 107 期)
.
哈姆雷特的抉擇 (第 106 期)
.
「美麗新世界」抑或「新天新地」?—從莫特曼神學看生態危機 (第 106 期)
.
另類教育——尋回生命的希望與轉化 (第 105 期)
.
神學院是牧師職業訓練所嗎?——訪台神林鴻信院長 (第 105 期)
.
在總舉選舉與公民投票之外——再思公民社會的公共性 (第 104 期)
.
真宗教‧真合一‧真和平 (第 103 期)
.
在他人身上發現天主——馬天賜神父的宗教交談之路 (第 103 期)
.
掙脫「自由」的轄制!——我讀《活出十誡的真自由—通往自由人生的路標》 (第 102 期)
.
讓音樂成為聖靈的工作! (第 102 期)
.
讓青年遇見上帝 (第 101 期)
.
參與,才能帶來改變! (第 100 期)
.
反映時代精神的「新」使者——100期主題回顧與省思 (第 100 期)
.
編‧讀交心談未來 (第 100 期)
.
誰能力挽媒體狂瀾? (第 99 期)
.
目錄s/ (第 99 期)
.
困難的自由——道德危機下的信仰微聲 (第 88 期)
.
基督徒=品質保證?——兼談教會人際關係之異化 (第 82 期)
.
課本沒有教的事--建構台灣歷史的主體性 (第 80 期)
.
回應〈別傻了,「婚前」不是問題!〉──不談性道德的性教育合宜嗎? (第 80 期)
.
一顆簡單的心 (第 76 期)
.
永遠跟人民站在一起 (第 75 期)
.
286 vs. N86—從語言的顛覆看N世代文化 (第 74 期)
.
以馨香之氣澄淨黑函迷霧—訪高俊明牧師 (第 72 期)
.
綜論篇-特會風雲知多少? (第 71 期)
.
我在台灣的日子—來自小蘭醫師的問候 (第 69 期)
.
土豆落地要生根—本土化流變小史 (第 68 期)
.
作孽囝仔變傳道─林孽小傳 (第 68 期)
.
漢語神學心靈的激盪──劉小楓台神座談會記實 (第 40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106 期 過熱的伊甸園
(31-34頁)
106
本期主題:過熱的伊甸園
發行日期:2008/6/10
哈姆雷特的抉擇
目錄s/
明天過後該如何?—— 全球暖化的衝擊與因應
後京都時代:氣候變遷的因應策略與挑戰
教會熱起來!
世界歸正會聯盟阿克拉信仰告白──經濟與生態公益協約
台灣基督徒看經濟公義──由M型社會談起
食衣住行抗暖化
幫地球降溫,教會可以怎麼做?
「美麗新世界」抑或「新天新地」?—從莫特曼神學看生態危機
從曲盤中的柯明珠談起—記台灣第一位赴日學習聲樂者
有限的藝術‧無限的上帝—訪牧師藝術家馮君藍
迎接樂活新時代
解構「減炭」的迷失
嘉義南門教會街頭巷尾大小事
當雪山獅子旗飄揚
當環境危機時代來臨—我看「環境倫理的思潮與實踐」
我能接納我自己
莫忘今生
戀愛談什麼?
歷經破碎‧體驗上帝的恩典
兒童課輔與我
貼近文化‧眺望未來
認識主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