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使者雜誌 >
第106期 過熱的伊甸園 |
|
|
本期主題 |
明天過後該如何?—— 全球暖化的衝擊與因應 |
|
|
關鍵字: |
作者/ 汪中和
()
|
|
|
|
2007年在氣候變遷議題上是值得紀念的一年。從該年初開始,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簡稱IPCC)就藉關於全球暖化情勢最新評估分析的陸續出版,不斷吸引各界的高度關注。前美國副總統高爾的影片〈不願面對的真相〉也在二月獲得奧斯卡影展最佳紀錄片獎,加上年底高爾先生又與IPCC連袂獲得諾貝爾和平獎,使得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從年初一直熱鬧到年終,不但都沒有冷場,還是聯合國大會、G8高峰會、亞太經合會、以及12月初在印尼巴里島召開聯合國氣候大會的主要議題。這個事實反映了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的確已成為世界文明發展必須面對的主要危機。
※ 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 工業革命後,溫室氣體(二氧化碳、氧化亞氮、甲烷和氟氯碳化物)過度排放到我們的大氣層,導致地球表面溫度持續暖化。依據IPCC的最新估計,在廿一世紀結束(也就是2099年)之前,地球表面的氣溫可能上升攝氏1.1~6.4度;海平面持續升高18~59厘米;熱浪襲擊頻率會增加;熱帶風暴強度會增強。IPCC並對氣候變化的後果,提出可能會帶來「突發且不可逆轉」的嚴重衝擊警告,其中包括高山冰川迅速消融,物種大規模滅絕等。
IPCC最新的評估報告最引人注目之處,在於用前所未有的肯定語氣,確認了全球暖化是由「人為活動」而起,並且也首次表明全球暖化的確會導致風暴強度的增加,包括海洋生成的颶風及陸地的龍捲風。IPCC並認為不論人類現在如何控制溫室效應氣體的排放,大氣溫度仍將繼續攀升,升溫過程將會延續數個世紀。
但許多專家學者認為,歷時五年完成的這份報告,沒有列入像是中國、印度等國家出乎預料的快速發展和能源需求等最新的經濟與溫室氣體增高趨勢,報告內容依然低估了全球暖化趨勢的嚴重性。尤其是先前該小組的科學家所利用的電腦模型,無法及時納入北冰洋快速消失(最新的估計是2012年夏季時將完全不見)、格陵蘭與南極西部冰架融解的最新數據,因此難以正確完整的預測海平面上升的情況。
氣候學界的研究結果顯示,由於高山冰川及格陵蘭、兩極冰原的消融,不但改變地球大氣與海洋間能量的平衡,造成氣候變化日趨極端與水資源分布的不平均,更會帶來全球海平面在未來數百年持續上升的後果。如果格陵蘭與南極西部的冰層完全消融,海平面將會快速上升12公尺以上(即使是十分之一的消融量,也有增高1公尺以上的幅度),對人類居住環境所造成的破壞與衝擊,實在難以想像。這是我們不可以輕忽的潛在風險,未來必須密切注意有關研究與現況觀察的發展。
※ 糧食危機 以生態角度看,珊瑚礁是海洋中的熱帶雨林,因受全球暖化的影響,生存範圍很可能在數十年內大幅度縮減,造成全球生態的大災難。未來寒帶以及不耐旱的生物將面臨滅絕危機,昆蟲及蝴蝶等熱帶性生物則將逐步擴大其生存領域。然而,對人類影響最大的還是糧食的生產。
美國卡內基研究所與勞倫斯國家實驗室在2007年發表研究結果,指出從1981~2002年的期間,全球暖化已經導致主要食用農作物每年損失50億美金,平均每增加華氏1度,全球農產量就下降約3~5%。國際水稻研究所(IRRI)2004年的研究也發現,氣溫每上升攝氏1度,稻作的收成量就降低10%。因此,全球暖化導致糧食產量下滑的現象將遍及世界各地,若不作任何補救措施,可能影響全球食物供需平衡,導致價格繼續上漲,連帶影響政治與社會局勢的穩定。
從世界的環境變局觀察,地球上的人類所面臨的是一個不可避免的高溫未來,也是一個難以掌握的明天。氣候及環境的變化幅度將可能會超過人類及大部分生物所能承受的範圍,影響的層面將涵蓋地球上每一個國家,每一個人及每一種生物,這是典型的普世性危機。
※ 1960年代以降的環境運動 其實早在1960年代末期,環保運動開始在美國及西歐發韌,少數有識之士就已預見到地球環境顯露危機的跡象。
1972年羅馬俱樂部發表〈成長的極限〉報告書,首次使用系統動態理論和電腦模型,分析世界人口增加和經濟發展的相互關係。該報告指出,地球生態環境有根本的限制,人類大量使用的非再生資源,將在半個世紀內消耗殆盡,屆時若沒有可靠的替代資源,則將對全球的發展造成重大影響。
〈成長的極限〉發表之後,由於受到政治、經濟,及文化的影響,在當時受到強大質疑,當然也難以產生具體的成效。
1985年,一群科學家報告南極上空出現「臭氧層破洞」,引起全球震驚,各國政府才開始認真的思考全球生態環境問題。於是,一系列的國際會議(如1987年的蒙特婁會議,及1992年的哥本哈根協議),終使主要工業國宣佈停止生產五種最常用的氟氯碳化物產品,為全球的生態環境保護踏出成功的第一步。
1987年,聯合國環境與開發世界委員會發表〈我們共同的未來〉報告書,正式提出「永續發展」的模式,該報告將永續發展的目標定義為:「無損於未來世代的需求,又能滿足當前世代需要的適度開發活動」。自此之後,具有願景的「永續發展」取代了對抗性強烈的「環保運動」,也表示工業發展與環境保育問題不再是光譜的兩端,而是可以相互妥協與調適,尋求雙贏的目標。
1992年,聯合國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召開「地球環境高峰會議」,宣布「廿一世紀議程」,在經濟、環境、社會、教育等議題上推行「永續發展」的行動綱領。「全球氣候變化綱要公約」也同時通過,呼籲各國自願削減溫室氣體排放。
1997年,聯合國氣候變遷基礎公約成員國簽署京都議定書,要求38個工業國家在2008年至2012年間,降低六種溫室氣體排放量至1990年水準還低約5%的目標。2005年2月16日京都議定書正式生效,象徵人類從無限制發展的思維中,終於走向自我節制,可是等待解決與克服的氣候與環境問題已經極為龐大與複雜,撫今追昔,真是讓人不勝感慨。
※ 大自然的呻吟:颶風、洪澇、旱災 如今全球暖化的趨勢不但非常明顯,並且正在加速;連帶的,也使得世界的氣候變化更劇烈,也更難以預測。其實過去十多年來的颶風、洪澇、旱災等極端氣候在世界各地反覆發生(如2001年的台灣納利風災、2003年歐洲熱浪、2005年美國卡崔納颶風、2006年中南半島及印尼暴雨洪災、2007年英國大水氾濫、2008年中國及南亞的雪災等),就已清楚表明地球正在朝不利的方向演變。不但大自然在呻吟,地球上的物種也以驚人的速度消失,人類目前正處於不可逆轉的十字路口。
就氣候變化的性質和規模來看,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單靠自身的力量來面對這個挑戰,也沒有任何一個區域能夠逃避極端氣候變化的影響;人類需要在全球的架構下,共同攜手合作來因應極端氣候變化的衝擊,溫室氣體減量工作已成為無可抵擋的趨勢。
聯合國已指出,全球必須在2050年以前,減少50%至85%現階段的二氧化碳年度排放量,才足以有效遏制全球暖化。這實在是非常高難度的目標,也顯示我們將來面對局勢的嚴峻程度。世界各國,特別是還沒有簽署京都議定書的美國,已感受到莫大的壓力,不得不認真規畫具體的減量策略。台灣溫室氣體的排放量佔全球百分之一,排名世界第22位,當然更沒有迴避的空間。
台灣位於歐亞大陸與太平洋交界處的海島,也是受全球暖化影響的高敏感地區,劇烈的氣候變遷會直接衝擊全島的水文、水資源運用、農業生產、公共衛生、經濟發展及生態環境;加上過去數十年來台灣在生態環境上疏於管理,百病叢生,可以說,台灣正在面對內外交攻的嚴峻情勢。雖然沒有生死存亡的立即危險,但是長期演變的趨向卻是對台灣未來的發展極端艱困。
※ 我們可以怎麼做? 雖然暖化的趨勢難以挽回,我們卻沒有耽延的時間,只能勇於面對,力求降低未來可能遭致的更大傷害。當前政府應該優先推動的工作,一方面是與世界各國攜手合作,加速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及替代能源的開發;另一方面必須就氣候變化、海平面上升等即將發生的風險和損失,重新審視我們國家的長期發展策略。例如沿海工業區的遷移、農業生產區的調整、低窪城鄉地區的重新規劃、緊急應變組織的運作等,都是迫切需要推動的課題。
面對未來熱浪、颶風、乾旱、暴雨頻率、洪水,及海平面上升將加速與頻繁的發生,台灣在環境及經濟上的衝擊已勢不可免。除了致力建構一個低碳經濟發展的社會,加強科技創新及制度改革以外,最根本解決之道還是在於民眾環境保育與溫室氣體減量意識的覺醒。因此,對抗全球暖化的策略必須激起全民的共同參與,政府與媒體更要發揮主導功能,不斷加強宣導以凝聚民眾的共識,使環保理念從個人、家庭、社區做起,再擴張到社會的其他層面,最終影響國家的全面發展。
美國羅斯福總統夫人曾說:「懂多少不重要,做多少才重要。」願我們每個人都身體力行,腳踏實地的從本身做起,從漫無限制揮霍地球能源及資源、追求物質享受的生活方式,回歸到關懷環境、簡樸生活的新生活態度,引導我們的國家社會產生全新的改變,向著健康永續的方向邁步前進!
圖一、臺灣自1901至2007年溫度(紅色)及降雨量(藍色)長期變化趨勢圖;黑色虛線代表基準值(1900~2006平均值;溫度=23.1度,雨量=1812 mm),綠色箭頭表示乾旱發生時期。在1950年之前為階段I(溫度與雨量趨勢平行,逐漸和緩上升),跨過1950年的門檻以後為階段II(溫度上升快速,並與雨量趨勢分異)。本圖的觀察,指出氣候暖化確實已對台灣的降雨造成顯著且不利生態環境的影響,雨量變化大幅震盪,水文不確定性急劇增高。 圖二、臺灣自1950至2005年地表水及總用水量增長圖,縱座標90億立方公尺以下的部份略去,以放大地表水引用的長期趨勢。紅色實線代表總用水量,藍色實線是地表水引用的水量,點線表示地表水引用下降的趨勢,地下水的汲用量即紅色直線部份。本圖清楚顯示,台灣總用水量自1950年的98億立方公尺一直持續成長到1980年代初期的最高峰(194億立方公尺)。約自1980年代中期開始,臺灣地下水每年的使用量就因地表水的引用量下降< |
|
|
|
同作者相關文章: |
|
.明天過後該如何?—— 全球暖化的衝擊與因應 (第 106 期)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