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幾天,為了出差前的準備,沒日沒夜的工作。突然好想聽某片CD來提神,跪在書房的地板翻找。那是我在美國讀書時,上下學時固定會聽的,不知是不是下雪天雪花飄過臉際的冷冽,強化記憶,總是用這片CD來記憶那一年的冬天及那一年冬天發生的總總。
※美國男孩喜歡上台灣大姊
有位二十出頭理工碩士班美國男孩,對亞洲、東方有許多好奇,他以志願幫亞洲人改英文作業的方法,接觸更多的亞洲人,我就是透過改作業的管道這樣認識他、進而變成朋友。他覺得和台灣人比較談得來,所以互動的對象也以台灣人居多。
那天冬天,一場皮克斯動畫的免費試映會在校園裡造成轟動,同學之間互相邀約去看,變成朋友的朋友也要去,牽出一大票人,得有人負責安排車子,誰去接誰等等事宜。這位美國少年家,被分配到去接一位台灣來的、讀博士班、三十出頭的大姐。不管怎麼看,這位三十好幾的大姐都比二十好幾美國大男孩年輕十歲。不知是因為外表的誤判,還是美國大男孩根本就不在乎年紀的差距,大男孩開始追求這位整整大他十歲的台灣大姊。
有天晚上,美國男孩打電話給我,想問我的意見,從各種跡象看來,他和博士班的大姊有沒有進一步的可能。他給我以下幾個訊息:
第一:看完電影之後,他有送大姊回家,過幾天,大姊為了答謝,邀請他和一群台灣人一起吃火鍋。第二:大姊有主動提及正在寫論文,英文文法需要人家修改,請美國男孩幫忙。每次改作業時,大姊總是貼心的幫他準備午餐、點心。第三:他每天都會打電話給大姊,大姊總是愉悅的的和他聊天,會有耐心的傾聽。
總結以上三點,美國男孩說,從他的認知來瞭解,這是一種表示對對方有好感的暗示,是好的開始,所以他要放手一搏,去跟大姊表態。
※ 是禮貌的體貼還是別有用意?
我請美國男孩聽聽我的分析以後,你再決定要不要跟大姊表達愛意:
首先,美國男孩和台灣大姊的第一次見面,只是同車之誼,台灣大姊感謝美國男孩的來回接送,基於禮貌,請他吃火鍋,而且是和一大群台灣人一起吃,不是單獨的一對一,這和男女初相逢後、彼此留下好印象,然後有下一次的約會,不太一樣。再來,美國男孩幫大姊改論文,不是一般的作業,那可是大工程、很花時間,她基於答謝,每次碰面會幫美國男孩準備午餐或是點心,是一種禮貌。說到打電話這件事,美國男孩打電話過去,除非是特別糾纏的人,不然基於禮貌,任何人不會掛你電話,會聊上一陣子。
我提醒美國男孩,觀察台灣大姊各種回應,可以檢視出一個共通點:禮貌、禮貌還是禮貌!這種禮貌是一般台灣人成長、家庭和教育背景教導出來的對待人的方式,這種標準,不只是對這位男孩,對其他人也是一樣。
美國男孩瞭解了,他感概的說,就是這種溫柔、體貼的亞洲人與東方人的特性,所以他情不自禁的對亞洲人有好感,尤其是這位台灣大姊。為了安慰美國男孩,我答應他,試著跟台灣大姊探一下口風,美國男孩是不是有機會。
台灣大姊其實已經約略知道美國男孩的意思,剛開始她也為了有人追求而心動了一下,但是大姊也考慮到一些現實面、基本因素。差十歲不是問題,而是在於如果真的在一起,接下來要怎麼走下去?不提語言、文化上的隔閡,半年之後,大姐的博士學位就要完成,她一心想回台灣,也開始找台灣的博士後研究的去處。所以這時候不適合開始一段會影響她回台灣的感情。我有問大姊,難道不試試看?但是台灣大姊衡量前面舉出的現實面,如果自己沒有把握可以克服,在還沒有開始之前,就不要讓他發生,往後對大家的傷害、遺憾會比較少。
※ 理性明快抉擇 減少傷害
之後,在下課後、飄著細雪的黃昏,我跟美國男孩轉告大姊的心情,他說知道了。他陪我等公車,我上車後,跟他揮手說再見,也拍掉身上的雪花。細屑的小雪片在車廂內溫暖的空調中,迅速的融化、乾掉。乾淨俐落,如同大姊處理這位美國男孩的愛慕,不拖泥帶水。
或許有人會說,這位大姊太理性了。可是我也看了很多「先愛了再說」的浪漫情懷,但是大部分在過了蜜月期,回到真實面,在人生需要選擇時,因為彼此背景、學業、就業條件不同,各自的選擇是一百八十度的不同時,若是真的要在一起,一定要有大的努力與取捨。有些人是修成正果,但是我曾經問過幾對夫妻,一路走來的心情,他們很珍惜眼前的一切,彼此扶持。但是……
回首過往,堅持的很辛苦,如果要再重來一次,不知道有沒有勇氣,再來一次?
台灣大姊不是不願意堅持,而是用更堅強的意志,放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