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語是什麼?簡單來說,是每個人的第一語言,最早學會的語言。複雜一點說,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母語就是一個人的文化根源。更立體來說,母語不僅是溝通工具,往往也是一個人的自我認同和社群意識的起點。
台灣是多族群的社會,有著多元的文化,但外來統治者強迫我們接受其語言文字、不讓母語傳承發展,導致各族群母語面臨程度不等的消滅危機。隨著民主化進程,母語的重要性較受肯定,但,全球化現象的深化,使母語復振路迢迢。正如梁淑慧老師在本期的文章中所寫的:「如果我們把政府的國語政策視為是語言謀殺的話,那麼以經濟利益考量而放棄傳承母語便是語言自殺,而現在台灣的各母語雖然從被謀殺的危機中被解救,但卻已不自覺的逐步走上集體自殺之路。」
以長老教會為例,雖然「以母語禮拜」、「白話字聖經聖詩」仍是值得驕傲的傳統,但大部分教會已經放棄教導白話字,母語禮拜的維持也越來越困難。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在2000年成立「台灣族群母語推行委員會」,努力要發揚個族群母語,所作努力值得注意。此外,本期多位作者呼籲教會應重拾對母語及本土文化發展的責任感,儘可能在家庭、教會、學校來推廣母語的使用。本期也是基於這樣的使命感,再度探討母語議題。因為這是長老教會珍貴的文化財產,但正在迅速消失中。
母語流失是全球現象,保存母語需要民間自覺和政府支持。我們專訪來自威爾斯的宣教師韓麗絲女士,一窺威爾斯語從瀕臨消失到成為當地的官方語言的歷程,其復興模式值得台灣人參考。另一篇可以刺激讀者思考的,是一篇中國福建大學生的文章,他相當關心自己的母語,在田野調查中發現了古老的基督教家族,找到還擁有白話字聖經並天天誦讀的老人家。這本白話字聖經就是巴克禮翻譯的廈門音新舊約聖經,也就是台灣長老教會至今仍在母語禮拜中使用的聖經。文化大革命期間中國基督徒飽受迫害,有人堅守信仰、保護聖經,令人感動;而中國老基督徒以為早被拋進歷史洪流而遺忘的白話字,在台灣仍有許多人在使用,令他們安慰。
多篇文章的作者都提到巴別塔的故事,羅光喜牧師的神學淺說,更告訴我們為何這個故事是在說「上帝喜悅多元文化而非統一的文化,支持反帝國的獨立運動」。
本期還有其他精采內容:洪山川總主教和盧俊義牧師對談「永生」、「基督信仰與祭祖」;鄭仰恩牧師在「教會人物檔案」介紹了一位對台灣的大專工作頗有貢獻的宣教師畢德生。本刊前主編賴德卿牧師的先生葉茂竹,去年不幸在國道三號走山事件中罹難,他們的女兒慧先和惠多,寫下真摯感人的信給父親。願大家珍惜所擁有的,及時表達對親人的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