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使者雜誌
簡介
雜誌閱讀
出版叢書
購買訂閱
廣告刊登
相關網站
聯絡我們

推文:Facebook plurk twitter
新使者雜誌 > 第148期 未來,一直來
字級調整:

編者的話
未來,一直來
關鍵字:
作者/王昭文 (新使者執行總編輯)

過去兩期我們回顧了150年來基督教在台灣的發展、邀請青年談對教會的期待及所意識到的使命,這期我們以「未來,一直來」為主題,展望未來的道路,盼望基督徒能透過內在的信仰之光,如鹽般在無形中對社會產生影響力。

這期的主題文章,邀請多位平信徒執筆。牧者的帶領當然重要,不過基督徒群體的發展,信徒的信仰素質影響至為重大,特別是採行長老制的教會,有什麼樣的信徒就會產生什麼樣的教會領袖。信徒到底對自己的信仰了解多少?對信仰群體又有著什麼樣的認同?我們深信:越多認真提問、追求信仰的信徒,越多願意和社會對話、不把自己只關在教會圈子的基督徒,勇敢面對教會現實處境的種種問題,才能迎向未來。

身為教會醫院行政主管、也是教會長老的周恬弘,指出長老教會的社會影響力正在降低,他看到的問題是:教會花太多資源在維持組織運作和聯誼,花太少資源在關懷社會和宣教工作上。他認為:「唯有當PCT不再把自己組織的存續看為要緊,反而願意冒著賠上自己生命的代價,為那些受苦的弱勢人群挺身行動,教會才能繼續長久為上帝發光。」《新使者》資深編輯委員陳冠宇長老,也看到了類似的問題,他提出建議:教會的管理應與時俱進,讓更多信徒有機會參與決策、監督行政流程;在信仰的內容上要能夠和時代及社會文化接軌,帶領思潮。「 改革,是教會能夠繼續成為人類鹽與世上光的重要因素。」

體制的改革,羅光喜牧師提出「強化中會」的構想。他強調民主共和的代議制是比較好教會管理制度,強化中會功能,「增加事工與專業專職事工幹事,明確權責區分,對派遣公職與機構之委任和監督運作能更有效。總體則應提昇在社會中宣揚福音與見證耶穌之愛為目標。」

社會關懷方面,蔡恆偉傳道師和林秀娟女士分別就社會服務和婦女議題的面向來觀察、建議,盼望教會能和當今世界有良好對話。

延續上一期的主題,本期繼續刊出幾篇青年心聲。拉菲亞說:「 教會應當成為差派青年走出去實踐信仰的堡壘」;Umav說:「因們應當思考怎麼踏著福音的基石,讓來到教會的人一起用愛走出去」。願教會珍惜青年、尊重青年、教導青年。

本期還有許多精彩內容。李秀卿牧師娘和林皙陽牧師的加爾各答之旅,到德蕾莎修女創辦的仁愛會當義工,服事垂死者與重度身心障礙兒童,學習單純的愛。莊信仁牧師在水林教會陪伴一群孩子長大、帶領他們認識信仰。陳金興老師介紹謝緯這位典範人物謙卑、無私、奉獻的精神,值得效法。

陳文珊教授的文章,從台灣不久前的監獄暴動夾持事件探討刑罰的目的,呼籲基督徒致力於「讓正義與慈愛相遇」,值得深思。余慧君教授寫下父親最後生命旅程的見證,非常動人。

同作者相關文章:
台灣原住民的自我追尋:歐蜜.偉浪《編織家園》 (第 189 期)
《新使者》之路 (第 164 期)
創造之力 (第 163 期)
人權今昔 (第 161 期)
從〈PCT人權宣言〉到解嚴 (第 161 期)
開展中的台灣教會角色 (第 160 期)
不斷再思何為「宣教」 (第 159 期)
台灣教會@21世紀 (第 159 期)
好家在 (第 158 期)
看見──約翰福音 (第 157 期)
愛及曠野 (第 156 期)
原住民族與轉型正義 (第 155 期)
面對青貧時代 (第 154 期)
再思政教關係 (第 153 期)
感謝上帝賞賜米糧 (第 152 期)
因信得生:羅馬書 (第 151 期)
這世界繽紛多元 (第 150 期)
歡迎加入大專團契 (第 149 期)
未來,一直來 (第 148 期)
現在是我們的事了! (第 147 期)
150年來 (第 146 期)
見證:使徒行傳 (第 145 期)
你想要什麼樣的幸福? (第 144 期)
後太陽花的公民力量 (第 143 期)
忘了我是誰 (第 142 期)
民主路迢迢:《百年追求》書介 (第 142 期)
普世精神 (第 141 期)
健康與信仰 (第 140 期)
奧妙創世記 (第 139 期)
大同小異基督教 (第 138 期)
當表演藝術遇上宗教信仰 (第 137 期)
基督教美學 (第 136 期)
中國!中國! (第 135 期)
從容自信面對中國——評介吳介民《第三種中國想像》 (第 135 期)
基督徒的「成功」 (第 134 期)
此時此地讀路加 (第 133 期)
性別框外 (第 132 期)
不忘初心──專訪台北市議員徐佳青 (第 132 期)
追求公義 承擔苦難 (第 131 期)
荊棘焚而不燬——高俊明牧師的信仰與實踐 (第 131 期)
食 不實在? (第 130 期)
下一站,22K? (第 129 期)
原住民.巴萊 (第 128 期)
張七郎與詹金枝 (第 128 期)
「青年運動」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第 127 期)
牽阮的手——浪漫同行獨立路 (第 127 期)
主日學過後——不可忽視的青少年信仰教育 (第 126 期)
母語的將來 (第 125 期)
不僅是「坐」禮拜 (第 124 期)
吟聖詩 最有fu (第 123 期)
新版《聖詩》推出之後 (第 123 期)
讀聖經 心眼光 (第 122 期)
作為公民媒體的《新使者》 (第 121 期)
台灣網路公民媒體簡介 (第 121 期)
牛糞與咖啡──全球化時代的經濟公義 (第 120 期)
面對死刑,絕不簡單 (第 119 期)
地球憲章──回應與實踐 (第 118 期)
正視貧富差距 (第 117 期)
愛你的鄰舍 (第 116 期)
災難與再生 (第 115 期)
【美麗島30週年特輯】美麗島‧教會公報‧分區聯禱會 (第 115 期)
憂鬱的光輝十月 (第 114 期)
開明的基督徒教育家─林茂生 (第 114 期)
歷史建築隨想 (第 110 期)
當雪山獅子旗飄揚 (第 106 期)
教派合作的虛與實 (第 90 期)
復和的功課──現階段教會228關懷的使命 (第 80 期)
「喊台獨」之外──長老教會政治關懷的演變 (第 75 期)
報禁開放前的台灣新聞媒體 (第 70 期)
生態關懷這條路 (第 67 期)
小林善紀《台灣論》的歷史視野 (第 65 期)
努力與耶穌為友的人——我所知道的謝淑民長老 (第 51 期)
生之萬花筒 ──談許地山有關基督教的小說 (第 36 期)
感動之餘,勿忘事實--回應33期「人道移民─丑之助」一文 (第 35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148 期 未來,一直來 (1-1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148期  2015年  6月 未來,一直來 148
本期主題:未來,一直來
發行日期:2015/6/10
未來,一直來
站在宣教150周年的折點,省思與展望教會的影響力
台灣社會的鹽與光
教會社會服務的趨勢觀察
女人的家和天下──婦女角色的可能想像和展望
長老教會的青年掙扎
青年夢想的教會未來:讓教會用愛連結
強化中會: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教制的立場與理想發展
我們是誰
單純的愛­──加爾各答紀行
愛與陪伴──擁抱上帝的話
向謝緯學習
當正義顯為殘酷與不人道
有溫度的書:《無法送達的遺書》
生之他者:《在我離去之前》讀後
是神的安排
青少年ê台灣母語異象
別和聖經裝熟的讀經運動
原來你離我好近
去吧!活出佳美的腳蹤
一座寶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