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使者雜誌
簡介
雜誌閱讀
出版叢書
購買訂閱
廣告刊登
相關網站
聯絡我們

推文:Facebook plurk twitter
新使者雜誌 > 第152期 食物、土地、原住民
字級調整:

厝邊頭尾
教會,生命的議題
邀請大家一同參與在這愛的故事裡,讓愛的暖流得以持續不斷在東海岸傳揚下去。
關鍵字:
作者/劉炳熹 (台東新港教會牧師)

近年來台東起了什麼樣的轉變呢?市區裡愈來愈多工程在進行著,它們代表著一棟又一棟的飯店,走入鄉間,豪華農舍、民宿對我們來說一點都不陌生,遊覽車增加了,觀光客多了,垃圾多了,汙染也多了,留下來的,究竟是什麼呢?是誰的口袋滿了,又是誰持續的留在無奈裡,嘆息著年輕人沒有機會回鄉,嘆息著醫療教育資源始終貧乏,嘆息著弱勢家庭的實況,當翻轉台東的口號被高喊的時候,人們內心的聲音真的被傾聽了嗎?人們的生活真的得著改善了嗎?

教會,他不應該只被人們認為是一種心靈慰藉的出口,藉由追求宗教信仰來麻痺自己,忽視於四周圍人們生活的困境,他是一個尋求信仰實踐的場域,是具有生命力的群體,正面迎向人的恐懼感,成為盼望的記號。因此,這麼多年來新港教會所承接的使命,就是要在這塊土地上成為耶穌基督的見證人,從歷史記憶的重塑、受傷心靈的陪伴,以及對生命價值的認識與啟發中,找到一條新的可能。

※歷史記憶的重塑

新港教會在整個東海岸線上是一非常重要的據點,包含著從石雨傘的宣教故事起,教會被設立,早期宣教的足跡遍及阿美族部落、泰源美蘭等地,慢慢的,隨著成功鎮隨著漁港發展,教會於今日的所在地有了建設,一步步的,從第一代已不覆存的木造禮拜堂,再到今天的第二代禮拜堂,也就是出自天主教白冷會傅義修士之手的設計,象徵著教會的故事走入一個全新的階段,聖堂內釘根於地面上的十字架,恰如其分地回應著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信仰告白中提及,我們所信是一份釘根於本地的信仰,不間斷的落實於信徒每日的生活中,因此,在過去有了得安托兒所的設立,有了社區雅歌合唱團的成軍,更有著兒童夏令營的舉辦,教會與社區有密不可分的互動關係。

更特別的,教會在將近二十年前購得當時的高醫生館,後來作為靈修會館之用,隨著時間慢慢堆疊,許多歷史的記憶一點一滴地被挖掘出來,從初代的主人翁菅宮勝太郎建設新港漁港,為愛而辭官、葬在這塊土地的過往,再到後來高端立醫生前來行醫,許多的鎮民排隊看診的回憶,乃至於很多外地的信徒來此住宿的經驗,共同聊起教會弟兄姊妹為購買這棟建築,盡心盡力的協助募款,甚至在返家的半途遭遇車禍,險些喪生的故事,都讓每一個入住的客旅多了一份的感動。如今,這棟老建築需要再生,教會期待著,藉由歷史記憶的重塑,邀請每一個關心的人,一同參與在這愛的故事裡,讓愛的暖流得以持續不斷在東海岸傳揚下去。

※受傷心靈的陪伴

眼見著一個又一個的年輕人離開自己的故鄉,到大城市為著那以為是光明的未來打拼,卻留下了孤獨的老人家,以及乏力照顧與教養的孩子們,在醫療與教育資源受限的情況下,這是一個代與代間的惡性循懷。與其說老人家們最大的困難是逐漸衰老的身軀,倒不如說,最大的敵人是內心裡那份無奈,一種被拋棄的受傷感,每個人都害怕著,如果我有一天倒下去了,到底有沒有人知道?有沒有人會關心我?特別看著自己從小到大成長的鄰居一個一個走了,大家都害怕著下一個會不會是我?毫無疑問,這是一個生命的課題,是一個在資源落差下更被凸顯出來的議題。

在主流價值的導引下,我們習於用問題解決模式來看待生命課題,當然,在每一次看見各個家庭的困境時,不由得會想要幫忙解決他們所遭遇的困難,但這真的是最好的方法嗎?問題解決,不過是人想要順從著主流價值的方向走,為了追求效率、效益,把那些軟弱的、有問題的去除掉而已。我們忽略了一個人最重要的價值,就在於他是一個「人」,一個有生命的個體,他有自我的意志,有自己的選擇權。教會扮演的角色為何呢?很清楚的,我們是心靈的陪伴者,多少次,在人遭遇病痛的時候,邀請著牧者的協助,藉由傾聽人內心的聲音,一同祈禱著,讓上主的力量介入,賜下安慰與盼望;又多少次,當面對人生終點站的時刻,在家人無法第一時間抵達時,教會成為了家人,擁抱著那絕望的靈魂,尋找生命的盼望。

※生命價值的認識與啟發

是偏鄉的孩子不夠努力,以至於他們無法跟大都市的學生競爭嗎?那些菁英學子,所投下每一張票的價值就應該比弱勢族群更大嗎?我們究竟想要一個什麼樣的教育環境,或是,我們想要這些孩子看見些什麼?很現實的,現行教育體制的遊戲規則是由資本主義所決定的,在東海岸的孩子,再怎麼樣的補習,拚死拚活的努力,都無法迎頭趕上那坐擁龐大資源的大城市,既是如此,我們所追尋的價值會是什麼?一言以蔽之,除非我們深刻認識自己生命的價值,以及找回這塊土地與個人生命的連結,否則,我們將看不見盼望。當然,要克服主流價值所帶來的龐大壓力,完全就不是條易路,這些年來,新港教會嘗試引進外來的年輕人,為教會、為社區帶來一股更新的力量,但我們並不是全然的接受者,應該這麼說,我們同時是接受者,也是給予者。

有一個宣教師的故事是這麼提到的,當一位在異文化宣教多年的宣教師返鄉以後,有記者前往那宣教地訪問當地居民對宣教師的看法,很驚訝的,當地人說:「我們是從他那裡得著了很多,但更可惜的,是他並沒有從我們這裡得著些什麼。」外來的宣教者,並不只是帶著強勢的資源投入,他更需要成為一位謙卑的學習者,去看見本地的特色,挖掘在地的故事,經由整合自我的生命以後,陪伴著地區的人民,共同找到新的啟發與出路。新港教會這些年來的社區兒童營、暑期兒童夏季學校,再到青少年的生活體驗營,無一不嘗試抓緊著這樣的核心價值,藉此出發,讓年輕人的向外發展不再是沒有根的飄泊,更帶著一種有朝一日能返鄉奉獻的心志,禮拜堂內的兩行大字:「宣教人才輸出港,以愛款待出外人」即為新港教會最重要的價值,見證著「上帝是愛」的啟示。

※結語

台東,隨著大量觀光與開發的浪潮,有各樣環境的議題、世代正義的議題、醫療教育資源的議題,都好像在「拚經濟」的迷幻藥下被忽略了,而不可諱言的,教會作為信仰實踐的群體,也不斷受到這世俗價值的影響,誤以為聚集更多的人,累積更多的奉獻,就可以帶給本地正向的祝福,坦白說,這是不可能的。愈是在資本主義的價值導引下,無論是人、是教會、是各樣的群體,就愈容易被一股看不見的黑手控制著,我們竭力重新尋回珍貴的歷史故事,也盡可能的陪伴受傷的人群,為的是要抓住生命的核心價值,並向下扎根,生命的深度需要花時間去耕耘,我們必然會遭受外來的攻擊與挑戰,但這是一條不會後悔,且具有影響力的路,因為,這是人真實生命的議題,是信仰實踐的旅程,有一天,鑽石會顯露它的光芒,那從上帝而來的盼望,將照亮這看起來被忽略、被拋棄的土地。

延伸閱讀:

1、靈修會館歷史故事:《新港教會靈修會館的過去、現在、未來》,https://goo.gl/6DpvYs

2、靈修會館未來的新想像:https://goo.gl/arGksC

3、新港教會簡史:http://goo.gl/5ZDB6z

同作者相關文章:
陪伴年輕人探索呼召的港口 (第 176 期)
冒險的人生旅程 (第 175 期)
教會,生命的議題 (第 152 期)
踏出海外,看見使命 (第 141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152 期 食物、土地、原住民 (58-61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152期  2016年  2月 食物、土地、原住民 152
本期主題:食物、土地、原住民
發行日期:2016/2/10
感謝上帝賞賜米糧
土地、農業、原住民
從生態靈性觀點看食物
餐桌上的正義:每一口基改食物都是倫理選擇
吃部落食物,一起愛臺灣!
原宣產發所做的努力
飲食‧認同‧文化抵抗:阿美族傳統食物與永續發展
無人知曉的夏日谷地,金針花盛開:從達蘭埠教會的有機農作看原住民土地倫理
從王光祿狩獵事件,漫談布農族食物主權的想像
哈拉里山好時光:吉拉米代部落的傳統農業傳承
你所「不吃」的,你明白嗎?
韓國最大教會興衰史:趙鏞基神學本質及其倫理問題
教會,生命的議題
華仁愛宣教師對台灣的貢獻(上)
看見人ê需要──談《全民台語聖經》ê緣起
「理想」的團契
團契會長一年的磨鍊
儀式X洗禮
新時代新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