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使者雜誌
簡介
雜誌閱讀
出版叢書
購買訂閱
廣告刊登
相關網站
聯絡我們

推文:Facebook plurk twitter
新使者雜誌 > 第197期 離教者
字級調整:

編者的話
離教(會)者
關鍵字:離開教會 
作者/鄭君平 (《新使者》執行主編)
離開教會的人,怎麼了?
 
青年為何從教會中出走?有人甚至宣告自己不再是基督徒!徐芊芊高中時受基督教文化吸引,大學加入學校的團契,甚至後來在長老教會受洗。但隨著對苦難與信仰的深刻思辯,現在的她雖然仍上教會,卻也認為自己不再需要相信上帝存在了。
 
然而,離開教會不代表放棄信仰。李務從小在教會成長,卻因高中時同志好友受教會排斥而自殺的事件,使他對教會產生無可遏止的憤怒。還好,台南大專將他接住,經由長青團契的查經班、讀書會和營會活動,他漸漸找到自己信仰的出口。
 
牧師的小孩也要從教會出走?牧者之子 Ibi Takiludun 以自身經驗揭露了在教會刻板印象下,牧家子女難以為外人道的辛酸與傷害。他說:「離開教會是為了保護自己」,而這樣的吶喊也期待能喚起教會更重視牧家子女的處境。
 
有時,因對信仰與自我思索而來的掙扎,也是進入更深的信的契機。周加恩曾嘗試透過不同宗教與思想追尋個人靈性的成長,最後卻在一隻黑狗的身上,讓他驚覺原來上帝一直都在,甚至親自出手將他領回教會。而 Kivi Ljivaljiv 則困惑於排灣族與基督徒的雙重身分,直到她意識到排灣傳統信仰中的造物者 naqemati 即是基督信仰中的上帝,並且上帝與祖靈也不是對立、衝突的存在,才緩解了她因福音與文化張力產生的不安。
 
最後,張軒愷選取「社會網絡」和「理性選擇」兩個理論視角,並以三個中年信徒「進」與「出」教會的案例,帶領讀者從宗教社會學的進路,試圖理解基督徒與教會的關係,也為今日教會的牧養與宣教提出反思。
 
每個「離教(會)者」都有各自從教會出走的原因,與教會的距離也有不同的光譜。然而,他們卻有共同之處——即在追尋信仰的路上,皆曾遭遇生命受創的關鍵事件,讓他們只能帶著自己的傷痕,離開教會。我們必須聆聽每個「離教(會)者」的生命故事,同理他們經歷的苦與痛。或許,在他人的故事中,我們也會讀到自己的故事,而這些故事也將成為我們信仰之路的反省與提醒。
同作者相關文章:
離教(會)者 (第 197 期)
有愛無礙 (第 196 期)
拾起十年 (第 195 期)
單身,什麼問題? (第 194 期)
在神研班讀士師記 (第 193 期)
喜劇笑哏和基督信仰有什麼相干? (第 192 期)
看見霸凌 (第 191 期)
現代利未人 (第 190 期)
脫下口罩之後 (第 189 期)
一領一.新民防 (第 188 期)
從保羅的密契經驗重讀哥林多前後書 (第 187 期)
在神研班讀聖經 (第 181 期)
靠北.基督徒.好酸 (第 177 期)
作為長老教會青年 (第 164 期)
「做基督徒」的另類典範──我讀《基督徒不服從》 (第 162 期)
青年在教會的角色 (第 159 期)
PCT 150之後的青年宣教:從「說故事」和「讀聖經」開始 (第 147 期)
從神研班到全國社青讀經營 (第 145 期)
擁抱‧普世‧青年 (第 141 期)
從教導到牧養 ─ 記查經班十年 (第 122 期)
「星光幫」教我們的事 (第 102 期)
長青團契篇──台北大專學生中心 (第 101 期)

原文來自 http://newmsgr.pct.org.tw/magazine.aspx新使者雜誌 第 197 期 離教者 (1-1頁)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197期  2024年  8月 離教者 197
本期主題:離教者
發行日期:2024/8/10
離教(會)者
我信仰的是什麼?
關於我離開教會的事
我是牧家子女,離開教會是為了保護自己
上帝、祖靈與我
躺在我家客廳的電車難題
進出之間——一個宗教社會學的觀察與思考
真實信仰是需要經過深思的——從彭明敏教授重新受洗談起
沒有名字的教會
無教會主義與當今的離堂者現象
一點也不寂寞的寂寞鐵道呀!
結合信仰與生活:倫敦會傳教士鮑克斯與漢口博學書院童子軍運動(1915~1925)
外遇的苦難——帶著過第一個逾越節的心情敘說十災的救恩
隨(tòe)主的人有幸福
上帝是信實的,主必供應!
有朋自遠方來
讓我收心「回轉向神」的神研班
我的神研班經驗與「離經叛道」的查經心得
諮商比信主更有用嗎?
台灣好所在˙做伙來𨑨迌